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

颁布机构: 成都市人民政府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成都市 适用领域: 节能与资源利用
生效日期: 2012/04/05 颁布日期: 2012/04/05
颁布机构: 成都市人民政府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成都市
适用领域: 节能与资源利用
生效日期: 2012/04/05
颁布日期: 2012/04/05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成府发〔2012〕21号)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成都市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二年四月五日 成都市能源发展“ 十二五 ”规划   为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十二五”时期全市能源供应保障水平,为我市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奠定坚实的能源保障基础,根据《四川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和《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能源发展回顾   (一)“十一五”能源发展基本情况。   1.能源保障能力持续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市用能需求不断加大,能源消费总量由“十五”末期的2395万吨标准煤,增加到“十一五”末期的3753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9.4%,能源消费弹性系数0.65,能源供需基本平衡。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能源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基本满足了全社会生产生活能源需求。   2.能源结构发生较大变化。2009年底,全市整体退出煤炭开采行业,电力成为我市主要能种,全市基本形成以电力为主,煤炭、天然气、成品油多元互补的能源消费结构。2010年,电力、天然气、成品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为36.77%、13.15%、17.58%,煤炭及其他能源所占比重为32.5%。   表1:2010年成都市主要能源平衡简表 能  种 消费总量 本市产出量 自给率(%) 外购率(%) 电力(亿千瓦时) 341.31 135.87 39.81 60.19 天然气(亿立方米) 40.64 7.61 18.73 81.27 成品油(万吨) 448.53 0.00 0.00 100.00 煤炭(万吨) 985.20 0.00 0.00 100.00   注:本表中的煤炭指原煤,不含洗精煤、其他洗煤和煤制品。   3.能源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不断提高。电力方面,电网建设完成总投资117亿元,是“十五”时期电网建设总投资的近4倍,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发电机组4×19万千瓦、国电集团金堂电厂2×60万千瓦机组实现并网发电。天然气方面,形成了以内环路、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环状管网及辐射周边区(市)县的放射性干管为主,以中低压配气网络为辅,布局合理的城市输供气管网系统。成品油方面,中石油投资2亿元完成了104油库、双流油库、天彭油库的改造,投资8亿元开工建设总长227公里的成都-乐山输油管道,成品油输送、储配能力不断提高。“十一五”末,成都电网承载能力达到590万千瓦,其中,500千伏变电站5座,变电容量950万千伏安;220千伏变电站25座,变电容量795万千伏安;110千伏变电站108座,变电容量942万千伏安。天然气管网输送能力达到1500万立方米/日。成品油表观消费量达到260万吨。   4.节能工作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全市节能工作全面深入开展,节能管理体系日趋完善,节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逐年下降,“十一五”末,达到0.806吨标准煤,比2005年下降了0.204吨标准煤,降幅达20.23%,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的目标任务。“十一五”期间,我市以能源消耗年均9.4%的增速支撑了地区生产总值年均14.4%的增长。   表2:成都市“十一五”期间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 年 份 能源消费总量 (万吨标准煤) 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电力 天然气 成品油 煤炭及其他 2006年 2640.34 32.51 13.76 14.43 39.30 2007年 2880.70 33.64 14.03 14.86 37.47 2008年 3135.91 33.63 14.13 15.47 36.77 2009年 3400.08 35.18 13.65 18.23 32.94 2010年 3753.33 36.77 13.15 17.58 32.50   注:本表中的“煤炭及其他”是指除电、气、油外的能源,包括煤炭、石油液  化气、沼气等能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一五”期间,我市能源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能源供需总体平衡,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源供应对外依存度大。我市是一个典型的能源受端城市,主要能源需从市域外购入供应。煤炭方面,自2009年我市整体退出煤炭开采行业后,生产用煤需全部外购;成品油方面,在四川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投产前,成品油需全部外购。电力方面,现有发电装机容量474.1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143.3万千瓦(其中,国电集团金堂电厂装机120万千瓦),水电装机330.8万千瓦(其中,80%水电为径流式无调峰能力的机组),2010年全市发电量135.87亿千瓦时,占全市电力消费量的39.81%,60.19%的电力需求需从国家电网四川主网购入供应。天然气方面,我市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为414亿立方米,2010年产量7.61亿立方米,仅占全市消费量的18.73%,81.27%的天然气需求依靠外购供应。   2.能源供需结构性矛盾加剧。“十一五”期间,成都能源供需总量总体平衡,但结构性矛盾有加剧趋势,其中尤其以天然气最为突出。天然气价格相对其他能种较低,且缺乏灵活的市场价格调节机制,导致生产、生活用气需求大大超过供给增长。2010年,仅中心城区高峰日缺口就达30万立方米,网管压力偏低现象频繁出现,部分工业企业因缺气而难以充分发挥产能,全市天然气缺口由2005年的3亿立方米扩大到2010年的5亿立方米(含限供产生的隐性缺口)。   3.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难度增大。能源基础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能源基础设施项目控规落地难问题日趋突出,部分项目虽已落地,但因征地、拆迁补偿等矛盾导致项目建设进展缓慢甚至被迫停工。   4.用能安全问题突出。能源基础设施外力损坏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2009-2010年,全市因违规施工挖爆燃气管道年均达到100余次。重要用户对供能设施的安全维护及应急管理重视不够,2009年8月双流机场变电站开关着火,导致电力供应中断4个多小时,造成数千旅客滞留。石油液化气行业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屡禁不止,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还需持续深入开展。   二、“十二五”能源发展形势分析   (一)能源发展面临的积极因素。“十二五”期间,四川石化基地1000万吨炼油项目将建成投产;中石油宁夏中卫-四川南部输气管道将连通中石油西气东输二线与中石油川渝输气管网,每天可向川渝地区输气1200万至2000万立方米;国电集团金堂电厂二期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项目将建成并部分投运,这将对我市能源供应保障格局带来积极影响,全市能源保障供应能力将大幅提升。   (二)能源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   1.能源供应保障压力增大。“十二五”期间是我市大力实施“五大兴市战略”、加快天府新区建设、“北改”工程及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关键时期。按照规划,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将超过12%,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将迈上万亿元台阶,同时随着天府新区建设深入推进,势必带动“十二五”期间能源需求快速增长,这对我市能源供应保障带来了更大压力,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2.能源发展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从国际国内看,受国际地缘政治影响和国际资本运作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国际能源市场环境将日趋复杂,世界能源价格尤其是石油天然气价格波动幅度还将加大。从国内看,由于各地经济增长诉求强烈,相邻区域在比较优势、要素价格、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同质性,导致能源需求结构趋同性,区域间能源争夺将日趋激烈,这都将导致我市能源发展外部环境日趋复杂。   3.节能降耗任务更加艰巨。国家提出了“十二五”期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的约束性指标,同时还将在全国推行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工作,这对我市节能工作提出了更大挑战。“十二五”期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市能源需求增量除新上各类项目将占用一定能耗指标外,还有相当部分能耗将集中在居民生活、公共事业等民生领域,由于这些领域的能耗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边际贡献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市完成“十二五”期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目标造成一定影响。   三、“十二五”能源需求预测   按照国家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要求,根据我市“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目标、节能降耗目标,预计到2015年,我市能源需求总量将达到5556万吨标准煤,年均增幅达8.16%。   (一)电力。“十二五”期间,随着天府新区建设加快推进以及富士康、仁宝、纬创、一汽大众、吉利高原、四川石化、地铁4条线等一批用电大户陆续建成投运,将产生较大电力增量需求。预计到2015年,全市用电量将达630亿千瓦时,折合标准煤2545万吨,占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为46%,比2010年增长84.5%。全市主网最大用电负荷将达1200万千瓦,其中:工业用电达到318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4.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达到134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2.5%。成都现有电网承载能力仅能满足2015年电力需求的50%。   根据天府新区总体规划预测,到2015年,天府新区电力负荷需求为520万千瓦。按《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500千伏容载比1.5、220千伏和110千伏容载比2.0要求,500千伏电网变电容量应达780万千伏安,220千伏和110千伏电网变电容量均应达1040万千伏安。天府新区现有电网承载能力与规划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表3:成都市“十一五”期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平 年  份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 0.979 0.926 0.889 0.840 0.806 与2005年相比降幅(%) -4.02 -9.22 -12.84 -17.65 -20.23   注: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按2005年可比价计算。   表4:成都市“十二五”期间电力需求预测数据   单位:亿千瓦时 年 份 预 测 值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增长曲线模型预测值 395.32 446.29 500.11 557.96 639.41 COMPERTZ模型预测值 382.77 431.11 493.96 542.32 621.17   注:2011年全社会实际用电量为385.82亿千瓦时。   (二)天然气。由于天然气相对其他能种价格较低且价格调节机制尚不完善,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市“十二五”期间天然气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综合考虑国家宏观政策调控、民用商用刚性需求及工业增量需求等因素,预计到2015年,我市天然气需求量将达72亿立方米,折合标准煤875万吨,占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为16%。根据天府新区总体规划预测,“十二五”期间,随着天府新区城市化率逐步提高,天然气需求将迅速增长,预计到2015年,天府新区天然气需求量年均增长率14.87%,用气规模为560万立方米/日,年用气量将达到20亿立方米,占全市总用气量的27.78%。   表5:成都市“十二五”期间天然气需求总量预测数据   单位:亿立方米 年 份     预 测 值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增长曲线模型预测值 46.5 51.1 55.6 63.3 75.2 COMPERTZ模型预测值 45.9 49.7 55.6 62.5 70.4   注:2011年全社会实际用气总量为41.7亿立方米。   (三)成品油。“十二五”期间,随着西部综合交通主枢纽建设加快推进、私家车拥有量逐年增长和物流运输业快速发展,成品油需求量也将呈逐年增长态势。预计到2015年,我市成品油需求量将达到650万吨,折合标准煤945万吨,占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为17%。   表6:成都市“十二五”期间成品油需求总量预测数据   单位:万吨 年 份     预 测 值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增长曲线模型预测值 461.5 509.8 561.0 615.0 672.1 COMPERTZ模型预测值 472.1 512.4 553.2 594.3 635.8   (四)煤炭及其他能源。“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市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深入推进,以及绕城高速公路内“煤改气”工作全面实施,全市煤炭消耗的存量部分将继续减少。国电集团金堂电厂二期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项目预计在2015年将有一台机组投运,整个工程尚不能在“十二五”期间完全达产。预计“十二五”期间,煤炭消耗增量部分将被存量减少部分冲抵,全市煤炭消费总量变化不大,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仍有下降空间。预计到2015年,煤炭及其他能源消费量折合标准煤1190万吨,占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约为21%。   四、“十二五”能源发展目标   (一)整体目标。建立起全域成都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管理体系和法规体系,社会生产生活用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平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大幅下降。主要能种协调发展,充分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要。   (二)总量目标。完成能源重大建设项目投资574.66亿元,其中电力329.17亿元、天然气44.39亿元、成品油201.1亿元。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力争“十二五”时期实现以能源消费年均8.16%的增幅支撑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的计划目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达到0.68。到2015年,能源年消费总量控制在5556万吨标准煤,实现能源供需平衡,能源供需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三)结构目标。到2015年,全市能源消费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非化石类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力争占比达到32%左右。电力消费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达到46%左右,天然气消费达到16%左右,成品油比重达到17%左右,煤炭及其他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21%左右。   (四)节能目标。重点领域、重点项目节能加快推进,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得到广泛应用,用能结构不断优化,用能效率大幅提高。到2015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到0.57吨标准煤(按2010年可比价计算),比2010年下降16%,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内同类城市领先水平。   五、“十二五”能源发展主要任务   (一)电力。   1.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全域成都城网和农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一是加强电源点建设,进一步增强调峰供给能力。重点推进国电集团金堂电厂二期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项目建设。二是加强电网建设,进一步提高电网承载能力。新(扩)建500千伏输变电项目8个,220千伏输变电站项目49个,110千伏输变电项目156个。到2015年,基本建成110千伏以上电压等级成环成网结构的坚强智能电网,电网最高负荷承载能力达到1500万千瓦。其中,500千伏变电站达到9座,变电容量2170万千伏安;220千伏变电站达到71座,变电容量3000万千伏安;110千伏变电站达到260座,变电容量3070万千伏安。天府新区新(扩)建500千伏变电站2座,规划范围内新建15座220千伏变电站、累计到达20座,新建110千伏变电站55座、累计到达70座。   2.用电保障。一是切实做好电煤尤其是枯水期电煤储运保障工作,保证火电满负荷生产。二是进一步加强与省电力公司的紧密合作,力争更多电力调入,确保成都电网电力供应。三是积极开展分布式能源项目试点,推进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3.用电管理。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做好负荷控制和管理。一是稳步实施分时段差别电价政策,引导电力用户优化用电方式。二是推广高效照明系统、高效节能家电、智能电表等先进设备,提高用户终端用电效率。三是加强电力基础设施保护,严厉打击电力违法行为,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四是加强电网运行监测预警,完善高峰期用电保障应急预案,落实高峰期用电保障措施,确保全市正常有序用电。   (二)天然气。   1.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天然气管网、储配设施和CNG加气站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布局合理、系统高效的天然气输配体系。到2015年,实现市域内所有乡(镇)场镇、农村新型社区天然气管网全覆盖,对天然气管网暂时无法覆盖的农村地区全面供应瓶装石油液化气,中心城区天然气普及率达到100%,其他区(市)县城区、重点镇天然气普及率达到98%。一是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进一步增强天然气供给能力。支持中石油、中石化全国性、区域性天然气骨干输气管网在蓉管道加快建设,重点推进四川石化基地供气工程、绕城高速公路高压输储气管线等重点工程建设。新(改)建输气管线900公里,新增日输气能力1300万立方米,全市管网日输气能力达到2800万立方米。二是加快建设一批储配设施,进一步提高天然气储配能力。重点推进青白江区唐家寺第二气源接收门站、LNG应急储备库和第一储配站、第三储配站改造工程建设,加快四川石化基地输气站、普兴门站和永兴门站等工程建设。三是加快建设一批加气站,进一步提高车用燃气供应能力。新建CNG加气母站4座,CNG加气站34座,新建LNG站22座,有效缓解我市车用燃气加气紧张局面。其中,天府新区重点推进玉成-温江输气干线管线和三条供气支线建设,初步形成天府新区“一干三支”骨干输气管网系统。积极推进平桥配气站-成都经开区配气站管线,汽车产业功能区、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双流工业园和双流新城供气管线建设,不断完善区域供气管网。新建CNG加气母站2座、CNG加气子站14座、LNG加气站5座。   2.用气保障。一是及时协调解决天然气供需各类问题,全力满足社会用气需求。二是进一步深化与中石油、中石化两大气源单位的战略合作,建立地方政府与能源供应企业紧密联系的协调机制,完善天然气开发、设施建设、用气需求、调控管理的工作体系。三是推动二、三圈层区(市)县启动建设一批与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应急储备(调峰)设施。四是进一步做好天然气替代能源开发工作,稳步推动LNG推广应用。   3.用气管理。一是进一步完善燃气地方法规,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建立高效的燃气安全管理体系。二是以资本为纽带、以政府特许经营为手段,进一步整合区(市)县燃气公司,形成政府有效监管下的开发有序、安全运行、健康发展的燃气市场经营体系。三是按照“先安全后生产,先重点后一般,先生活后生产,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原则,切实做好天然气需求侧管理。四是进一步加强天然气运行监测预警,完善天然气应急保障预案,降低突发事件和极端气候对我市天然气供应影响。   (三)成品油。   1.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成品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市成品油管网、储油库、加油站布局,提高成品油基础设施供应保障能力。一是加快输油管线建设,进一步提高成品油总供给能力。重点是推进兰州-成都1000万吨/年原油管道、成都-乐山300万吨/年成品油管道加快建设。二是加快储备油库建设,进一步提高成品油应急供应保障能力。重点推进中石油彭州52万立方米储备油库以及龙泉驿区华冠、瑞源、南方华达、延长壳牌龙马油库5座新(扩)建储油设施建设,全市成品油储备能力达180万立方米。三是统筹推进加油站建设,进一步完善成品油销售服务网络。新建成品油加油站99座,到2015年全市加油站数量达到800座左右,形成覆盖全市的便捷、安全、智能的成品油零售网络体系。其中,按照天府新区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布局总体要求,推进加油站布点规划与天府新区道路交通规划同步,新建加油站12座,确保天府新区建设发展需要。   2.成品油保障。一是继续强化中石油、中石化的主供应渠道作用,进一步深化与中石油、中石化的战略合作关系,推进双方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合作,争取两大企业在成品油保障方面给予更大力度支持。积极推进与中航油的战略合作,促进中航油与彭州四川石化基地协作,实现互利共赢发展。二是加强成品油市场监测预警,建立成品油经营企业商业库存实时监测体系,健全成品油市场应急保障预案。三是推动建立成品油储备制度,引导成品油经营企业加快建立企业储备,提高我市成品油市场应急保障能力。   3.成品油管理。一是强化成品油市场管理,加大对成品油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及时查处囤积居奇、无证照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规范成品油生产经营行为,维护成品油市场正常经营秩序。二是强化加油站监督管理,督促其严格执行有关技术规范和安全管理要求,确保油品质量和安全运营。   (四)生物质能源。研究出台促进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支持政策,开展生物质能源开发示范工程建设,积极推进生物质能源推广应用。继续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应用。积极推动秸秆发电项目建设,努力破解秸秆“收、储、运”难题及成本控制问题。加快成都中节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建设,提高垃圾发电运营管理水平,提升垃圾发电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探索利用餐饮废油(潲水油和地沟油)、废弃动植物油提炼生物柴油,变废为宝。   六、“十二五”能源发展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能源发展的组织领导。各区(市)县政府、市级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能源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责任分工和任务落实,构建起促进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机制。同时,要强化对规划的学习宣传,切实提高各级各部门贯彻规划的自觉性。   (二)强化能源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   1.完善规划布局。着眼提升全域成都城乡能源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坚持适度超前原则,进一步完善全市电力、天然气、成品油能源基础设施规划,确保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相匹配。加强能源基础设施规划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有机衔接,确保能源基础设施规划项目布局的合理性和实施的可行性。强化规划对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调控作用,维护规划严肃性,对纳入规划的能源基础设施项目,根据其技术特点和建设时序有序开展前期工作、落实前置性外部条件,确保按期建成投运。   2.强化建设管理。加快制定规范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区(市)县和能源供应企业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职责,进一步明确输变电站(线)、天然气管网及加气加油站建设项目中政府“公共基础设施”和企业“专用能源设施”的责、权、利内容。   3.加强协调服务。积极做好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在供地、拆迁和施工等方面的协调服务,有效解决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地难、建设难问题。   4.拓宽投入渠道。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多元化投资体系,拓宽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   5.强化执法保护。加强能源基础设施执法保护力度,严厉打击破坏能源基础设施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能源基础设施营运安全。   (三)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   1.完善能源供应管理体制。开展各区(市)县供电营业区清理,理顺供电营业区关系,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实行小水电产供分离,逐步形成“一个区(市)县一家供电公司”的电力供应格局;加快推进天然气经营市场整合,提高全市天然气安全运营管理水平和供应保障能力,基本建立起“一个区(市)县1-2户供气公司”的天然气供应格局;加强成品油管理,建立起以中石油、中石化供应为主导、多种市场供应主体为补充的成品油供应格局。   2.夯实能源管理基层基础。进一步理顺能源管理职能,加强能源管理队伍建设,建立能源执法体系,配备能源行政执法人员,增强能源监察执法能力。完善能源生产、消费和节能等统计指标体系,提高能源运行监控能力。加强能源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提高从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提升行业安全管理水平。   3.提高能源应急保障能力。修订完善《成都市天然气有序供应应急预案》、《成都市有序用电管理应急预案》和《成都市成品油供应应急预案》,细化突发事件、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各项应急措施,提高能源保障应急响应能力。强化部门、供能单位、用能企业协作配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强化应急演练,提高能源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四)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1.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   2.开展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管理。细化分解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限制不合理能源需求发展,重点支持优势产业和民生领域用能需求。   3.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用能中的比重。   4.强化能源需求侧管理。加强电力、燃气需求侧管理,完善丰枯峰谷电价和差别化电价制度,探索实施阶梯式气价制度。加强重点领域用能管理,实施“先进工业能效行动计划”,加快实施工业节能改造和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加强节能宣传,增强全社会节能意识。  5.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依法淘汰落后能耗设备,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建设,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平。   (五)狠抓目标任务落实。   1.制定年度推进方案。将规划所确定主要发展目标和能源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等重点任务分年度分解落实到各区(市)县和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确保规划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   2.加强规划监测考核。加强对规划运行情况的动态监测和跟踪分析,建立规划实施动态调整响应机制,适时开展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及时帮助协调解决本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加强目标考核督查,增强规划的导向性和约束性,确保规划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3.强化配套政策支撑。加快研究制定促进规划实施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提高规划实施的政策保障水平。   附件:1.成都市“十二五”期间电力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任务表   2.成都市“十二五”期间天然气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任务表   3.成都市“十二五”期间成品油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任务表   4.名词解释   附件1:   成都市“十二五”期间电力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任务表 区(市)县 电网建设项目 电源点   建设项目 合计 110千伏以上   电网项目 500千伏 220千伏 110千伏 项目   (个) 投资   (亿元) 项目   (个) 投资   (亿元) 项目   (个) 投资   (亿元) 项目   (个) 投资   (亿元) 项目   (个) 投资   (亿元) 项目   (个) 投资   (亿元) 全市 291 239.8 7 26.78 79 124 205 89.03 3 89.38 294 329.19 锦江区 15 18.82     6 12.48 9 6.34     15 18.82 青羊区 19 15.40     5 9.14 14 6.26     19 15.40 金牛区 17 19.14     5 13.11 12 6.03     17 19.14 武侯区 14 6.67     4 2.02 10 4.65     14 6.67 成华区 11 10.97     4 7.07 7 3.90     11 10.97 龙泉驿区 19 14.83 1 0.78 7 9.35 11 4.70     19 14.83 青白江区 9 4.32     2 1.55 7 2.77 1 7.80 10 12.12 新都区 20 17.84 1 5.95 6 7.19 13 4.70     20 17.84 温江区 9 4.15     1 1.09 8 3.06     9 4.15 都江堰市 7 4.05     2 2.33 5 1.72     7 4.05 彭州市 12 6.86 1 0.78 2 2.75 9 3.33     12 6.86 邛崃市 4 1.39         4 1.39     4 1.39 崇州市 13 5.97 1 0.57 3 2.28 9 3.12     13 5.97 金堂县 5 2.31     1 0.98 4 1.33 1 75.00 6 77.31 双流县 24 27.64 1 7.83 8 15.42 15 4.39 1 6.58 25 34.22 郫县 11 6.04     3 3.27 8 2.77     11 6.04 大邑县 7 3.03     1 0.95 6 2.08     7 3.03 蒲江县 4 2.55     2 1.96 2 0.59     4 2.55 新津县 11 7.82 1 3.37 4 2.61 6 1.84     11 7.82 成都高新区 23 17.61     6 10.95 17 6.66     23 17.61 天府新区 新增项目 37 42.40 1 7.50 7 17.50 29 17.40     37 42.4   附件2:   成都市“十二五”期间天然气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任务表 区(市)县 输配气建设项目 应急储备(调峰) 合计 输气管线 门站(输气站) 配气(调压)站 加气母站 建设项目 项目 (个) 投资 (亿元) 项目 (个) 投资 (亿元) 项目 (个) 投资 (亿元) 项目 (个) 投资 (亿元) 项目 (个) 投资 (亿元) 项目 (个) 投资 (亿元) 全市 31 25.46 9 1.88 3 0.50 4 1.80 13 14.75 60 44.39 锦江区         1 0.10         1 0.10 青羊区 1 0.17                 1 0.17 金牛区                 1 0.35 1 0.35 武侯区 2 0.75                 2 0.75 成华区             1 0.30 1 4.20 2 4.50 龙泉驿区 7 5.38         1  0.35      8 5.73 青白江区 1 1.20 1 0.65     1 0.80 1 0.30 4 2.95 新都区                 1 0.30 1 0.30 温江区 1 3.28 1 0.16         1 0.30 3 3.74 都江堰市 1 0.85                 1 0.85 彭州市 2 4.58 1 0.20         1 6.00 4 10.78 邛崃市 3 0.69             1 0.20 4 0.89 崇州市 1 0.15             1  0.20  2 0.35 金堂县 1 0.38             1 0.20 2 0.58 双流县 4 4.52 3 0.41 1 0.12 1  0.35  1 2.00 10 7.40 郫县 3 1.04 1 0.15         1 0.30 5 1.49 大邑县 2 1.51             1 0.20 3 1.71 新津县 1 0.67 2 0.31         1 0.20 4 1.18 成都高新区 1 0.29     1 0.28         2 0.57   附件3:   成都市“十二五”期间成品油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任务表 区(市)县 输油管道 建设项目 加油站 建设项目 储油设施 建设项目 生产设施 建设项目 合计 项目 (个) 投资 (亿元) 项目 (个) 投资 (亿元) 项目 (个) 投资 (亿元) 项目(个) 投资 (亿元) 项目(个) 投资 (亿元) 全市 2 8.90 99 7 5 15.20 1 170.00 107 201.10 锦江区     6 0.60           0.60 金牛区     5 0.50           0.50 武侯区     1 0.10           0.10 成华区     9 0.90           0.90 龙泉驿区     7 0.42 4 7.60       8.02 青白江区     12 0.72           0.72 新都区     6 0.36           0.36 温江区     3 0.18           0.18 都江堰市     4 0.24           0.24 彭州市     5 0.30 1 7.60 1 170.00   177.90 邛崃市     4 0.24           0.24 崇州市     4 0.24           0.24 金堂县     4 0.24           0.24 双流县     6 0.37           0.37 郫 县     5 0.30           0.30 大邑县     4 0.24           0.24 蒲江县     4 0.24           0.24 新津县     5 0.30           0.30 成都高新区     5 0.51           0.51   注:输油管道设施建设共2个项目,涉及金牛、青白江、彭州等区(市),总投资8.9亿元。   附件4: 名词解释   1.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是指总能耗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即每产生1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消费量,是衡量能源利用水平和效率最常用的综合性指标。   2.增长曲线模型预测值:是指从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中寻找经济变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用于对未来的经济预测。主要包括多项式增长曲线模型、简单指数型增长曲线模型、修正指数型增长曲线模型等几种模型,为尽可能降低预测误差,规划中增长曲线模型预测值取自上述各种模型的均值。   3.COMPERTZ模型预测值:主要用来反映经济现象与时间变化之间的关系,即:某一经济变量有一个最大的极限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经济变量在初始阶段增长较慢,然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最后又进入缓慢的增长阶段,最终趋于其极限值。   4.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反映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它等于能源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之比。   5.电网承载能力:是指电网在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满足电网覆盖区域最大用电负荷的水平,单位为千瓦。   6.容载比:是指城网变电容量(千伏安)在满足供电可靠性基础上与对应的负荷(千瓦)之比,是反映电网供电能力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之一,是宏观控制变电总容量和规划安排变电容量的依据。   7.电网变电容量:是指同一电压等级电网内变电站主变压器的容量。这个参数主要反映变压器输送电能的能力,单位为千伏安。   8.能源消费总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或某地区用于生产、生活所消费的各种能源数量之和。是反映全国或该地区能源消费水平、构成与增长速度的总量指标。   9.CNG:是指英文“Crush Natural Gas”的缩写,即压缩天然气。   10.LNG:是指英文“Liquefied Natural Gas”的缩写,即液化天然气。   11.生物质能源:是指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   12.分布式能源:是指利用小型设备向用户提供能源供应的新的能源利用方式。与传统的集中式能源系统相比,分布式能源接近负荷,不需要建设大电网进行远距离高压或超高压输电,节省输配电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由于兼具发电、供热等多种能源服务功能,可以有效地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达到更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End------
相关文档 more+
  •  
登录合规网
解读×
加入清单×
加入 管理清单
系统提示×
很抱歉,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下载太过频繁,如继续下载,请输入验证码并点击继续下载
继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