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考核条例
颁布机构: |
劳动部 |
生效状态: |
在用 |
所属类型: |
部门规章 |
适用地区: |
中国 |
适用领域: |
劳动关系 |
生效日期: |
1990/07/12 |
颁布日期: |
1990/07/12 |
颁布机构: |
劳动部 |
生效状态: |
在用 |
所属类型: |
部门规章 |
适用地区: |
中国 |
适用领域: |
劳动关系 |
生效日期: |
1990/07/12 |
颁布日期: |
1990/07/12 |
工人考核条例
1990年6月23日国务院批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考察工人的思想政治表现和生产工作成绩,鉴定实际技
术业务水平,调动工人生产劳动和学习政治、技术业务的积极性,全面提
高工人队伍素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
第三条 国家实行工人考核制度。对工人的考核应当与使用相结合,
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其工资待遇。
第四条 工人考核工作应从实际出发,统筹安排,严格标准,保证质
量。
第二章 考核种类
第五条 工人考核分为录用考核、转正定级考核、上岗转岗考核、本
等级考核、升级考核,以及技师、高级技师(以下统称技师)任职资格的
考评。
第六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从社会招收录用新工人,包括录
用技工学校、职业学校、职业高中的毕业生,以及就业训练中心和其他各
种就业训练班结业的学生,须经工人考核组织的录用考核,方能择优录用
。
第七条 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时,须经转
正定级考核。经考核合格发给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或者《岗位合格证
书》或者《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之后,方能上生产工作岗位独立操作,
并根据其思想政治表现、生产工作成绩和实际技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工资等级。考核不合格者准予延期补考。补考仍不合格者应当解除劳动合
同或者调换其他工作。学徒、见习、试用期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可以提前
进行转正定级考核。
第八条 工人改变工种,调换新的岗位,或者操作新的先进设备时,
应经过技术业务培训和上岗转岗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在精密稀有设备上
工作和从事特种作业的工人,离开生产工作岗位一年以上,重新回到原岗
位,应有一定的熟悉期,期满经技术业务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并按考核
成绩,重新确定技术等级。
第九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根据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工作需要
,对本单位的工人定期进行本等级的技术业务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允许补
考。补考仍不合格者,应降低其技术等级或者调换工作岗位,重新确定技
术等级和工资待遇。
第十条 工人经本等级考核合格的,可以申请参加升级考核。升级考
核一般二至三年进行一次。有特殊贡献者经班组推荐和工人考核组织批准
,可以提前参加升级考核或者越级考核。考核合格者发给相应的《技术等
级证书》,作为使用和调整工资的依据。
第十一条 优秀的高级技术工人,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参加技
师任职资格的考评。有突出贡献的技师,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高级
技师任职资格的考评。考评合格,分别发给相应的《技师合格证书》,作
为应聘职务的凭证。
第三章 考核内容
第十二条 工人考核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表现、生产工作成绩和技术
业务水平。
第十三条 工人思想政治表现的考核,主要包括遵守宪法、法律和国
家政策以及本单位的规章制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劳动态度等方面。
第十四条 工人生产工作成绩的考核,主要包括完成生产任务的数量
和质量,解决生产工作中技术业务问题的成果,传授技术、经验的成绩以
及安全生产的情况等方面。
第十五条 工人技术业务水平的考核,主要是按照现行《工人技术等
级标准》或者《岗位规范》进行技术业务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
工人技师任职资格的考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第四章 考核方法
第十六条 工人思想政治表现的考核,在加强班组日常管理的基础上
,定期进行。
工人生产工作成绩的考核,在加强班组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可以采用
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方法,明确评分标准,定期进行。
第十七条 工人技术业务理论考核以笔试为主,操作技能考核可以结
合生产或者作业项目分期分批进行,也可以选择典型工件或作业项目专门
组织进行。技术业务水平考核评定采用百分制,六十分为合格。
第十八条 工人思想政治表现、生产工作成绩和技术业务水平三项考
核成绩均合格的,即为考核合格。
第五章 考核组织和管理
第十九条 全国工人考核工作由劳动部综合管理,并负责制定有关规
定,指导协调工人考核工作。
第二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行政部门和国务
院有关部门的劳动工资机构,制定实施办法,分别负责综合管理本地区、
本部门的工人考核工作。
第二十一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行政部门会同
本地区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劳动工资机构会同本部门的
有关业务机构,分别成立工人考核委员会,负责组织本地区、本部门的工
人考核工作。
第二十二条 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企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组
成不同专业(工种)的考核组织,负责具体考核工作。各专业工种的考核
组织成员中,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技师、高级技术工人
。
第二十三条 《技师合格证书》,地方所属单位由省、自治区、直辖
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行政部门核发;国务院各部门所属单位由其主管部门
的劳动工资机构核发。
《技术等级证书》的核发办法,地方所属单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
及计划单列市劳动行政部门规定;国务院各部门所属单位由其主管部门的
劳动工资机构规定。
企业内部的《岗位合格证书》的核发办法,由企业自行规定,但企业
主管部门有统一规定的,应当按照统一规定办理。
第二十四条 《技师合格证书》由劳动部统一印制。
《技术等级证书》由劳动部统一规定式样。
《岗位合格证书》的式样,企业主管部门有规定的,按规定办;企业
主管部门无规定的,由企业自行规定。
《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式样、印制和核发办法,按照国家有关规
定办理。
第六章 罚 则
第二十五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违反本条例第六条规定招收
录用新工人的,当地劳动部门不予办理招收录用手续。
第二十六条 各级工人考核组织成员,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的
工作人员在工人考核、评审过程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应当视情节轻
重,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根据人事管理权限对直接责任人员给
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七条 违反《技师合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书》、《特种作
业人员操作证》的核发办法和规定,滥发上述证书的,除应当宣布其所发
证书无效外,还应视情节轻重,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对有关责
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对其中通过滥发证书获取非法收入的,应当没收其
非法所得,并可处以非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
究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集体所有制和私营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人考核工作参照
本条例执行。
第二十九条 工人考核工作所需经费由财政部会同劳动部另行规定。
第三十条 本条例由劳动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劳动部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二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劳动人事部一九八三年发
布的《工人技术考核暂行条例》(试行)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