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实施办法

颁布机构: 贵州省政府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政府规章
适用地区: 贵州省 适用领域: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
生效日期: 1999/11/01 颁布日期: 1999/10/13
颁布机构: 贵州省政府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政府规章
适用地区: 贵州省
适用领域: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
生效日期: 1999/11/01
颁布日期: 1999/10/13
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实施办法》的通知  (黔府发〔1999〕45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贵州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实施办法》已经1999年9月26日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                           一九九九年十月十三日           贵州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保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目标,全面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并作为考核单位,与被考核单位按本办法规定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以下简称《责任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目标考核办公室(以下简称环保目标考核书)具体负责同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实施的有关工作。   第三条 环境保护目标实行层层分解,分级签订《责任书》:   (一)省人民政府与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地区行署签订的《责任书》,为一级《责任书》;   (二)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和地区行署与其所属有关部门、县级人民政府、本辖区内重点污染源等单位签订的《责任书》及贵阳市人民政府与省人民政府所属有关部门签订的《责任书》,为二级《责任书》;   (三)县级人民政府与其所属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本辖区内有关污染源单位签订的《责任书》,为三级《责任书》。   前款第(二)项规定的重点污染源由地、州(市)以上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认。   第四条 《责任书》内容应当包括:   (一)本办法规定的考核指标;   (二)各项指标达到的目标;   (三)责任承担;   (四)完成目标和指标的责任单位。   第五条 考核指标应分别列出年度计划。一级《责任书》有以下考核指标:   (一)政府的城市环境保护工作;   (二)政府的环境保护组织管理;   (三)政府进行的环境建设情况;   (四)政府开展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   (五)政府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六)政府的环境管理及环保能力建设情况;   (七)政府办环保实事;   (八)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满意程度。   二、三级《责任书》考核指标参照前款规定制定。   第六条 城市(县级市、市辖区)人民政府签订的《责任书》除了执行本办法第五条规定外,还应当包括:   (一)环境质量指标;   (二)污染控制指标;   (三)环境建设指标;   (四)环境管理指标。   第七条 《责任书》每5年签订一次,在政府换届后的3个月内签订。《责任书》由被考核单位提出方案报考核单位审定,并由行政首长、部门或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生效。   第八条 《责任书》的被考核单位必须完成《责任书》规定的各项内容。《责任书》的完成情况纳入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九条 省人民政府在一级《责任书》签订的第3年和第5年,应组织检查考核组对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地区行署的自查结果应于次年一季度前上报省人民政府环保目标考核办。   二、三级《责任书》执行情况的检查考核每年不少于一次。   第十条 省人民政府组织的检查考核组由省人民政府有关领导及省环保、监察、计划、经贸、财政等部门的负责人和有关专家组成。   第十一条 被考核单位在接受考核检查时,须提供相应的依据和资料。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监测指标,应有法定单位出具或者认可的监测原始资料、监测布点图和其他有关的统计资料。   第十二条 环境保护目标实行分级考核,总分为1000分。检查考核组应根据被考核单位完成《责任书》的情况进行评分,并报考核单位按下列规定给予奖惩:   (一)总分不满600分的为不合格,被考核单位及其责任人应向考核单位写出书面检查,由考核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二)总分达600至699分的为合格,不奖不惩;   (三)总分达700至899分的为良好,分等级奖励;   (四)总分达900分以上的为优秀,除给予奖励外,由考核单位予以通报表彰。   第十三条 被考核单位对检查考核组的评分有异议的,可以向检查考核组提出复查申请;对复查决定不服的,可以向考核单位提出申诉。   第十四条 检查考核组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检查考核人员违反纪律,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视其情节和危害后果,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被考核单位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取消该项指标的得分。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保目标考核办,须将《责任书》的检查考核结果报同级人民政府审定公布。   第十六条 《责任书》考核奖励费用:   (一)考核奖励费用的来源为污染源治理补助资金;   (二)从污染源治理补助资金中提取的考核奖励费用,不得超过当年超标排污费和排污水费总额的5%,用于奖励环境保护责任目标的完成者;   (三)从省属和中央驻黔企事业单位污染源治理补助资金中提取的部分,30%用于省人民政府对全省环境保护责任目标的检查、考核等工作。   第十七条 自治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地区行署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1995年11月9日省人民政府发布的《贵州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和环境目标责任制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登录合规网
解读×
加入清单×
加入 管理清单
系统提示×
很抱歉,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下载太过频繁,如继续下载,请输入验证码并点击继续下载
继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