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关于加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

颁布机构: 湖南省林业厅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湖南省 适用领域: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
生效日期: 2012/03/20 颁布日期: 2012/03/20
颁布机构: 湖南省林业厅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湖南省
适用领域: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
生效日期: 2012/03/20
颁布日期: 2012/03/20
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加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 (湘林护〔2012〕16号) 各市州林业局: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我省湿地公园发展迅速,成效显著。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19处湿地获准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湿地公园建设扩大了我省湿地保护的面积,进一步完善了湿地保护的网络体系,扩大了湿地保护工作的社会影响,为我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仍有不少湿地公园存在着“批而不建、管而不力”的问题,尚未充分发挥建立国家湿地公园的作用。鉴此,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局关于做好湿地公园发展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促进湿地公园健康发展,现就加强湿地公园建设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抓紧建立管理机构。完善的湿地公园管理机构是湿地公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有批准试点建设国家湿地公园的市县区林业主管部门必须积极争取当地政府以及编办的支持,尽快建立与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工作需求相适应的管理机构,配齐熟悉湿地公园管理、掌握湿地保护技术的人员,安排落实所需人员工资及工作经费,配备必要的管理设备设施。今后,凡是未建立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机构或者管理机构未能有效履行管理职责的,省厅将不予申报安排国家湿地保护补助资金和湿地保护恢复工程项目。   二、大力争取建设投入。湿地保护属于社会公益事业,湿地公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当地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各湿地公园要力争把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湿地公园道路交通、给排水、电力、通讯、旅游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湿地公园的保护科研服务条件。同时,也要依法多方吸收社会资金参与湿地公园建设,扩大投资渠道,加快湿地公园的建设。   三、严格实施总体规划。国家林业局批准的“湿地公园建设总体规划”是开展湿地公园建设的蓝本和依据。总体规划中确定的边界、面积和功能区划不得随意变更,不得以任何名义随意调整、改变总体规划明确的建设内容和规模。凡不符合总体规划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准开工建设,确保公园内的建设项目与总体规划一致。确因重点工程建设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规划或新增建设项目的,须先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依法履行审批程序。对未经批准擅自调整总体规划或乱上项目的,要依法追究相关领导以及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四、科学制订建设计划。所有开展试点建设的湿地公园,要根据国家林业局制定的《国家湿地公园验收办法(试行)》等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验收标准,就湿地恢复、科研监测、宣传教育、生态旅游等内容制订详尽的、分阶段实施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计划,争取3-5年内完成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中规划的建设内容,按要求申请评估验收并正式挂牌。长期不能验收并正式挂牌的,省厅将报请国家林业局取消试点资格。   五、切实加强资源保护。所有批准试点建设的国家湿地公园及其林业主管部门要争取当地县市以上人民政府出台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文件,进一步加强湿地资源保护管理,正确处理湿地保护与利用、湿地管理与权属的关系,健全湿地保护部门协作机制,形成保护湿地资源的合力。严格禁止侵占公园湿地、改变公园土地用途,确保其自然性、真实性和原初性。湿地公园及其各级主管部门应当综合采用工程技术措施和生物技术措施,对湿地公园内及周边湿地进行保护和修复,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和湿地景观资源,提升湿地生态功能;加强对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区的巡护和监管力度,并适时开展专项执法行动,防止各类侵占湿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和乱采滥挖湿地资源的非法行为;引导农牧民、渔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科学利用湿地资源,实现生态保护与社区居民增收平衡发展。   六、认真开展科研监测。科研监测是湿地公园日常管理的重要工作,是评估验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的主要指标之一。各湿地公园管理机构,要制定监测方案,确定监测目的、监测方法、监测内容及监测频率,配备完善的监测设施,建立布局合理的监测站点,定期开展生态环境、生物资源、游客影响等调查监测工作,及时分析监测结果,建立完备的技术档案,全面掌握湿地本底情况及动态发展趋势,为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决策提供基本信息和科学依据。   七、稳妥开展生态旅游。开展生态旅游是湿地公园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以及发挥湿地多种功能效益的重要手段。各地应以“保护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为原则,依托湿地公园的生态资源优势,在不超过环境容量的前提下,稳妥开展生态旅游,传播、弘扬生态文化;要按规划建设好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为开展旅游创建条件;要加强科普宣教解说系统建设,提高导游和解说的科学性、教育性和趣味性,使人们在游览休闲过程中加深对湿地的认知,接受湿地生态知识的科普教育;要充分利用每年的“世界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参与湿地保护的意识。   八、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各湿地公园管理机构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人员行为,使各项工作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使保护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行;要加强队伍建设,强化责任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构建比较健全的组织网络和工作责任体系,为有效地开展保护管理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要加强政策法规学习和业务知识培训,对全体职工进行各类政策法规、时事政治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努力提高管理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日 ------End------
相关文档 more+
  •  
登录合规网
解读×
加入清单×
加入 管理清单
系统提示×
很抱歉,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下载太过频繁,如继续下载,请输入验证码并点击继续下载
继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