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实施方案
颁布机构: |
云南省人民政府 |
生效状态: |
在用 |
所属类型: |
地方规范性文件 |
适用地区: |
云南省 |
适用领域: |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 |
生效日期: |
2013/07/11 |
颁布日期: |
2013/07/11 |
颁布机构: |
云南省人民政府 |
生效状态: |
在用 |
所属类型: |
地方规范性文件 |
适用地区: |
云南省 |
适用领域: |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 |
生效日期: |
2013/07/11 |
颁布日期: |
2013/07/11 |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
(云政办发〔2013〕99号)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云南省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3年7月11日
云南省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实施方案
为加强我省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工作,促进节约石油资源和改善空气质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国办发〔2013〕12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示范工程为抓手,加快内燃机节能减排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产业化,培育再制造龙头企业,推进内燃机替代能源多元化应用,降低内燃机燃油消耗率,提高我省内燃机产品节能减排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二、主要目标
到2015年,全省节能型内燃机产品占全社会内燃机产品保有量的60%。与2010年相比,内燃机燃油消耗率降低10%;实现节能型内燃机产品规模化生产;培育1户发动机再制造重点企业;全省示范城市使用天然气动力的城市公交车和出租车的比例均达到30%以上,政府采购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占新增采购量的50%以上,替代汽柴油30万吨;推广符合国家节能环保标准农机具10万台套,加快老旧高耗能农机具淘汰步伐;建立内燃机产品节能减排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内燃机节能减排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积极引进推广国内外先进的内燃机节能减排新技术,研发具有高原特色的节能型内燃机。加大商用车、乘用车柴油发动机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力度,重点开发欧Ⅲ、欧IV、欧V排放标准的多缸小缸径柴油发动机。
(二)加快内燃机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应用。积极开展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加强和改善喷油器总成、电控执行器、轨压传感器、进油计量阀、电控单元生产的质量控制。提高增压器制造水平及自主研发能力,掌握可变几何截面涡轮、可调多级增压、增压器轻量化等关键技术。
(三)大力推广应用排气后处理装置。重点提升选择性催化还原器、颗粒捕集器、废气再循环系统、三元催化和氧化催化转化器、在线诊断系统、关键气体传感器的技术水平,加强排气后处理装置与整机的协调匹配,提高产品生产与使用的一致性和产品的可靠性、耐久性。
(四)提高内燃机制造过程节能减排水平。重点推广薄壁铸造、精密铸锻、热处理及表面加工等绿色制造工艺,实现内燃机生产过程节能节材。鼓励企业在新产品开发和出厂试验环节使用具有高效能量回收功能的交流电力测功器,回收利用内燃机测试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和电能。
(五)积极研发替代燃料内燃机产品。鼓励替代燃料发动机与现有发动机制造体系兼容。积极发展适应云南高原特点的天然气单燃料内燃机、生物柴油内燃机。加强内燃机高效燃用替代燃料、有效控制非常规排放等基础研究,以及天然气供应系统、点火及其电控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开发适于内燃机应用替代燃料专用润滑油和排气后处理技术。
(六)积极开展内燃机产品再制造。制定实施内燃机产品再制造推进计划,积极开展内燃机产品再制造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优选再制造技术路线,完善再制造工艺流程,支持采用表面修复等关键技术,建立健全有利于旧件回收的市场体系,推广符合质量技术标准要求的内燃机再制造产品,鼓励对汽车、工程机械用发动机及其关键零部件开展再制造。
四、重点工程
(一)研发基地建设工程。依托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引进优秀人才、先进技术和有实力的合作伙伴,整合省内科研力量,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型内燃机产品,力争5年内建成全国知名的、具有高原特点的节能型发动机研发基地。
(二)内燃机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应用工程。加大内燃机节能减排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到2015年,节能型柴油机、天然气发动机、混合动力配套柴油发动机分别达到年产15万台、3000台、500台生产规模。
(三)内燃机再制造工程。加强内燃机再制造技术引进、开发和应用,制定内燃机再制造技术标准以及再制造内燃机推广应用管理办法,建立老旧内燃机回收体系,依托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云南省内燃机再制造中心。
(四)内燃机节能减排推广示范工程。积极倡导绿色出行,落实内燃机节能产品推广目录,加大推广节能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出租车力度,创建一批绿色交通示范城市。发挥政府部门在节能环保型汽车使用方面的表率示范作用,加大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力度,到2015年县级以上政府采购节能新能源汽车占新增采购量的50%以上。
(五)内燃机燃油改燃气配套工程。积极创建“油改气”及以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为燃料的运输装备应用示范城市,创建使用液化天然气(LNG)燃料的长途客运运营示范线路。加大对保有车辆实行燃油改燃气力度,积极引导更新车辆使用天然气单一燃料。完善油改气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完善油改气车辆检审制度。到2015年,示范城市使用天然气动力的城市公交车和出租车的比例均达到30%以上。
(六)老旧内燃机淘汰工程。建立老旧内燃机淘汰报废制度,严格执行落后内燃机产品评价规范和淘汰产品目录,对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辆一律按期淘汰报废。积极推行高污染机动车限行的管理措施,引导市民绿色出行。逐步建立我省农机报废更新制度,加快淘汰老旧及高耗能农机,促进技术先进、节能环保、安全可靠型农机的推广应用。完善并严格执行机动车及发动机环保型核准制度、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重点企业、行业协会要高度重视内燃机节能减排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我省内燃机产品及有关配套产业发展。
(二)健全标准体系。根据国家标准,实行内燃机产品燃油消耗限值管理,明确燃油消耗率限定值、推荐值和目标值,达不到限值标准的内燃机产品不得生产、销售、使用。研究制定替代燃料内燃机产品技术标准和内燃机再制造工艺技术、产品质量、生产管理等标准,对替代燃料内燃机和再制造产品发展进行规范。开展行业能效对标活动,提高内燃机制造业能源利用效率。
(三)加强监督管理。加强节能减排政策法规及内燃机产品节能减排有关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切实加强准入管理,强化监督检查,开展落后产品淘汰制度、燃油消耗限值标准等执行情况的检查行动,确保各项管理措施、制度标准得到严格执行。
(四)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科技计划专项资金,釆取多种渠道加大对内燃机节能减排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加强内燃机生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能力建设,积极创建内燃机工业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强化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产学研相结合,提高我省内燃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构建以可行性研究、产品研发咨询、技术标准制定和产品检测为主要内容的行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
(五)制定完善激励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对我省内燃机研发、产业化、试点示范等工作的支持,促使我省生产的节能型内燃机产品进入国家推广目录。全面落实节能型内燃机产品税收减免政策。研究制定推广本省生产的节能型内燃机、节能环保型汽车的财政扶持政策,带动高效内燃机的发展。完善老旧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促进农业机械节能减排。研究制定推广应用液化天然气(LNG)车辆的财税激励政策。对内燃机产品提前达到节能减排有关标准的企业,在企业技术改造、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能力建设和科研开发等方面研究按照规定给予补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