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旅游局关于珠海市旅游发展规划分步实施意见的通知

颁布机构: 珠海市人民政府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政府规章
适用地区: 珠海市 适用领域: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
生效日期: 2000/02/22 颁布日期: 2000/02/22
颁布机构: 珠海市人民政府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政府规章
适用地区: 珠海市
适用领域: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
生效日期: 2000/02/22
颁布日期: 2000/02/22
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旅游局关于珠海市旅游发展规划分步实施意见的通知 珠府[2000]27号 2000年2月22日 市人民政府同意市旅游局制定的并经市旅游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的《珠海市旅游发展规划分步实施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珠海市旅游发展规划分步实施意见 珠海市旅游局 珠海旅游业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成为珠海国民经济第三产业的龙头,在珠海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将旅游业确定为珠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优先发展的三大产业之一,对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促进珠海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珠海市旅游局邀请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编制了《珠海市旅游发展规划》,并通过国内外专家的评审,于1999年3月1日经市政府批准实施。 《珠海市旅游发展规划》全面评述了珠海旅游资源,深入分析了珠海旅游客源市场和旅游业发展基础,确立了珠海旅游发展的总目标:建成国际休闲度假、会议会展旅游城;确定了珠海旅游发展的目标市场;宏观划分了珠海旅游功能区。《珠海市旅游发展规划》是总体规划,涉及的是宏观战略问题,但珠诲旅游发展总目标是长期目标,需要经过较长时间发展才能实现,因此,必须对这一目标进行时空序列上的分解,特别是明确珠海旅游近期发展的目标。为此,珠海市旅游局组织有关人员深入研究了《珠海市旅游发展规划》,制定本实施意见,通过优先发展区域和重点资源开发,以及采取必要的保障措施,建立适当的支撑体系,争取到2005年,实现旅游接待过夜游客总数500万人次、年递增6.87%,旅游收入将达到100亿元人民币、年递增8.14%,旅游创汇5亿美元、年递增5.77%,为《珠海市旅游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珠海市旅游业近期发展的重点及方向。 建成国际休闲度假、会议会展旅游城是《珠海市旅游发展规划》为珠海旅游确立的发展目标。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根据珠海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以及珠海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现状,结合国际国内旅游专家对珠海旅游发展的分析,确定珠海旅游业近期发展的重点及方向是: (一)塑造珠海旅游城整体形象,完善城市旅游功能。 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特色是一个城市旅游吸引力的源泉,纵观国际旅游名城,都是形象突出、特色鲜明的城市。城市整体形象和特色的塑造涉及到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1.促成《珠海市城市景观设计规划》早日颁布实施。 由于注重城建规划和环境保护,珠海经过20年的发展,已建成一座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优美的最适宜人居的现代化海滨城市,为珠海的经济发展和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但现有的城市建筑缺乏整体风格和特色,不利于珠海城市建设成就向现实旅游生产力的转变。 实施部门:市规划部门、市城建部门。 时间要求:《珠海市城市景观设计规划》需要尽快完成,经市人大批准后付诸实施。 2.建设大型综合性文化广场。 城市文化形象是城市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城市文化内涵,丰富市民及游客文化生活,提升珠海旅游文化品位的要求。建设内容包括: (1)完善现有大型广场(如口岸广场等)的文化娱乐及旅游服务功能。 (2)新建大型综合性文化广场。 实施部门:市城建部门、市城市文化发展中心。 实施时间:2005年前启动。 3.促进旅游商贸区及特色街区的形成。 旅游贸易区及特色街区建设是完善珠海旅游服务,刺激游客消费欲望,发挥旅游业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的重要手段。建设内容包括: (1)完善以九洲城为中心的珠海旅游商贸区建设。 (2)拱北步行商贸街的改造完善。 (3)引导特色购物市场、特色街区的形成。 实施部门:市贸易委、市城建部门。 时间要求:在2005年前尽早建设。 4.完善城市旅游交通网络。 实施部门:市建委。 时间要求:2000年。 5.建立珠海市旅游信息网站及与之配套的旅游服务中心。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旅游业的经营发展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网络营销和网络推介已逐渐成为国际旅游营销最重要的方式,它具有信息量大,推介面广,运行成本低,信息发布及时,不受时间、地点及距离的限制的特点。建立珠海市旅游信息网站和旅游服务中心,形成珠海旅游信息港,是增加珠海旅游的科技含量,提高珠海旅游国际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投资方式:政府投资。 时间要求:争取2000年启动,2001年建成。 实施部门:市旅游局、市旅游协会。 6.在板樟山顶或石景山顶兴建城市观光塔。 时间要求:2005年前建成。 (二)充实城市休闲、观光、娱乐、度假旅游内容,创立珠海旅游特色及品牌。 1.加快农科中心扩建工程的进程。 农科中心扩建工程将使市农科中心建成一个集科研、生产和旅游为一体的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基地。 建设时限:2000年完成规划,2003年前完成扩建。 2.督促梅溪牌坊旅游区早日建成开放。 时间要求:争取2001年对游客开放。 3.促进情侣路休闲度假旅游带旅游功能的完善。 实施部门:市城市文化发展中心、市城建部门。 时间要求:2005年前形成完善的旅游带。 (三)加强近海及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的开发。 滨海及海岛度假旅游是珠海休闲度假、会议会展旅游的重点,也是其特色和优势所在。珠海的海岸、沙滩资源丰富,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目前已有一批滨海及海岛旅游度假区对外开放,但影响力较少。滨海及海岛休闲度假旅游,尤其是近海海岛的开发是珠海旅游近期发展的重点。 1.督促九洲岛旅游度假区加快开发建设进度。 时间要求:力争2003年前建成对外开放。 2.促成野狸岛的早日开发。 时间要求:争取2005年前开发建成。 3.在《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旅游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加快对东澳岛、外伶仃岛等岛屿旅游项目的开发。 时间要求:争取2005年前东部海岛旅游形成规模,旅游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4.在《珠海市西部地区旅游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加快对飞沙滩旅游度假区、荷包岛生态旅游区和平沙温泉的开发。 时间要求:2000年完成《珠海市西部地区旅游发展规划》,争取2005年前西部地区旅游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 5.做好淇澳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工作。 时间要求:2000年完成规划,2001年启动,争取2005年前初具规模。 (四)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发挥区位优势。 珠海旅游发展的最大优势之一是其区位优势:位于一国两制的前沿,毗邻港澳,处于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优势,开展区域旅游合作是珠海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 1.争取横琴岛珠澳旅游合作开发试验区及早得到批准,搞好招商引资及宣传促销。 实施部门:横琴开发区、市府各有关部门。 建设时限:2005年初具规模。 2.督促九洲港务集团加快环香港水域游项目的开办进程。 建设时限:争取2001年开通。 3.积极争取珠海至香港大屿山迪斯尼乐园航线的早日开通。 (五)积极推进会议会展旅游的发展。 除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展馆外,珠海的会议会展设施很不完善,今后一方面要加强场馆建设,另一方面要策划更多大型的会议会展活动。 1.建设大型综合性国际展览中心,促使珠海会展上规模、上档次,提高珠海会议会展的竞争力。 建设时限:争取2008年前尽早启动。 2,发挥赛车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力促珠海定期举办国际汽车博览会、建设国内汽车运动训练基地和国内汽车交易中心等。 (六)树立强烈的项目意识,积极争取其他有前景的旅游项目在珠海落户,尤其是: l.参与性强的大型高科技娱乐项目。 2.大型文化、体育项目。 3.现有景区景点的扩充改造。 二、建立强有力的旅游发展支撑体系。 旅游业涉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旅游发展支撑体系,才能确保其健康、快速发展。旅游发展支撑体系的建立关键在于有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需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一)建立强有力的行业管理体制。 1.进一步强化珠海市旅游管理委员会的议事协调职能。 2.强化市旅游局对全市旅游资源开发的整体协调职能。县,区旅游发展规划必须由市旅游局组织有关专家制订,以保证与市旅游发展规划的协调一致。重要景区、景点的规划必须由市旅游局参与组织审定。 3.将旅游管理部门纳入行政管理体系,强化执法管理力度。 4.将旅游主管部门调整为政府组成机构,强化其统筹规划、宏观调控、积极协调、监督管理的职能。 (二)加大旅游企业改革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促进珠海旅游企业朝集团化、国际化发展,培育珠海旅游的“航空母舰”。 1.利用政企脱钩的机遇,发挥体制创新的职能,对珠海市旅游业国有资产实施重组,实现珠海旅游资源的优化组合,形成珠海大型旅游企业集团。 2.剥离旅游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减轻旅游企业负担,提供优惠政策,引导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迅速向优势企业集中,促使优势旅游企业迅速成长,实现规模经营效益,提高旅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允许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来珠海收购,兼并珠海旅游企业,带动珠海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迅速向国际化迈进。 4.政府通过计划和国有资产投资直接参与珠海优势旅游资源的开发及优势旅游企业的联合。 (三)建立旅游研究及人才培训体制。 “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旅游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是珠海旅游业在激烈竞争中赢得胜利的根本。珠海旅游经过20年的发展,正面临着往更高层次上转型,加强旅游科研和旅游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 1.设立旅游科研基金。 按照科研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的要求,市科委从科研项目经费中每年拿出一定的经费支持旅游基础研究。 2.完善旅游基础教育体系。 扶持珠海市旅游职业中学、珠海市电视大学和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分别开展旅游职业教育、旅游中等和高等专业教育、旅游本科教育,形成完整的旅游基础教育体系。 3.建立在职旅游管理人才培训制度。 市政府从每年的人才培训计划中拨出一定的指标给旅游管理部门派员去国内重点大学及国外进行培训。 4.制订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旅游管理人才服务珠海旅游业。 (四)制订优惠政策,吸引各种资金投资珠海旅游业。 将在2000年颁布《珠海市关于促进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若干规定》。 (五)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市场开发的市政投资力度,实施旅游发展政府主导战略。 1.切实贯彻珠字[1998]21号文件精神,保证每年拨给市旅游主管部门的旅游宣传促销专项经费能及时足额到位。 2.利用财政支持海岛、西部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主要海岛与大陆之间交通设施、口岸及岛内交通、住宿等方面建设力度。 (六)发挥口岸城市的作用。 口岸政策对口岸城市的旅游发展影响巨大。 1.积极推进珠海与澳门实现24小时通关便利。 2.配合市政府积极争取人户分离的办证权,开办异地户口人员有组织的澳门一日游,香港三日游等业务。 3.争取国家早日批准对国际游客进入珠海实行72小时便利签证,进而实现珠澳旅游区国际游客的免签。
登录合规网
解读×
加入清单×
加入 管理清单
系统提示×
很抱歉,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下载太过频繁,如继续下载,请输入验证码并点击继续下载
继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