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1年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颁布机构: 广东省卫生厅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广东省 适用领域: 职业健康(卫生)
生效日期: 2011/01/28 颁布日期: 2011/01/28
颁布机构: 广东省卫生厅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广东省
适用领域: 职业健康(卫生)
生效日期: 2011/01/28
颁布日期: 2011/01/28
广东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11年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的通知 (粤卫办函〔2011〕14号) 各地级以上市卫生局、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厅直属有关单位:   现将《2011年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一月二十八日   2011年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疾控会议和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继续以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为中心,突出重大传染病防控和免疫规划两个重点,做好地方病、寄生虫病和慢性疾病防治三项工作,全面完成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各项任务,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为加快广东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保驾护航。   一、健全机制,全面提升疾控服务能力   (一)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十二五”规划。认真总结评估“十一五”期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结合省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科学谋划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发展规划。   (二)推动建立完善疾控工作保障机制,全面有序开展疾控工作绩效考核,促进疾控机构履行基本公共卫生职能,进一步提高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三)继续加强慢病防治机构建设,逐步推进皮肤性病、结核病等慢病防治机构的资源整合。稳步推进麻风病院村整合和改造建设。实施全省精神卫生机构建设项目。   (四)整合资源,加快疾控信息化建设。实施全省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建设项目,逐步在疾控机构推行疫苗全程电子监管。加强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和疾控机构基本信息报告系统的管理。完善麻风病、结核病、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   (五)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强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能力建设,举办第六届省级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等项目,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交流和培训,特别是加强基层人员的培训,全面提升疾控队伍综合管理和业务水平。   二、未雨绸缪,加大重大传染病防控力度   (六)继续完善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艾滋病防治机制,加大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力度,加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建设,推进安全套使用推广工作,开展男男同性性行为的干预,做好第二轮综合防治示范区的实施工作。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加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管理,切实防止艾滋病二代传播。推进丙肝防控工作。   (七)严格执行结核病防治各项政策措施和技术规范,完成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治疗与管理任务。实施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耐药结核病防治和结核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强化与教育等部门联防工作机制,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   (八)做好重点传染病疫情处置,落实防控措施,及时有效控制疫情,严防疫情的扩散和蔓延。提高全省急性传染病监测数据收集、统计、分析和预警能力。建立完善霍乱、登革热、手足口病、流感、狂犬病等传染病的监测网络,提高病原微生物检测能力。   三、落实措施,全面推进免疫规划工作   (九)认真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组织开展交叉督导,强化边远、贫困和流动儿童的常规免疫接种工作。继续推动和配合教育部门开展入学入托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加强预防接种单位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维持免疫规划疫苗高接种率。   (十)对常规免疫薄弱地区和麻疹高发地区开展麻疹查漏补种工作。组织完成全省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及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项目。进一步加强乙肝防控、维持无脊灰和消除麻疹工作。   (十一)实施《广东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补偿办法(试行)》,抓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调查和处置工作。   四、巩固成绩,深化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工作   (十二)组织完成消除碘缺乏病达标考核工作。继续做好肝吸虫病防治示范区工作,推动肝吸虫病防治进程。   (十三)加强流动人口血吸虫病监测,开展原流行区交叉查螺,巩固消灭血吸虫病防治成果。实施全球基金消除疟疾项目,开展国家消除疟疾试点工作,做好输入性疟疾防控工作。   五、创新机制,推动慢性疾病防治工作   (十四)加强重点地区麻风病防治和康复工作,完成对惠来县基本消灭麻风病考核,实现全省基本消灭麻风病目标。继续建立和完善性病监测网络,开展性病高危人群干预和母婴梅毒控制项目,切实降低淋病、梅毒发病率。   (十五)以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重点,实施医改和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项目,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全面提高慢性病防治工作水平。继续做好肿瘤登记、肿瘤早诊早治项目,开展居民营养状况、慢性非传染病和行为危险因素监测,提高死因监测质量,初步形成综合监测系统。推进儿童伤害预防和控制工作。继续开展儿童口腔疾病干预试点工作,进一步健全牙防工作网络,提高基层口腔疾病防治和干预水平。   (十六)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推进重性精神疾病的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工作,扩大重性精神疾病的医院-社区一体化治疗康复模式范围。加强部门协调,科学开展对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协调推进精神卫生立法工作。   六、广泛动员,深入开展卫生防病宣传教育工作   (十七)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宣传教育工作,以“世界防治结核日”、“世界艾滋病日”、“全国防治高血压日”和“世界糖尿病日”等疾病防治日为契机,精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和健康促进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病意识和防病能力。   七、强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疾控项目绩效   (十八)实施2010年中央补助广东艾滋病、结核病、精神卫生等重大疾病防治项目及2011年省级专项经费疾病预防控制项目,加强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确保项目资金的及时拨付到位,加大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督导检查和绩效评估,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相关文档 more+
  •  
登录合规网
解读×
加入清单×
加入 管理清单
系统提示×
很抱歉,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下载太过频繁,如继续下载,请输入验证码并点击继续下载
继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