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秘密鉴定工作规定 》解读

解读法规: 国家秘密鉴定工作规定
解读专家: 合规网 解读日期: 2025-07-16
《国家秘密鉴定工作规定》是为规范国家秘密鉴定工作而制定的法规,其重点内容如下: 1. **法规重点**: - 明确了国家秘密鉴定的定义,即对涉嫌泄露国家秘密案件中相关事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及密级进行鉴别和认定的活动。 - 规定了国家秘密鉴定的申请、受理、办理、复核、监督等流程。 - 强调了鉴定工作应遵循依法、客观、公正的原则,确保事实清楚、依据充分、程序规范、结论准确。 - 规定了办案机关可以申请国家秘密鉴定,以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鉴定的职责。 - 明确了不得鉴定为国家秘密的事项,如公众需知晓的、属于工作秘密等。 - 规定了申请国家秘密鉴定所需提交的材料和不予受理的情形。 - 详细规定了鉴定程序,包括征求鉴定意见、专家咨询、危害评估等。 - 规定了复核程序,办案机关可对鉴定结论申请复核。 - 规定了监督管理措施,包括回避制度、保密要求、变更或纠正定密情况等。 2. **法规意义和影响**: - 该规定对于保护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 对相关主体行为规范和权益保护起到重要作用,确保国家秘密鉴定工作的合法性、正当性和有效性。 - 对社会、经济、行业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规范了国家秘密鉴定工作,提高了国家秘密管理的法治化水平。 3. **新法变化内容**: - 替代了2013年发布的《密级鉴定工作规定》,更新了国家秘密鉴定的相关规定,以适应新的法律环境和工作需要。 4. **企事业单位义务和权利**: - 义务:企事业单位在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上,需配合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鉴定,提供必要的材料和信息,遵守保密要求。 - 权利:在国家秘密鉴定过程中,企事业单位有权申请复核,对可能错误的鉴定结论提出异议。 - 合规红线:企事业单位不得泄露国家秘密,不得在鉴定过程中弄虚作假或故意出具错误鉴定意见,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登录合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