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

颁布机构: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上海市 适用领域: 应急管理
生效日期: 2012/05/14 颁布日期: 2012/05/14
颁布机构: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上海市
适用领域: 应急管理
生效日期: 2012/05/14
颁布日期: 2012/05/14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闵行区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闵府发[2012]16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莘庄工业区管委会,区政府各委、办、局:   《闵行区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四日   闵行区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的要求,依据《上海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和《上海市闵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订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一)地震灾害概况   上海地处长江口南岸,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的东部边缘,西北沿郯卢断裂和胶南断裂与华北地台相接;东南以江山至绍兴深断裂为界与华南褶皱系相邻。上海及邻近地区地震比较活跃。据统计,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上海共受到有感地震影响20多次。历史上,对上海造成6度破坏影响的地震就有4次,其中,1624年9月1日发生在闵行行政区域内的4.7级地震,造成了部分房屋的较严重破坏。地震活动趋势表明,未来5-10年,我国大陆仍处于强震活跃期,东部地区将是地震多发区之一。2001年国家发布的第四代地震参数区划图,将上海市包括我区在内的绝大部分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确定为7度。2006年,国家又将长江三角洲地区(含上海地区)定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二)防震减灾工作现状   经过不断的努力发展,本区已初步建立地震监测、地震灾害预防、地震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综合防震减灾能力得到不断增强。主要表现在:防震减灾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建立了专职机构负责推进区域防震减灾工作,防震减灾工作经费逐年增加;建筑抗震设防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得到有效落实;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已初步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地震应急专项预案体系,应急演练日趋常态化;建设的区地震数据中心,承担着本区域地下水体水氡数据监测任务,同时还为全市水氡监测仪器标定提供技术支持;融入全区科普宣传体系,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内涵得到不断拓展。   分析未来地震形势及其潜在的地震危害,对照国家和上海市防震减灾工作要求,本区防震减灾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抗震设防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本区仍有大量既有建筑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自建农居抗震能力薄弱,大多数农居未经正规设计和施工,无法达到7度抗震设防要求。二是地震应急救援能力还需提高。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地震灾情快速反应机制及应急指挥平台建设还有待完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也有待加快实施。三是居民防震减灾知识有待进一步普及,地震发生时的避险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紧紧围绕“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方针,以政府为主导,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全社会力量,不断强化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区域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为闵行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根本宗旨,树立“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思想,坚持全面预防观,落实社会共同责任。以上海市防震减灾工作总体规划为目标,结合我区实际,分段实施,逐步推进。   (三)发展目标   进一步巩固和完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实现地震监测、地震灾害预防、地震紧急救援、及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全面发展。全区新建、改扩建建设工程项目全面达到抗御7度破坏性地震灾害的要求,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项目按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抗震设防。根据市地震局的统一部署,做好区内强震监测点的协调建设工作,努力实现全市地震监测能力优于1.0级,1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24小时内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安置的目标,为2020年上海防震减灾能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高地震监测水平   1、加强地震数据中心建设。加强塘湾、锦秀苑等2个地下流体监测点建设,做好地下流体监测、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及报送工作,为研究地震发生规律提供基础数据。做好全市水氡观测仪器的标定与维修工作。加强地震监测队伍培养,提高监测人员业务水平。   2、完善地震监测网络。按照市地震局统一部署,做好区域内新增强震监测点的建设协调工作。   (二)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提高抵御地震灾害能力   1、依法推进防震减灾工作。根据《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明确各级政府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落实政府部门依法应承担的防震减灾工作职责,建立完善防震减灾工作协调联动、督促检查、考核讲评机制,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部门的行政效能考核。   2、加强抗震设防监管。继续做好抗震设防要求行政审核工作。进一步完善抗震设防管理的行政监管机制,加强在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竣工验收等各环节的抗震设防质量监管,对违反防震减灾法律法规要求的单位或个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根据市地震局的统一部署,加强区级防震减灾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能力。   3、做好重大建设项目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根据上海市地震局《关于地震安全性评价行业管理办法的通知》,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对于新建超高限建筑组织地震安全性评价。对于新建、扩建、改建可能引发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和对公共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建设工程,组织地震安全性评价,以保证建设工程项目抗震设防要求得到有效落实。   4、加强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管理。按照国家和上海市的统一部署,加强对农村民居的抗震设防管理,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逐步提高农村民居的抗震设防水平。   (三)加强地震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区域应急救援能力   1、加强“三网一员”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区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和防震减灾助理员队伍建设。加强区级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配备应急救援器材,储备应急救援物资。充分发挥地震科普志愿者队伍在群策群防、地震短临预报、灾情信息报告、地震知识宣传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加强地震应急体系建设。将地震应急工作纳入全区应急管理体系,及时调整、补充区防震减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保持区、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地震应急指挥班子的稳定性和工作连续性;组织修订完善区地震应急专项预案,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地震应急专项分预案;推进政府相关部门编制部门地震应急专项分预案;协同相关部门指导学校、医院、大型人员集聚中心、水电煤、通信等单位制订地震应急专项分预案,并及时做好预案的维护工作;落实地震应急工作制度,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   3、加强应急指挥系统建设。配合市地震局加快区有感地震处置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加强与区应急联动信息平台的对接。改进地震网络服务平台,根据市地震局要求逐步建立地震应急指挥决策辅助系统,提高临震指挥决策和处置地震灾害的能力。   4、稳步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对区内公园、绿地、体育场馆和学校等公共设施情况进行调查,为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积累材料。根据市地震局统一部署,结合区域实际,逐步推进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四)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   1、坚持防震减灾宣传“五进”活动。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融入区域科普宣传教育体系,把社区居民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普及纳入全民素质行动纲要。整合区域科技科普资源、上下联动,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外来民工集聚地活动。   2、健全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机制。根据区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办公室统一安排,各单位制订年度防震减灾工作计划和演练计划。结合“5.1”新法实施日、“5.12”防震减灾日、“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组织政府部门、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职工、中小学校学生进行防震减灾宣传。   3、推进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整合科普资源,加大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投入。依托新建的闵行区防震减灾科普馆,打造全区中小学生防震减灾教育基地、全区干部防震减灾工作培训基地、地震科普志愿者培训基地、社区居民防震减灾体验基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防震减灾管理体系建设   强化防震减灾联席会议机构的功能与职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的规定,认真组织好规划的实施,建立规划实施的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区、镇两级政府和各部门共同推进,确保落实。   (二)完善防震减灾工作投入机制   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建立与本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防震减灾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三)加强防震减灾工作队伍建设   全区各相关单位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领导,确定防震减灾工作分管领导、责任部门(科室)以及工作人员,细化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法律、法规和防震减灾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防震减灾行政管理和技术队伍的整体水平。 ------End------
相关法规解读 more+
  •  
相关文档 more+
  •  
登录合规网
解读×
加入清单×
加入 管理清单
系统提示×
很抱歉,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下载太过频繁,如继续下载,请输入验证码并点击继续下载
继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