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生物资源开发创新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颁布机构: 云南省政府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云南省 适用领域: 节能与资源利用
生效日期: 2000/10/23 颁布日期: 2000/10/23
颁布机构: 云南省政府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云南省
适用领域: 节能与资源利用
生效日期: 2000/10/23
颁布日期: 2000/10/23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  生物资源开发创新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云政发〔2000〕170号) 各州、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   为加快我省生物资源开发创新步伐,规范项目管理,实现生物资源开发走出传统的发展模式,改造并提升生物资源开发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新兴生物资源开发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尽快成为绿色经济强省的重要产业支撑。现将《云南省生物资源开发创新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含项目贷款贴息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各部门执行中的意见,请及时反馈给省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                            云南省人民政府                          二000年十月二十三日         云南省生物资源开发创新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总则   第一条 生物资源开发创新项目是云南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培植绿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生物资源开发创新项目管理,促进全省生物资源产业开发规范、有序地发展,结合云南实际,特制定本项目管理办法。   第二条 生物资源开发创新项目的管理机构是各级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其职责是贯彻落实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方针政策;协调促进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发展;选列、管理生物资源开发创新项目;加强生物资源开发创新项目的国际间合作与投资促进。   第三条 生物资源开发创新项目分为园区建设项目、产业配套项目和竞争性创新项目三类。项目的分类指导由省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负责。 一、园区建设项目   第四条 为实现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发挥云南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为投资者构筑低成本的种植、加工和生物技术孵化“平台’,吸引国内外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经营模式而设立园区建设项目。园区建设项目分为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和加工园区建设。   第五条 园区建设项目以地方投资为主,省政府协调有关部门适当集中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农业技术推广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村电网改造资金、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生物资源开发创新资金等给予一定的投资补助。   第六条 园区建设项目的申报主体是地、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公署),受理部门为省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项目中需省政府投资补助涉及第五条所述资金的须分解为子项目由地州市对应单位上报省级对口管理部门。省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征求省级有关部门意见后汇总上报省政府。   第七条 园区建设项目由省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提报,省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协调领导小组审批。 二、产业配套项目   第八条 产业配套项目是促进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项目。主要是产业支撑和社会化服务系统建设,突出科技创新和市场体系建设。   第九条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产业配套项目一般为竞争性项目。省政府以科技三项费、省院省校合作资金和生物资源开发创新资金给予投资补助。也可用生物资源开发创新资金以委托投资的形式进行参股。受托单位必须保证资金的保值、增值。   第十条 产业配套项目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承担。根据“产业导向目录”直接向省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申报。由其组织审查、筛选,提报省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协调领导小组审批。   第十一条 经省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协调领导小组批准的产业配套项目,由省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 三、竞争性创新项目 (一)项目选列的基本条件   第十二条 项目应符合云南省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规划,坚持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兼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项目的建设规模、技术路线、资金筹集由项目法人自主决策。   第十三条 承担项目的企业一般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拥有一批专业化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第十四条 项目承担企业应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并具有银行认可的贷款抵押或担保条件。项目投资中企业自筹资金不得低于总投资(含流动资金)的30%。 (二)项目申报程序   第十五条 项目申报企业根据省政府确定的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规划,按项目选列条件编制项目建议书(建议书内容要求见附件),向所在地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申报。省级单位、中央驻滇单位可直接向省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申报。   第十六条 各地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或省级委、办、厅、局根据产业规划,按照市场导向、突出创新、利用优势、发展特色的原则,筛选项目,推荐上报省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   第十七条 省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根据全省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规划及区域布局确定发展重点,编制项目导向目录(每年2-3批)提交省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协调领导小组审议后向银行及省内外投资主体发布。   第十八条 为避免云南省生物资源开发项目出现低水平重复和交叉列项的状况,凡冠名为云南省生物资源开发项目均须报省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协调领导小组审议。 (三)项目论证及备案登记   第十九条 凡列入云南省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导向目录的项目,承担单位须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向投资主体组织论证,也可委托地州市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组织论证。重大项目由省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组织论证。   第二十条 经投资主体认可,并落实资金的项目由省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登记备案,列为云南省生物资源开发创新项目,享受贷款贴息政策(详见云南省生物资源开发创新项目贷款贴息办法)。   第二十一条 为规范生物资源开发创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提高项目可研报告的质量,由省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组织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单位的资质审查,并核发《云南省生物资源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资格证书》。 四、项目管理   第二十二条 各级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负有对生物资源开发创新项目实施协调、服务、监督、检查的职责。   第二十三条 生物资源开发创新项目管理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地州市生物资源开发创新项目由所在地的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负责具体管理,进行协调服务、组织调研、监督统计,检查督促项目顺利实施。   第二十四条 项目承担单位须按时填报项目统计报表,否则取消享受贷款贴息等有关政策。   第二十五条 生物资源开发创新项目实行“有进有出”的管理原则。省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负责对项目提出调整意见,上报省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协调领导小组批准后执行。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管理办法由省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管理办法含《云南省生物资源开发创新项目贷款贴息办法》。   第二十八条 本管理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原《云南省18生物资源开发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终止执行。   附:《云南省生物资源开发创新项目建议书内容要求》          云南省生物资源开发创新项目贷款贴息办法   第一条 为扶持云南省生物资源开发创新项目顺利启动实施,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的决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贴息范围:凡列入云南省生物资源开发创新项目,2000年1月1日以后从国有商业银行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借贷两年期以上用于项目实施的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按省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批准额度给予贴息;两年期以下及流动资金贷款按省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协调领导小组批准的额度、期限给予贴息。   第三条 贴息比例:项目贴息率以年计算,为贷款利息的50%。   第四条 贴息期限:加工业项目贴息期为两年;种植、养殖业项目为三年。   第五条 贴息办法:项目贷款贴息的核定,采取“两单核对制”,具体操作办法如下:   1.生物资源开发创新项目承担企业申请银行贷款到位后,应立即填写贷款到位统计报表报省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同时附银行借款、借据复印件,此为“第一单”;承贷银行的省分行分别于每年6月15日和12月15日前将生物资源开发创新项目在本系统行内的贷款清单抄送省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此为“第二单”,省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将“两单”汇总制表并提出意见,经省财政厅复核,兑现贴息款。   2.贴息款项由省财政厅划拨至项目企业属地的县(区)财政局再直接兑付给贷款企业。贴息款项的划拨每年办理两次,分别为6月底和12月底划拨到位。 附:    云南省生物资源开发创新项目建议书内容要求   一、概述   (一)项目立项的意义及必要性   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创新意义;   2.实施项目的基础条件及现状,资源比较优势、技术创新点、产品市场前景等。   (二)项目承担企业情况   业主单位性质、隶属关系、资产状况、生产经营状况、管理人员情况(企业法人及项目主要组成人员情况)、企业通讯地址、联系电话、联系人。   二、项目产品市场分析及拟建规模   (一)市场分析与预测   1.项目所需资源、原料、辅料分析   (1)资源比较优势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2)项目所需原料、辅料的数量、质量、性能及其价格、来源、供应条件以及供应渠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否满足长远发展的需要。   2.项目产品的市场分析   (1)项目产品特点及市场背景,同类产品在国内外的销售状况,市场容量与项目产品生产、销售的关系,预测市场需求量和供求变化关系以及对产品质量的要求;   (2)市场开拓计划(年销量、销售额、利润),说明项目产品进入市场的有利与不利条件,市场风险,市场占有率,实现市场目标的具体措施;   (3)与竞争对手的比较优势,同类产品的年总消费数量或金额,消费者需求量的趋势预测;   (4)国际市场供求状况,发展趋势及价格变化趋势,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   (二)产品方案和拟建规模   1.根据市场容量、资源条件和技术支撑条件,拟定项目产品方案;   2.根据市场分析预测、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投资环境等确定项目设计规模。   三、发展目标和项目实施方案(含计划进度)   四、项目实施区域条件   简述项目实施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和经济发展条件。   (一)自然条件   1.位置及范围:项目所在地区地理位置及区位特征。   2.区域气候条件:海拔、温度、湿度、降雨、蒸发量、日照时数、年积温、霜期长短等主要气候要素数据。   (二)社会和经济条件   1.劳动力:区域总人口;人口素质;就业状况等。项目实施对增加就业机会的影响。   2.工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及其构成、GDP增长情况、财政收支状况。   3.基础设施状况:交通运输条件,供水、供电系统,通讯系统及各种社会服务设施。   五、项目实施地或基地、场(厂)址选择   1.项目实施与当地经济发展布局的关系。   2.原料、加工与消费市场的关系。   3.当地政府支持及相关政策。   4.总平面布置及物料运输平衡。   六、生产技术及工艺方案   1.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技术来源及成熟程度,技术方案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和应用效果,目前在同类技术、工艺中的水平。   2.项目主要设施或设备及其先进性与适应性。   3.项目工艺流程、技术路线及技术关键。   4.主要技术指标:生产消耗定额、产品年产量、质量指标等。   5.产品质量保障措施。   七、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2.流动资金估算。   3.资金筹措计划。   4.企业申请银行贷款时的资产抵押或担保条件。   八、经济效益分析   1.成本估算:项目年总成本费用估算;产品单位成本估算。   2.项目经济效益指标:   (1)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农特税、增值税、所得税等税收总额;   (2)项目投资利税率、投资利润率;   (3)项目投资回收期及贷款回收期。   九、项目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分析   1.项目实施提供的就业机会及转移农村劳动力。   2.项目实施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分析(经济结构调整及经济增长比例)。   3.项目实施对农民增收和财政增税的分析。   4.项目实施对生态平衡及资源保护的影响。   十、有关附件   1.营业执照复印件。   2.年末或季末会计报表复印件。   3.企业法人及技术负责人、经营负责人个人简历。   4.说明产品市场及技术依托的相关合同、协议书复印件。
相关文档 more+
  •  
登录合规网
解读×
加入清单×
加入 管理清单
系统提示×
很抱歉,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下载太过频繁,如继续下载,请输入验证码并点击继续下载
继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