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

颁布机构: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中国 适用领域: 矿山安全
生效日期: 2017/09/01 颁布日期: 2017/09/01
颁布机构: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中国
适用领域: 矿山安全
生效日期: 2017/09/01
颁布日期: 2017/09/0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为准确判定、及时整改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有效防范遏制金属非金属矿山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了《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2017年9月1日


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


  一、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一)安全出口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设计要求。


  (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材料和工艺。


  (三)相邻矿山的井巷相互贯通。


  (四)没有及时填绘图,现状图与实际严重不符。


  (五)露天转地下开采,地表与井下形成贯通,未按照设计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六)地表水系穿过矿区,未按照设计要求采取防治水措施。


  (七)排水系统与设计要求不符,导致排水能力降低。


  (八)井口标高在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1米以下,未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九)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及复杂的矿井没有设立专门防治水机构、配备探放水作业队伍或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


  (十)水文地质类型复杂的矿山关键巷道防水门设置与设计要求不符。


  (十一)有自燃发火危险的矿山,未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设计采取防火措施。


  (十二)在突水威胁区域或可疑区域进行采掘作业,未进行探放水。


  (十三)受地表水倒灌威胁的矿井在强降雨天气或其来水上游发生洪水期间,不实施停产撤人。


  (十四)相邻矿山开采错动线重叠,未按照设计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十五)开采错动线以内存在居民村庄,或存在重要设备设施时未按照设计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十六)擅自开采各种保安矿柱或其形式及参数劣于设计值。


  (十七)未按照设计要求对生产形成的采空区进行处理。


  (十八)具有严重地压条件,未采取预防地压灾害措施。


  (十九)巷道或者采场顶板未按照设计要求采取支护措施。


  (二十)矿井未按照设计要求建立机械通风系统,或风速、风量、风质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二十一)未配齐具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和自救器。


  (二十二)提升系统的防坠器、阻车器等安全保护装置或信号闭锁措施失效;未定期试验或检测检验。


  (二十三)一级负荷没有采用双回路或双电源供电,或单一电源不能满足全部一级负荷需要。


  (二十四)地面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或井下使用的普通变压器采用中性接地。


  二、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一)地下转露天开采,未探明采空区或未对采空区实施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材料和工艺。


  (三)未采用自上而下、分台阶或分层的方式进行开采。


  (四)工作帮坡角大于设计工作帮坡角,或台阶(分层)高度超过设计高度。


  (五)擅自开采或破坏设计规定保留的矿柱、岩柱和挂帮矿体。


  (六)未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采场边坡、排土场稳定性进行评估。


  (七)高度200米及以上的边坡或排土场未进行在线监测。


  (八)边坡存在滑移现象。


  (九)上山道路坡度大于设计坡度10%以上。


  (十)封闭圈深度30米及以上的凹陷露天矿山,未按照设计要求建设防洪、排洪设施。


  (十一)雷雨天气实施爆破作业。


  (十二)危险级排土场。


  三、尾矿库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一)库区和尾矿坝上存在未按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开采、挖掘、爆破等活动。


  (二)坝体出现贯穿性横向裂缝,且出现较大范围管涌、流土变形,坝体出现深层滑动迹象。


  (三)坝外坡坡比陡于设计坡比。


  (四)坝体超过设计坝高,或超设计库容储存尾矿。


  (五)尾矿堆积坝上升速率大于设计堆积上升速率。


  (六)未按法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坝体稳定性进行评估。


  (七)浸润线埋深小于控制浸润线埋深。


  (八)安全超高和干滩长度小于设计规定。


  (九)排洪系统构筑物严重堵塞或坍塌,导致排水能力急剧下降。


  (十)设计以外的尾矿、废料或者废水进库。


  (十一)多种矿石性质不同的尾砂混合排放时,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排放。


  (十二)冬季未按照设计要求采用冰下放矿作业。


相关文档 more+
  •  
登录合规网
解读×
加入清单×
加入 管理清单
系统提示×
很抱歉,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下载太过频繁,如继续下载,请输入验证码并点击继续下载
继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