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劳动安全监察管理办法
颁布机构: |
长春市政府 |
生效状态: |
在用 |
所属类型: |
地方政府规章 |
适用地区: |
长春市 |
适用领域: |
劳动保障监察 |
生效日期: |
1984/11/14 |
颁布日期: |
1984/11/14 |
颁布机构: |
长春市政府 |
生效状态: |
在用 |
所属类型: |
地方政府规章 |
适用地区: |
长春市 |
适用领域: |
劳动保障监察 |
生效日期: |
1984/11/14 |
颁布日期: |
1984/11/14 |
长春市劳动安全监察管理办法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工矿企业劳动保护工作的暂行规定》及有关劳动法规,为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保障广大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国省营、市县(区)全民所有制和县(区)以上集体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含机关、团体、学校、驻长部队的企业)及在我市的外资、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县(区)以下企事业单位亦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 市、县(区)劳动局是同级人民政府的劳动安全监察机关,负责对企、事业单位进行劳动安全监察。市劳动局设劳动安全监察科,县(区)劳动局设劳动安全监察室,具体负责劳动安全监察工作。各级劳动安全监察机关应与卫生、环保、公安、检察等部门和工会组织密切配合,互相协作,积极开展工作。
第四条 市、县(区)企业主管部门,都要设安全监察职能机构,配备干部,对本系统的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综合管理。其业务受同级劳动安全监察机关的指导。
第五条 劳动安全监察机关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劳动安全监察员和主任监察员。较大企业可设兼职劳动安全监察员。劳动安全专、兼职监察员和主任监察员,要从认真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坚持原则,熟悉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知识,身体健康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具有五年以上安全监察工作实际经验的管理干部中选任。
第六条 主任监察员由市劳动局考核任命,并抄送市人民政府和上级劳动安全监察机关备案;劳动安全监察员与兼职劳动安全监察 员由市劳动局考核任命,并由市人民政府发给《劳动安全监察员证》。对他们的工作调动,要征得上级劳动安全监察机关的同意。
第七条 劳动安全监察机关的职责和权限:
一、监督各企、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发布的各项劳动保护法规和安全技术规程;
二、监督检查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重大技术改造工程的安全技术、劳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情况,并参与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三、监督检查各企、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制订改善劳动条件措施的实施和安全措施经费提取使用情况;
四、参加劳动安全技术科研成果和有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鉴定;
五、参与重大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如发生分岐,可提出结论性意见;
六、对违反劳动安全法规的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或有关的直接领导者、肇事者,提出处罚、处分意见;
七、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尘毒危害严重的单位,有权提出整改意见或发出《劳动安全监察指令书》,对逾期不改的有权提出经济罚款或令其停产整顿的意见;
八、可以召开有劳动安全监察员和行政主管领导参加的会议,总结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对劳动安全监察人员进行劳动安全、卫生、工程技术培训和教育;
九、对各单位及和主管部门中不称职的劳动安全监察人员,有权建议单位更换。
第八条 劳动安全监察人员的职责权限:
一、代表劳动安全监察机关向各单位宣传贯彻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政策、法规及有关规定,并监督其执行;
二、可进入生产(施工)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参加有关会议,查阅有关资料,拍摄事故隐患现场照片,向有关人员了解情况;
三、在执行劳动安全监察任务时,单位应派人陪同,发现有危及人身安全紧急情况,有权令其纠正或停止作业,并通知单位立即妥善处理;
四、参加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发现有违反劳动安全法规的,有权令其纠正或停用;
五、参加事故调查,勘察事故现场。对事故原因的分析或对责任者的处理发生分歧时时,可提出结论性意见,如仍有异议可提交劳动安全监察机关研究解决;
六、随时向领导部门或上级安全监察机关反映情况。
第九条 劳动安全监察机关应配检测器械。专、兼职劳动安全监察员和主任监察员在执行任务时,要佩戴统一制定的标志。
第十条 专、兼职劳动安全监察员和主任监察员要守职尽责,严守国家机密,遵守国家法规,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兼洁奉公,努力完成本职工作。对工作成绩显著、有突出贡献,避免重大人身伤亡和设备事故使国家财产免受损失的,要给予表彰、奖励和晋升工资。对违反劳动安全法规的行为和发现重大不安全因素不及时通知单位处理,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营私舞弊者,要给予批评或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以渎职论处。
第十一条 实行《劳动安全监察指令书》制度。指令书由劳动安全监察机关或劳动安全监察人员填写发出,由单位负责人签收,并要按指令书提出的意见认真执行。如不按要求执行,发生人身、设备事故,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第十二条 本办法如与上级规定有抵触时,按上级的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劳动局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