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县级环境质量监测实施细则(暂行)

颁布机构: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湖北省 适用领域: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
生效日期: 2010/08/13 颁布日期: 2010/08/13
颁布机构: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湖北省
适用领域: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
生效日期: 2010/08/13
颁布日期: 2010/08/13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北省县级环境质量监测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 (鄂环办[2010]131号)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县(市、区)环保局,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为落实《湖北省县级环保部门工作目标考核管理办法(试行)》(鄂环发[2010]10号)的有关工作要求,统一规范县级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现将《湖北省县级环境质量监测实施细则(暂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三日   湖北省县级环境质量监测实施细则(暂行)   根据《湖北省县级环保部门工作目标考核管理办法(试行)》(鄂环发[2010]10号),要求县级环保部门开展本辖区地表水、环境空气、环境噪声、县(区)级和乡镇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并发布环境质量状况公报。为了规范县级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地表水监测   (一)监测点位   各县(市、区)在本辖区主要河流上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布设地表水控制断面进行监测。监测断面首选本辖区内国控、省控、市控地表水监测已设置的河流控制断面,例行监测中没有设监测断面的辖区增设新的地表水监测断面;辖区内没有河流的县(市、区)在主要湖库上设点监测。(监测断面参考点位见附表一)   (二)监测项目和频次   地表水例行监测逢单月进行一次,全年6次。河流监测项目为13项,即: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总磷、汞、铅、挥发酚、石油类、电导率和流量(府河加测氯化物)。湖库增加透明度、总氮、叶绿素a和水位(除去流量),共16项。   (三)监测时间   每月采样时间为1~10日;逢法定假日监测时间可后延,最迟不超过每月15日。   (四)数据上报要求   每年11月25日前各县(市、区)环境监测站向各市(州)环境监测(中心)站报送地表水水质监测数据,各市(州)、直管市环境监测站审核后,在每年12月5日前,将所有监测项目浓度值以Excel文件报送地表水数据至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综合室。电子邮箱:hb_water@hbepb.gov.cn。   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一)监测点位   各县(市、区)在其行政区政府所在地按功能区设置监测点。监测点位的设置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监测点位置的确定应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测点周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高度的夹角应不大于30度,测点周围无局地污染源并避开树木及吸附能力较强的建筑物,交通稠密区监测点位应离开人行道边缘1.5米以上,采样口周围(水平面)应有270度以上的自由空间;采样高度为3~15米为宜。   (二)监测指标   空气质量必测项目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   (三)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首选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没有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的进行24小时连续采样手工监测。   (四)监测质量保证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和《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3-2005)有关要求执行。   采用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对各监测项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进行监测时,其数据采集频率和时间按以下要求进行:   1.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采集的连续监测数据以每小时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在每小时中采集到监测分析仪器正常输出一次值的75%以上时,本小时的监测结果有效,用本小时内所有正常输出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小时平均值。   2.每日气态污染物有不少于18个有效小时平均值,可吸入颗粒物有不少于12个有效小时平均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有效日均值,日均值的统计时间段为北京时间前日12:00 至当日12:00。   3.每月不少于21个有效日均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有效月均值。   4.每年不少于12个有效月均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有效年均值。   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的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根据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各项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确定相应污染物采样频次及采样时间。   1.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每小时至少有45min的采样时间、每日至少有18h的采样时间、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2个日均值、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44个日均值;   2.可吸入颗粒物每日至少有12h的采样时间、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5个日均值、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60个日均值。   (五)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报送时间   每年11月25日前各县(市、区)环境监测站向各市(州)环境监测(中心)站报送全年环境空气质量每月日均值数据(备注:按鄂环发[2010]10号文件第八条执行,各项数据截止日期为每年11月底),各市(州)、直管市环境监测站审核后,在每年12月5日前,用电子邮件报送至省站综合室。电子邮箱:hb_air@hbepb.gov.cn。   三、声环境质量监测   (一)监测内容与范围   各县(市、区)开展其行政区政府所在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   (二)监测点位   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用网格划分方法将建成区划分成多个等面积的正方格,网格尺寸不限(500 m× 500m,250m× 250m,100m× 100m等),每一网格中的工厂、道路及非建成区的面积之和不得大于网格面积的50%,否则视为该网格无效。建成区内有效网格总数应多于100个。   2.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在城市主、次交通干线建成区内路段上,每个自然路段布设一个监测点位。   (三)监测方法、频次、时间、质量保证   监测方法、频次、时间及质量保证按噪声监测技术规范执行。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每个网格监测10分钟的等效声级(dB(A))、L10、L50、L90及相关指标。   道路交通噪声每个测点监测20分钟的等效声级(dB(A)),L10、L50、L90、车流量及相关指标。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道路交通噪声每年监测1~2次,监测时间选择春季或秋季。   噪声监测在每次监测前、后必须用标准声源校准声级计,并做好记录,两次校准误差小于±0.5dB(A)时监测数据有效,否则对这一部分测点应重测。   (四)监测数据报送时间、内容及要求   各县(市、区)监测站每年11月25日前向各市(州)环境监测(中心)站报送监测数据,各市(州)、直管市环境监测站审核后,在每年12月5日前,用电子邮件报送至省站综合室,噪声数据上报电子邮箱:hb_noise@hbepb.gov.cn。   上报数据应包括原始数据(每网格及每点的一组统计数据),有全市统计值。同时每年应上报各市城市基本情况,包括人口、道路(长度、宽度)、车流量、建成区面积变化及网格情况,并填报网络声源、功能要求。   四、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   (一)监测点位   各县(市、区)开展其行政区政府所在地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名称详见附表二)。   (二)监测项目、频次和监测时间   按鄂环规[2003]37号文要求执行,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每月监测项目分为必测项目(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氟化物、挥发酚、石油类、粪大肠菌群共11项)和选测项目(五日生化需氧量、铜、锌、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氯化物、铁、锰、硫酸盐、硝酸盐氮共17项)两部分,同时湖库型地表水水源地必测项目加测叶绿素a和透明度。必测项目每年监测2次;选测项目每年监测1次,凡超过地表水Ⅱ类标准的项目每年监测2次。监测时间为每月上旬。   (三)质量保证   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及《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有关要求执行。   (四)数据上报要求   每年11月25日前各县(市、区)环境监测站向各市(州)环境监测(中心)站报送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各市(州)、直管市环境监测站审核后,在每年12月5日前,将所有监测项目浓度值以Excel文件报送饮用水源地水质数据至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综合室。电子邮箱:hb_drink@hbepb.gov.cn。   附表1:   县(市、区)地表水监测断面参考点位 市(州) 县(市、区) 考核水体 考核断面 断面类别 水质目标 武汉 江岸区 汉江 龙王庙 省控断面 Ⅲ 武昌区 东湖 鹰窝湖 国控断面 Ⅲ 硚口区 竹叶海 湖心 市控断面 Ⅳ 汉阳区 墨水湖 中心岛 省控断面 Ⅳ 洪山区 南湖 南湖1# 城市圈 Ⅲ 黄陂区 滠水 滠口 省控断面 Ⅲ 新洲区 举水 龙口 省控断面 Ⅲ 江夏区 梁子湖 西梁子湖心 省控断面 Ⅱ 蔡甸区 通顺河 黄陵大桥 省控断面 Ⅲ 汉南区 蚂蚁河 船头山 市控断面 Ⅲ 青山区 青山港 江心泵站 市控断面 Ⅲ 东西湖区 府河 太平沙 省控断面 Ⅳ 黄石 西塞山区 长江 风波港 国控断面 Ⅲ 铁山区 辖区内无地表径流 下陆区 磁湖 磁湖2# 省控点位 Ⅲ 阳新县 富水 富池闸 省控断面 Ⅲ 黄石港区 长江 三峡 省控断面 Ⅲ 大冶市 保安湖 湖心 省控断面 Ⅱ 十堰 张湾区 堵河 焦家院 省控断面 Ⅱ 茅箭区 泗河 泗水 国控断面 Ⅳ 竹溪县 竹溪河 水坪 市控断面 Ⅲ 房县 南河 金斗河口 市控断面 Ⅲ 竹山县 堵河 柿湾 省控断面 Ⅱ 丹江口市 汉江 沈湾 省控断面 Ⅱ 武当山特区 官山河 铁路大桥 国控断面 Ⅳ 郧县 汉江 陈家坡 国控断面 Ⅱ 郧西县 曲远河 青曲 市控断面 Ⅲ 襄樊市 襄城区 汉江 余家湖 国控断面 Ⅲ 樊城区 清河 清河口 省控断面 Ⅳ 襄阳区 唐白河 张湾 省控断面 Ⅳ 老河口市 汉江 仙人渡 省控断面 Ⅱ 宜城市 汉江 转斗 省控断面 Ⅱ 谷城县 南河 茶庵 省控断面 Ⅲ 保康县 清溪河 方家坪 市控断面 Ⅲ 枣阳市 滚河 珺湾 市控断面 Ⅲ 南漳县 蛮河 申家嘴 市控断面 Ⅲ 荆州 荆州区 长江 观音寺 国控断面 Ⅲ 沙市区 长江 砖瓦厂 省控断面 Ⅲ 洪湖市 内荆河 瞿家湾 省控断面 Ⅲ 石首市 藕池河 殷家洲 省控断面 Ⅲ 监利县 长江 五岭子 省控断面 Ⅲ 公安县 虎渡河 黄山头 省控断面 Ⅲ 松滋市 松滋河 德胜闸 省控断面 Ⅱ 江陵县 长江 柳口* 市控断面 Ⅲ 宜昌 宜都市 清江 宜都大桥 国控断面 Ⅱ 猇亭区 长江 黄柏河大桥 省控断面 Ⅱ 西陵区 长江 南津关 国控断面 Ⅲ 夷陵区 黄柏河 石碑滩 省控断面 Ⅱ 伍家岗区 长江 云池 省控断面 Ⅲ 点军区 卷桥河 红旗桥* 市控断面 Ⅲ 当阳市 沮河 铁路大桥 省控断面 Ⅲ 枝江市 玛瑙河 新河口 市控断面 Ⅳ 远安县 沮河 季家* 市控断面 Ⅲ 五峰土家自治县 天池河 小河* 市控断面 Ⅲ 长阳土家自治县 清江 朱津滩 市控断面 Ⅱ 秭归县 茅坪河 万家坝 省控断面 Ⅲ 兴山县 香溪河 长沙坝 省控断面 Ⅱ 孝感 孝南区 澴水 孝感河口大桥 省控断面 Ⅲ 安陆市 涢水 高罗村* 市控断面 Ⅲ 云梦市 涢水 隔卜桥 省控断面 Ⅳ 大悟市 滠水 赵河出境处 市控断面 Ⅲ 孝昌县 澴水 徐鲁村* 市控断面 Ⅲ 汉川市 汉江 小河 省控断面 Ⅱ 应城市 大富水 天鹅镇 市控断面 Ⅲ 黄冈 龙感湖管理区 龙感湖 湖心 城市圈点位 Ⅲ 黄州区 巴河 巴河镇河口 省控断面 Ⅱ 武穴市 长江 中官铺 省控断面 Ⅲ 罗田县 巴水 天堂林场大石板 城市圈断面 Ⅱ 麻城市 举水 许家湾 省控断面 Ⅲ 浠水县 浠水 杨树沟 省控断面 Ⅱ 蕲春县 浠水 西河驿 省控断面 Ⅱ 团风县 巴河 团风段 市控断面 Ⅱ 黄梅县 东港 黄梅城区下游 市控断面 Ⅲ 咸宁 咸安区 淦水 西河桥 省控断面 Ⅲ 赤壁市 陆水 黄龙渡口 省控断面 Ⅲ 崇阳县 陆水 隽水河一号桥 市控断面 Ⅲ 嘉鱼县 三湖连江 梅澥湖 市控断面 Ⅲ 通山县 富水水库 礼湖湖心 市控断面 Ⅲ 通城县 陆水 石叽桥 市控断面 Ⅲ 随州 市区 涢水 白桃桥 省控断面 Ⅲ 广水市 涢水 广水平林 省控断面 Ⅲ 随县 涢水 安居肖店村* 市控断面 Ⅲ 恩施 市区 清江 大沙坝 省控断面 Ⅲ 巴东县 长江 黄腊石 省控断面 Ⅱ 利川市 清江 利川东门 省控断面 Ⅲ 建始县 广润河 弓箭岩 市控断面 Ⅱ 来凤县 酉水河 来凤龙凤大桥 市控断面 Ⅱ 咸丰县 中建河 新桥 市控断面 Ⅱ 宣恩县 中建河 三河沟 市控断面 Ⅱ 鹤峰县 溇水河 麂子峡 市控断面 Ⅱ 天门市 天门河 杨林 省控断面 Ⅲ 潜江市 汉江 泽口 省控断面 Ⅱ 仙桃市 汉江 石剅 省控断面 Ⅱ 鄂州市 鄂城区 长港 樊口 省控断面 Ⅲ 梁子湖区 梁子湖 东梁子湖湖心 省控断面 Ⅲ 华容区 五四湖 湖心 市控断面 Ⅲ 神农架林区 南河 阳日湾 省控断面 Ⅲ 荆门市 东宝区 竹皮河 马良龚家湾 省控断面 Ⅳ 掇刀区 总干渠 响岭十组小桥 市控断面 Ⅲ 钟祥市 汉江 皇庄 省控断面 Ⅱ 沙洋县 汉江 罗汉闸 省控断面 Ⅲ 京山县 京山河 钢化玻璃厂 市控断面 Ⅲ   *为新增断面   附表2:   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和大型集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名单 序号 地市 县区 水源地名称 1 武汉市 江岸区 武汉市长江堤角水厂水源地 2 硚口区 武汉市汉江宗关水厂水源地 3 汉阳区 武汉市长江沌口水厂水源地 4 汉阳区 武汉市汉江国棉水厂水源地 5 汉阳区 武汉市汉江琴断口水厂水源地 6 武昌区 武汉市长江白沙洲水厂水源地 7 武昌区 武汉市长江余家头水厂水源地 8 武昌区 武汉市长江平湖门水厂水源地 9 青山区 武汉市长江港东水厂水源地 10 东西湖区 武汉市白鹤嘴水厂水源地 11 东西湖区 武汉市东西湖余氏墩水厂水源地 12 东西湖区 武汉市东西湖区西湖水厂水源地 13 汉南区 武汉市汉南汉武水厂水源地 14 蔡甸区 武汉市蔡甸水厂水源地 15 蔡甸区 武汉市侏儒街水厂水源地(7.1万人) 16 江夏区 武汉市江夏自来水厂水源地 17 江夏区 武汉市江夏五里界镇梁子湖水厂水源地(1.8万人) 18 黄陂区 武汉市滠水前川水厂水源地 19 黄陂区 武汉市黄陂区盘龙水厂水源地(5万人) 20 新洲区 武汉市新洲区阳逻水厂水源地(8.1万人) 21 新洲区 武汉市新洲长源(汪套)水厂水源地 22 新洲区 武汉市新洲长源(老大桥)水厂水源地 23 黄石市 黄石港区 长江黄石市区水源地 24 大冶市 大冶市金牛镇虬川港水源地(2.5万人) 25 大冶市 大冶市保安镇保安湖水源地(3.5万人) 26 阳新县 阳新兴国城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 27 阳新县 阳新县富池镇长江水源地(3.0万人) 28 十堰市 张湾区 十堰市黄龙水库 29 张湾区 十堰市头堰水库 30 茅箭区 十堰市马家河水库 31 茅箭区 十堰市茅塔河水库 32 茅箭区 十堰市余家湾水库 33 郧县 十堰市郧县潭家湾水库 34 郧县 十堰市郧县汉江耿家垭子水源地 35 郧西县 十堰市郧西县土门水库(1.5万人) 36 郧西县 十堰市郧西县天河坪水源地 37 竹山县 十堰市竹山县堵河郭家山水源地 38 竹山县 竹山县麻家渡镇水库水源地(5万人) 39 竹溪县 十堰市竹溪县龙坝水库 40 竹溪县 十堰市竹溪县水平镇水源地(1.2万人) 41 房县 十堰市房县泉水湾水源地 42 房县 十堰房县军店镇中村水源地(2万人) 43 丹江口市 十堰丹江口市第一水厂水源地 44 丹江口市 十堰丹江口市第二水厂水源地 45 丹江口市 十堰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官山河水源地(2.5万人) 46 武当山特区 十堰市武当山金花湖水库 47 武当山特区 十堰市武当山剑河水库 48 宜昌市 西陵区 葛洲坝西坝水厂饮用水水源地 49 点军区 宜昌市点军区楠木溪水库 50 猇亭区 宜昌市猇亭区善溪冲水库 51 夷陵区 宜昌市夷陵区官庄水库 52 远安县 宜昌市远安县荷花镇天福庙水库水源地 53 远安县 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东干渠水源地 54 兴山县 宜昌市兴山县古洞口水库 55 兴山县 宜昌市兴山县金字山村漆村沟水源地 56 秭归县 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三汇溪水源地(备用) 57 秭归县 宜昌市秭归县凤凰山水源地(6万人) 58 长阳县 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隔河岩水库 59 长阳县 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罗马溪水库 60 五峰县 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峰镇石良司水源地 61 五峰县 宜昌五峰县渔洋关镇芭蕉溪水源地(2.1万人) 62 宜都市 宜昌宜都市供水总公司陆城一水厂水源地 63 宜都市 宜昌宜都市供水总公司陆城二水厂水源地 64 宜都市 宜昌宜都市供水总公司红花套镇水厂白洪溪水库水源地(2.4万人) 65 当阳市 宜昌当阳市巩河水库 66 当阳市 宜昌当阳市刘冲水库饮用水源地(2.9万人) 67 枝江市 宜昌枝江市自来水公司水源地 68 枝江市 宜昌枝江市仙女镇鲁家港水库水源地(0.6万人) 69 襄樊市 襄城区 襄樊市汉江白家湾水厂水源地 70 襄城区 襄樊市汉江火星观水厂水源地 71 樊城区 襄樊市太平店水厂水源地 72 老河口市 襄樊市汉江老河口水厂水源地 73 老河口市 老河口市竹林桥镇冯营水库水源地(3万人) 74 南漳县 襄樊市南漳县三道河水库水源地 75 南漳县 襄樊市南漳县九集镇石门水库水源地(3万人) 76 谷城县 襄樊市谷城县三水厂水源地 77 谷城县 谷城县冷集镇尖角汉江水源地(1.3万人) 78 保康县 襄樊市保康县云溪沟水厂水源地 79 保康县 襄樊市保康县三溪沟水厂水源地 80 保康县 襄樊市保康县东沟水厂水源地 81 枣阳市 襄樊枣阳市北郊水库 82 枣阳市 襄樊枣阳市刘桥水库 83 宜城市 宜城市刘候镇小南河水库水源地(2.3万人) 84 宜城市 襄樊宜城市江河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水厂水源地 85 鄂州市 华容区 鄂州市长江华容泥矶饮用水源地(14万人) 86 鄂城区 鄂州市长江凤凰台饮用水源地 87 鄂城区 鄂州市长江雨台山饮用水源地 88 梁子湖区 鄂州市马龙水库饮用水源地(15万人) 89 荆门市 东宝区 荆门市漳河水库 90 东宝区 荆门市三水厂水源地 91 京山县 荆门市京山县石龙水库(7万人) 92 京山县 荆门市京山县惠亭水库 93 沙洋县 荆门市汉江流域沙洋段水源地 94 沙洋县 荆门市沙洋县马良镇汉江水源地(2万人) 95 钟祥市 荆门市汉江钟祥皇庄段水源地 96 钟祥市 荆门钟祥市柴湖镇汉江柴湖段水源地(9万人) 97 孝感市 孝南区 孝感市城区二水厂饮用水源地 98 孝昌县 孝感市孝昌县城区观音湖水库饮用水源地 99 孝昌县 孝感市孝昌县城区金盆水库饮用水源地 100 孝昌县 孝感市孝昌县小悟乡观音湖水库饮用水源地 101 大悟县 孝感市大悟县城区界碑水库饮用水源地 102 大悟县 孝感市大悟县芳畈镇罗汉坡水库饮用水源地 103 云梦县 孝感市云梦县城区饮用水源地 104 云梦县 孝感市云梦县义堂镇府河水源地 105 应城市 孝感应城市城区饮用水源地 106 应城市 孝感应城市东马坊办事处府河东马坊段饮用水源地 107 安陆市 孝感市安陆市城区饮用水源地 108 安陆市 孝感市安陆市赵棚镇赵冲水库 109 汉川市 孝感汉川市城区三水厂饮用水源地 110 汉川市 孝感汉川市城区二水厂饮用水源地 111 汉川市 汉川市马口镇汉江水源地(4万人) 112 荆州市 沙市区 荆州市柳林水厂水源地 113 沙市区 荆州市南湖水厂水源地 114 沙市区 荆州市临江水厂水源地 115 荆州区 荆州市郢都水厂水源地 116 荆州区 荆州市金凤水厂水源地 117 荆州区 荆州市城南水厂水源地 118 公安县 荆州市公安县城区宏源自来水公司水源地 119 公安县 荆州市公安县南平镇自来水公司水源地(3万人) 120 监利县 荆州市监利县自来水公司第一饮用水源地 121 监利县 荆州市监利县自来水公司第二饮用水源地 122 监利县 监利县朱河镇自来水厂水源地(5万人) 123 江陵县 荆州市江陵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水厂水源地 124 江陵县 荆州市江陵县滩桥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1.5万人) 125 石首市 荆州市石首市北门口水厂水源地 126 石首市 荆州市石首市横沟市镇自来水厂(3.5万人) 122 洪湖市 荆州市洪湖陵园水厂水源地 123 洪湖市 荆州市洪湖市峰口镇水厂(3万人) 124 松滋市 荆州市松滋市城区水厂水源地 125 松滋市 荆州市松滋市文河水库刘家场水厂水源地(5万人) 126 黄冈市 黄州区 黄冈市二水厂水源地 127 黄州区 黄冈市三水厂水源地 128 团风县 黄冈市团风县城镇自来水公司长江水源地 129 团风县 团风县淋山河镇水厂金盆水库水源地(1.5万人) 130 红安县 黄冈市红安县金沙河水库 131 红安县 黄冈红安县八里镇倒水水源地(2.5万人) 132 罗田县 黄冈市罗田县凤山镇水源地 133 罗田县 黄冈罗田县三里畈镇巴河水源地(2.3万人) 134 英山县 黄冈市英山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 135 英山县 黄冈市英山县吴家山林场水源地(2万人) 136 浠水县 黄冈市浠水县清泉镇城区集中饮用水源地 137 浠水县 浠水巴河伍洲水厂巴河水源地水源地(3.5万人) 138 蕲春县 黄冈市蕲春县鹞鹰岩水库 139 蕲春县 黄冈市蕲春县蕲河西驿段水源地 140 蕲春县 蕲春县蕲州镇长江水源地(3.5万人) 141 黄梅县 黄冈市黄梅县垅坪水库水源地 142 黄梅县 黄冈黄梅县小池镇长江水源地 143 麻城市 黄冈市举水麻城城区段水源地 144 麻城市 黄冈麻城市浮桥河水库 145 麻城市 麻城市宋埠镇举水河饮用水源地(4万人) 146 武穴市 黄冈武穴市城区自来水厂水源地 147 武穴市 武穴市大金镇大金水库水源地(7万人) 148 咸宁市 咸安区 咸宁市长江潘家湾水源地 149 咸安区 咸宁市淦河一号桥水源地 150 嘉鱼县 咸宁市嘉鱼县石矶头水源地 151 嘉鱼县 嘉鱼县牌洲镇西流湾水源地(3.5万人口) 152 通城县 咸宁市通城县神龙坪水库 153 崇阳县 咸宁市陆水河崇阳白泉段水源地 154 崇阳县 咸宁市崇阳县青山水库 155 通山县 咸宁市通山县厦铺河沈家段水源地 156 通山县 咸宁市通山县四斗朱水库 157 赤壁市 咸宁赤壁市陆水水库 158 赤壁市 赤壁市车埠镇燎燃水库(3.5万人口) 159 随州市 曾都区 随州市区陨水王福窑水源地 160 曾都区 随州市区先觉庙水库 161 广水市 随州广水市许家河水库 162 广水市 广水市武胜关镇霞家河水库(6.5万人口) 163 随县 随县自来水厂封江水库水源地 164 随县 随县洪山镇琵琶嘴水库(3.5万人) 165 恩施州 恩施市 恩施州恩施市大龙潭库区饮用水源地 166 恩施市 恩施市龙凤镇喻家河(2万人) 167 利川市 恩施州利川市一水厂饮用水源地 168 利川市 恩施州利川二水厂群凤水库饮用水源地 169 建始县 恩施州建始县闸木水水库 170 建始县 恩施州建始县高坪镇红珠河水库(2.5万人) 171 巴东县 恩施州巴东县万福河水源地 172 巴东县 恩施州巴东县野三关镇两溪坪(2万人) 173 宣恩县 恩施州宣恩县龙洞库区饮用水源地 174 宣恩县 宣恩县高罗乡埃山小沟饮用水源地 175 咸丰县 恩施州咸丰县瓦窑沟饮用水源地 176 咸丰县 恩施州咸丰县野猫河饮用水源地 177 来凤县 恩施州来凤县河坝梁饮用水源地 178 来凤县 恩施州来凤县翔凤镇河坝梁饮用水源地 179 鹤峰县 恩施州鹤峰县容美镇鸡公洞水库(4万人) 180 鹤峰县 恩施州鹤峰县芭蕉河饮用水源地 181 仙桃市 仙桃市三水厂水源地 182 仙桃市二水厂水源地 183 潜江市 潜江市汉江泽口码头 184 潜江市汉江红旗码头(3万人) 185 天门市 天门市第二水厂水源地 186 天门市麻洋镇汉江水厂水源地(3万人) 187 神农架 神农架林区乌梢尾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188 神农架林区鱼泉湾应急水源保护区   备注:大型集镇水源地标明了服务人口数量
登录合规网
解读×
加入清单×
加入 管理清单
系统提示×
很抱歉,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下载太过频繁,如继续下载,请输入验证码并点击继续下载
继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