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环境部:未来三年形成生态环境信息“一张图”
4月9日,生态环境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2018—2020年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方案》,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大平台、大系统,形成生态环境信息“一张图”。
会议认为,信息化是驱动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力量,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正成为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会议指出,要根据当前工作总体形势,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大平台、大系统,形成生态环境信息“一张图”。关键是完善生态环境信息化工作体制机制,推动信息化建设重大任务统筹规划、统筹建设、统筹应用。抓紧组织实施《2018—2020年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方案》,做好年度任务分解,明确重点项目责任部门、时间节点和考核目标。推动跨部门生态环境信息共享,强化数据分析和应用。
2. 自然资源部正式挂牌 统管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
自然资源部10日挂牌。作为统一管理山水林田湖草等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部门,自然资源部整合了原国土资源部及原国家海洋局、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还有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和原国家林业局的相关职责。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也由自然资源部管理。
3. 欧盟拟立法监测卡车二氧化碳排放
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近日就针对重型车辆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燃油消耗数据实施监控的法规草案初步达成一致。提出该草案的欧盟委员会表示,这将是欧盟首次对监测重型车辆二氧化碳排放进行立法。根据草案内容,“重型车辆”包括卡车、公共汽车以及客车等。欧盟所有成员国都必须对重型车辆的注册情况进行监测和上报,汽车制造商也同样必须监测和上报这些车辆的二氧化碳排放和燃油消耗情况。草案还规定,欧盟委员会有权公开这些被上报的数据,并建立相应的核实体系。此外,欧盟还将建立行政处罚制度,防止汽车制造商瞒报或上报伪造数据。该草案还有待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分别正式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