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戒潮位核定管理办法(2024修订) 》解读

解读法规: 警戒潮位核定管理办法(2024修订)
解读专家: 合规网 解读日期: 2025-05-28

《警戒潮位核定管理办法》(2024修订)是自然资源部为规范沿海警戒潮位核定工作、防御和减轻海洋灾害而制定的法规。

该法规的核心内容包括: 

1. 警戒潮位定义:指防护区沿岸可能出现险情或潮灾需进入戒备或救灾状态的潮位既定值。 

2. 适用对象:适用于在中国境内从事警戒潮位核定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3. 核定原则:遵循统一管理、科学规范和服务应用的原则,每5年核定一次,必要时及时补充修订。 

4. 职责分工:自然资源部统筹全国工作,海区局监督管理,省级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海洋减灾中心提供技术指导和审查。 

5. 组织实施:包括数据收集、统计分析、临时验潮站设立等,省级主管部门需编制技术报告并征求意见。 

6. 技术审查:包括材料报送、初步审核和技术审查三个程序,重点审查技术报告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7. 公布与备案:技术报告通过审查后,由省级主管部门报政府批准并公布,随后向自然资源部和海区局备案。 

8. 法规意义和影响:该法规对提高海洋灾害防御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行为规范和权益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9. 新旧法规变化:2024年修订版替代了2013年的旧版,更新了警戒潮位核定的管理办法,以适应新的海洋灾害防御需求。 

10. 企事业单位义务和权利:企事业单位需按照规定进行警戒潮位核定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享有按规定程序和技术要求进行核定的权利。触及合规红线的行为包括未按规定进行核定、数据造假等。

登录合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