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天然气利用中长期规划

颁布机构: 湖南省人民政府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湖南省 适用领域: 节能与资源利用
生效日期: 2013/03/16 颁布日期: 2013/03/16
颁布机构: 湖南省人民政府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湖南省
适用领域: 节能与资源利用
生效日期: 2013/03/16
颁布日期: 2013/03/16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天然气利用中长期规划》的通知 (湘政办发〔2013〕20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湖南省天然气利用中长期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3年3月16日 湖南省天然气利用中长期规划(2012-2020年)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目 录   1 天然气利用现状   1.1 气源现状   1.2 基础设施现状   1.3 利用现状   1.4 存在问题   2 供需形势分析   2.1 资源供应   2.2 需求预测   2.3 供需平衡   3 指导思想和目标   3.1 指导思想   3.2 基本原则   3.3 发展目标   3.4 发展战略   4 天然气利用规划和部署   4.1 利用规划   4.2 管网规划布局   4.3 CNG加气站布局   4.4 调峰设施规划   4.5 投资规模及效益分析   5 保障措施   附图1 湖南省天然气管网现状图(略)   附图2 2015年湖南省天然气管网布局图(略)   附图3 2020年湖南省天然气管网布局图(略)   前 言   2005年随着忠武线潜湘支线的建成投产,大大促进了湖南省的天然气发展。截止到2010年底,全省有37个县市使用天然气,其中7个地市、12个县市使用管道天然气,天然气消费量达到12.3×108m3。“十二五”期间,湖南省深入推进“四化两型”社会建设,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对清洁能源的需求非常迫切。将大力发展和使用天然气作为“两型”社会、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全省县级以上城市全部用上天然气(“气化湖南工程”)的目标。随着西二线支干线建成投产和中贵线、西三线、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等管线的规划建设,将为“气化湖南工程”创造客观条件。   按照省委、省政府“气化湖南工程”的战略部署,湖南省发改委与中国石油共同开展了湖南省天然气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规划以2010年为基准年,规划期为2012年至2020年。 1 天然气利用现状   湖南省利用天然气的时间较短,真正大规模开始利用天然气始于忠武线的潜湘支线投产。2005年6月30日,忠武线潜湘支线建成投产,配套建设长常、湘醴、潭衡3条支线,长沙、株洲、湘潭、岳阳、衡阳、常德、益阳、醴陵等8个城市用上管道天然气。近几年来,随着天然气供应条件的逐步改善,众多燃气公司在各市州、县市积极开展城市燃气业务,全省天然气利用业务发展迅速。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建成天然气输气干线管道303km,支线管道598.1km;全省已有7个地级市通上了管道天然气,通过管道天然气、CNG(压缩天然气)和LNG(液化天然气)等方式利用上天然气的县(市)已达到37个,占全省88个县(市)的42%,其中利用上管道天然气的县(市)为12个,占全省88个县(市)的13.6%。2010年全省天然气消费量达到12.3×108m3,其中忠武线的供应量为10.8×108m3,LNG的供应量为1.5×108m3,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1.14%。   1.1 气源现状   2010年,湖南省的天然气供应气源主要为忠武线潜湘支线管输天然气。   忠武线气源来自于重庆忠县,自东横贯湖北,止于武汉,主干线长度760km,干线管径711mm,设计压力6.4MPa,年设计输气能力30×108m3。其中,潜湘支线湖南段全长214km,设计压力6.3MPa,管径610mm,年设计输气能力19×108m3。潜湘支线途经岳阳、长沙、湘潭、株洲4市,并通过长沙-常德支线、湘潭-衡阳支线、湘潭-醴陵支线为常德、益阳、衡阳和醴陵供气,2010年实际供给气量10.8×108m3。   2011年7月,西二线樟树-湘潭支干线建成投产,为湖南省天然气提供新的气源。   1.2 基础设施现状   1.2.1 天然气管道   截至2011年,全省已建成天然气管道13条,总里程901.1km,其中:国家骨干管道2条,总里程303km;市、县供气支干线、支线11条,总里程598.1km。天然气管道主要分布在以长株潭为中心的东北部地区,西北、西南及东南部地区尚无天然气管道。   西二线樟树-湘潭支干线、忠武线潜湘支线和长沙-常德天然气管道属于中石油,湘潭-衡阳、衡阳-衡阳县、湘潭-醴陵天然气管道由地方投资建设并管理。   西二线樟树-湘潭支干线东起西二线干线樟树分输站,沿线经过江西的新余、宜春、萍乡和湖南的株洲,达到湘潭末站。管道全长263km,管径660mm,设计压力10MPa,沿线设有6座站场和10座阀室,设计输气量为30.0×108m3/a,2011年7月建成投产。   忠武线潜湘支线北起湖北省潜江分输站,南至湖南省湘潭计量站,沿途经过湖北省潜江市、监利县和湖南省岳阳、长沙、株洲等8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全长340.5km,沿线穿越长江1次,管径610mm,设计压力为6.3MPa,设计输量为19.0×108m3/a,2005年6月建成投产。   长沙-常德天然气管道工程利用忠武线潜湘支线气源,在星沙门站经过计量后分输,经铜官、望城、益阳、德山,至常德皇木关末站,全线共设6个工艺站场,管线全长188km,管径406.4mm,设计压力4MPa,设计输量为6.4×108m3/a。   湘潭-衡阳天然气管道工程北起忠武线湘潭支线的末站,南至衡阳末站,途经湘潭县、衡山县、南岳区、衡阳县、石鼓区等三县两区,全长138km,管径为457mm,设计压力3MPa,管道设计输量5×108m3/a。   湘潭-醴陵天然气管道工程始于忠武线湘潭分输站,经三县两市,到达醴陵末站,全长67km,管径为355.6mm,设计压力6.4MPa,管道设计输量8×108m3/a。   省内天然气管道现状见附图1。   表1.2-1 省内已建天然气管道主要参数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设计输量 (108m3/a) 长度 (km) 管径 (mm) 设计压力 (MPa) 建成 时间 经营业主 一、国家干线管道 1 西二线樟树-湘潭支干线 30 89 660 10 2011年 中石油 2 忠武线潜湘支线(湖南段) 19 214 610 6.3 2005年 中石油 二、市、县支干线、支线 3 长沙-常德 6.4 188 406.4 4 2006年 中石油 4 湘潭-衡阳 5 138 457 2.5 2007年 中油金鸿 5 衡阳-衡阳县 0.2 23.5 273 1.6 2006年 西纳天然气 6 湘潭-醴陵 8 67 355.6 6.3 2006年 中油中泰 7 长沙-浏阳(永安镇) 3.6 30 350 1.6 2010年 新奥燃气 8 宁乡支线 0.8 42 159 0.4 2007年 湖南中油燃气 9 望城支线 3 31 323.5 1.6 2006年 新华联 10 益阳-桃江 0.4 34.6 219 0.8 2009年 益阳中油 11 来凤-龙山 0.4 8 159 1.6 2005年 民生燃气 12 益阳-沅江 21 219 2.5 2011年 沅江中油燃气 13 汉寿支线 15 219 2.5 合 计 901.1   1.2.2 CNG加气站   湖南省内压缩天然气供气对象主要为CNG汽车用户和管网没有通达的城镇天然气用户,其中以CNG 汽车用户为主。CNG汽车加气站基本布局在城区内,以出租车和公交车为主。截至2010年底,全省共有9个市州建有62座CNG加气站,其中母站7座(总规模112×104m3/d)、子站(减压站)55座,各市州CNG加气站数量见表1.2-2。省内压缩天然气对城镇供气主要通过CNG加气母站、CNG拖车减压站模式供应,在韶山、湘乡、临湘、华容、南县、桃源、澧县、津市等地建有CNG减压站对所在区域供气。   表1.2-2 全省各市州CNG加气站分布表   序  号   市  州   CNG母站   CNG子站(减压站)   1   长沙市   2   18   2   株洲市   1   3   3   湘潭市   2   6   4   衡阳市   3   5   邵阳市   1   6   岳阳市   1   11   7   常德市   1   9   8   张家界市   1   9   益阳市   3   合 计   7   55   1.3 利用现状   2010年,全省天然气消费量12.3×108m3,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1.14%。从各市州利用天然气情况来看,全省天然气利用以忠武线干线、支线管道覆盖区域为主,主要集中在长株潭和周边的衡阳、岳阳、益阳、常德等地。发展了衡阳钢管厂、长沙卷烟厂、常德卷烟厂、醴陵陶瓷等一批重点工业用户。各市州天然气利用情况见图1.3-1   图1.3-1 各市州天然气利用量(略)   从消费类型来看,全省天然气消费结构以城市燃气和工业燃料为主,没有发电和化工等用气。2010年,城市燃气消费量7.44×108m3,占总量的60.4%,气化人口近500万人;工业燃料消费量4.88×108m3,占总量的39.6%。   图1.3-2 2010年天然气消费结构图(略)   截至2010年底,全省14个市州中已有12个用上天然气(含管道气、LNG、CNG)。其中: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常德、益阳、衡阳7个地市和醴陵市、望城县、宁乡县、衡阳县、沅江市、桃江县、汉寿县、龙山县等12个县市利用管道天然气,其余市州、县市区都是利用LNG或者CNG供气。   表1.3-1 全省天然气气化区域统计表 序号 市州 行政区划 气化情况 市辖区 县(市) 市辖区 县(市) 1 长沙市 5 4 管道气 浏阳市、长沙县、宁乡县、望城县 2 株洲市 4 5 管道气 株洲县、醴陵市、茶陵、炎陵 3 湘潭市 2 3 管道气 湘潭县、韶山市、湘乡市 4 衡阳市 5 7 管道气 衡山县、衡东县、衡阳县、衡南县 5 邵阳市 3 9 LNG 武冈市、邵东县、邵阳县、新邵县、隆回县、新宁县 6 岳阳市 3 6 管道气 临湘市、汨罗市、平江县、华容县、湘阴县 7 常德市 2 7 管道气 津市、桃源县、汉寿县、澧县 8 张家界市 2 2 CNG 慈利县、桑植县、 9 益阳市 2 4 管道气 沅江市、桃江市、南县 10 郴州市 2 9 LNG 桂阳县 11 永州市 2 9 LNG 12 怀化市 1 11 LNG 13 娄底市 1 4 14 湘西自治州 8 龙山县 合计 34 88 37   1.4 存在问题   1) 资源供应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2005年忠武线潜湘支线通气以来,经过近5年的市场培育和发展,天然气质优、环保、方便、经济的优越性被各类用户接受和认同,市场需求快速增加;另一方面,受气田产能建设推迟和川渝地区供应紧张的双重影响,潜湘支线实际供气量远小于设计输气能力。2010年忠武线对湖南的供气量为10.8×108m3,与湖南省框架协议气量14.38×108m3相比,缺口3.58×108m3。在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各用气城市采取多种措施限制用户发展、压缩需求,影响了天然气市场快速、健康发展。   2011年西二线樟树-湘潭支干线投产以后,湖南省气源紧张的局面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由于西二线面临珠三角、长三角和江西、湖北等省对资源的激烈争夺,天然气资源供不应求的局面在湖南省将继续存在。   2) 管网不够完善,市场消费受限   天然气资源是基础,市场是导向,管道是连接资源和市场的纽带与桥梁。天然气市场区域的扩大,消费量的增长,要求天然气管道的输送能力和输送量适时地相应增长,并且需要超前建设。   目前,湖南省境内天然气长输管道有13条,但总里程仅为901.1km,14个地州市中仅覆盖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岳阳、益阳、常德7个地市,16个县级市仅覆盖醴陵、浏阳、沅江3个。全省大部分地级市和县级市、县城都没有管道天然气,天然气市场消费区域受到限制,市场消费量的增长也受到限制。因此,需要根据天然气资源和市场增长情况,完善省内天然气管网,扩大天然气市场区域,保证天然气市场消费量的稳定、快速增长。   3) 调峰能力不足   湖南省地处我国中南地区,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居民、公服、采暖空调等用户都有较大的季节调峰需求。根据忠武线潜湘支线供应岳阳、长沙、湘潭等地近几年用气量的统计数据,月高峰系数达到1.4左右,季节调峰需求占年用气量的5%~8%。   由于上游忠武线受气源产能限制,季节调峰能力极为有限,只能依靠气田产能变化进行幅度有限的季节调峰,不能满足下游城市季节调峰的需要;目前下游城市也基本没有季节调峰能力。由于上下游均没有足够季节调峰设施和能力,只能对用户采取停止供气和限制供气措施,来度过季节性用气高峰。   此外,小时调峰、日调峰能力也严重不足,大多城市天然气利用基础较差,缺乏足够的储气设施;各城市应考虑采用高压管道、球罐、LNG等多种方式储气,确保有足够的调峰能力。 2 供需形势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天然气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天然气储量、产量快速上升,海外引进稳步推进,输配系统快速发展,消费市场实现了由产地到跨区域消费的转变,消费结构逐步实现多元化。未来随着天然气勘探开发和海外引进步伐的进一步加快,输配系统的逐步完善和天然气利用规模的不断扩大,天然气在国家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将逐步提高,天然气工业将得到快速发展。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的《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2015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2300×108m3,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达到7.5%;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2760×108m3,其中国产天然气(含煤制气、煤层气)供应能力达到1760×108m3,页岩气产量65×108m3,已签署合同进口气量935×108m3。“十二五”期间天然气供需形势逐步好转,到“十二五”末,初步形成以西气东输、川气东送、陕京线和沿海主干道为大动脉,连接四大进口战略通道、主要生产区、消费区和储气库的全国主干管网,形成多气源供应,多方式调峰,平稳安全的供气格局。   2.1 资源供应   未来湖南省可供利用的天然气资源包括省外引入资源和省内自产资源两部分,省外引入资源主要为已建的忠武线潜湘支线、西二线樟树-湘潭支干线,拟建西三线、中卫-贵阳联络线和规划的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供应的天然气;省内自产资源主要为页岩气、煤层气等天然气。   2.1.1 忠武线   忠武输气管道是“十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近50亿元,工程包括忠县-武汉干线和荆州-襄樊、潜江-湘潭、武汉-黄石三条支线,全长1375km,干线管径711mm,设计压力6.3MPa,设计输量30×108m3/a。工程于2003年8月28日正式开工,2004年11月16日实现干线及黄石支线、襄樊支线进气投产,2004年12月25日实现商业供气;2005年5月26日湘潭支线投产。   忠武线给湖南省供气通过由潜江至湘潭的支线(潜湘支线),潜湘支线北起湖北省潜江市,途经监利、岳阳、长沙、株洲、湘潭等9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全长340.5km,湖南省境内214km,管径610mm,设计压力为6.3MPa,设计年输气能力19×108m3。全线设监利计量站、清管站,岳阳计量站,长沙计量站,湘潭计量站5座,截阀室9座,工程于2003年6月开工,2005年7月向长沙供气。   湖南省各市州与中石油协议气量为14.38×108m3,近几年由于川渝气区供需矛盾较大,忠武线供应气量有所减少,未来供应不足部分由西二线或西三线补充。   2.1.2 西二线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该工程主供气源来自土库曼斯坦,主要目标市场为珠三角、长三角和中南地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口岸,总体走向为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浙江、江苏、上海、安徽等14个省(区、市),包括1条主干线和8条支干线,总长度9102km,项目总投资1422亿元。主干线全长4843km,采用X80级管线钢,管径1219mm,设计最高压力12MPa,设计输气能力300×108m3/a。2009年底西二线干线西段(霍尔果斯-中卫)及中卫-靖边支干线已建成投产,2011年7月西二线东段干线中卫-广州段全线贯通。   湖南省供气主要由樟树-湘潭支干线供应,该线路东起西二线干线江西省樟树分输站,向西到湖南省湘潭市,湖南境内线路全长89km,管径660mm,设计压力为6.3MPa,管道设计输量为30×108m3/a,最大输气能力可达到40×108m3/a,设醴陵、株洲、湘潭三座分输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核准西二线供应湖南省气量2015年达到12×108m3。2011年7月,该管道建成投产。   2.1.3 西三线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是中国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该工程以中亚天然气为主供气源,主要目标市场为中南、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西气东输三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总体走向为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共10个省、自治区。全线包括1干8支3库1LNG应急调峰站,干线、支线总长度为7378km,项目建设总投资1250亿元。管道干线管径1016mm,设计压力10MPa~12MPa,设计输气能力300×108m3/a。   干线管道途经湖南省岳阳、长沙、株洲等地,设有岳阳分输站、长沙分输站、株洲分输站三座分输站。工程2012年10月开工建设,预计2014年底建成投产,2015年开始供应湖南省。   2.1.4 中卫-贵阳联络线   中卫-贵阳联络线北起宁夏中卫,由北向南经甘肃、四川、重庆,到达贵阳末站。管道干线全长1613km,管径1016mm,设计压力10MPa,设计输气能力150×108m3/a。预计2013年建成投产,该管道建成后可通过贵州遵义分输站,建设遵义-铜仁管道往湖南湘西自治州和怀化市供气。供应气量根据湘西、怀化等地消费量确定。   2.1.5 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   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后,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中石化结合公司自身优势、发展需要和新疆地区煤制天然气项目进展,提出规划建设新疆至广东、浙江等地的外输管道(简称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该工程包括一干五支,干线管径1219mm,设计压力12MPa/10MPa,设计输气能力300×108m3/a,长度4501km,支线2872km,管道全长7373km。配套建设中原23和江汉黄场储气库,并建设温州LNG项目作为管道应急调峰气源。   新疆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在湖南段建设有西线方案和东线方案两个方案。西线方案为干线由常德澧县进入湖南,由北向南,途经临澧、桃源、常德、汉寿、桃江、宁乡、湘乡、衡阳、常宁、耒阳、郴州,进入广东境内,并建设赣浙支线和广西支线。东线方案为干线由岳阳进入湖南,由北向南,途经汨罗、平江、长沙、株洲、衡山、衡阳、耒阳、永兴、郴州,进入广东境内,并建设赣浙支线和广西支线。根据湖南省天然气发展总体布局,考虑目前现有供气管道多集中在东部、北部地区,为促进西部地区天然气产业发展,本规划将西线方案做为推荐方案。   根据目前初步结合成果,预计远期供应湖南气量为30×108m3~50×108m3/a。   2.1.6 页岩气、煤层气   2010年7月23日,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准成立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该中心设在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心已启动我国页岩气资源评价、储层识别以及有利目标区筛选等工作。据初步估算,我国页岩气资源量超过25×1012m3,其中南方海相志留系龙马溪组和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气成藏条件最为有利,主要特点是有机质含量高、厚度大,页岩气资源约12×1012m3,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蜀南、鄂西、苏皖浙3个有利区带,面积约40×10.4km2。   目前,中石油页岩气勘探开发正稳步推进,主要技术采用丛式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已经开始运用在四川威远、长宁区块、富顺-永川及昭通区块的勘探开发中,其中威远区块中的筇竹寺和龙马溪剖面已经获得较好的产量。   为推进湖南省页岩气开发工作,2011年5月湖南省能源局与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进行衔接,2011年6月中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组织专家开展页岩气现场踏勘工作。专家一行分别到张家界桑植志留系龙马溪组剖面、张家界杆子坪寒武系筇竹寺组剖面、吉首龙山县茨岩塘及常德石门杨家坪寒武系筇竹寺组剖面进行了现场踏勘。专家认为湖南省西北部的湘西州、张家界、常德一带是页岩气形成的有利地区,其构造位置为桑植-石门复向斜,其中志留系龙马溪组和寒武系两套地层均有页岩气分布,页岩厚度50m~300m,平均大于120m,有机质含量高、厚度大,资源前景看好,具备开发价值;需要进一步开展地质浅钻工作,研究保存和富集规律,开展页岩样品的分析化验,了解储层条件,进一步筛选优选区块;郴州地区煤层气具备勘探开发价值,主要特点是层数多(2-10层)、累积厚度大、厚度变化大(0.1m~8.31m)、区块埋深基本都在1000m以内,煤层含气量高,顶板封盖条件好等优点,中石油已取得永兴-马田-华塘、梅田等三个区块矿权,面积约1135km2,已启动开展勘探前期工作。   为加快湖南省页岩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应积极推进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加快页岩气的前期工作,尽快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力争“十三五”期间取得突破性进展。   2.1.7 供应小计   综上所述,未来湖南省天然气供应主要由忠武线、西二线、中卫-贵阳联络线、西三线、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和省内页岩气、煤层气来满足。根据目前各管道的输气能力和气量初步安排,预计2015年全省可供气量达到65×108m3/a,2020年供应气量达到135.6×108m3/a。   表2.1-1 湖南省可供气量一览表(108m3/a) 年    份 2015年 2020年 需    求 71.5 135.6 供   应 忠武线 65 135.6 西二线 中贵线 西三线 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 页岩气、煤层气 合   计 65 135.6   2.2 需求预测   2.2.1 预测方法   天然气市场需求预测采用项目分析法,将用户分成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发电及化工四大行业,以现有及规划用气项目为基础,结合各类用户的用气指标、参数对四类用户分别进行测算,然后汇总各市州、各县城及各类用气需求。   对于城市燃气用户,分为居民、公服商业、CNG汽车、采暖等用户。其中,居民用气以城镇人口、气化率及居民用气指标为基础进行测算,城镇人口根据各城市提供数据,气化率根据不同城市分别选取,居民用气按每人每年72m3测算;公服商业用气参考同类城市和用能现状按居民用气的一定比例计算,地级城市按50%,县级市按40%,县城按30%;CNG汽车用气根据公交车、出租车保有情况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根据汽车单位里程耗气量、年行驶里程测算,公共汽车百公里耗气按36m3,出租车百公里耗气按8.5m3;采暖用气以采暖面积、采暖用气指标为基础进行测算,采暖期按60天,单位面积耗气按4m3测算。   对于发电用户,根据电厂(分布式能源站)规划的年运行小时数、每千瓦时耗气量测算年耗气量。   对于工业燃料,不同的产品,单位耗能不同,测算时参考各类工业用户的耗气指标或根据消耗的其它燃料进行折算。   对于化工用户,以单位化工产品的用气量为基础测算。   2.2.2 需求分析   2005年忠武线潜湘支线建成后,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常德、益阳、衡阳等7个城市开始使用管道天然气。但由于气源不足,制约了湖南省天然气市场发展。随着西二线樟树-湘潭支干线建成投产,湖南省天然气供应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天然气市场将快速发展,需求潜力较大。   1) 需求总量   2010年湖南全省天然气消费量为12.3×108m3,预计2011年全省需求总量为17.1×108m3,2015年增加到71.5×108m3,2020年达到135.6×108m3,2010年~2020年年均增长27.1%。   图2.2-1 湖南省天然气需求量预测图(略)   2) 需求结构   需求结构方面,湖南省天然气市场需求以工业燃料和城市燃气为主,有少量化工和发电用气。   2015年,工业燃料的天然气需求量36.7×108m3,占全省需求总量的51.3%。工业用气主要集中在长沙、株洲、衡阳、岳阳、常德、湘潭等城市,主要用气行业为陶瓷、卷烟、钢铁、有色冶炼、装备制造等。   2015年,城市燃气行业的天然气需求量21.84×108m3,占全省需求总量的30.6%。其中,居民用气约10.54×108m3,气化人口约1500×104人;公服商业用气约6.03×108m3,约占居民用气的57.2%。   2015年,天然气发电的需求量10.0×108m3,占全省需求总量的14.1%,主要考虑各市州的楼宇型、区域型、工业园型分布式能源项目。   2015年,天然气化工的需求量2.9×108m3,占全省需求总量的4.1%,主要考虑岳阳市的中石化长岭炼厂和巴陵石化的制氢需求。   表2.2-1 全省天然气需求结构预测表(108m3) 应 用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20年 工业燃料 9.0 13.6 22.3 30.3 36.7 69.77 城市燃气 8.19 10.63 13.70 17.14 21.84 39.67 发 电 0.0 0.0 2.4 5.5 10.0 21.77 化 工 0.0 1.6 2.9 2.9 2.9 4.40 合 计 17.14 25.85 41.27 55.85 71.47 135.61   图2.2-2 2015年全省天然气需求结构图(略)   2010年全省常住人口657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845万人,天然气气化约500万人,气化率为17.6%。预计2015年全省城市燃气需求达到21.84×1108m3,其中居民用气10.54×108m3,气化人口约1500万人;公服商业用气6.03×108m3,占居民用气的57.2%;采暖用气0.93×108m3,采暖面积超过2000×104m2;车用CNG需求4.33×108m3,气化出租车超过20000辆、公交车超过10000辆。   表2.2-2 城市燃气用气结构表(108m3) 应 用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20年 居 民 4.01 5.17 6.73 8.35 10.54 19.30 公服商业 2.78 3.41 4.10 4.90 6.03 9.43 采 暖 0.06 0.18 0.36 0.61 0.93 2.31 车用CNG 1.34 1.87 2.50 3.28 4.33 8.63 合 计 8.19 10.63 13.70 17.14 21.84 39.67   表2.2-3 2015年天然气需求预测表(108m3) 市州 2015年 城市燃气 工 业 化 工 发 电 合 计 居 民 公福商业 车 用 采 暖 小 计 长沙 2.70 2.19 1.17 0.37 6.44 6.23 3.57 16.24 常德 0.86 0.43 0.31 0.05 1.65 1.95 0.342 3.94 郴州 0.53 0.21 0.19 0.02 0.94 1.27 0.11 2.32 衡阳 1.18 0.62 0.43 0.10 2.34 3.51 1.6 7.45 怀化 0.37 0.13 0.14 0.02 0.67 0.37 0.047 1.09 娄底 0.40 0.17 0.14 0.02 0.74 5.11 0.22 6.06 邵阳 0.75 0.29 0.23 0.04 1.31 1.08 2.39 湘潭 0.58 0.37 0.26 0.05 1.25 2.24 2.00 5.49 湘西自治州 0.23 0.10 0.09 0.01 0.42 0.26 0 0.67 益阳 0.46 0.23 0.29 0.07 1.04 4.19 0.92 6.15 永州 0.51 0.19 0.14 0.03 0.86 0.52 0 1.38 岳阳 0.98 0.50 0.43 0.07 1.98 1.47 2.90 0.2 6.55 张家界 0.14 0.10 0.12 0.01 0.37 0.17 0.035 0.58 株洲 0.85 0.52 0.37 0.08 1.82 8.33 1.00 11.15 总计 10.54 6.03 4.33 0.93 21.84 36.69 2.90 10.04 71.47   表2.2-4 2020年天然气需求预测表(108m3) 市州 2020年 城市燃气 工业 化工 发 电 合计 居 民 公福商业 车 用 采 暖 小 计 长沙 4.83 2.83 1.74 0.85 10.25 9.71   6.53 26.49 常德 1.31 0.62 0.54 0.13 2.60 3.31   0.792 6.70 郴州 1.20 0.46 0.51 0.07 2.24 3.17   1.03 6.44 衡阳 2.09 0.92 0.97 0.27 4.25 7.67   2.8 14.72 怀化 0.99 0.35 0.46 0.08 1.88 2.55   0.397 4.82 娄底 0.83 0.34 0.35 0.07 1.60 6.84   1.08 9.52 邵阳 1.45 0.54 0.64 0.10 2.72 3.01     5.73 湘潭 0.98 0.60 0.49 0.11 2.17 3.54   3.50 9.21 湘西自治州 0.52 0.22 0.21 0.03 0.99 1.78   0.144 2.91 益阳 0.90 0.41 0.60 0.13 2.05 5.94   1.94 9.93 永州 1.23 0.45 0.39 0.09 2.17 3.12   0.27 5.56 岳阳 1.42 0.73 0.74 0.17 3.07 2.60 4.40 1.12 11.19 张家界 0.34 0.24 0.26 0.03 0.88 0.40   0.17 1.44 株洲 1.21 0.72 0.72 0.16 2.81 16.15   2.00 20.96 总计 19.30 9.43 8.63 2.31 39.67 69.77 4.40 21.77 135.61   6) 需求分布   湖南省天然气市场需求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主要集中在以长沙、株洲、湘潭为中心的“3+5”城市群,该地区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对天然气的需求较大。其中长沙、株洲、衡阳、岳阳需求较大,2015年分别为16.2×108m3、11.1×108m3、7.5×108m3、6.6×108m3,占全省需求总量的比例分别达到22.7%、15.6%、10.4%、9.2%。四个市州的需求量之和达到41.4×108m3,占湖南省需求总量的57.9%。   表2.2-5 全省分市州需求量表(108m3) 市州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20年 长沙 5.6 7.5 10.0 12.4 16.2 26.5 株洲 4.6 5.8 7.3 9.0 11.1 21.0 衡阳 2.1 3.1 4.4 5.9 7.5 14.7 岳阳 1.0 3.1 5.0 5.7 6.6 11.2 益阳 0.5 1.4 3.6 5.5 6.1 9.9 娄底 0.2 0.4 2.6 5.0 6.1 9.5 湘潭 1.4 1.8 3.1 4.4 5.5 9.2 常德 1.3 1.8 2.5 3.2 3.9 6.7 郴州 0.1 0.3 0.7 1.3 2.3 6.4 邵阳 0.3 0.6 1.2 1.7 2.4 5.7 永州 0.5 0.7 1.4 5.6 怀化 0.1 0.2 1.1 4.8 湘西 0.1 0.3 0.7 2.9 张家界 0.04 0.1 0.2 0.4 0.6 1.4 合计 17.1 25.8 41.3 55.9 71.5 135.6   2.3 供需平衡   根据天然气资源条件和需求预测分析结果,预计2015年全省天然气需求量71.5×108m3,可利用的资源量65×108m3,缺口量6.5×108m3;2020年需求量135.6×108m3,供应量可以满足全部需求,供需基本平衡。   表2.3-1 全省天然气供需平衡表(108m3) 项  目 2015年 2020年 市场需求 71.5 135.6 资源供给 65 135.6 平 衡 -6.5 0   由平衡表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存在一定供需缺口,随着西气东输三线、中卫-贵阳联络线、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等项目的投产和页岩气、煤层气开发利用取得突破,在争取气量落实的前提下,“十三五”期间缺口呈缩少趋势,预计2020年天然气供应量基本上可以满足全省天然气市场发展的需要。 3 指导思想和目标   3.1 指导思想   按照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求,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为目的;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形成覆盖全省的天然气管网布局,促进全省天然气市场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全覆盖、县县通”。   3.2 基本原则   1) 有序开发市场   坚持以天然气资源为基础,对全省天然气市场开发工作进行统筹规划,保证市场开发工作有序开展,避免加大供需矛盾。   2) 明确利用方向   坚持以国家颁布的《天然气利用政策》为依据,优先发展居民用气、公共建筑和公共服务用气、CNG汽车、分布式热电联产以及热电冷联产用气等属于优先类的城市燃气用户;适当发展城市燃气中采暖、空调,工业中的以天然气代燃料油、液化石油气和效益较好的以天然气代煤气、可中断用户,调峰电厂和化工制氢项目;不发展限制类和禁止类的天然气化工。   3) 多元供应方式   以实现“全覆盖、县县通”为目标,综合干线和支干线管道建设进度、市场规模等多方面因素,对于距离干线和支干线较近、市场规模较大的城市,优先发展管道天然气,对于距离干线和支干线较远、市场规模较小的城市,先期利用压缩天然气(CNG)、液化天然气(LNG)等作为过渡气源,培育市场,远期考虑实现管道气化。   3.3 发展目标   1) 2015年发展目标   配合全省节能减排工作,拓展天然气市场区域,保障城市居民、商业、车用CNG等城市燃气用气,合理推广工业用气,天然气消费量达到65×108m3,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4.3%(能源消费总量按2.01×108tce),替代煤炭865×104tce,减排CO21480×104t,减排SO23.6×104t。   2015年,全省管道总长度达到3914km,新建干线管道1条,长度289km;支干线管道6条,长度1093km,新建分输站22座;支线管道31条,长度1631km,新建分输站42座。全省14个市州、58个县市实现管道气化,其余城市通过CNG或LNG等方式供应,气化人口约1500万人。   规划建设LNG调峰站5座,总罐容达到3.5×104m3。   2) 2020年发展目标   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达到135.6×108m3,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7.3%(能源消费总量按2.5×108tce),替代煤炭1815×104tce,减排CO23100×104t,减排SO27.5×104t。   2020年,全省管道总长度达到6344km,新建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含支线),长度895km,新建支线管道21条,长度1535km,新建分输站32座。全省14个市州、88个县市实现管道气化,气化人口约2700万人。   在2015年前建设的5座LNG调峰站基础上扩建,总罐容达到6.0×104m3。   3.4 发展战略   1) 资源保障战略   天然气工业发展资源是基础,湖南省天然气资源相对匮乏,所需资源主要依靠省外调入,因此应从几方面积极争取资源供应。一方面积极与中石油、中石化等供应商深入合作,落实相关协议,争取中卫-贵阳联络线、西三线、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等天然气干线管道天然气进湘;向国家能源局等主管部门汇报、沟通,将省内管网与全国管网有效结合;一方面积极协调引进中石油、中石化等有关企业,对省内页岩气、煤层气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加快勘探开发,尽快实现产业化。通过以上两方面的努力,力争实现2015年、2020年的供应目标,提高资源保障。   2) 管网全覆盖战略   目前中国的天然气消费模式仍然是供应驱动消费的模式,天然气市场的发展与供应条件密切相关,供气条件改善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建管道。为实现全省2015年65×108m3、2020年135.6×108m3的消费目标,必须配套建设相应的支干线、支线管道。目前湖南省部分市州还没有管道天然气,在争取中卫-贵阳联络线、西三线、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等主干管道时,应同时考虑配套建设省内支干线,如湘潭-娄底-邵阳支干线、株洲-衡阳-郴州支干线、耒阳-永州支干线、铜仁-凤凰-怀化(吉首)支干线等。为扩大用气的市场区域,推动天然气在更广区域内的发展,促进天然气市场的快速发展,应该高度重视各县市支线管道的建设。2015年前,新建天然气管道3013km,管道气气化14个市州、58个县市;2015年~2020年,新建天然气管道2430km,全省所辖88个县市实现管道气气化。   3) 市场县县通战略   湖南省天然气市场经过5年的发展,截至2010年底,仅有7个市、12个县市利用管道天然气,管道气化率仅为13.6%;另有5个市、25个县市利用LNG或CNG,天然气气化率仅为42.0%。未来,随着天然气供应条件的改善,资源供应量快速增长,需要天然气市场也保持快速增长。天然气市场快速发展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拓展天然气利用领域,除传统的城市燃气、工业燃料用气外,发展天然气化工(制氢)、天然气发电(分布式能源)等用气;另一方面拓展天然气利用区域,除目前已通气城市外,对其他未通气县市要考虑通过管道气、LNG、CNG等多种方式供应,实现“全覆盖,县县通”目标,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4 天然气利用规划和部署   4.1 利用规划   4.1.1 利用方向   天然气利用方向应严格执行国家天然气利用政策,按照城市燃气、工业燃料的发展序列,积极开发城市燃气,优化工业燃料用户,有选择的发展优质化工用户。根据燃气、电力调峰需求,适度规划发展天然气发电用户。   4.1.2 利用原则   1) 城市燃气   符合湖南省城镇化发展目标要求和城市发展规模。   符合湖南省城镇发展规划和城市布局要求。   满足居民基本生活用气需求。   近远期结合,统筹考虑,分区分步实施。   2) 工业燃料   符合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符合湖南省工业发展要求,符合湖南省产业布局。   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中心,工业燃料置换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为目标。   3) 天然气发电   符合国家天然气发电的宏观政策。   符合湖南省的电力和电源结构规划,发展分布式能源。   4) 天然气化工   符合国家天然气化工的宏观政策。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先选择气价承受能力较高的天然气制氢项目。   4.1.3 利用目标   提高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天然气消费量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2015年达到4.3%,2020年达到7.3%。   扩大天然气利用的覆盖面,2015年14个市州、88个县(市)使用天然气,城镇人口的天然气气化率2015年达到44%,2020年达到67%。   提高天然气管道的覆盖率,2015年管道天然气覆盖率接近70%,除少数山区县(市)使用CNG或LNG外,其余全部使用管道天然气。   扩大天然气的利用领域,在传统的天然气利用领域外,拓展分布式能源等新型的天然气利用领域。   4.1.4 规划内容   1) 城市燃气   优先气化居民、公共建筑和公共服务、汽车等用户,确保各省辖市、县(市)、重点镇的城市燃气用气量。2015年14个市州、88个县(市)全部使用天然气,管道天然气覆盖率接近70%,居民生活用气量10.54×108m3/a,气化人口约1500万人,城镇人口的天然气气化率达到44%;公服商业用气6.03×108m3/a;城市中公交车、出租车等用气量4.33×108m3/a,气化车辆超过3万辆。   以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重点,适当考虑部分分户式采暖用气需求,2015年采暖用气量约1.04×108m3,覆盖采暖面积2000×104m2以上。   “十二五”期间,以气化市州及距离管道较近县市为重点,目前已通气各市州气化率达到70%~80%,未通气市州气化率达到40%~50%;主要县市气化率达到40%~60%,湘西、湘南等较晚用气县市气化率达到30%~40%。   表4.1-1 2015年、2020年各市州气化率一览表 市州 县市 2015年 2020年 备注 长沙 市区 70% 90%   县市 60% 80%   郴州 市区 50% 90%   县市 30%~40% 60%~70% 部分县市已利用LNG或CNG 常德 市区 80% 90%   县市 40% 70%   衡阳 市区 70% 90%   县市 40%~60% 80%   怀化 市区 40% 80%   县市 30%~40% 60%~70%   娄底 市区 60% 90%   县市 40% 70%   邵阳 市区 50% 80%   县市 30%~50% 60%~80% 部分县市已利用LNG或CNG 湘潭 市区 70% 90%   县市 60% 80%   湘西自治州 吉首市 40% 70%   县市 30% 60%   益阳 市区 70% 90%   县市 40%~60% 70%~80%   永州 市区 40% 80%   县市 30% 60%   岳阳 市区 70% 90%   县市 60% 80%   张家界 市区 50% 80%   县市 40% 70% 部分县市已利用LNG或CNG  株洲 市区 70% 90%   县市 40%~60% 70%~80%     2) 工业燃料   优先选择以气代油、以气代LPG(液化石油气)项目,同时考虑到节能减排,选择部分天然气代煤和代煤气项目,其中重点选择各省辖市中心城区的燃煤工业锅炉。预计2015年工业燃料行业的天然气消费量约36.69×108m3,用气行业包括陶瓷、卷烟、钢铁、有色冶炼、装备制造等;2020年达到69.77×108m3。   在工业用户燃料选择和置换过程中,要努力做到:   (1)以节能减排优先为原则,采取先进的工艺。   (2)为了改善大气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重点城市中心城区要积极实施燃煤锅炉改造工程。   (3)有条件的工业用户要采用双燃料系统,在天然气供应紧张时,可适时中断,确保居民用气。   3) 天然气发电   根据《湖南省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规划(2012-2020年)》,“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30个以上,争取1-2个成为国家的分布式能源示范区域,总装机容量600MW,天然气用量8.50×108m3。其中工业园型CCHP(分布式燃气热电联产系统)5个左右,装机容量达到375MW;区域型CCHP5个左右,装机容量达到75MW;上规模(2MW以上)的楼宇型CCHP20个以上,装机容量达到120MW;鼓励建设小/微规模的楼宇型CCHP,装机容量约30MW。   “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40个以上,新增总装机容量650MW,新增天然气用量10.23×108m3。其中工业园型CCHP5个左右,装机容量达到265MW;区域型CCHP5个左右,装机容量达到185MW;上规模(2MW以上)的楼宇型CCHP30个以上,装机容量达到135MW;小/微规模的楼宇型CCHP装机容量约65MW。   此外,长沙电厂二期扩建考虑燃气电厂,规划建设2台185MW燃气机组,一期建设1台185MW机组,计划2013年开工,2015年建成投产;“十三五”期间,再建设1台185MW机组。预计2015年天然气用量1.50×108m3,2020年达到3.00×108m3。   4) 天然气化工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先选择气价承受能力较高的巴陵石化、长岭石化制氢项目,预计2015年天然气用量2.90×108m3,2020年达到4.40×108m3。   5) 小结   综上所述,湖南省天然气利用规划主要用气量,预计2015年为71.47×108m3,2020年达到135.61×108m3。   表4.1-2 湖南省天然气利用规划(108m3) 行  业 2015年 2020年 城市燃气 居  民 10.54 19.30 公服商业 6.03 9.43 车  用 4.33 8.63 采  暖 0.93 2.31 小  计 21.29 37.24 工业燃料 36.69 69.77 发  电 10.04 21.77 化  工 2.90 4.40 总  计 71.47 135.61   4.2.1 规划思路   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已建的忠武线、西二线及拟建的中卫-贵阳联络线、西三线、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为依托,统筹规划湖南省内支干线、支线,分期实施,逐步形成覆盖全省天然气管网;通过管道与LNG、CNG等多种供气方式结合,满足湖南省各县市用气需求,实现县县通。优化管道线路走向,优选管径,按2020年规模考虑,并适当留有余量。   4.2.2 总体方案   1) 管网布局   湖南省境内干线管网布局以已投产忠武线潜湘支线、西二线樟树-湘潭支干线和拟建的中卫-贵阳联络线、西三线、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为依托,配套建设省内供气支干线和调峰设施,逐步形成“四纵四横输气管道、五座LNG调峰站”省级骨架干网。   四纵四横输气管道,一纵指潜湘支线、湘潭-衡阳,二纵指西三线干线、株洲-衡阳-郴州,三纵指古丈-吉首-怀化-通道,四纵指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一横指樟树-湘潭支干线、湘潭-娄底-邵阳,二横指长沙-常德、长沙-浏阳管道,三横指石首-石门-张家界,四横指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广西支线、赣浙支线。   五座LNG调峰站指长株潭、常德、邵阳、怀化、郴州站。   2) 输配体系   结合外供系统和省内已建管道的现实状况,完善湖南省的天然气输配体系,建立一套统一的符合规范和可满足湖南省天然气管网发展的输配体系。   支干线管道主要设计参数:   压力等级不低于4.0MPa,管径原则上根据下游县市支线规模确定。   县(市)分输支线:   压力等级2.5MPa~4.0MPa,管径根据市场需求规模确定。   4.2.3 干线布局   目前,湖南省境内仅有忠武线潜湘支线和西二线樟树-湘潭支干线两条气源管道,管道能力远不能满足未来的市场需求。根据中石油等公司规划,“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分别规划新建西三线和新疆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在湖南省境内长度1184km。   表4.2-1 省内新建干线管道参数表 序号 名称 设计输量 (108m3/a) 境内长度 (km) 管径 (mm) 设计压力 (MPa) 建成时间 1 西三线 300 289 1219 10 2015年 2 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 300 570 1219 10 十三五 赣浙支线 150 150 1016 10 广西支线 30 175 610 10   4.2.4 支干线布局   目前,全省14个市州中仅有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岳阳、益阳、常德7个通管道气,为在“十二五”期间气化余下7个市州,规划新建湘潭-娄底-邵阳、湘潭-益阳、株洲-衡阳-郴州、耒阳-永州、石门-张家界、铜仁-凤凰-怀化(湘西)等6条支干线管道,总长度1093km,新建分输站22座,实现管道气化14个市州的目标。   表4.2-2 省内新建支干线参数表 序号 名称 设计输量 (108m3/a) 长度 (km) 管径 (mm) 设计压力 (MPa) 建成时间 供气城市 站场 (座) 1 湘潭-娄底-邵阳 20 213 508 6.3 2012年 娄底、邵阳 5 2 湘潭-益阳 12 140 406 6.3 2013年 益阳、常德 4 3 株洲-衡阳-郴州 25 300 610/406 6.3 2013年 衡阳、郴州、永州 4 其中:株洲-耒阳 25 210 610 6.3 2013年 衡阳、郴州、永州 耒阳-郴州 8 90 406 6.3 2013年 郴州 4 耒阳-永州 10 150 508 4 2014年 永州 3 5 石门-张家界 2 110 323 4 2014年 张家界 2 6 铜仁-凤凰 10 60 406 4 2015年 怀化、湘西自治州 2 凤凰-怀化 6 70 406 4 2015年 怀化 1 凤凰-吉首 4 50 406 4 2015年 湘西自治州 1 合计 1093 22   4.2.5 支线布局   根据对规划期内各县(市)市场需求和市场成长规律的预测,依托干线和支干线管道,依据就近取气的原则,合理选取供气管道参数,优化路由,分期分批、稳步建设县(市)的供气管道,实现“全覆盖,县县通”目标。   湖南省全省县(市)88个,目前已经有37个县(市)用上天然气(含管道气、CNG或LNG),已建成县(市)级供气管道9条,总里程272.1km。   湖南省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的地带,全省以山地、丘陵为主,南面有南岭山脉,西面有雪峰武陵山脉,湘中为盆地,北部为平坦的洞庭湖平原,管道建设条件不一。湘北、湘中地区多为丘陵、平原地区,管道建设条件较为便利,“十二五”期间基本通过管道天然气气化;湘南、湘西地区多为山区,管道建设条件较为复杂,远离天然气主干管道,且近期气量相对较小,因此“十二五”期间考虑CNG、LNG等方式气化,“十三五”期间考虑建设管道供气。   “十二五”期间,新建县(市)支线管道31条,新建分输站42座,总里程1631km;“十三五”期间,新建县(市)支线管道21条,新建分输站32座,总里程1535km,全省所有县(市)全部用上管道天然气。   2015年、2020年天然气管网布局见附图2、附图3。   表4.2-3 “十二五”期间省内新建支线管道参数表 序号 市州 名称 长度 (km) 管径 (mm) 设计压力 (MPa) 设计输量 (108m3/a) 建成 时间 分输站 (座) 1 长沙 浏阳支线 70 323 4 5 2013年 1 2 株州 株洲-攸县-茶陵-炎陵 200 406/323 4 6 2013年 3 3 醴陵-东富工业园 20 323 4 4 2013年 1 4 湘潭 韶山支线 20 168 2.5 0.8 2013年 1 5 湘乡支线 15 168 2.5 0.9 2013年 1 6 衡阳 衡阳-祁东 30 219 2.5 1 2014年 1 7 衡阳-衡南 40 168 2.5 0.5 2013年 1 8 常宁-松柏镇 35 219 2.5 2 2014年 1 9 衡东-茶山坳支线 50 406 4 11 2014年 1 10 岳阳 岳阳-岳阳县 12 219 4 2 2013年 1 11 长炼支线 10 219 4 3 2013年 1 12 巴陵石化支线 12 323 4 4 2013年 1 13 岳阳-临湘 35 323 4 5 2013年 1 14 汨罗-湘阴 45 219 4 2 2013年 1 15 屈原支线 12 168 2.5 1 2013年 1 16 汨罗-平江 70 219 4 1.5 2013年 1 17 常德 常德-临澧-津市-南县-华容 200 406/323 4 4/2 2014年 6 18 临澧-石门 35 323 4 2.5 2014年 1 19 常德-桃源 30 219 2.5 1 2013年 1 20 娄底 双峰支线 40 168 2.5 0.5 2014年 1 21 新化支线 50 219 2.5 1 2013年 1 22 邵阳 邵阳-隆回-武冈-新宁 180 323/219 4 2.5 2014年 3 23 洞口支线 50 168 2.5 0.4 2014年 1 24 邵阳-邵东 30 219 2.5 1 2014年 1 25 邵阳-邵阳县 40 168 2.5 0.5 2014年 1 26 郴州 郴州-资兴 35 168 2.5 0.5 2014年 1 27 郴州-桂阳 40 219 4 2 2014年 1 28 安仁支线 40 168 2.5 0.5 2014年 1 29 永州 永州-芝山-双牌-道县 120 323 4 3 2015年 3 30 祁阳支线 25 168 2.5 0.7 2015年 1 31 永州-东安 40 168 2.5 0.5 2015年 1 合计 1631 42   表4.2-4 “十三五”期间省内新建支线管道参数表 序号 市州 名称 长度 (km) 管径 (mm) 设计压力 (MPa) 设计输量 (108m3/a) 分输站 (座) 1 张家界 张家界-桑植 50 168 2.5 0.4 1 2 张家界-武陵源 30 168 2.5 0.6 1 3 益阳 益阳-桃江-安化 150 219 4 1 2 4 湘西自治州 吉首-花垣-保靖-永顺 120 219 4 2 3 5 吉首-古丈 50 168 2.5 0.5 1 6 怀化 麻阳-辰溪-泸溪-沅陵 110 219/168 4 1.5 3 7 溆浦支线 55 168 2.5 0.4 1 8 怀化-芷江-新晃 100 168 4 0.6 2 9 靖州-通道 70 168 2.5 0.3 1 10 怀化-洪江-会同-靖州 150 219 4 1 4 11 洪江市-洪江区 25 168 2.5 0.8 1 12 永州 道县-江华 45 168 2.5 0.4 1 13 江永支线 30 168 2.5 0.6 1 14 道县-宁远-新田 100 219 2.5 0.6 2 15 蓝山支线 45 168 2.5 0.5 1 16 郴州 郴州-宜章-临武 100 168 4 0.6 2 17 汝城支线 90 168 2.5 0.3 1 18 桂阳-嘉禾 50 168 2.5 0.4 1 19 炎陵-桂东 65 168 2.5 0.3 1 20 邵阳 武冈-城步 65 168 2.5 0.3 1 21 绥宁支线 35 168 2.5 0.5 1 合计 1535 32   4.3 CNG加气站布局   4.3.1 CNG加气站布局原则   1) CNG 母站   根据城市CNG供气总体方案,结合周边城镇的供气需要和规划的CNG加气子站的数量、规模、建设地点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天然气专项规划等综合考虑母站数量、规模及位置。   2) CNG 加气标准站或子站   在用气城区内以每150辆~300辆CNG汽车建设一座站,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天然气专项规划、站场服务半径以及城区内均布原则布点。   4.3.2 CNG加气站布局   根据2015年和2020年全省车用CNG需求量,测算各市州需配套母站规模,同时适当考虑周边未通管道气县市的城市用气,布局CNG母站。“十二五”期间,需扩建长沙、常德两座母站,新建郴州、衡阳、怀化、娄底、邵阳、湘西自治州、益阳、永州8座母站,到2015年母站总规模达到232×104m3/d。“十三五”期间,需扩建长沙、衡阳、邵阳、益阳、永州5座母站,到2020年母站总规模达到282×104m3/d。   表4.3-1 湖南省CNG母站布局表 市州 车用CNG需求 (108m3) 需配套母站规模 (104m3/d) 已有母站规模 (104m3/d) 需新建母站规模 (104m3/d) 2015年 2020年 2015年 2020年 2015年 2020年 长沙 1.17 1.74 33 50 30 10 10 常德 (张家界) 0.43 0.80 13 23 10 15 郴州 0.19 0.51 5 15 15 衡阳 0.43 0.97 12 28 15 15 怀化 0.14 0.46 4 13 15 娄底 0.14 0.35 4 10 10 邵阳 0.23 0.64 7 18 10 10 湘潭 0.26 0.49 7 14 32 湘西自治州 0.09 0.21 2 6 10 益阳 0.29 0.60 8 17 10 10 永州 0.14 0.39 4 11 10 5 岳阳 0.43 0.74 12 21 20 株洲 0.37 0.72 11 21 20 合计 4.33 8.63 124 247 112 120 50   根据2015年和2020年全省车用CNG需求量,测算各市州车用CNG日需求量,按照单站1.0×104m3/d~2.0×104m3/d规模测算配套子站数量。“十二五”期间,全省需新建加气子站111座,到2015年子站达到166座。“十三五”期间,再新建77座,到2020年子站达到243座。同时,根据加气子站布局情况,考虑1个加气子站配套1辆CNG拖车,则2015年需配套111辆,2016年~2020年再新增77辆。   表4.3-2 湖南省车用CNG加气子站布局表 市州 日加气需求 (104m3/d) 已有加气子站 (座) 需新建加气子站 (座) 2015年 2020年 2015年 2020年 长沙 33.4 49.7 18 11 14 株洲 10.7 20.6 3 10 5 湘潭 7.4 14.1 6 2 5 岳阳 12.3 21.1 11 3 7 衡阳 12.4 27.8 3 11 11 益阳 8.2 17.3 3 6 6 常德 9.0 15.5 9 3 4 郴州 5.3 14.5 0 12 2 怀化 4.0 12.6 0 13 4 娄底 4.1 9.9 0 6 4 邵阳 6.7 18.3 1 12 7 湘西自治州 2.5 6.0 0 8 2 永州 4.1 11.2 0 11 3 张家界 3.5 7.4 1 3 3 合计 124 246 55 111 77   4.4 调峰设施规划   4.4.1 规划思路   全省建成合理的调峰和应急供应机制。通过与天然气供应商沟通,争取在省内布局储气库满足季节调峰及应急供气作用。在天然气消费的负荷中心建成一批应急调峰设施,与专用储气设施、管道、可中断的分步式能源协同作用,共同解决中下游日调峰、小时调峰。规划期末,调峰储气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根据规范,季调峰由供应商解决、日调峰由省级管网解决、城市小时调峰由燃气企业自行解决。   4.4.2 布局方案   1) 季节调峰   解决季调峰应主要依托上游供应商解决。一方面积极与气源供应方协调,敦促其履行已签合同规定的上游季节调峰责任;另一方面在新签其它购气合同中应明确上游的季节调峰责任。对于超出上游供气合同责任范围的季节调峰需求,需积极寻找并参与地下储气库建设,投资建设省属地下储气库,提高全省的季节调峰能力;鼓励各市州燃气公司和大型工业用户适当建设小型分散LNG 储存调峰站,作为季节调峰和事故应急气源;加强需求侧管理,降低季节性用气峰谷差和季节调峰储气规模。   由于湖南省用气结构中工业用气所占比例较大,2015年为51.3%,2020年为51.5%,工业用气相对平稳,季节调峰需求量较小,经测算2015年高月均日气量为年均日气量的1.11倍,2020年高月均日气量也为年均日气量的1.11倍,考虑忠武线潜湘支线、西二线樟树-湘潭支干线、西三线、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等主干管网在湖南省相互连接,管道输量空间较大,通过统筹安排、统一调度,可以满足高月均日的调峰需求,上游供气可以解决满足高月均日的季节调峰问题。   2) 日调峰需求   考虑高月均日量由上游长输管道满足,因此日调峰需求主要考虑满足高月高日与高月均日的差值。预计2020年用气总量135.6×108m3,考虑湖南省天然气用气不均匀性的特点,预计2020年湖南省最大日用气量4607×104m3,外供长输管道按照满足高月均日量可达到4110×104m3,2020年日调峰需求约为497×104m3。   表4.4-1 2020年全省日调峰需求测算表 市州 销售量 (108m3) 季节调峰量 (104m3) 高月均日量 (104m3) 高月高日量 (104m3) 长沙 26.5 20609 895 1020 常德 6.7 1706 197 225 衡阳 14.7 5064 444 495 株洲 21.0 2762 596 667 湘潭 9.2 1951 268 302 益阳 9.9 1759 286 331 岳阳 11.2 2736 328 356 邵阳 5.7 2543 178 200 郴州 6.4 2463 196 213 永州 5.6 2052 169 185 娄底 9.5 1808 275 302 怀化 4.8 1659 146 162 张家界 1.4 766 46 51 湘西自治州 2.9 842 87 96 合计 135.6 48719 4110 4607   3) 调峰设施建设方案   (1)调峰方式选择   根据供用气状况和调峰能力分析,预计湖南省在应急调峰方面主要压力来自于日调峰。解决日调峰需求的方式包括气源调峰、储气库调峰、LNG调峰、可中断用户调峰、管网末端储气、CNG储罐等。由于气源调峰主要由供应商考虑,管网末端储气和CNG储罐更宜于小时调峰,以上三种方式暂不作为省级调峰系统的措施,重点考虑储气库调峰、LNG调峰量、可中断用户调峰等三种方式。   储气库是最佳的调峰设施,但是在我国往往作为国家级调峰设施,湖南省缺乏相应储气库库址条件。目前对湖南省的盐矿进行初步分析,2007年开始,中石油廊坊分院开展湖南地下储气库库址研究工作,重点对湘衡盐矿、湘澧盐矿开展工作。根据目前资料研究表明,湘衡盐矿北部金甲岭盐岩矿段或许将会是今后研究重点,应加强在该地区前期研究工作;湘澧盐矿盐岩的品位虽然较高,但盐层厚度较小、单层厚度薄,盐层间有大厚夹层,埋藏深度浅,地面局部出现沉降,地表复杂,基本不具备建库条件。   可中断用户调峰是天然气供应系统不能满足调峰和应急需要情况下的手段。采取此措施,尽管降低供应商的调峰压力,但是影响一部分市场销售量。根据对湖南省天然气市场分析,也缺乏天然气发电等大的可中断用户。   LNG调峰站包括液化式LNG调峰站和储气式LNG调峰站,其中:液化式LNG调峰站投资大、储气成本高;储气式LNG调峰站原则上应距离大型LNG接收站近,且与LNG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考虑与湖南毗邻的广东省沿海建有深圳大鹏LNG接收站、珠海LNG接收站等多座LNG接收站,LNG资源采购主要考虑从LNG接收站采购。   综上分析,湖南省天然气应急调峰解决方案应是力争以储气式LNG调峰站为主。   (2)调峰设施规划   根据日调峰需求测算,2020年全省日调峰需求497×104m3,按照保障7天用气量考虑,则需求总量达到3475×104m3。结合天然气消费和调峰需求分布,考虑在长株潭地区、郴州、邵阳、怀化和常德建设5座LNG调峰站,LNG储罐总规模达到6.0×104m3。同时,可作为补充气源,先期供应偏远市场。   表4.4-2 新增日调峰设施一览表 序 号 建设地点 日调峰需求 (104m3) 储罐规模 (104m3) 设计规模 (104m3) 供应城市 1 长株潭   258   3.01   3.0   长株潭、岳阳 2 郴 州   85   0.99   1.0   衡阳、郴州、永州 3 邵 阳   50   0.58   0.7   邵阳、娄底 4 怀 化   26   0.30   0.3   怀化、湘西自治州 5 常 德   78   0.92   1.0   常德、益阳、张家界 合 计   497   5.79   6.0   4.5 投资规模及效益分析   4.5.1 经济效益分析   据管输量安排,采用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基于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原则,反算满足一定财务基准收益率时的管输价格水平。在建管道、规划管道按照财务内部收益率10%核算平均管输费。测算中,考虑车用CNG加气站业务为单列业务,无法与管网和调峰设施一起进行效益分析,因此效益分析中不含车用CNG加气站业务投资。当仅考虑管网投资时,平均管输费为0.36元/m3;考虑管网投资和调峰设施投资时,平均管输费为0.37元/m3。   4.5.2 社会及环境效益评价   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大大促进了天然气的普及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能源供应和运输的压力,改善了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减轻了环境污染,改善了一部分群众的生活质量,带来了显著的节能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规划期间,天然气管网建设将进一步扩大供气范围和供气量,增强供气的安全、稳定水平,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满足社会对天然气的迫切需求,产生更加显著的效益。   1)节能减排和环保效益   目前我省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造成的结果是二氧化碳排放过多,环境压力大。而利用天然气与煤相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近69%、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近100%、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55%、减少粉尘排放量100%。根据测算,2020年,全省天然气消费量135.6×108m3,减排二氧化碳可达3100×104t,减排二氧化硫可达7.5×104t,节能减排和环保效果十分显著。   2)社会效益   天然气的利用,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生态,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还将促进陶瓷、机械制造、有色冶炼、玻璃加工、食品、医药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改善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相关产业群体将会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另外,管道工程建设将采用大量的材料和设备,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5 保障措施   1) 加强领导,创新机制   为确保“气化湖南工程”战略目标的实施,要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借鉴兄弟省市经验,由各级政府负责,成立省、市、县三级“气化湖南工程”领导小组,统筹“气化湖南工程”的各项工作。全省天然气发展战略规划、资源开发与整合、重点项目布局、天然气应用安全与应急、天然气利用及管理政策制定等重大问题,由领导小组研究决策实施。依托中石油、中石化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展天然气管网和调峰设施建设工作,强力推进“气化湖南工程”实施。   天然气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与能源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相互影响,相互结合,要正确处理各规划关系,相关数据保持一致。各市州天然气利用规划要以省天然气利用中长期规划为依据,细化市场,规划市内天然气管网;省天然气利用中长期规划与各市州天然气利用规划结合;省规划与各市州规划相互结合,有机统一,实现一体化发展。   2)落实气源,保障供应   资源是天然气业务发展的基础,是管网规划的依据。根据湖南省与中石油相关协议,2015年中石油供应湖南省65×108m3天然气,资源已基本落实。“十三五”期间,全省天然气市场需求仍保持快速增长,2020年达到135.6×108m3,存在70.6×108m3资源供应缺口,亟需与中石油、中石化等资源供应商进一步落实“十三五”期间新增可供资源。   因此,要积极争取国家能源管理部门的支持,努力争取国家跨省输气干线途经湖南,优先下载气量。深化省政府与中石油、中石化的战略合作,争取用气指标。积极跟踪中卫-贵阳联络线、西三线、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等重点工程进展,落实供应气量。加快省内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争“十三五”期间取得突破,落实产量,根据勘探开发进展及时调整管道规划方案。确保2015年全省可供气量不低于65×108m3,2020年可供气
相关文档 more+
  •  
登录合规网
解读×
加入清单×
加入 管理清单
系统提示×
很抱歉,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下载太过频繁,如继续下载,请输入验证码并点击继续下载
继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