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201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颁布机构: |
洛阳市人民政府 |
生效状态: |
在用 |
所属类型: |
地方规范性文件 |
适用地区: |
洛阳市 |
适用领域: |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 |
生效日期: |
2012/06/23 |
颁布日期: |
2012/06/23 |
颁布机构: |
洛阳市人民政府 |
生效状态: |
在用 |
所属类型: |
地方规范性文件 |
适用地区: |
洛阳市 |
适用领域: |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 |
生效日期: |
2012/06/23 |
颁布日期: |
2012/06/23 |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201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洛政办〔2012〕7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洛阳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各有关单位:
《洛阳市201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三日
洛阳市201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明确2012年我市地质灾害防治重点,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1〕20号文件精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豫政〔2012〕28号)以及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市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发生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明确责任、依法防治、科学实效、突出重点”的方针,持续构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应急处置体系和综合防治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我市地质灾害防治水平,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201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
1. 基本形势和重点防范期
根据我市地质环境条件、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特征、人类工程活动状况,依据历年来气候因素,确定我市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等。我市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区及矿区,在时间上多发生在主汛期(7月、8月、9月)。我市地质灾害隐患分布的区域性较强:南部山区多崩塌、滑坡、泥石流;北部丘陵区、平原区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较为集中;洛宁-洛阳的黄土丘陵地区由于侵蚀强烈,雨季常发生地裂缝、黄土滑坡、崩塌等综合类型的地质灾害。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增强,人类工程活动常成为多种地质灾害的直接诱因,矿山开发、工程开挖等常引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栾川、嵩县、汝阳、新安、洛宁是我市汛期地质灾害的主要分布区域。
暴雨是多种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因,汛期是地质灾害的多发期,尤其以6-9月份较为集中。我市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为6、7、8、9四个月。
依据我市地质灾害区划与调查结果,确定我市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
2. 主要灾害点分布和威胁对象
根据我市历年地质灾害发生情况,结合2011年9月份以来我市嵩县、栾川、汝阳、伊川、洛宁连续遭受强降雨引发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各县(市)上报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情况,确定我市今年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52处。
除上述重点防治区域外,我市仍存在大量的地质灾害隐患,如栾川、嵩县、洛宁、汝阳等矿山集中县因矿业活动可能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新安、嵩县、栾川、汝阳、宜阳、孟津等县的公路沿线可能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可能因开挖、削坡等活动造成边坡失稳而引发地质灾害。对此,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
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地质灾害防治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到今年防灾工作的严峻性、复杂性和突发性,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对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起领导责任,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抓实抓好。国土资源部门作为同级政府的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要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统一的监督管理,保护当地的地质环境,坚决制止破坏地质环境、易诱发地质灾害的工程活动。
2.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体系,落实工作责任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建立起政府负总责与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并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十有县”的建设,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制度措施。要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手段,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完善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灾害防治巡查制度、灾害速报制度。对本方案中所确定的及在巡查过程中发现的地质灾害危险点,要逐个制定具体的防治措施,逐级签订监管责任书,将监测与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员,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要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对数量大、分布广的地质灾害,采取群测群防的方法进行监测和防范,各县(市)政府要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1〕20号文件精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豫政〔2012〕28号)的要求,把群测群防的补助资金落实到位。要在地质灾害易发点设立地质灾害警示牌,并做好 “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防灾避险明白卡”的发放工作。
3.预防为主,提高防灾能力。各县(市)在完成地质灾害调查区划的基础上,及时制定本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把地质灾害防治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汛期到来前,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人员进一步查清地质灾害的现状,对本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区进行调查摸底,逐点登记建卡,提出防范措施,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逐一编制应急预案。
4.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各县(市)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坚持不懈地在全社会开展减灾防灾的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对广大群众开展“四应知、四应会”专题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防灾避险能力。
5.落实灾害速报制度,提高应急能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要求,成立应急指挥机构,在人员、资金、物资等方面做好应急准备。各县(市)政府要健全以主管县(市)长为指挥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机构,建立应急指挥平台,完善包括监测预警、人员疏散、应急抢险等内容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组织应急演练。一旦突发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抢险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区段,县(市)政府应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并予以公告。在地质灾害危险区边界要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禁止爆破、削坡、工程建设以及从事其它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
地质灾害灾情速报电话:
市政府值班电话:63938040 63938050
市国土资源局值班电话:63300018 63303011 63303653
63300109(传真)
附件:1. 洛阳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表
2. 洛阳市2012年度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
附件1:
洛阳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表
区 代号 亚 区 代号 行 政 地 区 面 积
(km2) 地质灾害类型 受威胁
人数 威胁对象
高
易
发
区 A 洛阳市北部岱嵋-荆紫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A1 石井乡和曹村乡北部区域 102.08 崩塌、滑坡、泥石流 1385 居民、房屋、交通、景区、学校
小浪底库区沿岸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A2 新安县石井乡、北冶乡、石寺镇、正村乡、仓头乡的部分区域和孟津县横水镇、小浪底镇和白鹤镇部分区域 319.23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 7817 居民、游人、房屋、耕地、交通、矿区
孟津东部-偃师山化乡、邙岭崩塌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A3 孟津县会盟镇部分区域和偃师市北部山化乡、城关镇和邙岭乡 142.64 崩塌、滑坡、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 3959 居民、房屋、窑洞、交通
顾县滑坡崩塌高易发区 A4 偃师市顾县镇的中东部 14.57 崩塌 1091 居民、房屋、窑洞
洛宁县西北部、中部和宜阳县西部崩塌、滑坡为主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A5 洛宁县小界乡、罗岭乡、上戈乡、故县乡、下峪乡、兴华乡、虎沟乡、七里坪乡、底张乡、西山底乡、赵村乡和宜阳县穆册乡、张坞乡和上观乡一带 1105.87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 4775 导民,矿区、房屋、窑洞、交通
宜阳中东部-伊川西北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A6 宜阳县城关乡、樊村乡和伊川县城关乡、鸦岭乡、高山乡一带 212.28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 3083 居民、交通、房屋、耕地
偃师杨楼-古楼沟滑坡、崩塌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A7 偃师市诸葛镇、李村镇、寇店镇的南部丘陵和中低山区 122.39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 1700 居民、房屋、矿区、窑洞
偃师杨家门-唐窑滑坡、崩塌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A8 偃师市府店镇中南部 109.16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 居民、矿区、房屋、窑洞
伊川白沙半坡崩塌、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A9 伊川县白沙乡东南部~半坡乡南部,白沙乡程子沟~柳庄~叶村至半坡乡刘窑~段庄~高沟以南 48.48 崩塌、滑坡、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 3288 居民、房屋、交通、耕地
洛阳中南部低山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高易发 A10 栾川县的白土、狮子庙、潭头、合峪镇的部分区域和嵩县熊耳山南麓低山区阎庄、大坪、何村和旧县的部分地带 863.63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 12380 居民、交能、房屋、矿区、学校、耕地
洛阳市西南部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A11 三川、冷水、赤土店、陶湾、石庙、城关和庙子一带 154.1 滑坡、泥石流、不稳定斜坡 41347 居民、房屋、矿区、交通、耕地
嵩县汝河沿岩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A12 嵩县黄庄、木植街乡 80.7 崩塌、滑坡 151 居民、房屋、交通
伊川西南-汝阳县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A13 伊川县酒后乡、葛寨乡和汝阳县的柏树乡、竹园乡、靳村乡、十八盘乡、付店镇、王坪乡、三屯乡和小店镇 1041.98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 5987 居民、房屋、学校、陆浑水库干渠
区 代号 亚 区 代号 行 政 地 区 面 积
(km2) 地质灾害类型 受威胁
人数 威胁对象
中
易
发
区 B 新安县青要山一带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B1 新安县曹村乡、石井乡、石寺镇和北冶乡一带 38.83 崩塌、滑坡、泥石流、不稳定斜坡 712 居民、游人、交通、房屋
孟津北部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B2 孟津县横水镇、小浪底镇、城关镇和送庄镇 196.65 崩塌、滑坡、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 2003 居民、房屋、小学
新安南部-洛阳市西沙坡一带崩塌、地面塌陷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B3 新安县磁涧镇、南李村乡和洛阳市西沙坡、叶沟 93.16 崩塌、滑坡、地面塌陷 2811 居民、房屋、交通、耕地
洛阳市区北部黄土丘陵区崩塌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B4 洛阳市北部圪垱头、唐屯 70.73 崩塌、地面塌陷 83 居民、房屋、窑洞、交通
洛宁北部中山区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B5 洛宁县上戈、罗岭 218.00 崩塌、滑坡 居民、房屋、道路
洛阳地区西南部中、低山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B6 洛宁县河堤、杨坡、中河、东宋、长水、底张、赵村、陈吴、涧口、下峪、兴华一带和宜阳县赵保、董王庄、白杨一带,栾川县白土、狮庙、秋扒、叫河、三川、合峪一带及嵩县库区、白河、车村、黄庄、九店、饭坡、纸房 5689.13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 14336 居民、房屋、村庄、交通、矿区、耕地、景区
偃师南部-伊川东北崩塌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B7 偃师中村、刑寨和伊川县北部彭婆乡、江左乡 260.7 崩塌、滑坡、地面塌陷 1310 居民、房屋、窑洞、交通
伊川东南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B8 伊川县白元乡、白沙乡 92.98 崩塌 256 居民、房屋
汝阳县崩塌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B9 汝阳县汝河两岸小店镇、陶营及蔡店南部、付店和王坪 227.79 崩塌、滑坡 465 居民、房屋
附件2:
洛阳市2012年度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
序号 县(市) 隐患地点 地质灾害类型 地质灾害隐患规模 隐患点中心坐标(经纬度) 受威胁人数(人) 潜在经济损失(万元) 成因及发展趋势
1 新
安
县 新安县石井乡黛眉村山体滑坡群 滑坡 中型 东经112°01′10″北纬35°01′50″ 290 550 该滑坡群由多个单体滑坡组成,目前仍有滑动的趋势,并已危及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属高危险区域。
2 新安县新峪公路石寺南坡段及石井、峪里盘山公路段崩塌群 崩塌 中型 200 新峪公路重修后,开挖部位较多,滑坡区崩塌、滑坡的可能性更大,危及通行车辆及人员安全。
3 北冶镇马行沟村山体滑坡群 滑坡 大型 东经112°07′50″
北纬34°52′53″ 510 620 该滑坡群由多个单体滑坡组成,2011年8月以来发生大面积滑动,导致10余户房屋拆除,60余户搬进临时住所,40余户收到严重威胁,目前,该滑坡仍处于变形阶段。
4 北冶镇张官岭村西沟组滑坡 滑坡 中型 东经112°07′46″
北纬34°51′25″ 200 150 2011年该滑坡导致1间房屋倒塌,周围200余人生命财产受到威胁。
5 偃
师
市 偃师市大口乡宋村地面裂缝区 地面裂缝 中型 东经112°45′34″北纬34°33′11″ 600 该处因采煤活动引发地面裂缝,2008年煤矿开采以后,导致居民房屋裂缝增宽,危及村庄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6 偃师市山化乡琉璃庙沟地面裂缝区 地面裂缝 小型 东经112°52′30″北纬32°42′47″ 150 该处2009年11月遭遇强降雪引发地面裂缝,导致居民房屋开裂,危及村庄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7 孟
津
县 孟津县小浪底库区滑坡隐患区 滑坡 中型 该区位于小浪底水库南岸公路K5+800米至K6+100米处,有一滑坡体,面积10000余平方米。2003年雨季曾发生过滑坡,滑坡体由粘土和破碎砂石组成,属易滑动体,应加强观察防范,防止出现更大幅度、更大范围的滑坡,给公路和行车安全造成影响。
序号 县(市) 隐患地点 地质灾害类型 地质灾害隐患规模 隐患点中心坐标(经纬度) 受威胁人数(人) 潜在经济损失
(万元) 成因及发展趋势
8
孟
津
县 孟津县小浪底大柿树村滑坡隐患区 滑坡 中型 X:3868300 Y:38618344 因小浪费底水库蓄水,现状条件下该滑坡处于蠕滑变形阶段,整体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暴雨、小浪底水库蓄水或调水调沙、地震等因素诱发下,会加剧大柿树滑坡体的滑移变形,给滑坡体附近过往船只,附近的作业人员和游客的安全留下了隐患。
9
宜
阳
县 宜阳县锦屏镇何年滑坡区 滑坡 中型 东经112°09′03″
北纬34°27′54″ 105 108 该滑坡主要是煤矿开采造成地面塌陷,原始斜坡的坡体失稳而形成滑坡。滑坡造成17户105口居民210间房屋后墙不同程度的出现裂缝,影响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10 宜阳县樊村乡刘沟村地面塌陷区 地面塌陷 中型 东经112°15′00″北纬34°28′30″ 550 272 该处因采煤引起的地面塌陷,受灾面积已达17639平方米,地面出现数条裂缝,部分村民房子产生裂缝。地面塌陷还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灾害危及村庄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1 宜阳县城关镇锦屏山崩塌区 崩化塌 中型 东经112°10′10″北纬34°30′41″ 该处因开采山体引起大面积崩塌,2006年省级矿山环境项目拨款180万元对该区进行了局部治理,但是因为资金有限,未能彻底消除该处灾害隐患。灾害危及在该处活动的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12 张坞镇上龙泥石流沟 泥石流
中型
东经111°47′51″
北纬34°23′40″ 600 220 上龙泥石流沟属于洛河支流上龙河,河道及两侧河岸可见大量花岗岩漂石及卵石,粒径最大达到2米,雨季有可能形成泥石流灾害,威胁附近居民及耕地,受威胁人口600人、房屋400间、农田100亩。雨季要注意观测,落实防范与避让措施。
序号 县(市) 隐患地点 地质灾害类型 地质灾害隐患规模 隐患点中心坐标(经纬度) 受威胁人数(人) 潜在经济损失(万元) 成因及发展趋势
13 洛
宁
县 洛宁县东宋乡牛庄村塌陷区
地面塌陷 中型 东经111°43′08″,北纬34°26′06″ 30户 100人 该灾害点处于黄土丘陵上,1998年暴雨后出现数道裂缝,雨季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黄土滑坡。
14 洛宁县西山底乡杨岭赵家圪塔滑坡区
滑 坡
中型 东经111°32′36″,北纬34°16′56″ 170 该灾害点1962年开始发生滑坡,每年8、9月份连雨期都有下滑迹象房子有裂缝,村西沟两面山坡都下滑,近几年仍有蠕滑变动迹象。
15 洛宁县故县镇竹园沟崩塌区
崩 塌 小型 30 9.75 该灾害点2010年开始发生崩塌,每年8、9月份连续降雨期都有下滑迹象,房子有裂缝,村沟两面山坡都下滑,近几年仍有蠕滑变动迹象。
16
汝
阳
县 汝阳县王坪乡王坪村西沟泥石流区 泥石流
中型 东经112°26′14″北纬33°55′49″ 该处曾经在2000年发生较大规模的泥石流,遇强降雨可能再次发生泥石流,威胁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7 汝阳县付店乡金堆城钼业汝阳有限责任公司东沟钼矿矿区地面塌陷区 地面塌陷 中型 2007年该区曾发生坍塌,并造成人员伤亡。该区由于长期的地下开采,存在着大量的不明空区,在强降雨或人类工程活动等外力作用下极易造成地面塌陷灾害。
18 汝阳县靳村镇西沟村阴坡组 泥石流 中型 X:61912 Y:22694 180 汛期连续强降雨,容易引起泥石流灾害发生,威胁附近40户180名群众安全和200间房屋。
19 汝阳县十八盘乡汝河村八里滩组 泥石流 中型 X:75778 Y:21775 110 汛期连续降雨,容易引起泥石流灾害发生,威胁附近20户110名群众安全和80间房屋。
20
伊
川
县 伊川县高山乡高山村地面塌陷区
地面塌陷 中型 该处因采煤引起地面塌陷,分别于1980年、1986年曾两次发生塌陷,2005年6月发生地面裂缝,目前塌陷面积达38600平方米,导致房屋开裂,危及村庄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序号 县(市) 隐患地点 地质灾害隐患类型 地质灾害隐患规模 隐患点中心坐标(经纬度) 受威胁人数(人) 潜在经济损失(万元) 成因及发展趋势
21 伊
川
县 伊川县鸣皋镇滑坡 滑坡 中型 东经112°17′10″北纬34°20′55″ 该滑坡于2004年1月发生,规模约20000立方米,滑坡还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在附近从事生产活动时应注意观察,特别是雨季更要远离滑坡体及邻近的山沟。
22 伊川县常川乡康坪村地面裂缝区 地面裂缝
中型 东经112°17′58″北纬34°29′39″ 该处裂缝由采煤活动引发,2005年6月出现地面裂缝,裂缝还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灾害点附近无居民居住,但是在附近从事生产活动时应当注意观察。
23 伊川县葛寨乡窑头村滑坡 滑坡 中型 560 灾害点位于伊川县葛寨乡窑头村,2003、2006年都曾发生过滑坡,规模约16000多立方米,汛期滑坡还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在汛期要组织附近受威胁的群众搬迁避让。(该隐患点正在进行前期的勘查设计)
24 伊川县酒后乡泥石流多发区
泥石流 中型 900 该乡翟沟、田元、南王等3个村位于伊川县南部山区,是泥石流灾害多发区。每到汛期易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影响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25
嵩
县 嵩县白河乡白河街村南山滑坡体 滑坡 中型 X:3723357 Y:19587482 2268 2010年7月3日、19日、23日因连续遭受三次特大暴雨袭击,诱发山体出现裂缝,据监测,裂缝有加宽、加深的趋势,在汛期持续强降雨情况下,遭受滑坡的可能性增大。(该隐患点正在治理,需加强监测)
26 嵩县白河乡五马寺下马河组滑坡 滑坡 中型 X:3729057,Y:19582720 30户130人 2010年7月23日因遭受大暴雨袭击,诱发山体裂缝,在汛期持续强降雨情况下,遭受滑坡的可能性增大。
序号 县(市) 地 点 地质灾害
类型 地质灾害隐患规模 隐患点中心坐标
(经纬度) 受威胁人数(人) 潜在经济损失(万元) 成因及发展趋势
27
嵩
县 嵩县旧县镇白庄村庙山组滑坡 滑坡 中型 X:3767468,Y:19572448, 300 2010年7月19日、23日因遭受暴雨袭击,诱发山体滑坡,在汛期持续降雨情况下,引发滑坡的可能性增大,该灾害点威胁300名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8 嵩县城关镇南街村齐家沟西崩塌区 崩塌 中型 X:3780914,Y:19599996, 60户
300人 2010年7月19日、23日因遭受暴雨袭击,诱发山体滑坡,在汛期持续降雨情况下,引发滑坡的可能性增大,该灾害点威胁60户300名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9 嵩县车村镇萤石矿塌陷区 地面塌陷
中型 东经112°07′42″北纬33°47′02 由于几十年来大规模开采萤石,个别群众偷采安全矿柱,以及邻矿与萤石巷道贯通,致使该区形成了大面积的采空区,在汛期持续降雨情况下常引起地面塌陷。
30 嵩县木植街镇木植街村河西滑坡 滑坡 中型 东经112°09′42″北纬33°57′29″ 24人 该区位于嵩县南部山区大木植沟与两沟口交汇处,是泥石流、滑坡灾害的多发区。
31 嵩县饭坡乡赵庄小学附近崩塌区 崩塌 中型 东经112°15′05″北纬34°07′03″ 该崩塌位于嵩县饭坡乡赵庄小学附近,该处崩塌体遇强降雨可能进一步发展,危胁附近居民及学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32 嵩县旧县童子庄小学附近崩塌区 崩塌 中型 东经111°51′00″北纬33°57′30″ 该崩塌位于嵩县旧县童子庄小学附近,该处崩塌体遇强降雨可能进一步发展,危胁附近居民及学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33 嵩县田湖镇黄门村重晶石采矿区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 中型 102 由于十几年的矿产开采形成地表塌陷,地裂缝,采空区多。高庄村瑶沟,滑坡体,涉及102人。
34 栾
川
县 栾川县白土乡康山村康山沟泥石流隐患区 泥石流 大型 X:3770900,Y:37531901 350户1200人 该隐患区2010年7月24日因遭遇强降雨引发泥石流,造成较大财产损失。遇长时间强降雨有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
序号 县(市) 隐患地点 地质灾害类型 地质灾害隐患规模 隐患点中心坐标(经纬度) 受威胁人数(人) 潜在经济损失(万元) 成因及发展趋势
35
栾
川
县 栾川县叫河乡东坡村南沟组滑坡隐患 滑坡 中型 X:3750414,Y:37523528 30户
115人 该灾害点2010年7月24日因遭遇强降雨引发滑坡,造成较大财产损失。如遇强降雨发生滑坡的可能性较大。
36 栾川县城北沟泥石流隐患区 泥石流 中型 东经111°26′08″北纬34°47′27″ 15000
2001年7月27日发生泥石流冲毁坝堰18000米,耕地1640亩,死1人,受伤30人,遇强降雨有再次发生大泥石流的可能。
37 栾川县石庙乡七姑沟泥石流隐患区 泥石流 大型 东经111°32′08″北纬33°48′14″ 6809 2000 该灾害点位于栾川石庙乡龙台村,该区域曾于2001年7月因降雨引发泥石流,造成极大损失。遇强降雨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灾害将威胁下游两个行政村的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38 栾川县三道庄露天开采区滑坡区 滑坡 中型 东经111°29′27″北纬33°57′17″ 该区域多年来开采边坡较高,大量矿渣堆放,如遇长时间降雨可能诱发大面积滑坡,灾害一旦发生将威胁矿区生产工人安全。
39 栾川县潭头镇西坡(将军岭)滑坡 滑坡 中型 东经111°43′26″北纬34°00′46″ 35户村民 滑坡体长152米、宽500米,为土质滑坡,坡面裂缝发育,每年都有变化,房屋开裂多处。2003年8月28日、9月7日发生两次较大规模的滑坡,造成倒塌房屋8间。滑坡一旦发生,将威胁到35户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40 栾川县白土乡马超营滑坡 滑坡 中型 东经111°25′24″北纬34°01′41″ 300户
1000人 于1997年7月发生较大规模滑坡,造成交通中断。滑坡体长60米,宽120米,顶部拉张裂缝仍有扩展迹象。下部渗冒泥水严重,一旦再次滑动将危及西岸300余户,1000余人安全。
41 栾川县合峪镇十八盘村麦岭山体滑坡区 滑坡 中型 东经111°47′40″北纬33°54′11″ 35户130余名村民 该区域曾于2005年7月形成一条长3000余米,宽0.5米的断裂沟整体山坡。遇强降雨该处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很大。
序号 县(市) 地 点 地质灾害类型 地质灾害隐患规模 隐患点中心坐标(经纬度) 受威胁人数(人) 潜在经济损失(万元) 成因及发展趋势
42 栾
川
县 栾川县陶湾镇么沟山体滑坡 滑坡 小型 东经111°25′10″北纬33°52′40″ 14户70余
名村民 灾害点位于陶湾镇么沟村, 滑坡体位于陶湾镇西北部,距镇政府8公里,该处山体曾于1998年发生山体滑坡,形成山体裂缝,2003年8月再次发生滑坡,滑坡面积4000平方米,灾害一旦发生,在汛期强降雨情况下发生滑坡的可能较大。
43 栾川县叫河乡下牛栾下坪组滑坡区 滑坡 中型 东经111°20′04″北纬33°52′19″ 12户51名村民 该区域曾于2003年8月30日,突发断裂滑坡事件,断裂长75米,宽0.5米。遇强降雨该处再次发生大面积滑坡的可能性很大。
44 栾川县庙子乡龙王庄李家庄滑坡区 滑坡 中型 东经111°44′59″北纬33°51′09 48 该区近几年形成一个长100米,宽0.3~1.2米滑坡体,2005年7月28日遇暴雨造成一座房屋倒塌,灾害一旦发生将威胁9户48名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45 栾川县三川镇姚湾村李家庄滑坡 滑坡 中型 东经111°21′20″北纬33°53′59″ 33 该区曾于2003年9月4日,突发坡体裂隙沉陷事件,大小裂缝7条,面积3000余平方米。遇强降雨,该处再次发生滑坡的可能性较大。
46 栾川县三川镇大红村胜景沟12组滑坡 滑坡 中型 东经111°19′02″北纬33°55′24″ 4户15人 该区域曾于2003年9月6日,突发滑坡事件,面积1600平方米。遇强降雨,该处再次发生滑坡的可能性较大。
47 栾川县陶湾镇前锋村12组滑坡区 滑坡 小型 东经111°24′20″北纬33°50′15″ 8户33名村民 该灾害点位于栾川县陶湾镇前锋村,该区域曾于2003年9月14日,突发坡体裂隙沉陷事件,面积15000平方米,倒塌房屋4间。遇强降雨该处再次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很大。
48 栾川县陶湾镇三合村高岭组滑坡区 滑坡 小型 东经111°24′37″北纬33°54′13″ 7户22人 该区域曾于2003年9月3日,突发滑坡事件,面积3200平方米。遇强降雨该处再次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很大。
49 栾川县上房沟钼矿区采空区地面滑坡区 滑坡 中型 东经111°27′30″北纬33°54′35″ 该区因采矿造成大面积采空区,1999年以来已经发生3次局部塌陷,塌陷面积达3000平方米,危及矿区采矿工人及附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50 栾川县红庄矿区(红庄村南洼)地面塌陷区 地面塌陷 小型 东经111°34′13″北纬34°01′36″ 12户82名村民 该区域1998年以来,断续出现裂缝10余条,裂隙宽0.5-3米,面积50000平方米,造成10户村民房屋裂缝。目前该处裂缝有进一步发展趋势,遇强降雨该处可能发生塌陷、滑坡灾害,灾害一旦发生将威胁12户82名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51 栾川县陶湾唐家庄土乱爬沟泥石流隐患区 泥石流 中型 X:3738048,Y:37540896 101户384人 该隐患区2010年7月24日因遭遇强降雨引发泥石流,造成较大财产损失。如遇强降雨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
52 栾川县潭头镇秋林村三里坪滑坡区 滑坡 小型 东经111°41′21″北纬34°02′08″ 19户70余名村民 该区域曾于2003年9月6日,突发滑坡事件,面积达1000平方米,倒塌房屋9间。遇强降雨该处再次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很大,灾害一旦发生将威胁19户70余名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