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2024修正) 》解读

解读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2024修正)
解读专家: 合规网 解读日期: 2025-05-28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是中国为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和应对生物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保护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而制定的重要法律。该法律涵盖了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体制、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和动植物疫情、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安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人类遗传资源与生物资源安全、防范生物恐怖与生物武器威胁、生物安全能力建设等多个方面。 

法规重点: 

1. 生物安全定义与范畴:明确了生物安全的定义,并规定了适用本法的活动范畴。 

2. 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体制: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明确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责。 

3. 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规定了监测网络的建立、预警发布、联防联控机制等。 

4. 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安全: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实行分类管理,强调了伦理原则和风险防控。 

5.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规定了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标准和管理要求。 

6. 人类遗传资源与生物资源安全:强调了国家对人类遗传资源和生物资源的主权,规定了采集、保藏、利用和对外提供的相关活动。 

7. 防范生物恐怖与生物武器威胁:明确了防范措施和禁止行为。 

8. 生物安全能力建设:包括发展规划、科技研究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 

9. 法律责任:对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规意义和影响:该法律的实施对于提升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促进生物技术健康发展、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它对相关行业和领域的行为规范和权益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对违法行为设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强化了法律的威慑力。


新法变化内容:2024年修正版对原有法规进行了更新,以适应新的生物安全挑战和国际合作需求。


企事业单位义务与权利:企事业单位需遵守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加强生物安全意识和伦理意识的培养,配合政府进行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同时,它们有权举报危害生物安全的行为,并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开展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活动。 


合规红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危害生物安全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瞒报传染病疫情、未经批准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未经批准的人类遗传资源和生物资源的采集与对外提供等。违反这些规定将面临法律责任。

登录合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