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22修订)》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22修订)》重点内容概括如下:
1. **法规目的与适用范围**:旨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适用于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农产品生产经营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2. **农产品定义与质量安全**:农产品指来源于农业活动的初级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指农产品质量达到标准,符合健康、安全要求。
3. **监督管理职责**: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负责。
4. **生产经营者责任**: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负责,应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5. **风险管理与标准制定**:国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制定和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6. **农产品产地管理**:建立农产品产地监测制度,提出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的建议。
7. **农产品生产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制定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培训和指导。
8. **农产品销售管理**:销售的农产品应符合质量安全标准,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售企业应进行抽查检测。
9. **法律责任**:对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
**法规意义和影响**:该法规的修订对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消费者健康,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强化了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监管,明确了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提高了违法成本,有助于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社会共治体系。
**新法变化内容**:2022年修订版相较于旧版,更加强调了风险管理、全程控制和科学监管,增加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规定,强化了对网络平台销售农产品的监管,以及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的建设。
**企事业单位义务与权利**:农产品生产经营者需依法建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生产记录,保证产品符合质量安全标准。他们享有按照规定使用农产品质量标志的权利,但不得冒用标志。合规红线包括不得使用国家禁止的农业投入品,不得销售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