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的通知 (昆政发[2001]4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是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期林业发展的历史机遇。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部署及要求,昆明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已圆满完成试点任务,进入按规划、有步骤的正式实施阶段。最近,省里召开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现场会,再次强调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要性,要求各地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严格依法行政,切实管护好森林资源。为贯彻落实全省天然林保护工程现场会议精神,结合昆明实际,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天然林保护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国家作出实施以天然林保护、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和陡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工程的重要战略决策,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要求。搞好我市天然林保护工作,是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省委、省政府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加快发展旅游支柱产业和我市建设生态园林型城市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各县(市)、区,要站在全局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天然林保护及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省重大决策和安排部署上来,自觉地服从于大局,着眼于未来,精心安排,周密部署,确保全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及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健康发展。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天然林保护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健全和完善组织领导机构,加强分工协作。在机构改革中,市和县(市)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工作机构必须定岗、定编,纳入政府工作序列予以加强。各级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根据人事变动情况,按照当地实际和工作要求,及时调整组成单位及人员,改善工作条件。参与天然林保护组织领导机构的部门和单位,特别是林业、计划、财政和劳动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努力做好工作,确保天然林保护工程计划、项目、资金和相关政策落到实处。 天然林保护工程是“行政一把手工程”,加强对天保工程的领导,必须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县(市)区特别是工程实施区的行政一把手要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明确责任,落实措施,一级抓一级。同时,要建立天保工程质量责任制,按照业务分工,把工程质量涉及的责任分解落实到人,所有责任人,包括领导责任人、项目法人代表、各环节单位负责人,都要按照职责对经手的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 宜良县、石林县虽未列入国家计划,但仍是我市天保工程实施县。两县要在积极争取纳入国家天保工程实施范围的同时,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坚定不移地抓好森林资源保护的各项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天然林保护及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宣传教育工作 要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增强全社会共同关心生态环境建设的意识。市、县两级要成立以宣传部门为主、林业部门参加的天保工程宣传组织机构,在全市范围内长期开展有规模、有声势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农村板报、标语等形式,采取举办宣传月、制作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专题片、印发天保工程宣传册、制作宣传画等具体作法,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深远意义和积极作用,使工程实施的目标、任务和有关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同时,要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开展相应的警示教育,增强干部职工依法治林的责任感和廉洁自律、严格执法的自觉性。 四、加强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案件 近年来,我市依法治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破坏森林资源、违法占用林地,非法运输、经营、加工木材和野生动物的犯罪活动仍时有发生。市政府已决定成立森林案件查处工作小组,组织开展全面的涉林案件查处工作。各地要结合实际,在市县两级天然林保护工程及退耕还林还草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涉林案件查处小组,迅速组织开展一次全面的涉林案件查处工作,并将检查及查处情况以书面形式于8月中旬上报市政府。必须强调,各级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停止采伐天然林的通知》(昆政办通[1998]34号)文件精神,坚决制止毁林开荒和乱占林地的行为。凡有令不止,不认真履行职责、监管失控、违法乱纪,导致森林资源遭到破坏不管涉及到哪一级,不论涉及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今后,凡是涉及林木采伐、间伐问题(包括虫害木、病害木清理),统一由市林业局初审提出意见,报市政府审批。 五、突出重点、强化管理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点多面广,既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又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促进天保工作的全面开展。 一是各县(市)区在天保工程实施中要注意加快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积极推广和运用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推广相关技术。加快天保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从实际出发,合理设置管护站点,保持管护队伍的稳定。 二是要加强城镇面山、交通沿线、重点水源保护区(松华坝、大河、柴河、车木河、宝象河、云龙水库等)和重点风景旅游区的森林管护,建好“精品工程”、“形象工程”。 三是建立健全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统计调度体系。统计调度工作是工程管理与监督的重要手段,是提供上级部门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各建设单位要尽快建立统计调度体系,固定专人负责,及时、准确、全面反映天保工程及退耕还林还草工作进展情况,完整地建立和保存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图面、表格、文字等档案资料。 四是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严格按照国家计委、财政部和国债专用资金使用办法及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办法执行,切实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各级财政、审计、监察部门要对资金进行跟踪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001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