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规划(2010-2020)

颁布机构: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适用领域: 节能与资源利用
生效日期: 2010/08/02 颁布日期: 2010/08/02
颁布机构: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适用领域: 节能与资源利用
生效日期: 2010/08/02
颁布日期: 2010/08/02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规划(2010-2020)的通知 (宁政办发[2010]117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宁夏回族自治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规划(2010-2020)》,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一0年八月二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可再生能源 建筑应用发展规划(2010-2020)   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节能减排,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我区的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为了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比例,推进我区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若干意见》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我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潜力和现状   (一)我区可再生能源资源和建筑应用潜力。   1.太阳能资源。我区地势海拔高、大气透明度好、辐射强度高、日照时间长,在开发利用太阳能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全区年太阳能辐射总量范围为4936兆焦/(平方米?年)- 6119兆焦/(平方米?年),由南向北平均每10公里递增50兆焦/(平方米?年),其空间分布特征是北部多于南部,南北相差约1000兆焦/ (平方米?年),灵武市、同心县最大,达6100兆焦/(平方米?年)以上。石嘴山地区日照强,年日照时数多达3000小时-3100小时,为全区日照最丰富的地区;即使相对较少的南部固原地区,年日照时数也在2255小时-2675小时。同时我区的太阳辐射能呈现出直接辐射多、散射辐射少的特点,更加有利于太阳能的光热和光电应用。   2.浅层地能。我区的浅层地能资源较为丰富,包括地下水源、土壤源和污水源(城市污水、工业排放尾水、工业冷却水)等。地下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引黄灌区,接受黄河水的补给,全区地下水开采资源量为24亿立方米/年,银川平原和卫宁平原面积占全区的15.3%,而地下水资源占全区地下水资源总量的83.1%。我区地质结构经过了自太古代到新生代各个地质时期的地质作用演化,发育了自太古代至现代沉积地层及其沉积岩类,具备适合土壤源热泵应用的地质条件。在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工程项目中可选用土壤源热泵。污水源方面,截至2008年底,全区12个市、县已建成和在建污水处理厂共17座,总处理规模达到72万吨/日。到2010年,我区将再建13座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规模将达到90余万吨/日。同时,我区的城市污水温度适宜,冬季10-18℃,是丰富的热源;夏季20-28℃,是空调废热理想的排放处。基于上述条件,如果全区污水全部利用起来,按温差5℃计算,可提供约200兆瓦的冷量或热量,供 200万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制冷和供热使用,开发利用潜力可观。我区其他类型的可再生能源,如深层地热、生物质能等,目前的资源条件和建筑应用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可根据各地资源情况因地制宜发展。   (二)我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区房屋建筑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每年新增房屋建筑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2008年底,我区城镇房屋建筑面积 10390.4万平方米,集中供热面积5560万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面积6845万平方米,公共及其他建筑3545.4万平方米,单位面积耗煤量为 26.7千克标煤。预计到2010年底,全区城镇房屋建筑面积将达到1.21亿平方米。推广建筑节能、降低建筑能耗已成为我区主抓的重点工作之一。我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自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展,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资金投入显著增加,应用规模逐步扩大,产业链条初步形成,装备制造及相关产业发展较快,整体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在:   1.示范项目带动作用初步显现。2008年自治区组织实施了以太阳能建筑应用为主要内容的银川市“湖畔嘉苑”新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工程项目,通过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加快了我区太阳能建筑应用工作的发展。目前,我区已实施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10个,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2个,总装机容量 3.68兆瓦。海原县列入国家第一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县。   2.可再生能源政策标准体系逐步建立。我区先后制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若干意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一五”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宁夏民用建筑太阳能技术应用导则》、《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建筑构造应用图集》等相关政策和标准,进一步加快了我区建设领域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的进程。2009年,自治区出台了《宁夏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管理办法》,规定自 2010年1月1日起,在5个地级市城区12层以下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推行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热水供应系统。全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政策标准体系已初步形成。   3.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不断扩大。我区太阳能光热应用开始于1978年,目前已在全区各类建筑中推广应用。2008年全区已实施太阳能建筑应用示范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总面积达40万平方米以上(包括农村),农村推广太阳灶约20万台,建成被动式太阳光热房约7.5万平方米,建成设施农业面积达64万亩。银川市作为首府城市和国家首批18个清洁能源试点城市之一,近几年把太阳能开发利用列入清洁能源行动计划之中,不断加大投入,建筑应用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   4.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我区目前拥有10余家太阳能热水器及其关联产品的生产企业,20余家太阳能集热器和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构件的生产企业,近10家具备太阳能光热、光电规模化生产、系统设计和施工综合能力的集约型企业。2008年,全区太阳能光伏材料多晶硅产量约1700吨、单晶硅产量约600吨;太阳能电池组件具备2万千瓦/年的生产能力,已初步形成太阳能光热、光电应用的产经销一条龙生产模式。   5.存在的问题。一是政策激励机制有待完善。我区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但政策体系仍不够完整,激励力度不大,相关政策之间缺乏协调,尚未形成支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二是市场保障机制不健全。我区尚未制定强制性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市场保障性政策措施,可再生能源发展还未形成连续稳定的市场需求,致使包括太阳能产业在内的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缓慢;三是技术支持体系薄弱。我区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技术水平较低,缺乏技术研发能力和人才,设备制造能力弱。同时,产品质量评价、技术标准、产品检测和认证等体系不完善;四是社会公众节能意识有待加强。目前在我区尚未形成社会自觉应用可再生能源的氛围,公众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意识淡薄,主观意愿不强。   综上所述,我区抢抓当前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应用的机遇,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比例,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尽快成为在全国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示范基地,对于落实节能减排措施,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调整建筑用能结构、降低建筑能耗为目的,以太阳能光热、光电应用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探索和研究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建立适合我区的政策机制、市场机制和运行模式,通过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示范、技术集成、政策引导和成果推广,加快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实现全区节能减排工作的新突破,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先行”的原则。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划应与自治区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相结合,根据不同区域的可再生能源状况、建筑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选择有代表性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进行示范,对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加大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总结推广技术先进、运行稳定可靠、经济合理的项目。   坚持“政策扶持,市场主导”的原则。通过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完善政策法规,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充分利用市场调节作用,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和市场拉动机制;以市场为导向、政策为保障,建立新的建筑节能工作政策机制和运行模式,促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产业化发展。   坚持“编制标准,规范实施”的原则。编制应用标准,包括太阳能生活热水、被动太阳房、太阳能热水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热泵等技术的设计、施工、验收一整套标准体系。通过标准制定,按照规范进行应用实施,为我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建立一个规范、协调的技术保障体系。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可再生能源潜力,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特点,科学确定不同地区、不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和发展规模,实现多能互补、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得到有序发展。   坚持“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原则。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组织引进、吸收和消化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快我区可再生能源和相关产业配套的发展,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产业链优势。   坚持“需求带动,服务提升”的原则。通过刺激需求,带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建立合同能源管理、能源审计、节能改造与融资等多层次、多元化的建筑节能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我区科研、设计、检测、评价、运行管理的水平。   (三)规划目标。   到2010年底,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累计面积290万平方米,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9万吨;2011-2015年,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累计面积2280万平方米,建成之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4.6万吨;2016-2020年,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累计面积3595万平方米,建成之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1.9万吨。到2020年,新增应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总面积达6165万平方米,建成之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8.4万吨(具体指标见表1)。   1.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规划目标。   在我区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和采暖系统,同时在有条件的地区,采用空气源热泵等作为辅助热源;在农村地区,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提供生活热水,在有条件的地区采用沼气、秸秆等作为辅助热源,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鼓励建造被动太阳房解决冬季采暖问题。太阳能光热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建设太阳房,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的具体目标如下:到2010年底,城市新建建筑中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比例达到20%以上;农村新建建筑中太阳能热水器应用比例达到10%以上;新增应用被动式太阳能房的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2011年-2015年,城市新建建筑中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比例达到 25%以上;农村新建建筑中太阳能热水器应用比例达到15%以上;实现目前全区既有建筑中3%的建筑面积应用太阳能热水器。新增应用被动式太阳能房的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2016年- 2020年,城市新建建筑中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比例达到30%以上;农村新建建筑中太阳能热水器应用比例达到20%以上。实现目前全区既有建筑5%的建筑面积应用太阳能热水器。新增应用被动式太阳能房的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到2010年底新增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面积 265万平方米,2011-2015年新增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面积2050万平方米,2016-2020年新增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面积3115万平方米。整个规划期间新增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面积达到5430万平方米。   2.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规划目标。在整个规划期内,新增太阳能屋顶光伏装机容量62.5兆瓦。其中,到2010年底新增太阳能屋顶光伏装机容量2.5兆瓦,2011-2015年新增20兆瓦,2016-2020年新增40兆瓦。   3.浅层地能应用规划目标。根据自治区地下水源、土壤源和污水源等资源条件,充分应用土壤源热泵,在污水处理厂覆盖的周边及污水主干管沿线等污水资源条件丰富的区域积极开发利用污水源热泵,在地下水资源条件良好同时不会对地下水质造成破坏的区域适当应用地下水源热泵。   具体规划目标如下:   到2010年底,新建建筑中浅层地能应用比例达到2%,2011-2015年新建建筑中浅层地能应用比例达到3%,2016-2020年新建建筑中浅层地能应用比例达到5%。整个规划期间新增浅层地能建筑应用面积735万平方米。其中,到 2010年底,新增浅层地能建筑应用面积25万平方米,2011-2015年新增浅层地能建筑应用面积230万平方米;2016-2020年,新增浅层地能建筑应用面积480万平方米。 ┌────┬─────────────┬───────────┬───────────┬────────────┐ │分类  │  具体指标       │ 截至2010年     │ 2011-2015年     │  2016-2020年     │ ├────┼─────────────┼───────────┼───────────┼────────────┤ │    │ 城市新建建筑太阳能   │           │           │            │ │    │ 热水系统应用比例    │  20%       │  25%       │  30%        │ │    ├─────────────┼───────────┼───────────┼────────────┤ │    │ 农村新建建筑太阳能   │           │           │            │ │太   │  热水器应用比例    │  10%       │  15%       │  20%        │ │    ├─────────────┼───────────┼───────────┼────────────┤ │阳   │ 既有建筑应用太阳能   │           │           │            │ │能   │             │   -        │  3%        │  5%         │ │    │  热水器的比例     │           │           │            │ │    ├─────────────┼───────────┼───────────┼────────────┤ │    │  太阳房建筑面积    │  2万㎡       │  10万㎡      │  15万㎡       │ │    ├─────────────┼───────────┼───────────┼────────────┤ │    │  屋顶光伏       │  2.5MW      │  20MW       │  40MW        │ ├────┼─────────────┼────┬──────┼────┬──────┼──────┬─────┤ │浅   │(地下水源、土壤源)    │45万㎡ │      │205万㎡ │      │430万㎡   │     │ │层   │  热泵         │    │50万㎡   │    │230万㎡   │      │ 480万㎡ │ │地   ├─────────────┼────┤      ├────┤      ├──────┤     │ │能   │污水源热泵(城市污水、   │5万㎡  │      │25万㎡ │      │50万㎡   │     │ │    │工业废水、工业冷却水)   │    │      │    │      │      │     │ └────┴─────────────┴────┴──────┴────┴──────┴──────┴─────┘   地区分项目标:规划期内,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中卫市、固原市5个地级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总量分配关系为: 60%:10%:11%:11%:8%。各地区可根据各自资源条件,在总量达标的前提下,不局限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形式的分类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建设示范工程和示范城市(县)。   充分利用国家现有优惠政策,2010-2015年创建1个-2个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或示范县,到2020年创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1个-2个、示范县区5个以上(每个地级市至少1个)。规模化发展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在城市地区重点推行居住建筑的太阳能建筑应用(见表2)。在农村地区,重点对医院、学校、敬老院等进行太阳能热水器供水系统示范应用。稳步实施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重点推进建筑物屋顶光伏发电示范工程(见表3)。因地制宜的建设一批地源热泵示范工程,重点应用污水源和土壤源热泵系统(见表4)。   太阳能光热近期示范项目(表2) ┌────┬──────────────────────────────┬────────┬─────────┐ │    │            在建建筑              │        │         │ │序   │                              │        │         │ │    ├──────────────┬───────┬───────┤        │         │ │号   │  项目名称        │ 建筑类型  │ 建筑面积  │  建设地址  │  系统特点   │ │    │              │       │ (万㎡)   │        │         │ ├────┼──────────────┼───────┼───────┼────────┼─────────┤ │ 1   │  长城花园西区      │ 居住建筑  │  18.00  │ 银川市    │  太阳能热水  │ ├────┼──────────────┼───────┼───────┼────────┼─────────┤ │ 2   │  长城?领世湖城三期   │ 居住建筑  │  4.30   │ 银川市    │  太阳能热水  │ ├────┼──────────────┼───────┼───────┼────────┼─────────┤ │ 3   │  馨和苑小区三期     │ 居住建筑  │  7.20   │ 银川市    │  太阳能热水  │ ├────┼──────────────┼───────┼───────┼────────┼─────────┤ │ 4   │  紫云华庭住宅      │ 居住建筑  │  20.69  │ 银川市    │  太阳能热水  │ ├────┼──────────────┼───────┼───────┼────────┼─────────┤ │ 5   │  森淼小区        │ 居住建筑  │  2.50   │ 银川市    │  太阳能热水  │ ├────┼──────────────┼───────┼───────┼────────┼─────────┤ │ 6   │  银川湖畔嘉苑二期    │ 居住建筑  │  56.00  │ 银川市    │  太阳能热水  │ ├────┼──────────────┼───────┼───────┼────────┼─────────┤ │ 7   │  鲁银?城市公元     │ 居住建筑  │  10.00  │ 银川市    │  太阳能热水  │ ├────┼──────────────┼───────┼───────┼────────┼─────────┤ │ 8   │  中房富力城B座商住楼   │ 居住建筑  │  2.02   │ 银川市    │  太阳能热水  │ ├────┼──────────────┼───────┼───────┼────────┼─────────┤ │ 9   │  幸福世家33#楼      │ 居住建筑  │  0.31   │ 银川市    │  太阳能热水  │ ├────┼──────────────┼───────┼───────┼────────┼─────────┤ │10   │  理想家园小区工程    │ 居住建筑  │  7.50   │ 银川市    │  太阳能热水  │ ├────┼──────────────┼───────┼───────┼────────┼─────────┤ │ 11  │  塞上骄子二区二期    │ 居住建筑  │  10.73  │ 银川市    │  太阳能热水  │ ┝━━━━┿━━━━━━━━━━━━━━┷━━━━━━━┷━━━━━━━┿━━━━━━━━┿━━━━━━━━━┥ │    │            拟建建筑              │        │         │ │    ├──────────────┬───────┬───────┤        │         │ │序   │              │       │       │        │         │ │号   │  项目名称        │ 建筑类型  │ 建筑面积  │  建设地址  │  系统特点   │ │    │              │       │ (万㎡)   │        │         │ ├────┼──────────────┼───────┼───────┼────────┼─────────┤ │ 1   │  东城人家一期住宅    │ 居住建筑  │  7.48   │ 银川市    │  太阳能热水  │ ├────┼──────────────┼───────┼───────┼────────┼─────────┤ │ 2   │  银帝?宝湖天下     │ 居住建筑  │  10.00  │ 银川市    │  太阳能热水  │ ├────┼──────────────┼───────┼───────┼────────┼─────────┤ │ 3   │  塞上骄子一区二期    │ 居住建筑  │  12.24  │ 银川市    │  太阳能热水  │ ├────┼──────────────┼───────┼───────┼────────┼─────────┤ │ 4   │  塞上凝聚力       │ 居住建筑  │  8.30   │ 银川市    │  太阳能热水  │ ├────┼──────────────┼───────┼───────┼────────┼─────────┤ │ 5   │  燕鸽湖基地银燕园    │ 居住建筑  │  7.80   │ 银川市    │  太阳能热水  │ ├────┼──────────────┼───────┼───────┼────────┼─────────┤ │ 6   │  燕鸽湖基地燕鸣园    │ 居住建筑  │  4.00   │ 银川市    │  太阳能热水  │ ├────┼──────────────┼───────┼───────┼────────┼─────────┤ │ 7   │  银川长庆园小区     │ 居住建筑  │  4.00   │ 银川市    │  太阳能热水  │ ├────┼──────────────┼───────┼───────┼────────┼─────────┤ │ 8   │  贺兰太阳城       │ 居住建筑  │  15.00  │ 银川市    │  太阳能热水  │ ├────┼──────────────┼───────┼───────┼────────┼─────────┤ │ 9   │  华雁香溪美地      │ 居住建筑  │  30.00  │ 银川市    │  太阳能热水  │ └────┴──────────────┴───────┴───────┴────────┴─────────┘   太阳能光电近期示范项目(表3) ┌────┬──────────────────────────────────────┬──────┬───────┐ │序   │                近期示范项目                │ 建设   │  系统   │ │    ├──────────────────┬─────┬──────┬──────┤      │       │ │    │                  │建筑   │建筑面积  │装机容量  │ 地址   │  特点   │ │号   │  项目名称            │     │      │      │      │       │ │    │                  │类型   │(万㎡)   │ (kWp)   │      │       │ ├────┼──────────────────┼─────┼──────┼──────┼──────┼───────┤ │    │                  │ 农村  │      │      │      │  太阳能  │ │ 1   │ 中卫农村屋顶光伏发电工程     │     │  95   │ 21000   │ 中卫市  │       │ │    │                  │ 居住  │      │      │      │  光伏发电 │ ├────┼──────────────────┼─────┼──────┼──────┼──────┼───────┤ │    │ 青铜峡市学校、卫生院及公用事业  │ 公共  │      │      │      │  太阳能  │ │ 2   │                  │     │  50   │  6400  │青铜峡市  │       │ │    │ 单位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     │ 建筑  │      │      │      │  光伏发电 │ ├────┼──────────────────┼─────┼──────┼──────┼──────┼───────┤ │    │ 国电英力特宁东煤基多联产化学   │ 公共  │ 1.895  │ 51.52  │ 银川市  │  太阳能  │ │ 3   │ 工业园行政服务中心办公楼屋顶   │ 建筑  │      │      │      │  光伏发电 │ │    │ 光伏项目             │     │      │      │      │       │ ├────┼──────────────────┼─────┼──────┼──────┼──────┼───────┤ │    │ 宁夏中宁县农村屋顶光伏发电示   │ 农村  │      │      │      │  太阳能  │ │ 4   │                  │     │  10.8  │  4215  │  中宁县 │       │ │    │ 范工程              │ 居住  │      │      │      │  光伏发电 │ ├────┼──────────────────┼─────┼──────┼──────┼──────┼───────┤ │    │                  │ 公共  │      │      │      │  太阳能  │ │ 5   │ 盐池县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     │     │  29   │  1923  │ 盐池县  │       │ │    │                  │ 建筑  │      │      │      │  光伏发电 │ ├────┼──────────────────┼─────┼──────┼──────┼──────┼───────┤ │    │ 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群众文化活   │ 公共  │      │      │      │  太阳能  │ │ 6   │                  │     │  1.89  │ 803.08  │石嘴山市  │       │ │    │ 动中心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     │ 建筑  │      │      │      │  光伏发电 │ └────┴──────────────────┴─────┴──────┴──────┴──────┴───────┘ ┌────┬──────────────────┬─────┬──────┬──────┬──────┬───────┐ │    │ 宁夏吴忠市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   │ 公共  │      │      │      │  太阳能  │ │ 7   │                  │     │  42   │  650   │ 吴忠市  │       │ │    │ 地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应用项目   │ 建筑  │      │      │      │  光伏发电 │ ├────┼──────────────────┼─────┼──────┼──────┼──────┼───────┤ │    │ 红寺堡太阳能光伏建筑应用示范   │ 农村  │      │      │      │  太阳能  │ │ 8   │                  │     │      │  1568  │ 吴忠市  │       │ │    │ 项目               │ 居住  │      │      │      │  光伏发电 │ ├────┼──────────────────┼─────┼──────┼──────┼──────┼───────┤ │    │ 红寺堡太阳能光伏建筑应用示范   │ 公共  │      │      │      │  太阳能  │ │ 9   │                  │     │      │  2147  │ 吴忠市  │       │ │    │ 项目               │ 建筑  │      │      │      │  光伏发电 │ ├────┼──────────────────┼─────┼──────┼──────┼──────┼───────┤ │    │青铜峡市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    │农村   │      │      │      │  太阳能  │ │10   │                  │     │      │ 21000   │ 吴忠市  │       │ │    │范项目               │居住   │      │      │      │  光伏发电 │ └────┴──────────────────┴─────┴──────┴──────┴──────┴───────┘   浅层地能近期示范项目(表4) ┌────┬─────────────────────────────┬──────┬───────────┐ │序   │         近期示范项目              │      │           │ │    │                             │ 建设地址 │  系统特点     │ │    ├─────────────┬──────┬────────┤      │           │ │号   │  项目名称       │建筑类型  │  建筑面积   │      │           │ │    │             │      │  (万㎡)   │      │           │ ├────┼─────────────┼──────┼────────┼──────┼───────────┤ │ 1   │  昊王酒业宾馆住宅   │居住建筑  │  6      │银川市   │  地下水源热泵   │ ├────┼─────────────┼──────┼────────┼──────┼───────────┤ │ 2   │  宁夏回族自治区医院  │公共建筑  │  12.7    │银川市   │  土壤源水源热泵  │ ├────┼─────────────┼──────┼────────┼──────┼───────────┤ │ 3   │  银川市奥园宾馆    │公共建筑  │  3      │银川市   │  土壤源水源热泵  │ ├────┼─────────────┼──────┼────────┼──────┼───────────┤ │ 4   │  昊王酒业宾馆     │公共建筑  │  6      │银川市   │  地下水源热泵   │ ├────┼─────────────┼──────┼────────┼──────┼───────────┤ │ 5   │  宁夏恒泰大厦     │公共建筑  │  2.8    │银川市   │  地下水源热泵   │ └────┴─────────────┴──────┴────────┴──────┴───────────┘   (二)规模化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1.大规模发展太阳能光热应用。充分发挥我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在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中推广实施太阳能热水系统,加快规模化应用。新建居住建筑统一配建太阳能热水系统,政府机关办公楼、医院、学校、宾馆、商场、公共浴池等具有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条件、有集中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应配建太阳能集中热水系统。在农村和小城镇,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被动太阳房的规模化应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过程中,在保障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   2.积极推广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积极推动实施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推进屋顶光伏电站规模化应用。通过在城市建筑物、公共设施和新建小区,建设与建筑物一体化的屋顶光伏电站;在公园、道路、车站等公共设施建设中推广使用光伏路灯照明,建设一批太阳能光伏照明项目,扩大城市光伏发电应用规模,促进我区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拓展光伏产业发展市场空间。   3.因地制宜发展浅层地能建筑应用。合理利用地热资源,在满足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推广地源热泵技术应用,充分利用污水、土壤、地下水等浅层地热能,满足建筑中供热、制冷和生活热水需求。在资源条件允许的地区,针对同时有制冷供热需求的重点建筑,如医院、宾馆、酒店等,重点推广土壤源热泵和污水源热泵的建筑应用,稳步提高地源热泵在建筑中的应用比例。   (三)加速推动产业化发展。   鼓励企业增强研发力量,加强太阳能光热、光电、热泵等技术的应用研究,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增加产品种类和规格,降低生产成本,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规模化生产。   1.太阳能光热产业。规划期间,我区预计需要安装150万平方米以上的太阳能热水器,需求潜力巨大。通过实施一批太阳能热水和太阳能供暖项目,培育一批设备生产、产品销售、建筑开发等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从太阳能热水器到太阳能热水、太阳能供暖系统集成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提高我区太阳能热水器生产水平和产量,优化产业布局,建设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基地。积极开发更加高效、更低成本的太阳能热水器产品,建设1个- 2个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和引导太阳能光热产品生产、设计、施工等高技术企业向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等地聚集。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到我区投资建厂,带动我区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快速发展。到2015年,建成5个特色明显、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强,产值过5000万元的省级特色产业基地。以基地带动产业聚集,促进太阳能光热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2.太阳能光伏产业。充分发挥我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依托硅材料生产基地和光伏电站建设的势头,加快推动太阳能光伏屋顶项目的实施,通过市场带动,努力培育我区光伏企业和品牌,形成从硅料、太阳能电池(组件)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推动产业发展。围绕光伏产品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建设1个-2个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发展高纯多晶硅提纯工艺技术与关键装置。重点发展中高效低成本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等关键技术和产品。支持组件封装工艺关键技术和新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发展。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提高效率,减少材料消耗、降低光伏产品和光伏发电系统的投资发电成本。   鼓励发电企业与光伏产品制造企业联合开发光伏发电项目,鼓励光伏产品的生产企业使用自治区本地产品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围绕高纯多晶硅、单晶硅电池、薄膜电池、集成系统设备设计和制造等关键环节,加快生产基地建设。到2015年,建成5个产值过亿的省级特色光伏产业基地。以基地建设带动产业集聚,促进光伏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国际化发展。   3.地源热泵产业。抢抓国家推行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的良好契机,认真总结,推动我区地源热泵技术的合理运用,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条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加强地源热泵应用科研院所、设计施工单位、建设(开发)、中介机构、检测机构等技术能力建设,形成骨干单位和龙头企业。鼓励实力强、品牌好的房地产企业开发利用地源热泵,引入高水平的科研院所提供设计咨询服务,抓住施工环节,努力提高物业运行管理和维护水平。   (四)实施阶段和主要工作安排。   1.近期(2010年)。对规划确定的各项措施和任务进行分解落实,确定各地区及相关部门工作要求和实施办法。结合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划的实施,组织申报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工作。开展对自治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调研工作,总结发展经验,提出合理落实方案,并组织方案实施。   2.中期(2011-2015年)。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的实施、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价政策,建立我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体制机制。建立不同技术类别、不同区域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检测与评估体系,对已实施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进行检测和评估。建设完成20个的重点示范工程,总结示范经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推广成功范例,完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相关标准规范。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系统集成技术的研发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技术人员培训,提升我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能力。组织实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依靠具备实力的国内科研院所、房地产商、骨干企业等进行科技含量高、经济性好、节能效果显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关键技术的研究和设备产品的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支撑体系。   3.远期(2016-2020年)。组织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产业化基地建设,拓展市场化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机制和模式,培育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和产品市场,建立配套齐全的产品链,培植形成一批生产规模大、产品种类全、质量水平高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产业基地。不断拓展和提高相关行业的产业化发展水平,研究可再生能源产品设备与建筑结合标准化生产模式,提高技术及应用水平。推行可再生能源合同管理模式、清洁发展机制(CDM)等市场化服务新机制。   四、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评价   (一)经济效益。   根据规划目标要求(见表1),近期到2010年末,新建建筑按目标进行可再生能源应用后,年均节电量4627万千瓦时;中期2011-2015年末,新建建筑按目标进行可再生能源应用后,年均节电量36213万千瓦时;远期2016-2020年末,新建建筑按目标进行可再生能源应用后,年均节电量54183万千瓦时。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每年可节约电量 21078万千瓦时。至2020年末,整个规划期间可再生能源的建筑一体化应用,可达到年均节电量11610l万千瓦时的规模,这对改善建筑能源结构和降低建筑能耗、减少碳排放将起到重要作用(见表5)。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划目标及经济效益估算表(表5) ┌─────┬───────────┬────────────────┬────────┬────────┬─────────┐ │规划   │  可再生能源    │  建筑面积(万㎡)或光     │        │        │  年节约    │ │     │           │   电装机容量(MW)      │  节电量   │ 年节电费   │         │ │时限   │  建筑应用形式   │                │ (万kwh/a)  │ (万元/年)  │  标煤量    │ │     │           ├────────┬───────┤        │        │         │ │     │           │ 城镇     │ 农村    │        │        │  (tce/a)   │ ├─────┼───────────┼────────┼───────┼────────┼────────┼─────────┤ │     │  太阳能光热    │  250     │  15    │  3990    │  1955    │  16119     │ │     ├───────────┼────────┼───────┼────────┼────────┼─────────┤ │ 到   │  太阳能光电    │  2. 5   │       │  425     │  276     │  1718     │ │2010   │           │        │       │        │        │         │ │ 年   ├───────────┼────────┼───────┼────────┼────────┼─────────┤ │     │ 热泵(浅层地能)   │ 25      │       │ 212      │ 138      │  855      │ │     ├───────────┼────────┼───────┼────────┼────────┼─────────┤ │     │  本期累计     │  275     │  15    │  4627    │  2369    │  18692     │ ├─────┼───────────┼────────┼───────┼────────┼────────┼─────────┤ │ 2011  │           │        │       │        │  15124    │  124693    │ │  -   │  太阳能光热    │  1890    │  160    │  30865    │        │         │ │ 2015  ├───────────┼────────┼───────┼────────┼────────┼─────────┤ │ 年   │  太阳能光电    │  20     │       │  3402    │  2211    │  13744     │ │     ├───────────┼────────┼───────┼────────┼────────┼─────────┤ │     │ 热泵(浅层地能)   │ 230      │       │ 1946     │ 1265     │  7862     │ │     │           │        │       │        │        │         │ │     ├───────────┼────────┼───────┼────────┼────────┼─────────┤ │     │  本期累计     │  2120    │  160    │  36213    │  18600    │  146299    │ ├─────┼───────────┼────────┼───────┼────────┼────────┼─────────┤ │ 2016  │           │        │       │        │  22981    │  189473    │ │  -   │  太阳能光热    │  2850    │  265    │  46899    │        │         │ │ 2020  ├───────────┼────────┼───────┼────────┼────────┼─────────┤ │ 年   │  太阳能光电    │  40     │       │  6804    │  4423    │  27488     │ │     ├───────────┼────────┼───────┼────────┼────────┼─────────┤ │     │ 热泵(浅层地能)   │ 480      │       │ 4061     │ 2640     │  16416     │ │     │           │        │       │        │        │         │ │     ├───────────┼────────┼───────┼────────┼────────┼─────────┤ │     │  本期累计     │  3330    │  265    │  54183    │  27715    │  218901    │ ├─────┴───────────┼────────┼───────┼────────┼────────┼─────────┤ │  新增建筑应用合计       │  5725    │  440    │  95023    │  48684    │  383892    │ ├─────────────────┼────────┼───────┼────────┼────────┼─────────┤ │  既有建筑太阳能        │        │       │        │        │         │ │  光热改造           │  800     │  700    │  21078    │  13701    │  85157     │ ├─────────────────┼────────┼───────┼────────┼────────┼─────────┤ │  2020年末           │  6525    │  1140   │  116101   │  62385    │  469048    │ └─────────────────┴────────┴───────┴────────┴────────┴─────────┘   (二)社会效益。   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可以提升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念。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划顺应了国家“十一五”规划要求,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和巨大低位热能,降低全区能耗水平,提高能源利用率,形成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产业链,为我区的经济平稳、可持续增长提供能源保障;二是可以实现建筑节能减排;三是通过本规划中项目的实施,可以带动产业化发展,将解决一定的就业问题。   (三)环境效益。   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可以节约一次能源、减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量,到 2010年,应用可再生能源的新建建筑建成之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9万吨;2011-2015年,应用可再生能源的新建建筑建成之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8万吨;2016-2020年,应用可再生能源的新建建筑建成之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2万吨。整个规划期间,应用可再生能源的新建和既有建筑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26.5万吨。   可再生能源减排量汇总表(表6) ┌─────┬───────────┬──────────────┬───────┬──────┬──────┬───────┐ │规划   │  可再生能源    │  建筑面积(万㎡)或    │ 年节约   │ 年减排  │ 年减排  │ 年减排   │ │     │           │  光电装机容量(MW)    │ 标煤量   │ CO2    │ SO2    │  NOX    │ │时限   │ 建筑应用形式    │              │ (tce/a)  │ (t/a)  │ (t/a)  │  (t/a)   │ │     │           ├──────┬───────┤       │      │      │       │ │     │           │  城镇  │  农村   │       │      │      │       │ ├─────┼───────────┼──────┼───────┼───────┼──────┼──────┼───────┤ │     │  太阳能光热    │  250   │  15    │ 16119    │ 41909   │  322   │  121    │ │     ├───────────┼──────┼───────┼───────┼──────┼──────┼───────┤ │ 到   │  太阳能光电    │  2.5  │       │  1718   │  4467  │  34   │  13    │ │ 2010  │           │      │       │       │      │      │       │ │     ├───────────┼──────┼───────┼───────┼──────┼──────┼───────┤ │ 年   │ 热泵(浅层地能)   │  25   │       │  855    │  2223  │  17   │  6     │ │     ├───────────┼──────┼───────┼───────┼──────┼──────┼───────┤ │     │  本期累计     │  275   │  15    │ 18692    │ 48599   │  374   │  140    │ └─────┴───────────┴──────┴───────┴───────┴──────┴──────┴───────┘ ┌─────┬───────────┬──────┬───────┬───────┬──────┬──────┬───────┐ │     │  太阳能光热    │  1890  │  160    │ 124693   │ 324203  │ 2494   │  935    │ │ 2011  │           │      │       │       │      │      │       │ │ -    ├───────────┼──────┼───────┼───────┼──────┼──────┼───────┤ │ 2015  │  太阳能光电    │  20   │       │ 13744    │ 35735   │  275   │  103    │ │ 年   ├───────────┼──────┼───────┼───────┼──────┼──────┼───────┤ │     │ 热泵(浅层地能)   │  230   │       │ 7862    │ 20441   │  157   │  59    │ │     │           │      │       │       │      │      │       │ │     ├───────────┼──────┼───────┼───────┼──────┼──────┼───────┤ │     │  本期累计     │  2120  │  160    │ 146299   │ 380378  │ 2926   │  1097   │ ├─────┼───────────┼──────┼───────┼───────┼──────┼──────┼───────┤ │     │  太阳能光热    │  2850  │  265    │ 189473   │ 492630  │ 3789   │  1421   │ │ 2016  │           │      │       │       │      │      │       │ │  -   ├───────────┼──────┼───────┼───────┼──────┼──────┼───────┤ │ 2020  │  太阳能光电    │  40   │       │ 27488    │ 71469   │  550   │  206    │ │ 年   ├───────────┼──────┼───────┼───────┼──────┼──────┼───────┤ │     │  热泵       │  480   │       │ 16408    │ 42659   │  328   │  123    │ │     │           │      │       │       │      │      │       │ │     ├───────────┼──────┼───────┼───────┼──────┼──────┼───────┤ │     │  本期累计     │  3330  │  265    │218901    │569142   │ 4378   │  1642   │ ├─────┴───────────┼──────┼───────┼───────┼──────┼──────┼───────┤ │  新增建筑应用合计       │  5725  │  440    │383892    │998119   │ 7678   │  2879   │ ├─────────────────┼──────┼───────┼───────┼──────┼──────┼
登录合规网
解读×
加入清单×
加入 管理清单
系统提示×
很抱歉,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下载太过频繁,如继续下载,请输入验证码并点击继续下载
继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