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3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工作要点
颁布机构: |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生效状态: |
在用 |
所属类型: |
地方规范性文件 |
适用地区: |
福建省 |
适用领域: |
特种设备 |
生效日期: |
2013/04/03 |
颁布日期: |
2013/04/03 |
颁布机构: |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生效状态: |
在用 |
所属类型: |
地方规范性文件 |
适用地区: |
福建省 |
适用领域: |
特种设备 |
生效日期: |
2013/04/03 |
颁布日期: |
2013/04/03 |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2013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
(闽质监特〔2013〕147号)
各设区市质监局,省特检院:
现将《2013年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工作中遇到问题,请及时与省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联系。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3年4月3日
2013年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工作要点
2013年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减事增效,防止发生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防止发生与特种设备相关的重大社会影响事件,努力实现省政府下达的安全生产责任目标,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增加正能量。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的年度工作要点和省政府安委会的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现就2013年我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的工作要点明确如下:
一、促成多元共治,促进自觉自律
1.开展特种设备质量管理负责人、安全管理负责人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工作,宣传特种设备质量安全职业道德,宣贯特种设备使用管理两个地方标准和相关安全技术规范。
2.继续推行特种设备质量安全承诺制,提高标准,严格兑诺。
3.推动石化、火电、物业等骨干企业编制行业性的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范(地方标准),为同行自觉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提供技术指导,完善特种设备地方标准体系。
4.深化齐抓共管机制建设。与安监等部门协商理顺事故调查处理体制机制;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电梯首负责任者、修理改造的经费保障等问题;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与相关部门共建相关行业领域特种设备安全监督工作机制;与重点办协调重点项目特种设备监督与服务的有利工作机制。
5.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分类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开展特种设备公益宣传等活动;以“质量月”和“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在主流媒体和公共领域投放特种设备公益广告;与媒体主管部门沟通联系,组织记者深入一线采访采风,加强正面宣传报道;依托特种设备协会组织开展安全文化和诚信文化活动,倡导质量安全文化,引导业内加强自律;抓好公共领域特种设备责任保险试点工作,优化方案,总结推广。
二、实行分类监管,实施重点保障
6.调整重点使用单位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各级质监局监督管理的重点使用单位目录,加强全面监督检查,促进重点使用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7.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案例制度,整理汇编监察案例,发挥案例指导安全监察的作用。
8.突出保障重点项目质量安全。坚持提前介入,上门对接,宣导在先,规范流程,优质服务,严格把关,确保重点项目质量安全。继续做好泉港、古雷、惠安、江阴等石化基地特种设备监督与服务工作;做好福建联合石化老厂RBI后延检、乙稀一体化装置首次大检修、古雷PX项目压力管道元件质量问题整改以及古雷石化装置监检投用等重点项目的监督与服务。
9.加强重点部位敏感时期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10.7月前完成大型起重机械应用安全监控系统的调研和试点。
三、严厉打非治违,严格行为规范
11.严厉打击特种设备非法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度,通过联合执法等有效手段,实行从严处罚,切实解决区域性领域性问题。
12.6月底前完成公共领域电梯安全专项整治任务。
13.加强气瓶安全监察。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小型餐饮市场液化气安全整治;督促充装站加强对公共场所使用气瓶的安全管理;督促充装站收缴“螺丝瓶”;以气瓶充装许可和年度监督检查为关口,从6月份开始,扎实推进气瓶(含车用气瓶)实行数字化管理工作。
14.组织编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规范及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完善特种安全监察责任体系。
15.加强队伍建设,改进安全监察员、检验员取证培训方式,加强实践锻炼,提高实务能力,规范工作行为;探索保持安全监察员队伍相对稳定的激励机制和配套措施;7月份组织召开特种设备协管员工作现场会,规范协管工作,发挥协管效益,提高基层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16.加强检验机构、考试机构能力建设和质量监督,组织宣贯《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监督检验规则》等新近制修订的安全技术规范。
17.调整安全监察与法定检验目标责任制考核规则;严格落实检验检测过程发现重要问题分类报告与处理工作机制,加强监察与检验工作联系,强化工作闭环化管理。
18.加强突发事件应对体系基础建设,完善特种设备突发事件报告、应急反应、信息发布、与公安消防机构联动等机制,调整充实应急专家库、联动队伍库、应急物资库和事故案例库。
四、加大科技助力,加强民生服务
19.上半年组织编制《基于条码的气瓶使用管理规范》和《基层于FRID的气瓶使用管理规范》两项地方标准,实行气瓶数字身份证与充装系统联动。
20.年底前完成《福建省特种设备动态监督与管理系统》研发,明年一季度进行新平台试运行,力争建成多方共享的信息平台,为日常工作提供智能辅助。
21.开展电梯远程监控系统试点,10月份组织可行性和风险性分析论证。
22.加强对品牌电梯质量安全信息跟踪统计,鼓励研发电梯质量安全信息公示系统,自动采集相关数据,定期公布相应信息。
五、着力抓实源头,着重提升质量
23.加强鉴定评审机构管理,严把生产、检验单位入口;改进证后监督抽查工作,抓两头带中间,培育样板,示范带动,淘汰末位。
24.提高电梯维保从业门槛,健全退出机制,规范电梯自检工作,公示维保记录,鼓励业主参与监督。
25.实行生产单位、检验单位、充装单位体系内人员和重点使用单位作业人员聘用备案制度,加强关键岗位人员培训和管理。
26.改进作业人员考核工作,调整充实应知应会内容,增强实操和应急能力。
27.加强锅炉节能监管,支持省特检院筹建国家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测评中心。
28.积极推进在用锅炉能效测试工作,全年完成1000台以上在用锅炉能效测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