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

颁布机构: 宁波市政府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宁波市 适用领域: 节能与资源利用
生效日期: 2009/12/25 颁布日期: 2009/12/25
颁布机构: 宁波市政府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宁波市
适用领域: 节能与资源利用
生效日期: 2009/12/25
颁布日期: 2009/12/25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发改委市经委关于宁波市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市发改委、市经委牵头组织制订的《宁波市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宁波市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 (市发改委、市经委)   轻工产业是一个以消费品工业为主体,集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一体的重要产业,长期以来承担着满足和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繁荣市场、扩大就业、服务“三农”、出口创汇的重任。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贯彻落实国家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计划。计划期为2009~2011年。   一、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多年来,我市从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出发,着力发展轻工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以家电、造纸、文具为主,门类相对齐全的轻工产业体系,部分行业和产品已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截至2008年底,全市轻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574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895.81亿元,出口交货值1292.93亿元,利税总额225.32亿元,其中利润总额105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32.57%、49.74%、45.86%和47.10%。   但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轻工业发展造成的冲击和影响相当严重,突出反映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外需下降,出口下滑。其中家电、塑料、文具等重点行业出口均呈明显下降。二是效益下降,亏损严重。2008年底,全市轻工企业出现亏损企业1224个,亏损企业亏损额达28.51亿元, 同比增亏130.85%,规上企业利润同比负增长5.21%。三是资金紧张,融资困难。轻工行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多,融资困难更加突出。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巩固开拓国际市场,努力保持轻工业平稳发展;通过加快自主创新,实施技术改造,推进自主品牌建设,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推动轻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坚持走新型轻工业发展之路,促进宁波轻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扩大内需与开拓国际市场相结合。加强政策引导,增加有效供给,促进轻工产品消费。保持传统出口份额,开拓国际新兴市场。   2.坚持发展重点行业与培育骨干企业相结合。将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拉动消费效果显著、结构调整带动作用大的行业作为调整和振兴重点,支持产品质量好、市场竞争力强、具有自主品牌的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发挥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   3.坚持构建产业集群与发展总部经济(基地)相结合。优化产业集群的布局,获取所需要的资源和发展空间,培育一批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大企业集团,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发展总部经济。鼓励和吸引国内外大企业集团在宁波设立总部或地区总部。   4.坚持扶持中小企业与促进劳动就业相结合。着力扶持业绩良好、具有发展潜质的中小企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作用。   5.坚持加快技术进步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行业科技进步推动作用大的关键技术研发,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6.坚持保障产品质量与强化食品安全相结合。加强质量管理,完善标准和检测体系,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保障产品使用和食用安全。   (三)发展目标   到2011年,全市轻工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960亿元,全面融入国际现代轻工制造业分工和协作体系,形成若干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基地,成为我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家电行业。到2011年,全市家电工业年均增长率达到15%,规模以上家电企业产值达到500亿元,出口交货值达到200亿元;全市主要家电产品产量为:冰箱1000万台、空调器900万台、家用洗衣机1000万台、排油烟机250万台、吸尘器500万台、电风扇500万台;国际先进水平装备所占比重由80%提高到2011年的90%;主要家电产品国内市场平均占有率由30%提高到2011年的40%。   ――造纸及包装印刷业。到2011年,全市纸及纸制品工业产值300亿元,利税合计20亿元;包装印刷业工业产值200亿元,利税合计20亿元。以市区、鄞州区、慈溪市、余姚市为四大核心区域,形成五大特色产业区块,即:以老三区、北仑、大榭、镇海区域为主,形成纸箱包装和塑料包装印刷板块;以鄞州区、宁海县区域为主,形成文具印刷板块;以慈溪市、老三区、奉化市区域为主,形成扑克印刷板块;以鄞州区、余姚市、慈溪市区域为主,形成邮件、票据印刷板块;以老三区为主的金属印刷板块,基本建成以包装印刷企业为重点、具有印刷材料、机械和印前、印后配套服务等综合性能的宁波印刷基地。   ――文具行业。到2011年,全市文具工业销售总额达到430亿元,其中出口45亿美元,国内销售160亿元;主要文具产品国内市场平均占有率达到30%;文具产品出口交货值占国内文具产品出口的比重提高到40%。   三、重点发展行业及产品   (一)家电行业   以慈溪、余姚、鄞州为中心的家电产业集聚区,带动全市家电产品及配套件的发展,使宁波市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家电制造基地和品牌家电产业基地。   重点围绕利用先进技术,发展节能、环保、智能化、网络化、多功能产品,进一步巩固、拓展白色家电在国内外的市场,大力发展各类小家电,并积极实行多元化战略,拓展新的发展领域和空间;支持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关键部件生产线升级改造,实现高端及高效节能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产品产业化。   1.冰箱:冰箱重点采用节能和全无氟制冷技术,向节能型、多温区、静音型方向发展。家用冰箱要适应现代家居特点,向个性化、美观化方向发展;冰柜重点发展展示柜、专用冰柜、商用冷柜、深冷冰柜、超节能冰柜等。   2.空调器: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变频节能和智能化技术,发展变频系列空调,增加抗菌、双向换风、多层过滤、氧吧等各种功能,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开发家用、商用和工业用中央空调等产品。   3.洗衣机:提高全自动洗衣机档次,重点向节水省时、消毒杀菌、高洗净度、低磨损率、超薄美观方向发展。开发大容量、智能化、节水型工业用洗衣机和纳米抗菌材料洗衣机。   4.小家电:重点发展排油烟机、热水器、饮水机、消毒柜、电热锅、微波炉、烤面包机等厨具以及电风扇、电熨斗、吸尘器、净化器等居室用品,在质量、安全、造型等方面进一步增强竞争优势。   5.开发家电新领域,大力发展整体厨房、整体卫浴等产品。进一步提高散热器、冷凝管、温控器的技术水平和配套能力,开发高效能保温材料。开发和研究纳米材料的应用,拓展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提高家电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二)造纸及包装印刷业   1.造纸业   (1)调整产品结构。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大力发展高质量、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纸张和现代纸制品,着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加花色品种。重点发展高档涂布白纸板、高档涂布纸、白卡纸、高强度瓦楞原纸、高档新闻纸等产品;开发特种用纸和工业加工纸、装饰涂布纸、柔性复合包装纸、防伪纸、高强度纸等新品种,使高、中档产品的比例达到60%以上。   (2)调整原料结构。加快淘汰纸浆生产,全面实现以商品浆和废纸为生产原料。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外办厂,利用当地资源,生产纸桨或购买造纸林产权,营造速生林;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省外建设造纸林基地和制浆造纸项目,以解决我市林浆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在废纸利用方面,建立健全废纸回收交易市场,制定废纸分类标准,探索建立废物纸分拣体系,提高废纸利用水平。   (3)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现有企业、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装备,不断提高装备的自动化水平,加强研发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重点是加快造纸原料林基地建设,促进林浆纸一体化的研究和应用;积极开展对废纸回收、提高废纸利用率和扩大其生产品种的研究;支持应用大宽幅、高车速纸机技术、深度脱木素技术、无元素氯漂白技术、中高浓打浆技术,研究和生产低定量、高强度、多功能纸和纸板;大力推广造纸化学助剂,研发新品种;开展节水、节能、环保技术研究;打造造纸行业完整的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   2.包装印刷业   (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重点是加强包装新材料研发、大型包装机械的成套开发制造及绿色包装的广泛推广应用,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其中:包装材料要向低能耗、防污染、多功能方向发展,重点开发高阻隔、耐高低温、高强度、缓冲性能强、降解性能好的包装材料;包装设备要向机电一体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纸包装制品要加强技术创新,着力开发强度高、粘结性好、防潮性能优良的蜂窝纸板专用纸,加强纸浆模塑包装制品的产品设计以及模具制造的研究,逐渐在更广泛的工业领域取代塑料包装制品;塑料包装业要促进高阻隔性、多功能性薄膜向新的技术水平发展,推动多层共挤技术的发展;金属包装业要着力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金属拉伸罐、环保涂料以及环保的涂装工艺,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覆膜铁技术;包装印刷业要努力在高速贴标技术、高速精密彩色印刷技术和双向拉伸膜技术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大力推广应用铝箔、净化印刷及柔性版和绿色塑料印刷等先进技术,积极发展宽幅柔印和凹印技术,重视发展激光全息、水印、DNA等纸张防伪技术。   (2)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品竞争力。积极发展纸包装制品,稳步发展金属包装制品,均衡塑料包装制品的发展,增加精制包装印刷产品的生产能力,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包装机械和包装材料。其中:纸包装制品业要加大采用“低克重、高强度”瓦楞原纸和纸板的比重,逐步增加三层纸箱的比例,加快发展预印纸箱、微细瓦楞纸箱,积极开发防油、防水、防火、保鲜、冷藏等功能性包装纸箱。塑料包装业要向高机能、多功能、环保方向发展,重点发展适用于食品、饮料包装以及提高其保护机能、延长货架寿命的高阻隔性包装材料,适用于蔬果的保鲜包装材料和耐蒸煮的耐热性包装材料,适用于粮食等农产品储存的选择渗透性包装材料,适用于保护环境需要的可降解包装材料。金属包装业要积极开发瓶型饮料罐以及各种功能性瓶盖,重视发展方形钢桶、锥形钢桶及资源节约型薄壁钢桶、金属罐,严格控制新建、扩建小规模、低水平的普通金属桶、三片罐、皇冠盖等项目。包装印刷业要逐步推广CTP技术,大力推广水性油墨、大豆油墨、UV油墨,水性胶粘剂等环保材料,减少或消除凹版、胶版印刷中不环保或不安全的问题,同时限制和淘汰部分效率低、能耗高、污染大、安全差的落后工艺和机器设备。包装机械业要开发生产高效低耗的、产销对路的大型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大力发展加工、包装一体化机械,重点发展直接包装机械。   (3)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绿色包装。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推动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大力倡导节约型生产模式,实现包装材料和制品的轻量化生产,积极开发“少废”和“无废”的清洁生产工艺,替代对环境影响较大的生产工艺。加快建立完善从原料投放到废物循环回收利用的闭式生产过程,尽量减少对外排放废物,实现包装生产清洁化。积极开发单一高性能材料、易回收利用的绿色复合材料,促进包装资源循环利用。建立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网络体系,完善包装废弃物原料定点供销体系。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和加工示范基地。积极利用可再生资源和生物资源发展绿色包装材料,发展天然植物纤维材料,发展高档纸张、纸板,促进金属包装薄壁化、减量化。鼓励对难回收塑料包装的替代,逐渐减少聚氯乙烯等包装材料的使用。实现包装印刷的绿色化。   3.文具行业   (1)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宁波文具业集聚了数量众多的全国文具制造单项冠军,如贝发集团的笔、华茂集团的教学具、得力集团的削笔器、三A集团的扑克牌、康大的美术用品,广博集团的本册、相册,分别在国内排名第一。要充分发挥上述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鼓励大企业与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开展专业化分工配套协作,延伸完善产业链,推进大中小企业联动发展,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整体提升国际竞争力。   (2)深化产业集群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中国文具之都”品牌优势,以宁海、北仑、鄞州、慈溪和余姚等五个主要集聚区和配套的生态群落为重点,积极整合相关配套企业,实现资源共享,加快文具产业集聚群基地建设,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做精做强传统文具产品,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使产品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走向中高端,让宁波文具的“宁波制造”品牌更响亮,建设成为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的宁波市精品文具产业基地。   (3)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在全力巩固国际市场现有份额,千方百计拓展国际新兴市场的同时,鼓励企业坚持内贸和外贸“两条腿”走路,抢抓当前国家扩大国内市场消费需求的机遇,全面加大国内市场开发力度;积极推进“中国文具之都”国际贸易中心、世界文具行业的首个CBD(中央商务区)建设,力争在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分工中充分发挥宁波文具产业自身具有的优势,努力扩大市场份额,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4)推进动漫产业与文具产业联动发展。我市文具行业与动漫产业结合上刚刚起步,仅停留在把动画卡通形象简单用在产品上,要充分利用动画卡通形象,进行产品功能性开发,打造文具品牌的创意和举措。   四、政策措施   (一)用足用好国家政策。结合当前形势需要,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要求,以国家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指导,以“家电下乡”、增值税转型、出口退税率调整等最新政策为抓手,积极争取国家新增中央投资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资金支持,努力用足用好国家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符合产业导向的轻工业的培育支持力度。   (二)落实“两创”倍增计划。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创业创新倍增计划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08〕37号)及其系列配套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轻工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把鼓励先进与限制、淘汰落后相结合,正确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推进结构优化升级。   (三)加大先进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积极引导重点骨干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加强企业研发能力;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大力采用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轻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对一些基本面好、带动就业明显、信用记录较好但暂时出现经营困难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短期融资券等,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利用出口信贷、出口信用担保等金融工具,帮助企业便利贸易融资,防范国际贸易风险。   (五)积极引进实施重大项目。利用国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利时机,主动出击,积极引进中央企业、大型国企的重大项目。加强新产品开发,延伸产业链,强化产业配套。积极引导企业集聚化、集约化发展,打造特色产业基地。
相关文档 more+
  •  
登录合规网
解读×
加入清单×
加入 管理清单
系统提示×
很抱歉,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下载太过频繁,如继续下载,请输入验证码并点击继续下载
继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