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期货业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办法》解读

解读法规: 证券期货业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解读专家: 合规网 解读日期: 2025-07-15
《证券期货业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办法》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为保障证券期货业网络和信息安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行业稳定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法规。该办法自2023年5月1日起施行,替代了2012年的《证券期货业信息安全保障管理办法》。 **法规重点**: 1. **适用范围**:适用于在中国境内建设、运营、维护、使用网络及信息系统的核心机构和经营机构,以及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信息技术系统服务机构。 2. **原则与责任**:核心机构和经营机构应建立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提升安全保障水平;信息技术系统服务机构应遵循技术安全、服务合规原则。 3. **监督管理**:中国证监会负责监督管理,包括制定监管规则、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网络安全应急演练等。 4. **运行管理**:核心机构和经营机构应具有完善的信息技术治理架构,保障人员和资金投入,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5. **应急处置**:建立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网络安全事件,保护事件现场和相关证据。 6.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运营者应强化安全管理措施,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7. **促进与发展**:鼓励技术创新,提升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8. **法律责任**:违反办法规定的机构和个人将面临监管措施和行政处罚。 **法规意义和影响**:该办法强化了证券期货业网络和信息安全的法律框架,对提升行业网络安全管理水平、保护投资者信息、维护市场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新法变化内容**:与2012年的办法相比,新办法增加了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管理要求,强化了对信息技术系统服务机构的监管,明确了网络和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报告机制,以及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特别规定。 **企事业单位义务与权利**: - **义务**:建立和维护网络和信息安全防护体系,遵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进行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报告,保护投资者个人信息。 - **权利**:依法进行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参与行业网络和信息安全规划和标准制定,享受行业协会提供的自律管理服务。 - **合规红线**:未按规定履行网络和信息安全保护义务,违规处理个人信息,未及时报告网络安全事件等行为将受到监管处罚。
相关标准 more+
  •  
相关文档 more+
  •  
登录合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