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修造外轮和港澳台船舶船厂的口岸管理规定

颁布机构: 广州市政府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政府规章
适用地区: 广州市 适用领域: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
生效日期: 1993/03/01 颁布日期: 1993/01/04
颁布机构: 广州市政府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政府规章
适用地区: 广州市
适用领域: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
生效日期: 1993/03/01
颁布日期: 1993/01/04
广州市修造外轮和港澳台船舶船厂的口岸管理规定  (1993年1月4日 穗府〔1993〕2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外轮及港澳台船舶修造船厂的口岸管理,促进本市修造船舶工业的发展,保障口岸的安全畅通。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口岸管理的规定,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外轮、港澳台船舶修造的单位和船舶及有关人员,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指的外轮、港澳台船舶,包括客轮、货轮、工程船舶、钻井平台、小型旅游船等。   第四条 广州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下称市口岸办)是口岸管理的主管机关,负责实施本规定。 第二章 修造外轮、港澳台船舶船厂的管理   第五条 凡承接修造外轮或港澳台船舶的船厂,应向市口岸办提出书面申请,市口岸办依权限逐级审批,经批准后方可开业。   国务院口岸办和省口岸办已批准在本市修造外轮和港澳台船舶的船厂,应在本规定颁布之日起九十天内向市口岸办登记,纳入市口岸办统一管理。   第六条 申请承接修造外轮、港澳台船舶的船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修造船舶的厂房、码头及相适应的水文条件;   (二)有与修造船舶相适应的技术条件和技术人员。   第七条 申请承接修造外轮和港澳台船舶的船厂,必须向市口岸办提供下列文件资料:   (一)承接修造外轮和港澳台船舶的申请书;如与境外合资的修船厂还须提供《合同书》;   (二)企业主管部门、外经贸管理部门、口岸检查检验部门出具的意见书,工商部门发给的营业执照;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船厂的地理位置平面图,附近水文资料,码头、船坞及有关设备情况的资料。 第三章 外轮、港澳台船舶的管理   第八条 外轮、港澳台船舶入境修造,须由外轮代理部门代理入境申报手续。   代理部门应向市口岸办、海上安全监督局监督部门报告船舶抵(离)港时间和有关资料。港方监督部门应及早通知边防、海关、卫生检疫等联合检查单位。   修造的船舶进出境,应在设有联检机构的口岸办理联检手续。   第九条 修造的船舶进出境,应由法定的引航部门负责引航。   第十条 船舶来自疫区港口的,应在指定锚地接受联检;来自非疫区或船上未有非意外伤害病人和啮齿动物反常死亡的,经口岸卫生检疫部门同意,也可在船厂码头办理联检手续。   进口的外轮、港澳台船舶,未办联检手续之前和出口办理检查手续后,除联检、引航人员外,不准靠泊上下人员及装卸货物。   第十一条 外轮、港澳台船舶在修理期间,如发现疫情或非意外伤害死亡且死因不明的,修造船厂应立即向口岸卫生检疫部门报告,等候处理。   第十二条 外轮、港澳台船舶在修理期间排放压舱水、洗舱水、舱底水,必须向港务监督申请批准。如果船舶来自疫情的港口或在修理期间发现疫情时,应经过卫生检疫机关卫生处理,经鉴定合格后,方可在指定地点排放。   第十三条 外轮、港澳台船舶在修造期间,用于修船的进口物料、器材,应按海关规定办理手续。修船更换的旧仪器和其它设备,由船方开列清单向海关申报,接受海关监管。并经口岸卫生检疫部门进行卫生处理。   第十四条 外轮、港澳台船舶的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越过口岸管理区。经批准越过管理区的,应在海关闸口出入,并接受海关、边防检查站的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 外轮、港澳台船舶在修造期间的治安保卫工作由承接单位和当地公安部门负责。   第十六条 外轮、港澳台船舶在修理期间,添装生活用品,必须向海关申报。上下船舶时,须接受海关监管。   日常生活用品的供应和其他生活服务工作,由外轮供应公司负责提供服务。   第十七条 外轮、港澳台船舶修理期间的一切费用,由外轮代理部门统一向船方计收。 第四章 罚则   第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不办理报批手续,擅自承接修造外轮、港澳台船舶的,由市口岸办责令停业,所造成经济损失,由承接厂方负责。   第十九条 外轮、港澳台船舶及有关人员如违反引航、卫检、边防、海关、港务监督等部门的管理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进行处理。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规定由市口岸办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自一九九三年三月一日起实施。
登录合规网
解读×
加入清单×
加入 管理清单
系统提示×
很抱歉,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下载太过频繁,如继续下载,请输入验证码并点击继续下载
继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