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试点工作方案

颁布机构: 哈尔滨市政府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哈尔滨市 适用领域: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
生效日期: 2010/11/15 颁布日期: 2010/11/15
颁布机构: 哈尔滨市政府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哈尔滨市
适用领域: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
生效日期: 2010/11/15
颁布日期: 2010/11/15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哈政办综〔2010〕78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委、办、局: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哈尔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试点工作方案》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二○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哈尔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试点工作方案   2010年7月12日,市政府与国家环保部签署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试点工作协议书。为全面完成哈尔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试点工作目标,明确地方政府农村环境保护责任,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根据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办〔2010〕34号)及《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哈政综〔2010〕55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松花江流域为重点,结合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当前农村环境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农村环境质量,促进全市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完成国家、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任务,努力把我市农村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优美洁净、生态良性循环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责任分工   (一)发展改革部门负责事权范围内环境保护重大建设项目的审批工作。   (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指导制定村镇建设规划,组织村镇开展环境整治,指导开展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   (三)农业部门负责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开展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指导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组织和指导生态农业建设、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产养殖污染防治、野生植物保护和农业外来物种监管。   (四)水务部门负责制定农村饮用水资源保护规划,负责农村饮用水安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土保持工作,组织实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五)环保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制订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负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工业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加强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环境监管,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生态示范建设工作,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监测与管理。   (六)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基本农田划定与保护,组织土地整理和复垦工作,负责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组织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七)林业部门负责植树造林、绿化工作,突出抓好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和沙化地治理工作,加强生态防护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外来物种入侵监管。   (八)卫生部门负责指导乡镇医疗机构依法处置医疗废弃物,组织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卫生学评价及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指导农村改水、改厕。   (九)畜牧兽医部门负责指导养殖业污染防治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工作。   (十)财政部门负责落实“以奖代补、以奖促治”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并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专项资金使用办法。   (十一)各区、县(市)政府负责做好本辖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各项指标。   四、实施步骤   (一)正式启动阶段(2010年11月19日前完成)。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哈尔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机制,制定工作方案,细化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分工,落实目标责任状内容。   (二)全面推进阶段(2010年11月20日-12月31日)。各相关责任部门和单位按照责任分工,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细化责任指标,强化推进措施、确定专人负责;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三)迎接检查阶段(2011年1月-5月末)。各相关责任部门和单位按照国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试点城市考核要求,以及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试点城市考核迎检工作方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圆满完成国家考核组对我市的考核。   (四)提高完善阶段(2011年6月-2015年年末)。各相关责任部门和单位对照国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细则,制定年度计划,逐年推进落实;同时,认真总结阶段工作,对有差距、尚未达标的项目,认真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加以提高,力争达到国家及省有关标准要求。   五、组织保障   成立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林 铎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副组长:姜 明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张少良 副市长   李 蕾 市政府副秘书长   成 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 坚 南岗区政府区长   于得志 平房区政府区长、经开区管委会主任   马 振 市林业局局长   井 岗 道外区政府副区长   王文力 阿城区政府代区长   王运义 市畜牧兽医局局长   王沿民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邓宏图 巴彦县政府县长   朱文玮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刘 臣 松北区政府区长、高新区管委会主任   刘 军 方正县政府县长   刘志军 呼兰区政府区长   孙洪庆 香坊区政府区长   孙庆德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杨靖武 市农委主任   张国文 木兰县政府代县长   张基春 市环保局局长   迟宝旭 尚志市政府市长   封殿辉 延寿县政府代县长   赵长满 依兰县政府代县长   赵 革 宾县政府县长   赵登峰 市水务局局长   姚志波 五常市政府市长   郭冀平 道里区政府区长   席长青 市财政局局长   逯景隆 双城市政府市长   隋洪波 通河县政府代县长   慕 莹 市卫生局局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主任由张基春兼任,负责召集领导小组工作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推进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以及目标考核和验收材料的收集、汇总等工作。   各区、县(市)政府要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发改、环保、财政、农业、建设、卫生、水务、国土、林业、畜牧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做好本辖区农村环保工作安排部署,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年度目标和任务,协调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六、有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各区、县(市)政府和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制定方案,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机制,组织编制和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积极开展农村饮用水保护、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畜禽粪便处理、农作物废物综合利用、工业污染防治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加强农村环境监管工作,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减少农村环境污染,切实解决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   (二)履职尽责,务求实效。各区、县(市)政府和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协调行动、形成合力。积极深入基层建立联系点,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工作推进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积极培育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典型,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努力达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指标(试行)》、《黑龙江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标准》和生态市建设的考核指标和要求,并逐年提高。   (三)加大检查,强化督办。由市政府督查室牵头会同有关部门,于每半年和年底对各区、县(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城市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督办检查,督促工作进展和跟踪问题整改,确保试点城市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登录合规网
解读×
加入清单×
加入 管理清单
系统提示×
很抱歉,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下载太过频繁,如继续下载,请输入验证码并点击继续下载
继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