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重点内容概括:
1. 明确了突发环境事件的定义、分类和应急管理工作的原则。
2. 规定了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中的职责和义务。
3. 强调了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建立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4. 规定了企业事业单位在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事后恢复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5. 明确了信息公开和罚则,对违反规定的企业事业单位依法追究责任。
法规意义和影响: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于规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生命安全、环境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办法强化了企业事业单位的环境风险防控责任,提高了政府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企事业单位义务和合规红线:
1. 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完善风险防控措施。
2. 排查治理环境安全隐患,制定应急预案并备案、演练。
3. 加强环境应急能力保障建设。
4.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依法进行处理,并对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
5. 公开环境风险防范、应急预案及演练、事件发生及处置等情况。
触及合规红线将面临责令改正、罚款等处罚,严重时可能被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