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人工智能+”治理能力,推进人工智能与国家安全治理深度融合。深刻理解“人工智能+”在国家安全治理领域的重要意义,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论述,深刻认识“人工智能+”赋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意义
(一)总书记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论述为“人工智能+”指明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理论命题,为我国新时代治理指明了前进方向。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为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这为人工智技术在国家安全治理中的应用确立了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人工智能+”治理实践提供科学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要坚持大安全理念,构建大安全格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键是“总体”,强调坚持国家安全工作的系统思维和方法,强调国家安全要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各方面、各环节,强调打总体战,用全社会全政府全体系全手段应对重大国家安全风险挑战。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诸多重点领域,其中,人工智能也被列入国家安全重点领域,凸显了运用人工智能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国家安全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必须统筹谋划、协同创新、稳步推进。
(三)“人工智能+”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为筑牢国家安全屏障、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开辟了新的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家安全治理中的应用,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工智能+”国家安全治理代表着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通过技术赋能推动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手段的全面创新,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准确把握新形势新挑战,深刻认识提升国家安全治理能力的迫切需求
(一)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对国家安全治理提出更高要求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错综复杂,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我国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明显加大。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等新兴领域的安全挑战日益突出。传统的治理模式和手段已难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迫切需要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二)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对安全治理能力提出新标准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环境质量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治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迫切需要提升治理的精准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需要新的科技解决方案。人民群众对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传统的治理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的治理需求。
(三)技术变革带来的机遇挑战要求治理能力与时俱进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提升国家安全治理能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机遇。随着各类人工智能深度嵌入公共领域,在对社会发展不断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也对传统治理框架提出新的要求。面对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我国必须加快推进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立健全与新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创新治理体系,有效提升治理效能。
三、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全面提升国家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
(一)以“人工智能+”推进惠民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人工智能技术在惠民服务领域的应用,深刻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途径。通过智能化手段赋能公共服务,能够实现政务服务向智能化、个性化、精准化方向发展,推动建立更加高效便民的服务体系,破解民生服务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通过智能化资源配置和精准化服务供给,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让偏远地区和困难群体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
(二)以“人工智能+”实现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人工智能技术是未来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重要手段,通过构建智能化的安全防护体系,为人民群众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安心生活。人工智能技术将推动公共安全治理向预防性、主动性、精准性转变,能够实现对各类安全风险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最大程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全面提升社会治安防控、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的治理水平,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安全防护网络,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安全风险隐患,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安心、更加舒心、更加放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以“人工智能+”推动总体国家安全水平全面跃升
人工智能技术是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技术赋能能够显著提升国家安全治理的系统性、协调性、有效性,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空间安全、互联网治理、生态环境安全等重点领域发挥关键作用,有效应对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筑牢国家安全屏障,维护国家主权、群众安全、发展利益。“人工智能+”国家安全治理推动构建大安全格局,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有效防范化解各领域重大风险,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强安全保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安全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结语
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家安全治理领域的深化落地,集中体现在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我们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对国家安全治理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在惠民服务、社会公平、群众安全、总体安全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国家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巨大变革,主动适应时代要求,让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大力量。(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正高级工程师 张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