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经济主体会获得增量和存量“双重收益”,之前年度积累的存量留抵退税有望在今年全部转化为“跨周期调节”、推动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
3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政策安排,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强力支撑;部署综合施策稳定市场预期,保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关注到,此次国常会确定的留抵退税的具体政策,既覆盖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也聚焦了六大重点行业企业。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白彦锋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这六大行业的选择充分体现了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对高质量发展的全面把握。从本次留抵退税的行业选择上可以明显看出,进入新发展阶段之后,我们不是为了增长而增长,而是在夯实制造业这一国民经济根基和保障基本民生基础上,瞄准创新驱动的实实在在的高质量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国常会还对留抵退税的具体实施时间进行了部署,明确增量4月1日起按月全额退还。对于存量留抵退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6月底前全额退还,六大行业企业7月1日起办理全额退还,年底前完成。中央财政在按现行税制负担50%退税资金基础上,再安排1.2万亿元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基层落实退税减税降费和保就业保基本民生等。新增留抵退税地方负担部分中央财政补助平均超过82%。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留抵退税的措施不仅聚焦主体,考虑到企业的切实压力,同时对增量、存量的退税都比较及时有序。存量留抵退税的时间与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错开,也体现了时间安排的有序和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
聚焦主体有序退税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
“今年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这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各类市场主体直接高效的纾困措施,是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的关键举措,也是涵养税源、大力改进增值税制度的改革。”此次国常会决定,一是对所有行业小微企业、按一般计税方式纳税的个体工商户退税近1万亿元。二是对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6个行业企业的存量、增量留抵税额进行全额退还。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从退税主体来看,既覆盖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这一最大的市场主体,对保就业、保民生、稳增长发挥关键性、基础性的作用,也对需要重点支持的行业或是现阶段遇到一些困难的行业进行及时的扶持。从六大行业的选择来看,涵盖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与民生息息相关、培育经济新动能、可持续发展的行业、受疫情影响大的行业等多个方面。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国常会还对留抵退税的具体实施时间进行了部署。
“此次部署的措施不仅聚焦主体,考虑到企业的切实压力,同时对增量、存量的退税都比较及时有序。”在施正文看来,退税不同于减税,对抗风险能力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但税费负担较重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来说可以直接增加资金量,且存量留抵税额6月底前全额退还,增量4月1日起按月全额退还,真正做到“雪中送炭”、“放水养鱼”。
对于六大行业企业,存量7月1日起办理全额退还,年底前完成;增量4月1日起按月全额退还。施正文认为,存量留抵退税的时间与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错开,也体现了时间安排的有序和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
白彦锋认为,从时间节点来看,增量4月1日起全额返还;存量部分,小微企业和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将在上半年全部完成,这就意味着相关经济主体会获得增量和存量“双重收益”,之前年度积累的存量留抵退税有望在今年全部转化为“跨周期调节”、推动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这些都有助于化解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为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提供财政保障。
避免加重地方财政负担
政府工作报告还明确,中央财政将加大对地方财力支持,补助资金直达市县,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资金调度,确保退税减税这项关键性举措落实到位,为企业雪中送炭,助企业焕发生机。
对此,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中央财政在按现行税制负担50%退税资金基础上,再安排1.2万亿元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基层落实退税减税降费和保就业保基本民生等。新增留抵退税地方负担部分中央财政补助平均超过82%。会议要求,加强资金监管,确保退税资金直达市场主体、对地方的补助直达市县基层,坚决打击偷税骗税骗补行为。
我国增值税中央与地方的现行分享比例为五五分成。白彦锋坦言,从此次部署的措施来看,虽然中央财政只分享了增值税收入中的大约50%,但在新增留抵退税地方负担部分当中,中央财政补助平均超过82%。也就是说,新增留抵退税主要是靠中央财力来支撑的,不会加重地方财政负担,使得地方财政有更多财力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这样一来,获得留抵退税的经济主体和地方财政就会从此次改革当中获得“双重红利”。
施正文认为,这将有助于在留抵退税过程中减轻地方财政压力,更有助于退税政策的落实。以增量为例,“新增留抵退税地方负担部分中央财政补助平均超过82%”则意味着地方需要负担的比重已不超过新增总量的9%。
3月21日,财政部召开会议,明确要迅速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以制度性、阶段性、一次性举措相结合的组合式退税政策等方式,落实全年增加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所有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以及“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六个行业的留抵税额全部退还到位,直接增加企业现金流。具体操作时优先安排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记者 卜羽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