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2年全省经信系统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实施方案
颁布机构: |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
生效状态: |
在用 |
所属类型: |
地方规范性文件 |
适用地区: |
江苏省 |
适用领域: |
食品卫生 |
生效日期: |
2012/04/23 |
颁布日期: |
2012/04/23 |
颁布机构: |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
生效状态: |
在用 |
所属类型: |
地方规范性文件 |
适用地区: |
江苏省 |
适用领域: |
食品卫生 |
生效日期: |
2012/04/23 |
颁布日期: |
2012/04/23 |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12年全省经信系统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苏经信消费〔2012〕305号)
各市经信委、信用办:
根据国家工信部《2012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实施方案》、《2012年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2年全省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38号),以及全省食品安全工作会议提出的有关要求,为进一步明确全省经信系统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任务,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促进我省食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特制定《2012年全省经信系统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三日
2012年全省经信系统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继续深化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的突出问题。着力推动食品行业“十二五”规划落实,着力推动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着力加强食品行业准入管理。继续做好技术改造、信用平台建设,做好食品供应保障,配合做好食品行业专项整顿工作,促进食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二、重点工作
(一)积极推动食品工业转型升级。
1、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国家《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做好国家《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马铃薯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肉类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制糖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葡萄酒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贯彻指导工作。认真组织实施《江苏省“十二五”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规划》、《江苏省轻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江苏省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确保各项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得到贯彻落实,充分发挥规划对做好新时期食品安全工作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2、努力提高食品行业质量安全水平。加大食品行业技术创新力度,支持食品生产企业不断提高的新产品研发能力和检验检测能力。加大对市场潜力大、品牌效应强、市场信誉好的食品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食品产业园区和食品工业强县建设,促进生产要素向优质骨干企业集中,提高食品行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积极推进食品企业的质量体系建设工作,不断提高食品行业的管理水平。
3、加大技术改造专项扶持力度。加强对食品工业技术、装备及发展趋势的跟踪和研究,鼓励企业利用新技术、新装备对食品加工环节进行技术改造,不断改善食品企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加大现有技术改造等专项资金向食品工业倾斜力度,按照目标明确、项目具体的原则,积极组织好食品项目申报和资金落实,重点支持食品企业技术创新、检验检测、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支持地方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以及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示范中心建设,为中小食品企业提供检测示范、委托检测和人员培训等服务。
(二)切实履行食品行业管理职责。
1、严格执行产业政策。严格执行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巩固审核清理工作成果,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杜绝违规投资,不得核准不符合准入条件的项目;严格贯彻落实浓缩果蔬汁(浆)加工行业准入条件的有关规定;严格食品添加剂、白酒等生产企业领取生产许可证的行业预审查工作,严把行业准入门槛。继续做好酒精、味精和柠檬酸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确保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
2、配合做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积极配合相关监管部门,深入开展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治理、调味品专项整治、畜禽屠宰专项整治行动以及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等工作,继续加强“瘦肉精”、“三聚氰胺”和“塑化剂”等非食用物质生产经营管理。
(三)稳步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1、加强诚信工作指导。注重发挥诚信建设工作部门协调机制作用,继续加强对有关行业组织和食品企业工作的指导。在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全面中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在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率先全部建立诚信管理体系。
2、扎实推进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会同省食品工业协会,认真开展我省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一是组建专家组对试点企业创建工作进行阶段性验收;二是组织开展试点企业诚信管理人员(内审员)培训,加强企业内部的专人督查,确保诚信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三是适时召开试点企业创建工作经验交流会,对认真开展诚信管理体系建设的企业进行表彰和宣传;四是在试点企业自愿申请的基础上,组织向国家工信部授权的评价机构提出评价申请,进行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并及时总结和交流推广试点工作和试点企业好的做法和经验,在乳制品、肉制品行业规模以上生产企业中稳步建立诚信管理体系。
3、积极开展食品工业企业诚信师资培训工作。及时将诚信体系建设宣贯光盘下发到各地相关部门及企业,积极组织有关行业管理和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国家工信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等部门举办的诚信体系建设师资培训,加快建立我省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专家队伍,切实发挥师资力量作用。
4、加强诚信奖惩机制建设。各地要积极研究诚信激励惩戒措施,建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诚信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等工作;在国家食品储备、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公共服务、项目核准、技术改造、融资授信、有关资金政策、信用担保、社会宣传等方面参考使用企业诚信信息及评价结果,对诚信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和优先安排。同时,以法律法规为依据,通过失信曝光、分类监管和市场退出机制等手段加大对失信企业惩戒力度,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四)加快建设全省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1、加快建设我省食品安全诚信信息管理平台。将全省食品企业信用信息等归集入库,建立诚信档案,并与省企业和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实现信息互联,并逐步实现与“国家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互通和对接。
2、推动信用信息归集。会同工商、公安、质监、商务等有关部门,研究编制我省食品工业企业和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目录,在规范记录的基础上,向省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归集信息。
3、适时建立失信行业公开曝光机制。对违法、违规失信行为在省省食品安全诚信平台上公开曝光。对不良信用食品生产经营者加强监管,建立失信惩戒制度。
(五)努力提高行业自律水平。
1、加强食品工业行业协会的建设。发挥行业协会行业自律和桥梁纽带作用,通过行业协会组织企业广泛开展“创放心食品、树企业形象”和承诺生产销售放心食品等活动,引导企业自觉接受全社会监督。
2、加强企业食品安全师培训和认证工作。大型食品企业要内设食品安全监控机构,并做到专人负责、持证上岗,确保各项食品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3、加强宣传提高食品行业自律水平。继续在食品行业开展“讲诚信、保质量、树新风”活动,牢固树立“企业诚实守信,产品质量第一,生产者对消费者负责”的行业新风,提高食品企业守法意识。加强和完善行业协会的作用,组织行业协会制订和完善行规行约,在行业内开展公开诚信宣言、制定诚信公约、加强自查或互查等自律活动,努力提高企业的诚信意识和诚信水平,形成有效的行业和企业自律机制,规范行业生产经营秩序。
4、保障市场生产供给。指导企业积极有序地组织生产,重点保障中秋、国庆、春节等重要节日的市场供应;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地产名优食品的宣传和推介活动,支持地方和行业组织开展各类产品展览会、推荐会等活动,不断调整和改善供给,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