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常会:确定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举措 加大重点工程以工代赈力度

解读法规:
解读专家: 解读日期: 2022-07-01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举措,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就业和消费;部署加大重点工程以工代赈力度,拓展就业岗位,带动农民工等增收;决定开展提升高水平医院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试点,促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会议指出,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稳住经济大盘、稳就业保民生有效助力。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重大项目融资支持,有利于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条件下,更好发挥引导作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银行存贷款在规模和结构上更好匹配,实现扩大有效投资、带动就业、促进消费的综合效应。会议决定,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但不超过全部资本金的50%,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财政和货币政策联动,中央财政按实际股权投资额予以适当贴息,贴息期限2年。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配套融资支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抓紧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会议指出,以工代赈受益面大、带动效应强,能为群众特别是农民工、脱贫人口等规模性提供务工岗位,支持他们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进而拉动消费特别是县域消费,是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举措,要加大实施力度。一是政府投资重点工程要在确保质量安全等前提下,能用尽用以工代赈。二是在重点工程配套设施建设中实施一批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劳务报酬占中央资金比例由原规定的15%以上提高到30%以上。三是在项目前期准备和建设各环节明确以工代赈任务要求,督促及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会议强调,我国交通发展成就显著,但交通网络人均密度仍然较低,要加大补短板投资,带动就业和消费增加,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年内再开工一批国家高速公路联通、省际公路瓶颈路段畅通、内河水运通道建设、港口功能提升等工程。引导金融机构提供长期低利率贷款。

“融资问题一直是制约基建投资增长的关键环节。重大项目往往具有开发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外部性强的特征,与政策性、开发性金融的契合度较高。进一步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作用,有利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服务的精准性,一定程度缓解基建投资的资金约束问题。预计下半年我国基建投资仍将保持较高增长,成为托底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市场化募集资金,是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的条件下,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改善当前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局面,优化信贷布局。有利于更好地支持资金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利率敏感度高的基建项目。特别是这些资金可以用来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能够更好地发挥杠杆效应,撬动超万亿规模的投融资,对扩大有效投资、提振基建投资意义显著。同时,这些资金也可以用作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快速补足部分项目资本金,推动专项债对应的项目尽早落地,形成实物工作量。

范若滢认为,加大重点工程以工代赈力度,一方面,能够有效为人民群众拓展就业岗位,尤其有利于实现为低收入人群的稳就业、增收入的目标;另一方面,加快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有利于更好发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记者 班娟娟)

 

登录合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