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劳动监察规定
颁布机构: |
浙江省人民政府 |
生效状态: |
作废 |
所属类型: |
地方政府规章 |
适用地区: |
浙江省 |
适用领域: |
劳动保障监察 |
生效日期: |
1997/02/01 |
颁布日期: |
1997/01/05 |
颁布机构: |
浙江省人民政府 |
生效状态: |
作废 |
所属类型: |
地方政府规章 |
适用地区: |
浙江省 |
适用领域: |
劳动保障监察 |
生效日期: |
1997/02/01 |
颁布日期: |
1997/01/05 |
第一条为了加强劳动监察工作,保障劳动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劳动行政部门对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的劳动监察,适用本规定。
劳动行政部门对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形成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的劳动监察,依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的劳动监察,是指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进行教育、制止,并予以行政处罚的行为。
对劳动安全卫生监察,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劳动监察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实行劳动行政部门监察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任何组织和个人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都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六条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应当设立劳动监察机构,具体负责劳动监察工作。
下级劳动监察机构在业务上接受上级劳动监察机构的监督和指导。
第七条用人单位的主管部门和公安、工商行政管理、财政、人民银行、卫生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劳动行政部门开展监察工作。
各级工会组织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
第八条省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对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省属和中央、外省、部队属用人单位及其劳动者进行监察,也可以委托所在市(地)劳动行政部门进行监察。
市(地)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市(地)属用人单位及其劳动者进行监察。
县(市、区)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省、市(地)劳动行政部门监察范围以外的用人单位及其劳动者进行监察。
第九条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监察职责为:
(一)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进行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宣传、教育;
(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依法制止、查处违法行为;
(三)对劳动监察人员进行培训和监督;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条劳动行政部门应当配备专职劳动监察员和兼职劳动监察员。
劳动监察员应当从熟悉劳动法律、法规、规章和劳动业务,坚持原则,秉公办事,能胜任劳动监察工作的人员中选任。
第十一条劳动监察员的任职资格由省劳动行政部门考核认定。
劳动监察员由同级劳动行政部门任免,并报省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劳动监察员执行公务,有权进入用人单位了解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查阅必要的资料,并对劳动场所进行检查;可以根据查处劳动违法案件的需要,采取录音、摄影、摄像的方式取得证据。
劳动监察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秉公执法,不得泄露案情和用人单位的保密资料,不得泄露检举人和控告人的姓名。
第十三条劳动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向用人单位下达《劳动监察询问通知书》、《劳动监察限期整改指令书》。用人单位应当据实作出书面答复。
第十四条劳动监察的内容为:
(一)遵守招用职工规定的情况;
(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情况;
(三)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四)遵守国家工资总额宏观调控规定的情况;
(五)支付职工工资的情况;
(六)遵守社会保险规定的情况;
(七)遵守职工福利规定的情况;
(八)遵守职业培训、技能开发规定的情况;
(九)遵守女职工、未成年工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
(十)保障残疾人劳动权益的情况;
(十一)遵守职业介绍规定的情况;
(十二)维护境外就业人员合法权益的情况;
(十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监察事项。
第十五条劳动监察采取日常检查、重点抽查、劳动年检和违法案件专项查处等方式。
第十六条对因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而引发的突发事件,劳动行政部门及劳动监察机构应当及时介入,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教育、疏导,妥善处理。
第十七条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劳动合同行为的监督管理,对因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害或者经济损失的,劳动行政部门可以依法责令赔偿。
第十八条各级劳动监察机构应当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建立和健全举报制度。
第十九条劳动监察员执行公务应当有2人以上共同进行,并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劳动监察员证件。
第二十条劳动监察机构对发现的劳动违法行为,经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予以登记立案,并及时组织调查取证,查明事实。调查必须全面、客观、公正。
第二十一条劳动行政部门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行政部门及其劳动监察机构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应当进行复核。
当事人在法定范围内要求听证的,劳动行政部门及其劳动监察机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组织听证。
第二十二条案件调查终结或者听证结束后,劳动行政部门的负责人应当及时对调查或者听证结果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处理决定。
对决定予以行政处罚的,劳动行政部门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并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加盖劳动行政部门的印章。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劳动监察机构应当在7日内依法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条件的劳动监察组织实施行政处罚。
第二十三条劳动监察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的30日内结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结案时间的,应当报上一级劳动行政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60日。
第二十四条劳动监察员与劳动监察案件的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当事人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其回避。劳动监察员的回避由劳动行政部门负责人决定。
第二十五条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的10日内,将制作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报送上一级劳动行政部门备案;属重大行政处罚决定的,还应当同时报送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第二十六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可以当场予以处罚的,由专职劳动监察员依照法定程序予以处罚。
第二十七条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给予警告、2000元以下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阻挠劳动监察员依法行使监督检查权的;
(二)隐瞒事实真相,出具伪证或者隐匿、毁灭证据的;
(三)拒绝提供有关资料或者拒绝对劳动监察机构下达的《劳动监察询问通知书》、《劳动监察限期整改指令书》作出答复的;
(四)打击报复举报人员的。
第二十八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九条劳动行政部门违法行使劳动监察职权的,由上级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劳动监察员违法行使劳动监察职权的,由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因违法行使劳动监察职权给当事人造成损害的,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第三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应当加强对劳动监察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一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监察工作经费,每年由劳动行政部门向同级财政部门提出申请,由财政部门核拨。
第三十二条本规定自1997年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