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鼠疫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颁布机构: 辽宁省卫生厅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辽宁省 适用领域: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
生效日期: 2008/01/01 颁布日期: 2007/11/09
颁布机构: 辽宁省卫生厅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辽宁省
适用领域: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
生效日期: 2008/01/01
颁布日期: 2007/11/09
辽宁省卫生厅关于印发辽宁省鼠疫监测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辽卫函字〔2007〕435号) 各市卫生局,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科学、规范、系统、长期地开展鼠疫监测,全面做好我省鼠疫防治工作,根据《全国鼠疫监测工作方案》,结合当前全国鼠疫疫情情况和我省实际工作需要,省卫生厅重新制定了《辽宁省鼠疫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工作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鼠疫监测是鼠疫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实施鼠疫疫情预测预警、制定防控对策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鼠疫监测工作,将其作为鼠疫防治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加大投入力度,保证监测经费、设备以及交通工具,确保完成鼠疫各项监测任务。   二、各地要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组织制定本地区鼠疫监测工作实施细则以及当年鼠疫监测工作计划。沈阳、丹东、阜新、铁岭、朝阳市要在今年年底前将实施细则报省卫生厅备案;各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在每年年初将当年本地区鼠疫监测工作计划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并实行鼠疫监测工作目标负责、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明确监测单位、监测岗位以及具体责任人,健全鼠疫监测工作制度及技术规范,提高鼠疫监测质量及工作水平,推进鼠疫防治工作规范化建设。   四、各地及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好有关鼠疫监测信息和相关资料,认真做好对相关数据和资料的汇总、分析及反馈,及时进行鼠疫疫情预测预警,做好鼠疫监测工作年终总结和考评。省卫生厅将把鼠疫监测作为重要工作指标,纳入每年的鼠疫防治工作检查和考核当中。   五、本《实施方案》自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原由省防治地方病办公室印发的《辽宁省鼠疫监测细则(试行)》(辽地办〔1983〕6号)同时废止。 二○○七年十一月九日 辽宁省鼠疫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传染性强为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规定为甲类传染病。   我省鼠疫疫源地属于达乌尔黄鼠鼠疫疫源地边缘地带,鼠疫疫源地面积为1728.7km2。近年来,随着全国疫源地范围不断扩大,旅游业发展和交通便利,鼠疫暴发流行并造成远距离传播的危险性在增加,与我省相邻省(区)动物间鼠疫疫情仍然很活跃,我省疫源地局部地区发生鼠疫疫情的隐患依然存在,我省鼠疫防治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科学、规范、系统、长期地开展鼠疫监测,是全面做好鼠疫防治工作的重要保证,为此,根据《全国鼠疫监测工作方案》,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监测目的与任务   通过对宿主动物、媒介昆虫及病原体和地理生境等进行系统监测,收集和分析鼠疫相关信息,尽早发现疫情,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防止疫情的传入、蔓延和流行,为及时进行鼠疫疫情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控对策提供科学数据。   二、监测范围   1、已知鼠疫疫源地及其毗邻地区;   2、与邻国有可能发生鼠疫疫情地区的毗邻地区;   3、大型开发建设项目需要进行卫生学评价的地区。   三、监测内容、指标和方法   (一)人间鼠疫监测   以人间鼠疫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和及时防控为主要工作目标。   1、健全鼠疫监测网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全省鼠疫监测中心,各市、县(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防治所)为鼠疫监测站,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设鼠疫监测员,疫源地内所有单位和个人均承担一定的鼠疫监测任务和义务,一旦发现和掌握人间鼠疫疫情,应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及时报告。在鼠疫好发季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均应设立疫情电话,指定专人负责疫情报告。   2、实行首诊医生责任制。各级医疗机构要建立和实行首诊医生责任制,首诊医生发现疑似或确诊鼠疫病人,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就地隔离、观察和治疗病人、采集标本送检、隔离留观密切接触者。在动物鼠疫流行猛烈并对人群威胁较大时,应组织医疗卫生人员对动物鼠疫流行区内人群进行巡回检诊,必要时设立卫生检疫站。   3、严格执行报告制度。各级监测单位、监测员以及医疗机构一旦发现鼠疫病人或疑似病人后,及时做好就地隔离、治疗的同时,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所规定的时限、方式和内容,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应按规定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核实诊断、疫区处理等措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组织对病例诊断和确认,并责成原报告单位进行确诊或排除订正;在鼠疫好发季节,疫源地区要开展和实行“报告病死獭(鼠)、报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原因不明高热和急死病人”的三报制度。   4、开展业务培训和健康教育。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定期对本地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鼠防专业人员流调、监测和现场处置能力,提高各级医疗机构首诊医师对鼠疫的诊断和识别能力;在疫源地开展以“三不三报”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提高当地群众鼠防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5、强化对疫源动物监督管理。根据国家有关鼠疫疫源动物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各级卫生部门积极配合铁路、交通、民航、公安、工商管理、动物监管等部门,严查非法猎捕疫源地鼠疫宿主动物,严禁非法运输、销售鼠疫染疫和可能染疫的疫源动物及其产品。   (二)动物鼠疫监测   1、监测点(地区)设置   全省共设立9个鼠疫监测点(地区),其中:建平县、阜新县分别各设立1个国家级固定监测点;彰武县、昌图县、康平县分别各设立1个省级固定监测点;建平县设立3个流动监测点;丹东地区结合本地实际进行鼠疫监测。省本级、有关疫源市根据实际情况,在所辖疫源地开展有关鼠疫监测工作。   2、有关要求   (1)监测时间:当年的4月初至9月末。   (2)监测范围:固定监测点的监测范围为10000hm2,收集材料可外扩10km;流动监测应有计划地以流动方式在整个监测区内进行,每个监测点的监测范围为2500hm2,收集材料可外扩5km。   (3)面区监测:各地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开展面区监测的地点和材料收集范围。   (4)现疫流行区监测:在监测中发现人间或动物鼠疫疫情时,应按《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及《人间鼠疫疫区处理标准及原则》(GB 15978-1995)的要求及时进行疫区处理,同时开展现疫流行区监测,了解流行范围、流行强度,评价处理效果,掌握流行趋势。   3、监测内容   (1)固定监测点:主要是系统地监测动物鼠疫流行动态,观察宿主、媒介的种群数量和生态变化,研究鼠疫传播规律。一般情况下,固定监测点每年或3~5年进行一次监测区轮换。   (2)流动监测点:根据人间鼠疫疫情和动物鼠疫疫点的分布,主要宿主的空间分布、数量水平、地理景观特点等,在所辖疫源地内划分监测区,有计划、分期、分片地轮换监测,并以掌握宿主数量和血清学监测为主。   (3)面区监测:为了及时发现动物间疫情,在一定范围内开展鼠疫主要宿主病原学及血清学监测。   (4)绘制地理生境图:以地貌、植被、黄鼠数量三项指标划分生境,绘制1:10000比例尺生境分布图。   4、监测指标和方法   (1)宿主动物监测   ①黄鼠数量:按监测区内各类生境面积0.5%比例分层抽样,以单公顷一日弓形夹法监测黄鼠数量。固定监测点每年4月和7月各监测一次;流动监测点监测一次。   ②黄鼠生态:固定监测点进行黄鼠鼠龄、性别和繁殖调查。根据臼齿磨损程度鉴别黄鼠鼠龄,观察其性别,并每月观察雌黄鼠中胎鼠及子宫斑数。   ③野外夜行鼠数量:固定监测点每旬选择2种主要生境,按5m夹线法,每月布夹不少于600夹次;流动监测点每点选择2~3种主要生境,按5m夹线法,每点布夹不少于300夹次。   (2)媒介监测   ①体外寄生蚤:固定监测点每旬检活体黄鼠10~30只,全年检活体黄鼠不少于200只;流动监测点每点至少检活体黄鼠20只。进行蚤分类鉴定,计算蚤指数和染蚤率。   ②洞干蚤:固定监测点每旬探黄鼠洞干10~30个,全年探洞200~300个;流动监测点每月探黄鼠洞干不少10个。进行蚤分类鉴定,计算蚤指数和染蚤率。   ③巢蚤:建平县30个,阜新县、彰武县、昌图县、康平县各20个,进行蚤分类鉴定,计算蚤指数和染蚤率。   ④其他动物体外寄生蚤:对捕获的小型鼠及其他动物进行检蚤和分类鉴定,计算蚤指数和染蚤率。   ⑤室内游离蚤:在有动物鼠疫流行指征时,每个监测点在居民区每月布放粘蚤纸150张,每室5张,晚放晨取检蚤,进行蚤分类鉴定,计算地面游离蚤指数。   (3)病原学及血清学监测   ①病原学:固定监测点检验黄鼠300只;流动监测点检验黄鼠100只以上;对采集的蚤(蜱)全部分类,除少量留做标本外,均做细菌学检验,按同一寄主、同一蚤种、同一地点分组(10~20只/组)进行鼠疫菌分离培养和动物试验。面区监测以检验病死鼠为主。   ②血清学:用鼠疫间接血凝方法。固定监测点检验黄鼠血清300份;流动监测点检验黄鼠血清100份以上;面区监测以乡(镇)为单位,检验一定数量的黄鼠血清。   四、监测体系组成与职责   (一)监测体系组成   1、人间鼠疫:由全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疫源地所有单位和个人组成监测体系。   2、动物鼠疫:由省本级和沈阳市、阜新市、铁岭市、朝阳市、丹东市以及建平县、阜新县、彰武县、昌图县、康平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成三级鼠疫监测体系及网络。   (二)职责   1、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国家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制定全省鼠疫监测工作计划;负责监测和疫情等资料的汇总、分析、上报和反馈;承担对市、县级鼠疫监测工作的技术指导;承担本省国家级、省级鼠疫监测点监测工作检查和指导;承担全省鼠疫菌株的复判与鉴定,负责对分离获得的鼠疫菌株运送国家鼠疫菌种保藏机构;负责全省血清阳性标本的确证;承担全省鼠疫防治专业人员业务培训;根据工作需要或出现疫情或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监测力量不足时,可在疫源地直接设置监测点进行监测或参与完成市、县级所承担的鼠疫监测任务。   2、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全省鼠疫监测工作计划,制定本地区鼠疫监测工作计划;负责监测资料汇总、分析、上报和反馈;承担对所辖县级鼠疫监测工作的技术指导;经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授权后,负责本地区血清阳性标本的复判;承担本辖区鼠疫防治专业人员业务培训;根据工作需要或出现疫情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监测力量不足时,可在疫源地直接设置监测点进行监测或参与完成县级所承担的鼠疫监测任务。   3、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具体承担本地区鼠疫监测任务;具备鼠疫细菌检验和血清学检测能力;组织和协调疫源地开展以“三不三报”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负责监测资料汇总、分析、上报和反馈。   4、各级医疗机构:要建立和实行首诊医生责任制,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鼠疫病人,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规定,及时报告、就地隔离、观察和治疗病人、采集标本送检、隔离留观密切接触者。在动物鼠疫流行猛烈并对人群威胁较大时,应组织医疗卫生人员对动物鼠疫流行区内人群进行巡回检诊,必要时设立卫生检疫站。   五、资料收集及报告   (一)收集内容   1、基本情况:包括监测县以及监测点名称、疫源地类型、疫源地面积、监测面积等。   2、宿主动物:以县为单位收集宿主动物调查面积、捕鼠数、鼠密度;小型鼠(夜行鼠)调查布夹数、捕鼠数、捕获率;捕获动物种类。   3、媒介:以县为单位收集包括鼠体蚤(洞干蚤、巢穴蚤)的调查数量、染蚤鼠(洞干、巢穴)数量、获蚤只数、染蚤率、蚤指数、获蚤种类。   4、病原学及血清学:以县为单位收集检验动物数量和种类、阳性动物数量和种类。   5、人间鼠疫疫情:主要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民族、住址、染疫地区、发病经过及主要体征、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日期、治疗经过、转归及其时间。   6、动物鼠疫疫情:染疫动物(昆虫)种类、名称和发现地点、日期、判定日期等。   (二)有关报告   1、人间鼠疫疫情   (1)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责任报告人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的规定,通过有关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的同时,应立即填报传染病报告卡,报告鼠疫病例、疑似病例相关信息,同时以最快速度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应以最快速度报告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由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过有关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填报传染病报告卡,报告鼠疫病例、疑似病例相关信息。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收到或报告传染病报告卡后,还应按照有关规定通过鼠疫防治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病例的详细信息。   2、动物间鼠疫疫情   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报告单位,以鼠疫疫鼠(獭)、疫蚤(蜱)检验报告卡的形式,每月向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一次鼠疫疫情情况;如发生动物鼠疫大流行、局部暴发流行,或在城市、重大建筑工程及其交通枢纽出现动物鼠疫流行时,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情况。   3、鼠疫监测情况   包括基本情况、宿主动物、昆虫媒介、病原学及血清学等监测数据,由监测单位以总结形式上报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六、保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鼠疫监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在监测经费、监测点基础建设、监测设备以及交通工具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保证。   (二)健全监测队伍。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根据工作需要,固定监测工作岗位,配齐监测专业人员(流行病、生物、检验),并要保持相对稳定。   (三)开展培训与指导。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事鼠疫监测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对所开展的监测工作定期进行技术指导。监测人员要树立严格、严密、严肃的科学作风,严把监测质量控制,不断提高监测水平。   (四)做好总结与评价。各级监测单位每年要全面掌握有关资料,做到数据准确、图表清晰,并进行认真总结和分析,对主要监测指标及防控措施进行评价,推动鼠疫监测工作规范化建设。   七、其它要求   1、各市、县(市)要根据本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区鼠疫监测工作实施细则。   2、各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将当年本地区鼠疫监测工作以及有关数据总结材料于当年10月底前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关文档 more+
  •  
登录合规网
解读×
加入清单×
加入 管理清单
系统提示×
很抱歉,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下载太过频繁,如继续下载,请输入验证码并点击继续下载
继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