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关于贯彻《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
颁布机构: |
宜兴市人民政府 |
生效状态: |
在用 |
所属类型: |
地方规范性文件 |
适用地区: |
无锡市 |
适用领域: |
薪酬福利和保险 |
生效日期: |
2008/07/18 |
颁布日期: |
2008/07/18 |
颁布机构: |
宜兴市人民政府 |
生效状态: |
在用 |
所属类型: |
地方规范性文件 |
适用地区: |
无锡市 |
适用领域: |
薪酬福利和保险 |
生效日期: |
2008/07/18 |
颁布日期: |
2008/07/18 |
关于贯彻《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
宜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宜兴市财政局
宜劳社[2008]65号
各镇人民政府,环科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各主管部门、资产经营公司、有关单位:
根据无锡市政府《关于贯彻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的意见》(锡政发[2008]103号)、《关于贯彻〈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锡劳社险[2008]16号)和省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贯彻《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处理意见:
一、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关于退休年龄的规定。参保人员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退休年龄时,符合退休条件的,其所在用人单位应及时为其办理退休报批手续;灵活就业人员个人申请后由各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机构(以下简称代理机构)负责办理。灵活就业人员超过退休年龄,应补缴从事社会劳动期间的养老保险费,符合退休条件的,其养老保险待遇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定的退休时间之次月起发放。
二、自2008年8月起,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不再下达社会保险费征缴计划。符合退休条件的,由所在单位办理退休报批手续。缴费年限不符合退休条件的,按下列情况分别处理:本人要求一次性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按本意见第四条办理;农村职工本人要求转办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按宜劳社[2005]31号文件规定执行;本人要求延长缴费的,由用人单位于职工到达退休年龄的次月20日前,将该职工档案移交至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本人可自愿选择代理机构,参照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继续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费。
灵活就业人员到达退休年龄未办理退休手续的作自愿延长缴费处理。延长缴费人员缴费满规定年限后,本人提出退休申请的当月为退休时间,从次月起享受基本养老金。
三、女干部、管理(或技术)岗位的女职工年满55周岁办理退休手续,用人单位应按规定申报女干部、管理(或技术)岗位的女职工的岗位信息(申报办法附后),未按规定申报的,从2008年8月起视同年满50周岁的女工人停止下达征缴社会保险费计划,属于应申报而未申报的对象暂停征缴期间应当享受的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在补申报且征缴到账后享受相应的待遇。其中,医疗费用采用后台审核按规定现金结报办法。
四、《规定》实施(2007年9月1日)前到达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员,但未具备《规定》第十八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条件的,仍按原省政府139号令的规定领取一次性养老待遇,即按缴费每满1年发给相当于2个月当地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8月31日期间到龄的以1558元/月计发)的养老金和其个人账户中的全部储存额。其中,中断缴费的灵活就业人员不再进行补缴。
《规定》实施后到达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员,但未具备《规定》第十八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条件的,按其个人账户的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并按照本人1996年1月1日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2个月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五、病退人员在接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的三个月内办理退休,以办理时间作为退休时间,超过三个月不来办理退休手续的,需重新通过无锡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
六、参保人员首次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年龄不超过国家和省规定的退休年龄。1986年9月至1992年12月间离开工作单位,且此前工作年限可计算缴费年限的参保人员,以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定的参加工作时间作为首次参保时间。
七、2006年10月1日至2008年7月31日期间由于暂停办理一次性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而造成企保转新农保延期需补缴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暂停办理期间的补缴费用仍按原出资渠道缴纳;暂停办理期间符合享受新农保待遇的从到龄次月起按规定给予补发。企保转新农保的具体办法仍按宜劳社[2005]31号文件规定执行。
八、参保人员办理退休手续时,应由征缴科核对其身份证号、缴费年限和缴费记录,核对准确后将其个人信息转入退休人员资料库,再由养老给付科审核参保人员的档案后审批退休。参保人员不符合退休条件,办理一次性养老待遇结算的,应由本人在《养老保险待遇一次性支付审批表》上签名,明确选择领取一次性养老待遇或将一次性养老待遇转入新农保,其中一份由农保经办机构存档,作为是否享受新农保待遇的依据。
九、各用人单位和代理机构应加强参保人员和退休人员的档案管理,在条件成熟时将退休人员档案移交市劳动保障局集中管理。
附件:1、《女干部、管理(或技术)岗位的女职工岗位申报办法》
2、《企业管理(或技术)岗位名录申报表》
3、《女干部、管理(或技术)岗位女职工申报花名册》
4、《女干部、管理(或技术)岗位女职工申报表》
宜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宜 兴 市 财 政局
二○○八年七月十八日
--------------------------------------------------------------------------------
抄报:无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政府办公室
抄送:市政府法制办公室
发至:各行政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
--------------------------------------------------------------------------------
宜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2008年7月18日印发
--------------------------------------------------------------------------------
共印45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