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 环办[2013]28号 关于发布《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环境管理登记申请表》等四项《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试行)》配套文件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各派出机构: 根据《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令第22号),我部组织制订了《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环境管理登记申请表》、《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环境管理登记证变更申请表》、《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环境管理登记证参考样式》和《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编制指南(试行)》等四项实施配套文件。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环境管理登记申请表 2.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环境管理登记证变更申请表 3.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环境管理登记证参考样式 4.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编制指南(试行)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 2013年3月22日 申请表编号: 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 县(区) 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环境管理 登记申请表 企业名称(公章) : 组织机构代码 : — ( ) 法定代表人 : 联系人及电话 : 危险化学品活动 : □生 产 □使 用 危险化学品类型 : □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 □其他危险化学品 登记类型 : ○首次登记 ○期满换证 填 表 日 期: 年 月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制 填 表 要 求 1.企业应按填表说明规范填写,内容应真实、准确。 2.文字说明一律用汉字规范表述,要求填写数字的,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填写,且不得用科学计数法。 3.表中选择框可打“√”或“■”、“●”表示选定,“□”、“○”表示不是或不选。表中标注“□”的为多选项,标注“○”为单一选项。 企 业 声 明 我声明,本表及附件内容是真实、完整和准确的,保证遵守《环境保护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环保部门的监督检查。 法定代表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填表人姓名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联系电话 手机号码 传真号码 电子邮箱 表一 企业基本情况 第一部分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名称 组织机构代码 — ( ) 法定代表人 工商注册号 (附营业执照复印件) 营业期限 母公司情况 是否有母公司 ○有 ○无 隶属关系 母公司名称 母公司组织机构代码 — ( ) 企业注册地址 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地、州、盟) 县(区、市、旗) 乡(镇) 街(道,路) 号 生产设施地址 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地、州、盟) 县(区、市、旗) 乡(镇) 街(道,路) 号 行政区划代码 邮政编码 中心经度 ° ′ ″ 中心纬度 ° ′ ″ 进入工业园区情况 ○是 ○否 工业园区级别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其他 所在工业园区名称 工业园区代码 行业分类名称 行业分类代码 登记注册类型名称 登记注册类型代码 注册资金(万元) 工业总产值(万元) 厂区面积(㎡) (附总平面布置图) 企业人数(人) 年生产时间(小时) 企业规模码 开业时间 年 月 最近改扩建时间 年 月 (第 页,共 页) 第二部分 环境管理情况 一、内部环境管理机构建立情况 环境管理机构 ○有 ○无 机构名称 环保负责人 机构人数(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二、环保制度制定情况 企业环保制度:○有 ○无 主要环保制度描述: 三、危险化学品档案建立情况 是否建立危险化学品台账 ○是 ○否 是否建立环境管理信息档案 ○是 ○否 环境管理信息档案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 周边水和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信息 一、水环境保护目标信息 周边是否存在水环境保护目标 ○是 ○否 序号 水环境保护目标名称 类型代码 规模 距企业距离(米) 1 2 3 … 备注 二、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信息 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 ○一类区 ○二类区 周边是否存在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是 ○否 序号 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名称 类型代码 规模 距企业距离(米) 1 2 3 … 备注 (第 页,共 页) 第四部分 法律法规遵守情况 一、获得的行政许可情况(附行政许可文件) 序号 许可文件名称 文号/编号 审批/发证机关 批复时间/有效期限 1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 (在文号/编号处注明项目名称) 年 月 … 年 月 2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审批文件(在文号/编号处注明项目名称) 年 月 … 年 月 3 污染物排放许可证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4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5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6 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7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备注 二、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附一年内环境监测报告) 项 目 监测项目名称 执行标准号 执行级别 达标情况 废水 ○达标 ○不达标 废气 ○达标 ○不达标 噪声 ○达标 ○不达标 备注 三、清洁生产审核情况(附相关证明文件) 是否属于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单位 ○是 ○否 清洁生产审核开展情况 ○开展 ○未开展 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情况 ○已评估 ○未评估 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情况 ○已验收 ○未验收 最近一次清洁生产审核评估 或验收时间 年 月 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或验收 部门 备 注 (第 页,共 页) 四、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情况(附环境应急预案) 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情况 ○有 ○无 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时间 年 月 环境应急预案演练情况 ○演练 ○未演练 环境应急预案演练次数 次/年 环境应急预案备案情况 ○已备案 ○未备案 环境应急预案备案单位 环境应急预案备案文号 环境应急预案备案时间 年 月 备 注 五、环境污染事故情况 三年内环境污染事故情况 ○有,发生次数: 次(填写下表) ○无 事故描述 序号 发生时间 事故级别 事故原因 事故环境影响 处罚情况 1 2 3 … 六、环境信息公开情况 信息公开情况 ○已公开(填写下项) ○未公开 公开时间 年 月 公开方式 公开内容 备注 (第 页,共 页) 表二 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线基本情况 生产线 编号 生产线名称 产品名称 原辅料名称 工艺方法名称 特征化学污染物 名称 SCX- SCX- SCX- SCX- (第 页,共 页) 表三 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线信息 (按照表二中的排列顺序,每条生产线填写一份表) 生产线名称 生产线编号 一、产品信息(包括所有产品,不限于危险化学品) 序号 产品名称 产品分类代码 是否 危险化学品 生产能力 (吨/年) 前三年产量(吨/年) 年 年 年 1 ○是 ○否 2 ○是 ○否 … ○是 ○否 二、原料信息 序号 原料名称 是否 危险化学品 消耗定额 (吨/吨产品) 设计使用量 (吨/年) 前三年用量(吨/年) 年 年 年 1 ○是 ○否 2 ○是 ○否 … ○是 ○否 三、辅料信息 序号 辅料名称 是否 危险化学品 消耗定额 (吨/吨产品) 设计使用量 (吨/年) 前三年用量(吨/年) 用途代码 年 年 年 1 ○是 ○否 2 ○是 ○否 … ○是 ○否 四、工艺情况 工艺方法名称 设备状态 ○全密闭 ○半封闭 ○敞开式 设备投入使用时间 年 月 操作方式 ○自动化 ○机械化 ○手工操作 ○其他: 工艺流程描述:内容须包括工艺名称、原辅料名称、产品名称、反应条件、生产单元名称等关键信息。(附工艺流程图) 该生产线的工艺、设施或产品是否属于国家鼓励、限制或者淘汰对象 ○鼓励 ○限制,限制对象:○工艺 ○设施 ○产品 ○淘汰,淘汰对象:○工艺 ○设施 ○产品,淘汰时间: 年 月 ○不属于上述情况 (第 页,共 页) 五、生产线“三废”去向信息 (一)废水 序号 废水去向 (处理设施或排放口编号) 废水量(吨/年) 序号 废水去向 (处理设施或排放口编号) 废水量(吨/年) 1 2 3 … (二)工艺废气 序号 工艺废气去向 (处理设施或排放口编号) 工艺废气量 (万立方米/年) 序号 工艺废气去向 (处理设施或排放口编号) 工艺废气量 (万立方米/年) 1 2 3 … (三)危险废物 序号 危险废物去向 (自行利用、自行处置、贮存、转移至场外) 利用、处置、贮存设施名称 或接收单位名称 利用、处置、贮存或转移量 (吨/年) 1 2 3 … 六、特征化学污染物信息 序号 特征化学污染物名称 产污强度 (千克/吨产品) 产污节点 排放去向 (处理设施及排放口编号) 1 2 3 … (第 页,共 页) 表四 生产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基本情况 一、属于危险化学品的产品(共 种) 序号 商品名 危险化学品品名 生产能力 (吨/年) 上年度产量 (吨/年) 上年度自用量 (吨/年) 上年度最大 储存量(吨) 1 2 3 4 5 … 二、属于危险化学品的中间产品(共 种) 序号 商品名 危险化学品品名 生产能力 (吨/年) 上年度产量 (吨/年) 上年度用量 (吨/年) 上年度最大 储存量(吨) 1 2 3 4 5 … 三、属于危险化学品的原辅料(共 种) 序号 商品名 危险化学品品名 用途 设计使用量 (吨/年) 上年度用量 (吨/年) 上年度最大 储存量(吨) 1 2 3 4 5 6 7 … (第 页,共 页) 表五 危险化学品信息 (按照表四中的排列顺序,每种危险化学品填写一份表) 危险化学品品名 商品名 CAS号 该危险化学品属于 ○产品 ○中间产品 ○原辅料 物理状态 ○固态 ○液态 ○气态 ○其他 管理类别 ○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 ○其他危险化学品 预期用途代码 ① ② ③ ④ ⑤ 其他 危险性分类(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标签复印件) 环境危害 健康危害 物理危险 组分信息 序号 组分名称 中文化学名称 CAS号 含量(w%) 1 2 … 生产/使用信息 活动类型 □生产 □使用 所在生产线编号 生产能力(吨/年) 设计使用量(吨/年) 前三年产量 (吨/年) 年 年 年 前三年用量 (吨/年) 年 年 年 储存情况 序号 储存场地名称 上年度最大储存量(吨) 包装方式 1 2 … 合计 —— —— 环境风险分布、防控及应急措施 序号 可能产生环境风险的位置 污染方式 环境风险防控及应急措施 1 2 3 … (第 页,共 页) 表六 危险化学品基本信息汇总 一、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共 种) 序号 商品名 危险化学品品名 活动类型 数量(吨/年) 上年度最大 储存量(吨) 1 □生产 生产能力 上年度产量 □使用 设计使用量 上年度用量 2 □生产 生产能力 上年度产量 □使用 设计使用量 上年度用量 3 □生产 生产能力 上年度产量 □使用 设计使用量 上年度用量 4 □生产 生产能力 上年度产量 □使用 设计使用量 上年度用量 5 □生产 生产能力 上年度产量 □使用 设计使用量 上年度用量 6 □生产 生产能力 上年度产量 □使用 设计使用量 上年度用量 … □生产 生产能力 上年度产量 □使用 设计使用量 上年度用量 二、其他危险化学品(共 种) 序号 商品名 危险化学品品名 活动类型 数量(吨/年) 上年度最大储存量(吨) 1 □生产 生产能力 上年度产量 □使用 设计使用量 上年度用量 2 □生产 生产能力 上年度产量 □使用 设计使用量 上年度用量 3 □生产 生产能力 上年度产量 □使用 设计使用量 上年度用量 4 □生产 生产能力 上年度产量 □使用 设计使用量 上年度用量 5 □生产 生产能力 上年度产量 □使用 设计使用量 上年度用量 6 □生产 生产能力 上年度产量 □使用 设计使用量 上年度用量 … □生产 生产能力 上年度产量 □使用 设计使用量 上年度用量 (第 页,共 页) 表七 污染防治及特征化学污染物排放情况 一、废水产生、处理与排放情况 (一)废水产生情况 废水产生量(吨/年) (二)废水处理设施情况 □ 自行处理(填写下表“自处理设施情况”部分) □ 预处理后委托处理(填写下表“预处理设施情况”) □ 委托处理 接受委托单位名称: 自处理设施情况 处理设施 编号 其他编号 废水处理设施名称 处理的主要污染物名称 处理方法 代码 设计处理能力 (吨/日) 上年实际处理量 (吨/年) 处理后废水的 去向 SZ- SZ- … 预处理设施情况 处理设施 编号 其他编号 废水处理设施名称 处理的主要污染物名称 处理方法 代码 设计处理能力 (吨/日) 上年实际处理量 (吨/年) 处理后废水的 去向 SZ- SZ- … (三)废水排放口情况 排放口 编号 其他编号 废水排放去向类型代码 废水排放量 (吨/年) 受纳水体名称 受纳水体代码 SP- SP- … 总计 —— —— —— 二、工艺废气处理与排放情况 (一)工艺废气处理设施情况 处理设施 编号 其他编号 废气处理设施名称 处理的主要污染物名称 处理方法 代码 设计处理能力 (立方米/时) 上年实际处理量 (万立方米/年) 处理后废气的 去向 QZ- QZ- … (第 页,共 页) (二)工艺废气排放口情况 排放口 编号 其他编号 工艺废气排放量(万立方米/年) 排放口 编号 其他编号 工艺废气排放量(万立方米/年) QP- QP- QP- QP- QP- … 总计 三、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情况(附处置合同、接受单位资质证明及上一年度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序号 危险废物名称 废物代码 产生量 (吨/年) 自行利用情况 自行处置情况 贮存情况 转移情况 利用量 (吨/年) 利用方式代码 处置量 (吨/年) 处置方式代码 贮存量 (吨) 转移量 (吨/年) 接收单位名称 接收单位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编号 1 2 3 … 自建危险废物贮存、处置设施情况 贮存场容量(立方米) 填埋场容量(立方米) 处置设施数量(台) 处置设施设计处理能力(吨/天) 四、特征化学污染物排放情况 序号 排放的特征化学污染物名称 排放介质 排放量(千克/年) 排放口编号 1 □废水 □废气 2 □废水 □废气 3 □废水 □废气 … □废水 □废气 (第 页,共 页) 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环境管理登记审查意见 (本部分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填写) 登记企业名称: 申请表编号: 登记企业联系人: 联系电话: 县级环境保护部门审查意见 1.审查结论 (公章) 年 月 日 经办人 联系电话 2.环境管理要求 总体要求: 风险控制措施的具体要求: 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部门审查意见 1.审查结论 (公章) 年 月 日 经办人 联系电话 2.环境管理要求 总体要求: 风险控制措施的具体要求: 《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环境管理登记申请表》填表说明 申请表封面 1. 申请表编号: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为每份申请表赋予的编号,申请表编号共13位,编码方式如下: XX-******-####-Z(W) A B C D 其中: A项,由两位数字表示,为申请年份后两位; B项,由六位数字表示,为生产设施所在地的县级行政区划的六位代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7)填写; C项,由四位数字表示,为受理机关接收的登记申请的流水号(每年重新计),流水的第1号表示为0001。 D项,由一位字母表示,为登记企业类别,Z代表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W代表其他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 2. 企业名称:指申请办理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环境管理登记的企业名称,提交本表时应在此处同时加盖企业公章。按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进行法人登记的名称填写,在填写时应使用规范化汉字全称,即与企业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 凡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或批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企业,要求填写法人名称,同时用括号注明其余的名称。 3. 组织机构代码:指根据代码编制规则编制,赋予每一个组织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识别标识码。根据《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1997),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由八位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本体代码和一位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校验码组成。已经取得组织机构代码的法人单位或产业活动单位必须填报组织机构代码。填写时,要按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代码填写。对于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或跨不同行政区划的大型联合企业(如联合企业、总厂、总公司、电业局、油田管理局、矿务局等),其所属二级单位为填报申请表的基本单位。二级单位凡有法人资格,符合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条件的,作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填报组织机构代码。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二级单位在填写时,除填写联合企业(独立核算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外,还应在九位方格后的括号内填写二级单位代码(系两位码)。二级单位代码指联合企业内对二级单位编的顺序编号,此码由联合企业统一编制。 尚未领取法定代码或不属于法定代码赋码范围的单位,各级环保部门可赋予临时代码。各地环保部门应严格控制临时代码的发放,做到发放的临时代码不重复。临时代码的编码原则:临时代码共八位码,前四位为所在市(地、州、盟)行政区划代码,统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填写,第五位为汉语拼音W(代表危险化学品),后三位由环保部门对其进行编码,从001~999。校验码由计算机根据组织机构代码校验规则自动生成。 4. 法定代表人:指法人代表姓名,法定代表人是指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登记注册的代表企业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是代表企业法人根据章程行使职权的签字人。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填写。 5. 联系人及电话:指负责本登记表有关事宜的企业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6. 危险化学品活动:指企业从事危险化学品活动的类型,包括生产危险化学品和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两种活动类型,可多选。其中,“危险化学品”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化学品目录》的化学品,“危险化学品生产”是指最终产品或者中间产品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的生产活动,“危险化学品使用”是指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活动。 7. 危险化学品类型:指企业生产/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类型,可多选。其中,“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是指列入环境保护部发布的《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目录》的危险化学品。“其他危险化学品”是指除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以外,列入国家《危险化学品目录》的其他危险化学品。 8. 登记类型:指登记企业在《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试行)》实施后的登记情况,如果是首次申请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则选择“首次登记”,如果是由于原有登记证有效期满而重新申请登记,则选择“期满换证”,本项为单选。 企业声明 声明栏内容被视为本栏签字人的声明,法定代表人签字后同时加盖企业公章。 1. 填表人姓名:指填写本登记表的企业人员姓名。 2. 联系电话、手机号码、传真号码、电子邮箱:指填表人的固定办公电话、手机号码、传真号码和电子邮箱地址。 表一 企业基本情况 第一部分 企业基本信息 1. 企业名称:指申请办理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环境管理登记的企业名称,提交本表时应在此处同时加盖企业公章。按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进行法人登记的名称填写,在填写时应使用规范化汉字全称,即与企业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 凡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或批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企业,要求填写法人名称,同时用括号注明其余的名称。 2. 组织机构代码:指根据代码编制规则编制,赋予每一个组织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识别标识码。根据《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1997),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由八位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本体代码和一位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校验码组成。已经取得组织机构代码的法人单位或产业活动单位必须填报组织机构代码。填写时,要按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代码填写。对于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或跨不同行政区划的大型联合企业(如联合企业、总厂、总公司、电业局、油田管理局、矿务局等),其所属二级单位为填报申请表的基本单位。二级单位凡有法人资格,符合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条件的,作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填报组织机构代码。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二级单位在填写时,除填写联合企业(独立核算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外,还应在九位方格后的括号内填写二级单位代码(系两位码)。二级单位代码指联合企业内对二级单位编的顺序编号,此码由联合企业统一编制。 尚未领取法定代码或不属于法定代码赋码范围的单位,各级环保部门可赋予临时代码。各地环保部门应严格控制临时代码的发放,做到发放的临时代码不重复。临时代码的编码原则:临时代码共八位码,前四位为所在市(地、州、盟)行政区划代码,统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填写,第五位为汉语拼音W(代表危险化学品),后三位由环保部门对其进行编码,从001~999。校验码由计算机根据组织机构代码校验规则自动生成。 3. 法定代表人:指法人代表姓名,法定代表人是指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登记注册的代表企业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是代表企业法人根据章程行使职权的签字人。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填写。 4. 工商注册号:指工商行政管理注册号,是各类市场主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注册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为其分配的统一标识代码。工商注册号共15位,由14位数字本体码和1位数字校验码组成,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填写。 5. 营业期限: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填写。 6. 母公司情况:对于企业有上级母公司的,在相应栏中注明“有”,并填写母公司全称、组织机构代码及与母公司的隶属关系,否则,注明“无”。若企业不止一级母公司,请另附说明文件。 7. 企业注册地址: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填写。 8. 生产设施地址:指企业生产场所实际所在地的详细地址。若生产设施在大型联合企业所属下级企业,应填写该企业所在地址,要写明企业所在的省、地市、县、乡以及具体街的名称和详细的门牌号码。 9. 行政区划代码:指企业生产场所实际所在地的行政区划代码。行政区划代码由6位数字组成,代表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区县,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企业要根据详细地址对照代码表填写在方格内。 10. 邮政编码:指企业生产场所所在地的邮政编码。 11. 中心经度:指企业厂区中心的经度。格式为XXX度XX分XX秒,中心经度的分、秒应填写0~59之间的数据。 12. 中心纬度:指企业厂区中心的纬度。格式为XX度XX分XX秒,中心纬度的分、秒应填写0~59之间的数据。 13. 进入工业园区情况:指企业是否位于石化化工产业集中的各类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及专业化工园区和由各级政府依法设置的化工生产单位集中区。若选“是”,则填写“工业园区级别”和“所在工业园区名称”;若选“否”,“工业园区级别”和“所在工业园区名称”则无需填写。 14. 工业园区级别:指所在工业园区的级别,选择“其他”时须注明级别。 15. 所在工业园区名称:指所在工业园区的名称,位于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区的,园区名称按《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区名单》中的全称规范填写。 16. 工业园区代码:指所在工业园区的代码,位于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等)内的企业填报此栏,并按《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区名单》中的代码填写。其他等级的,则不用填写本项。 17. 行业分类名称:指企业所属行业分类的名称,填写行业小类。行业分类是指根据其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性质对各类单位进行分类。一个企业属于哪一个工业行业,是按正常生产情况下生产的主要产品的性质(一般按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比重较大的产品及重要产品)把整个企业划入某一工业行业小类内。 18. 行业分类代码:指企业所属行业分类的代码。企业应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1)将与行业分类名称对应的行业小类代码填写在方格内。 19. 登记注册类型名称:指企业的登记注册类型名称,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的类型为依据,按表1填写。 20. 登记注册类型代码:指企业的登记注册类型代码,按表1填写与登记注册类型名称对应的代码。 表1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与代码表 代码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 代码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 代码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 100 内资企业 159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230 港、澳、台商独资企业 110 国有企业 160 股份有限公司 240 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120 集体企业 170 私营企业 290 其他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30 股份合作企业 171 私营独资企业 300 外商投资企业 140 联营企业 172 私营合伙企业 310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141 国有联营企业 173 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320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142 集体联营企业 174 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330 外资企业 143 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 190 其他企业 340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149 其他联营企业 200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390 其他外商投资企业 150 有限责任公司 210 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 151 国有独资公司 220 合作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 21. 注册资金:按照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上的内容填写,单位为万元,保留整数位。 22. 工业总产值:指企业上一年度工业总产值,单位为万元,保留整数位。 23. 厂区面积:指企业实际生产厂区占地面积,单位为平方米。厂区平面布置图与申请表一并提交。 24. 企业人数:指上一年度末企业从业人员总数,没有年度末从业人员数的,采用全年平均人员数。 25. 年生产时间:指上一年度企业实际开工生产的小时数,数据应在0-8760之间,单位为小时,保留整数位。 26. 企业规模码:按企业从业人数、营业收入两项指标为划分依据确定规模,填写规模代码,其中“1”为大型,“2”为中型,“3”为小型,“4”为微型。 企业规模按照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国统字〔2011〕75号)的规定划分。企业大、中、小、微型的划分标准见表2。 表2 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1-大型 2-中型 3-小型 4-微型 从业人数(X) 人 X≥1000 300≤X<1000 20≤X<300 X<20 营业收入(Y) 万元 Y≥40000 2000≤Y<40000 300≤Y<2000 Y<300 (1)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指标的下限,否则下划一档;微型企业只须满足所列指标中的一项即可; (2)营业收入为主营业务收入。 27. 开业时间:指企业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登记、领取法人营业执照的时间。1949年以前成立的企业填写最早开工年月;合并或兼并企业,按合并前主要企业领取法人营业执照的时间(或最早开业时间)填写;分立企业按分立后各自领取法人营业执照的时间填写。 28. 最近改扩建时间:指企业最近一次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活动的改、扩建项目的环评批复时间。无环评批复的按改扩建项目建设开工时间填报。无改扩建的,则不用填写本项。 第二部分 环境管理情况 一、内部环境管理机构建立情况 1. 环境管理机构:指企业内部是否有专门负责环境保护工作的机构。如果选择“有”,则填写机构名称、环保负责人、机构人数、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各项内容。 2. 机构名称:指环境管理机构的详细名称。 3. 环保负责人:指环境管理机构负责人的姓名。 4. 机构人数:指环境管理机构下的工作人员数量。 5. 联系电话、电子邮箱:指环境管理机构的联系电话及电子邮箱。 二、环保制度制定情况 1. 企业环保制度:指企业是否制定有关环境保护的制度,如环境保护责任制,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释放与转移报告,危险化学品风险防控管理计划,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处置,污染物监测,环保设施运行维护等方面的环境管理制度。 2. 主要环保制度描述:如果在“企业环保制度”一栏选择“有”,须对主要环保制度进行描述。 三、危险化学品档案建立情况 1. 是否建立危险化学品台账:指企业是否建立危险化学品台账,台账应记录危险化学品的品种、生产使用量、销售去向、供货来源等信息。 2. 是否建立环境管理信息档案:指企业是否按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信息档案。 3. 环境管理信息档案主要内容:如果在“是否建立环境管理信息档案”一栏选择“是”,须描述环境管理信息档案的主要内容。环境管理信息档案应包括污染物排放、环境监测等信息。 第三部分 周边水和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信息 一、水环境保护目标信息 1. 周边是否存在水环境保护目标:指以企业废水最终排入水体的排放点为起点,下游5公里范围内(含5公里)是否存在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划确定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需特殊保护的地区、生态敏感与脆弱区。水环境保护目标的类型详见表3。 若保护目标的区域范围大于5公里,但保护目标区域的边界在5公里范围内,或者在下游5公里范围之外,如果认为有重要的、需要保护的目标,也须填写相关信息。 2. 水环境保护目标名称:指企业周边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具体名称。 3. 类型代码:指水环境保护目标的类型代码,按照表3规范填写。 表3 水环境保护目标类型代码与规模表 水环境保护目标类型 类型代码 规模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注1 A 保护区等级,如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或准保护区 自来水取水口 B 取水口的日供水量,单位为吨/日 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 C 保护目标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湿地 D 保护目标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 E 保护目标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天然渔场 F 保护目标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水产养殖区 G 保护目标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自然保护区 H 保护目标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风景名胜区 I 保护目标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 J 保护目标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森林公园 K 保护目标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区 L 保护目标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基本草原 M 保护目标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天然林 N 保护目标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其他 O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规模 注1: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包括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湖泊、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尚未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填写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名字全称(包括备用的和规划的)。 4. 规模:指水环境保护目标的保护级别或规模大小,按照表3规范填写。 5. 距企业距离:指保护目标的边界相对于企业的最近距离,单位为米。 二、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信息 1. 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指企业所处区域的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环境空气功能区分为二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二类区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2. 周边是否存在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指以企业为中心,周边5公里范围内(含5公里)是否存在的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划确定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需特殊保护的地区、生态敏感与脆弱区、社会关注区。大气环境保护目标的类型详见表4。 若保护目标的区域范围大于5公里,但保护目标区域的边界在5公里范围内,须填写此项。在5公里范围之外,如果认为有重要的、需要保护的目标,也须填写相关信息。 3. 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名称:指企业周边大气环境保护目标的具体名称。 4. 类型代码:指大气环境保护目标的类型代码,按照表4规范填写。 表4 大气环境保护目标类型代码与规模表 大气环境保护目标类型 类型代码 规模 居民区 A 常住人口数,单位为人 村庄 B 常住人口数,单位为人 学校 C 人数,单位为人 科研、行政办公机构 D 人数,单位为人 医院 E 床位数,单位为个 疗养院 F 床位数,单位为个 珍稀濒危生物保护繁殖基地 G 保护目标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自然保护区 H 保护目标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风景名胜区 I 保护目标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 J 保护目标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森林公园 K 保护目标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动物园 L 保护目标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植物园 M 保护目标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其他 N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规模 5. 规模:指大气环境保护目标的规模大小,按照表4规范填写。 6. 距企业距离:指保护目标的边界相对于企业的最近距离,单位为米。 第四部分 法律法规遵守情况 本部分应填写企业对有关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填写适用于本企业的相关栏目,对于不适用的栏目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在备注栏中注明。 一、获得的行政许可情况 1.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负有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职责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企业立项时上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批复文件。 2.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审批文件 :指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负有环境影评价响审批职责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企业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活动的项目环境保护验收合格的审批文件。 3. 污染物排放许可证:指根据《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颁发的排污许可文件。 4.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颁发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文件。 5.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指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文件。 6. 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指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安全使用许可文件。 7.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指根据《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由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颁发的危险化学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授权文件。 8. 文号/编号:指行政许可文件的文号或者编号。对于不属于法定需领取该类许可文件的,填写“无需申领”,对于其他情况不持有该类许可文件的,填写“无”。 9. 审批/发证机关:指相应行政许可文件的审批或者发证机关。 10. 批复时间/有效期限:指相应许可文件的发布时间及有效期起止时间。 11. 备注:对未取得上述行政许可的原因以及其他相关问题作出说明。 二、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 在本表后需同时附一年内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的环境监测机构或者经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认定的环境监测机构提供的环境监测报告。 1. 监测项目名称:指企业根据所执行的排放标准须监测的污染物项目名称。 2. 执行标准号:指企业排放废水、废气等污染物所执行的排放标准的标准号。 3. 执行级别:指企业执行该废水、废气等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具体级别,如填写“一级标准”、“二级标准”或“三级标准”等。 4. 达标情况:指企业是否达到所执行的排放标准,填写达标或者不达标。 5. 备注:对不能达标排放的原因以及其他相关问题作出说明。 三、清洁生产审核情况 1. 是否属于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单位:指按照《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规定,企业是否属于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单位,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 2. 清洁生产审核开展情况:指企业是否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 3. 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情况:指企业是否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评估工作。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 4. 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情况:指企业是否接受相关部门组织的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 5. 最近一次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或验收时间:指企业最近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或验收的时间。 6. 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或验收部门:指组织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进行评估或验收的主管部门的名称。 7. 备注:对未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未验收的原因以及其他相关问题作出说明。 四、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情况 1. 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情况:指企业是否按照要求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若选“有”,则填写“预案编制时间”;若选“无”,“预案编制时间”则无需填写。 2. 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时间:指企业现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或修订的时间,修订过的,填写最新修订时间。 3. 环境应急预案演练情况:指上一年度企业针对本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开展演练的情况,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 4. 环境应急预案演练次数:指在上一年度企业演练新编制(或最新修订)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次数。 5. 环境应急预案备案情况:指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的规定,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在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的备案情况,若选“备案”,则填写“环境应急预案备案单位”、“环境应急预案备案文号”和“环境应急预案备案时间”;若选“未备案”,“环境应急预案备案单位”、“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编号”和“环境应急预案备案时间”则无需填写。 6. 环境应急预案备案单位:指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规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报备的环境保护部门的名称。 7. 环境应急预案备案文号:指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在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备案时,环境保护部门赋予该应急预案的备案文号。 8. 环境应急预案备案时间:指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在环境保护部门备案的时间。 9. 备注:对未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未正常演练、未备案预案的原因以及其他相关问题作出说明。 五、环境污染事故情况 1. 三年内环境污染事故情况:指企业登记前三年是否发生过环境污染事故。若选“有”,则填写三年内事故发生的次数。 2. 事故描述:若企业登记前三年发生过环境污染事故,须对每次事故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内容应包括事故的发生时间、事故级别(参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的分级标准分级)、事故原因、事故产生的环境影响以及处罚情况等。 六、环境信息公开情况 1. 信息公开情况:指企业是否按照《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试行)》等法规的相关规定进行了信息公开。若选“已公开”,填写“公开方式与时间”和“公开内容”。 2. 公开时间:指信息公开的日期,填写最近一次信息公开的日期。 3. 公开方式:指企业信息公开的具体途径、周期等。公开途径如企业网站、当地媒体、企业周边宣传栏等。 4. 公开内容:指企业信息公开的具体内容。 5. 备注:对未公开相关环境信息的原因以及其他相关问题作出说明。 表二 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线基本情况 本部分要求填写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的每条生产线的主要信息,不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线无需列出。 1. 生产线编号:指企业赋予该条生产线的唯一编号,不同生产线的编号不能重复。 2. 生产线名称:指企业赋予该条生产线的名称。 3. 产品名称:指该条生产线生产的产品名称,无论产品是否为危险化学品都要列出,每种产品名称之间用分号隔开。 4. 原辅料名称:指该条生产线上所使用到的所有原辅料的名称,无论原辅料是否为危险化学品都要列出,每种产品名称之间用分号隔开。 5. 工艺方法名称:指该条生产线所使用的工艺方法名称,如离子膜法生产烧碱、乙烯氯化法生产聚氯乙烯。 6. 特征化学污染物名称:指该条生产线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化学污染物,包括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如氰化物、重金属(汞、镉、铬、铅等)、苯、甲苯、二甲苯、甲醛等,不包括反映化学污染物的一些综合性的指标如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也不包括悬浮颗粒物、热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物理性污染物和细菌病毒类等生物性污染物。优先填写危害较大、排放量较多的特征化学污染物的名称。 表三 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线信息 本部分填写企业每条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的生产线上有关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及排放的信息,填写本表时,应按照表二中所列生产线的排列顺序,每条生产线填写一份表。 一、产品信息 本部分填写生产线所生产的每种产品的信息,不论该产品是否为危险化学品都应一一填写。 1. 产品名称:指每种产品的名称,应依次填写。如果产品是危险化学品,则须按照《危险化学品目录》中的名称规范填写。 2. 产品分类代码:按照《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国家统计局令第13号)中规定的产品分类代码规范填写,必须填写10位代码。 3. 危险化学品:指产品是否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 4. 生产能力:指生产线上每种产品的生产能力,允许保留三位小数。如果产品是危险化学品,则计量单位为“吨/年”,如果是其他产品则根据产品的实际规格及计量单位填写,如“件/年”、“箱/年”等。 5. 前三年产量:指生产线上每种产品的前三年实际产量,允许保留三位小数。如果产品是危险化学品,则计量单位为“吨/年”,如果是其他产品则根据产品的实际规格及计量单位填写,如“件/年”、“箱/年”等。 二、原料信息 本部分填写生产线所使用的每种原料的信息,不论该原料是否为危险化学品都应一一填写。 1. 原料名称:指每种原料的名称,应依次填写。如果原料是危险化学品,则须按照《危险化学品目录》中的名称规范填写。 2. 是否危险化学品:指原料是否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 3. 消耗定额:指该原料在该生产线上的消耗定额。 4. 设计使用量:指该生产线上原料的年设计使用量,允许保留三位小数。如果原料是危险化学品,则计量单位为“吨/年”,如果是其他原料则根据原料的实际规格及计量单位填写,如“件/年”、“箱/年”等。 5. 前三年用量:指该原料在该生产线上前三年每年的实际用量,允许保留三位小数。如果原料是危险化学品,则单位为“吨/年”,如果是其他原料则根据原料的实际规格及计量单位填写,如“件/年”、“箱/年”等。 三、辅料信息 本部分填写生产线所使用的每种辅料的信息,不论该辅料是否为危险化学品都应一一填写。 1. 辅料名称:指每种辅料的名称,应依次填写。如果辅料是危险化学品,则须按照《危险化学品目录》中的名称规范填写。 2. 是否危险化学品:指辅料是否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 3. 消耗定额:指该辅料在该生产线上的消耗定额。 4. 设计使用量:指该生产线上该辅料的年设计使用量,允许保留三位小数。如果辅料是危险化学品,则单位为“吨/年”,如果是其他辅料则根据辅料的实际规格及计量单位填写,如“件/年”、“箱/年”等。 5. 前三年用量:指该辅料在该生产线上前三年每年的实际用量,允许保留三位小数。如果辅料是危险化学品,则单位为“吨/年”,如果是其他辅料则根据辅料的实际规格及计量单位填写,如“件/年”、“箱/年”等。 6. 用途代码:指该辅料在该条生产线上的具体用途,按照表5《化学品用途代码表》填写。 表5 化学品用途代码表 序号 用途分类 详细用途分类 代码 详细用途分类名称 1 出口用 01a 出口用 2 中间体(合成原料、聚合原料、聚合引发剂等) 02a 中间体(合成原料、聚合原料、聚合引发剂等) 3 试验研究用 03a 试验研究用 4 试剂 04a 试剂 5 食品添加物、容器包装、玩具、洗涤剂(洗涤剂限用于餐具和食品) 05a 食品添加物、容器包装、玩具、洗涤剂(洗涤剂限用于餐具和食品) 6 农药 06a 农药 7 肥料 07a 肥料 8 饲料添加剂 08a 饲料添加剂 9 医药品(含动物用) 09a 医药品(含动物用) 10 化妆品 10a 化妆品 11 涂料、清漆、表面涂层用溶剂;印刷油墨、复印用溶剂;杀菌剂用溶剂 11a 涂料用溶剂、涂料稀释剂、脱漆剂 11b 清漆用溶剂、绝缘清漆用溶剂 11c 表面涂层用溶剂、抵制涂敷用溶剂 11d 印刷油墨用溶剂、油墨去除剂、复印用溶剂 11e 杀菌剂用溶剂 11z 其他 12 黏合剂、黏着剂、密封材料用溶剂 12a 黏合剂、黏着剂用溶剂,胶粘剂去除剂,胶去除剂 12b 由溶剂进行胶粘 12c 密封材料用溶剂 12z 其他 13 清洗用溶剂 13a 非水性(脱脂清洗用等)、准水性(助焊剂清洗用等) 13b 光刻胶显影用溶剂、抗剥离剂 13z 其他 14 洗衣用清洗剂(主要用在洗涤业) 14a 干洗溶剂 14b 去污剂 14z 其他 15 工业用溶剂(不包括上述溶剂) 15a 合成反应用溶剂 15b 纺织和制膜用溶剂(包含二硫化碳) 15c 提取和提纯溶剂 15d 稀释溶剂 15z 其他 16 喷雾剂用 16a 气雾喷射剂(氟利昂气体等)、稀释剂 16z 其他 17 其他溶剂 17a 其他溶剂 18 化学过程调节剂 18a 催化剂、催化剂载体 18b 分散剂、乳化剂 18c 聚合调节剂、阻聚剂、稳定剂 18z 其他 19 着色剂(染料、颜料、色素,涂料、印刷油墨、皮革处理剂、纤维处理剂、纸和纸浆试剂用着色剂除外) 19a 着色剂(染料、颜料、色素) 19b 发色剂、发色助剂 19c 荧光增白剂 19z 其他 20 水性洗涤剂、蜡1(工业用途,纤维处理剂、纸和纸浆试剂用除外) 20a 肥皂、洗涤剂(表面活性剂) 20b 无机和有机强碱、漂白剂 20c 防止再次附着用剂、螯合剂(增洁剂、添加剂) 20d 无机酸、有机酸(金属表面的锈、水锈洗涤剂) 20e 防锈剂 20f 蜡(汽车、皮革用等) 20z 其他 21 水性洗涤剂、蜡2(家庭用等用途) 21a 肥皂、洗涤剂(表面活性剂) 21b 无机和有机强碱、无机和有机酸、漂白剂 21c 防止再次附着剂、螯合剂(增洁剂、添加剂) 21d 柔软剂 21e 蜡(地板、汽车、皮革等) 21z 其他 22 涂料(涂料、清漆原料)、表面涂层用助剂(含底漆) 22a 着色剂(染料、颜料、色素) 22b 增塑剂 22c 稳定剂(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防沉剂、防凝胶化剂) 22d 填料剂(填料) 22e 缓蚀剂、防锈剂、防腐剂、防霉剂 22f 乳化剂、分散剂、防粘连剂 22g 防结皮剂、增粘剂、消泡剂 22h 交联剂、固化剂、光聚合引发剂、粘结剂成分 22i 光固化涂料单体和低聚物 22j 干燥加速剂、湿润剂、阻燃剂、防水剂 22z 其他 23 印刷油墨、复印用药剂、调色剂等(含书写用具、抗油墨用) 23a 着色剂(染料、颜料、色素)、感热色素、感压色素、显色剂 23b 增塑剂 23c 稳定剂(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防沉剂、防凝胶化剂等) 23d 防结皮剂、增粘剂、消泡剂 23e 乳化剂、分散剂、防粘连剂 23f 紫外线和电子线固化油墨的单体和低聚物、感光剂 23g 干燥加速剂、湿润剂 23z 其他 24 防污剂(渔网用、船底涂料用) 24a 渔网用防污剂 24b 船底涂料用防污剂 25 杀菌剂1(农药、非医药品除外) 25a 杀菌剂、杀虫剂、防腐剂、防霉剂、木材防腐和防蚁处理剂 26 杀菌剂2(农药、非医药品除外,工业用途/工序内使用,不进入产品中) 26a 滋扰害虫用杀虫剂(杀虫剂、防虫剂、昆虫引诱剂、增效剂等) 26b 气态杀菌剂、熏蒸和烟雾剂 26c 杀菌剂、消毒剂、防腐剂 26d 湿润剂、乳化剂 26z 其他 27 杀菌剂3(农药、非医药品除外,家庭用等的用途) 27a 滋扰害虫用杀虫剂(杀虫剂、防虫剂、昆虫引诱剂、增效剂等) 27b 熏蒸和烟雾剂、纤维的防虫剂 27c 杀菌剂、消毒剂、防腐剂、防霉剂 27d 非农业耕地用除草剂 27e 白蚁驱除剂、防蚁剂 27f 湿润剂、乳化剂 27z 其他 28 火药、炸药(含烟花) 28a 火药、炸药 28b 爆炸抑制剂 28z 其他 29 调味剂 29a 香料、空气清新剂、吸臭剂 29b 除臭剂 29z 其他 30 黏合剂、黏着剂、密封胶、密封材料(含底漆) 30a 粘结剂成分(含有耦合剂)、固化剂 30b 增塑剂、填料剂 30c 稳定剂(抗老化剂等) 30d 防腐剂、防霉剂 30e 阻燃剂、导电剂 30z 其他 31 照片、光刻胶和印刷版材料 31a 感光剂 31b 感光性树脂单体、低聚物;正光敏树脂 31c 色素形成耦合器(彩色照片用) 31d 固色剂、稳定剂 31e 敏化剂、脱敏剂、交联密度提高剂、抗添加剂 31f 显影剂(水溶性处理药品) 31z 其他 32 纤维处理剂 32a 纺纱、纺绩油剂 32b 洗涤剂、提炼洗涤剂(皂洗剂) 32c 螯合剂 32d 漂白剂 32e 匀染剂、渗透剂、促染剂、媒染剂(印染助剂) 32f 分散剂、消泡剂 32g 丝光助剂 32h 固定剂(固着剂) 32i 柔软剂 32j 脱胶剂 32k 着色剂(染料、颜料)、荧光增白剂 32l 浸渍增强剂 32m 防火剂、阻燃剂 32n 防水和防油剂、防水加工剂 32o 形态稳定加工剂 32p 抗静电剂 32q 防臭和防污加工材料、变色防止剂 32z 其他 33 纸和纸浆试剂 33a 黏质物控制剂 33b 漂白剂 33c 分散剂、消泡剂(表面活性剂) 33d 成品率提高剂 33e 着色剂(染料、颜料)、荧光增白剂 33f 纸张强度增进剂、浸渍增强剂 33g 浆纱 33h 防火剂、阻燃剂 33i 防水和防油剂、防水加工剂 33j 表面涂层用剂 33z 其他 34 合成树脂(塑料)材料以及添加剂(成形材料的调配/成形加工用) 34a 增塑剂 34b 稳定剂(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防沉淀剂抗氧化剂等) 34c 阻燃剂 34d 抗静电剂 34e 防雾剂、液滴剂 34f 填料剂(填料)、稀释剂 34g 发泡剂(有机发泡剂、无机发泡剂) 34h 铸件和发泡注塑材料(预聚物中单体等) 34i 固化剂、交联剂(FRP用苯乙烯单体等) 34j 固化促进剂 34k 晶体成核剂 34l 润滑剂、脱模剂 34z 其他 35 橡胶用添加剂 35a 硫化促进剂 35b 硫化剂、脱硫化剂 35c 稳定剂(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乳化剂、防凝胶化剂、防沉淀剂抗老化剂等) 35d 增塑剂、强化剂 35e 发泡剂(有机发泡剂、无机发泡剂) 35f 烧焦防止剂、胶溶剂、调整剂(加工助剂) 35g 抗静电剂,阻燃剂 35h 胶乳凝固剂 35z 其他 36 皮革处理剂 36a 准备过程(鞣制前)药剂 36b 鞣剂(硫酸铬、甲醛、合成鞣酸等) 36c 整理剂(着色剂、着色助剂、防水和防油剂等) 36z 其他 37 玻璃、搪瓷、水泥 37a 玻璃和搪瓷的原料 37b 玻璃和搪瓷的添加剂 37c 水泥的原料 37d 水泥的添加剂 37z 其他 38 陶瓷、耐火材料、精细陶瓷 38a 陶瓷和耐火材料、精细陶瓷的原料 38b 陶瓷和耐火材料、精细陶瓷的添加剂(等) 38c 加厚材料、粘结剂 38d 脱模剂 38z 其他 39 砂轮、研磨剂、摩擦材料 39a 砂轮和研磨剂、摩擦材料的原料 39b 砂轮和研磨剂、摩擦材料的添加剂 39c 加厚材料、粘结剂 39z 其他 40 金属、合金的原料、铸造材料 40a 金属、合金的原料 40b 铸造用粘结剂和固化剂 40c 助熔剂、接种剂 40d 脱模剂 40z 其他 41 表面处理剂(电镀、无电解电镀药剂、蚀刻剂等) 41a 电镀药剂(涂层成分) 41b 电镀池添加剂(光泽增加剂、抗烟雾剂等) 41c 无电解电镀、阳极氧化、热喷涂和表面固化处理药剂 41d 真空电镀(真空蒸镀、溅射等)药剂 41e 蒸镀和清洗用气体(半导体制造等) 41f 蚀刻处理药剂 41z 其他 42 焊条、焊接 42a 焊条助熔剂 42b 焊接用抗氧化剂 42z 其他 43 液压油(液压用、AT液压油等)、绝缘油 43a 液压油的原油 43b 绝缘油的原油 43c 极压剂、减摩剂 43d 乳化剂、清洗分散剂 43e 粘度指数调整剂 43f 抗氧化剂、防锈剂 43z 其他 44 磨削油(切削油)、润滑油 44a 研磨油的原油 44b 润滑油的原油 44c 极压剂、减摩剂 44d 乳化剂、洗净分散剂 44e 粘度指数调整剂 44f 抗氧化剂、阻燃剂、防锈剂 44z 其他 45 电气电子材料 45a 磁性材料(不包括存储媒体)、压电材料、传导材料和超传导材料 45b 半导体、二极管(含LED)、太阳电池材料 45c 电容、电阻器材料 45d 荧光体、液晶、有机EL材料 45e 密封材料、绝缘材料 45f 电子媒体(辅助存储装置)材料(磁性体、光吸收色素等) 45z 其他 46 电池(含有蓄电池) 46a 电解质、电解液、导电剂 46b 电极材料 46z 其他 47 水处理剂 47a 防腐剂、防锈和防腐蚀剂(清罐剂) 47b 硬水软化剂 47c 絮凝剂、PH调节剂(中和剂) 47d 金属离子封锁剂(螯合剂等) 47z 其他 48 干燥、吸附剂 48a 吸收剂 48b 吸附剂(脱氧剂等) 48c 干燥剂 48z 其他 49 热媒体 49a 冷媒和冷却剂 49b 热媒和加热剂 49z 其他 50 防冻液 50a 防冻液(冷却液(LLC)等) 50b 防锈和防腐蚀剂 50z 其他 51 建筑材料添加物(混凝土混和剂、木材加固浸泡剂等) 51a 表面固化剂 51b 强化剂和减水剂 51c 脱模剂、消泡剂 51d 加固溶剂 51e 防污剂(除渔网和船底涂料外的防水剂等) 51z 其他 52 分散剂以及填埋处理前处理药剂 52a 防冻剂(融雪剂等) 52b 土壤改良材料 52c 灭火剂 52d 人工降雨剂 52e 粉尘结合剂、煤尘处理(抑制重金属溶出等)剂 52z 其他 53 分离、精制、提取剂 53a 浮游选矿剂、浮游抑制剂、絮凝剂 53b 金属捕捉剂 53c 光学分割剂 53z 其他 54 燃料以及燃料添加剂 54a 燃料 54b 清洗分散剂、氧化防止剂、粘度指数调整剂、防锈剂 54c 燃烧促进剂、十六烷值价提高剂、抗爆剂 54d 防结冰剂 54z 其他 55 其他原料和添加剂 55a 其他原料和添加剂 56 家具、清洁及个人护理产品中的化学物质 56a 地板覆盖物 56b 泡沫坐椅及床上用品 56c 家具和装饰用品(不含其他已列出的类别) 56d 纺织、皮革产品(不含其他已列出的类别) 56e 清洁和家具护理产品 56f 衣物及餐具洗涤用品 564g 水处理产品 564h 个人护理产品 56i 空气清洁产品 56j 服装、鞋类护理产品 56z 其他 57 建筑、油漆,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