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类观赏品施放管理办法

颁布机构: 吉林市政府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政府规章
适用地区: 吉林市 适用领域: 化学品安全
生效日期: 2012/10/01 颁布日期: 2012/01/01
颁布机构: 吉林市政府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政府规章
适用地区: 吉林市
适用领域: 化学品安全
生效日期: 2012/10/01
颁布日期: 2012/01/01
烟火类观赏品施放管理办法 (吉林市人民政府14届7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防止环境污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烟火类观赏品是指利用烟火剂、燃料燃烧、爆炸时产生的光、色、音响、气动、发烟等效应的物品。包括禁止施放类和限制施放类。   本办法所称禁止施放类是指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任何时间、地点经营和施放的烟火类观赏品。   本办法所称限制施放类是指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种类经营和施放的烟花、爆竹、礼花弹、日景彩烟、冷焰火等烟火类观赏品。   第三条:凡在本市城市建成区及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其他区域施放烟火类观赏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市、县(市)区公安机关是烟火类观赏品施放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   第五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共同做好烟火类观赏品的管理工作:   (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烟花爆竹批发企业、零售经营者的布点、经营审批及监督管理;   (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流通环节固定场所内经营孔明灯的监督管理;   (三)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负责对公共场地摆摊、设点经营孔明灯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及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应当开展烟火类观赏品施放安全管理的宣传教育活动。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应当做好烟火类观赏品施放安全管理的宣传工作。   第七条:本办法管理区域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任何时间、地点经营和施放禁止施放类烟火类观赏品。   禁止施放类烟火类观赏品包括以下种类:   (一)孔明灯、氧气炮等;   (二)铁管炮、拉炮、摔炮、砸炮等敏感度高、安全系数低、危险性大的烟花爆竹产品;   (三)其他危险性高、极易引起火灾和环境污染的烟火类观赏品。   第八条:元旦、国庆节当日七时至二十二时,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零时至农历次年一月十五日二十四时,允许施放限制施放类烟火类观赏品。   前款规定以外的时间,未经公安机关备案,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施放限制施放类烟火类观赏品。   第九条: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零时至农历次年一月十五日二十四时为零售经营者集中销售限制施放类烟火类观赏品时间,其他时间除烟花爆竹专营公司按照规定经营以外,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经营限制施放类烟火类观赏品。   限制施放类烟火类观赏品的经营者必须取得销售许可,并严格按照许可规定的期限、地址等内容经营。   第十条:下列地点或者区域禁止施放烟火类观赏品:   (一)文物保护单位;   (二)桥梁(含立交桥、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地下空间)等市政公用设施;   (三)易燃、易爆、剧毒物品生产、储存单位及其他货(堆)场、仓库;   (四)重要军事设施;   (五)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输变电设施安全保护区及山林等重点防火区;   (六)平房密集区及居住密度高、停放车辆多、施放空间狭小的居民小区;   (七)车站、码头、大型文化体育场所、公共娱乐服务场所、集贸市场、商场、超市、影(剧)院、商业步行街及医疗机构、学校(幼儿园)、敬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   前款规定以外的区域,确需禁止施放烟火类观赏品的,由市、县(市)公安机关报请市、县(市)人民政府同意后,公布施行。   第十一条:下列地点和部位周边50米范围内禁止施放烟火类观赏品:   (一)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办公场所、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报社等重要新闻单位及电信、邮政、金融单位;   (二)公园及城市景观;   (三)安全、生态、环保要求高的区域;   (四)高层建筑、建筑工地、绿化地带、蔬菜大棚等重点防火区域。   第十二条:举办焰火晚会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的,按照《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   举办大型活动、拍摄电影(电视剧)、举办开业庆典、工程奠基、婚礼等确需施放烟火类观赏品的,应当到所在地县(市)区公安机关办理施放备案手续。施放时应当自觉接受公安机关监督、指导,确保安全。   施放礼花弹及小礼花类、摩擦类、烟雾类和内筒型组合烟花等危险性大的产品,必须由具有相应操作资质的大型焰火燃放作业单位经批准后施放。   第十三条:施放限制施放类烟火类观赏品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禁止向行人、车辆、建筑物投掷施放;   (二)禁止在建(构)筑物上悬挂、垂吊施放;   (三)禁止在建筑物内、房屋走廊、楼道、屋顶、阳台、窗口施放;   (四)禁止采取其他可能危害人身、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的方式施放。   第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的,由公安机关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对违法行为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于施放烟火类观赏品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一)违反第七条规定,施放禁止施放类烟火类观赏品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违法行为人为个人的,处以300元至500元的罚款;对违法行为人为单位的,处以1000元至5000元的罚款。   (二)违反第八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在禁放时间、禁放地点施放限制施放类烟火类观赏品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违法行为人为个人的,处以100元至500元的罚款;对违法行为人为单位的,处以10000元至30000元的罚款。   (三)违反第十三条规定,向行人、车辆、建筑物投掷施放的,或者在建(构)筑物上悬挂、垂吊施放的,或者在建筑物内、房屋走廊、楼道、屋顶、阳台、窗口施放的,或者采取其他可能危害人身、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的方式施放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违法行为人为个人的,处以100元至500元的罚款;对违法行为人为单位的,处以2000元至5000元的罚款,同时对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处以500元至1000元的罚款。   第十五条:违反第七条规定,在流通环节固定场所经营孔明灯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违法行为人为个体工商业户的,处以1000元至3000元的罚款;对违法行为人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其他形式的单位的,处以10000元至30000元的罚款;在公共场地摆摊、设点经营孔明灯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以500元至1000元的罚款;经营除孔明灯以外其他禁止施放类烟火类观赏品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六条:违反第九条第二款规定,未经批准擅自经营限制施放类烟火类观赏品的,或者未按照许可规定内容经营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烟火类观赏品零售业户在规定的销售时间外擅自销售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公安机关提供的线索及时查处。   第十七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八条: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在管理烟火类观赏品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同时废止。 ------End------
相关法规解读 more+
  •  
相关文档 more+
  •  
登录合规网
解读×
加入清单×
加入 管理清单
系统提示×
很抱歉,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下载太过频繁,如继续下载,请输入验证码并点击继续下载
继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