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和《2012年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

颁布机构: 环境保护部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中国 适用领域: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
生效日期: 2012/07/05 颁布日期: 2012/07/05
颁布机构: 环境保护部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中国
适用领域: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
生效日期: 2012/07/05
颁布日期: 2012/07/05
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2年第39号) 关于发布《2012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和 《2012年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的公告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加快环保先进技术示范、应用和推广,我部组织编制了《2012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和《2012年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现予发布。   《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所列的新技术、新工艺在技术方法上具有创新性,技术指标具有先进性,已基本达到实际工程应用水平。《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所列的技术是已经工程实践证明的成熟技术。   2010年发布的《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同时废止。   附件:1.2012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   2.2012年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   二○一二年七月五日   附件一:2012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 序号 技术名称 工艺路线 主要技术指标 适用范围 一、城镇污水、污泥处理技术 1 “微生物法源头减 量+调质深度脱水+ 资源化焚烧”污泥处 理处置技术 该技术先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投放筛选出的功能菌株降解有机 物,从源头上使污泥减量,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经调质深度脱水 后利用自行研发的导热油烘干机进行干化,干化的热媒为导热 油,导热油的热量来自污泥焚烧产生的热量,烘干过程中产生 的水蒸汽用来加热除盐水,回收热能。 污泥可减量95%以上,每吨污泥可利用热量约相 当于29.2kg标煤。焚烧炉膛温度高于850°C, 烟气停留时间约5s,灰渣体积仅为污泥的10% 左右,产生的烟气经烟气净化系统后,达标排放。 该技术无二次污染产生,能量可自持平衡。 适用于市政及工业污水 污泥的处理处置。 2 城市污水厂污泥热 解法稳定化处理技 术 该技术采用以水热处理为核心的污泥处理组合工艺,先通过水 热处理将难脱除的细胞水转化为自由水,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 物水解为小分子;再经重力浓缩和机械脱水,使泥饼含水率降 低至50%;最后采用厌氧发酵法处理脱水废液产生沼气、回收热 倉巨。 污泥减容率大于90%,进料污泥含水率90%? 95%,出料污泥含水率约50%,呈半干化状态, 可直接焚烧。 适用于城市污水厂污泥 处理。 3 分级分相厌氧消化 技术 污水处理厂污泥(含水率约80%)与经过预处理的餐厨垃圾调配 后,采用高温水解酸化、中温甲烷两级反应,产生沼气和消化 污泥,消化污泥脱水后可进行土地利用,脱水后的滤液经化学 沉淀除磷等处理达标后排入管网。 有机物降解率约70%,每吨污泥沼气产量约 100?120m3,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发电。 适用于市政、工业污泥、 餐厨垃圾和粪便等有机 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和综 合利用。 4 水蚯蚓原位消解污 泥技术 该技术依据生态学原理延长食物链,在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好氧 生化段接种水蚯蚓,利用食物链中水蚯蚓的捕食作用,在污水 处理产生污泥的过程中,通过物质、能量转换消解污泥,实现 污泥减量。 污泥过程减量50%?80% (以80%含水率的泥饼 计),出水 COD 低于 60mg/L,BOD5 低于 20mg/L。 适用于城镇生活污水的 处理。 二、高氨氮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5 有机废水碳氣硫冋 步脱除技术 该技术采用生物技术对废水进行碳氮硫同步脱除,并回收单质 硫。利用自养和异养微生物的联合作用实现生态强化反硝化和 脱硫,并利用自养微生物将含硫化合物转化为单质硫。 进水C0D 2000?15000mg/L、硫酸盐1000? 3000mg/L、氨氮 200?1000mg/L 时,出水 C0D 低于120mg/L、硫酸盐低于40mg/L、氨氮低于 20mg/L; COD去除率大于99%、硫酸盐去除率大 适用于制药、化工等重 污染行业高浓度含硫含 氮有机废水的生物处 理,水量 500? 序号 技术名称 工艺路线 主要技术指标 适用范围       于98%、氨氮去除率大于95%。 10000m3/d。 6 好氧生物脱氮技术 该技术采用脱氮性能优异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脱氮菌对废 水进行好氧脱氮处理,在反应过程中硝化和反硝化脱氮并存。 曝气池内脱除有机物、氨氮、总氮同步进行,可承受更高的有 机物和氨氮负荷。 废水CODcr为2500mg/L、氨氮为700mg/L时(需 C0D/N彡3.5以上),可以稳定、高效运行;平均 去除率:⑶D&大于90%,氨氮大于99%,总氮大 于90%,可满足GB 19431-2004要求。进入好氧 生物脱氮反应过程的污水C/N比值大于4;污泥 回流比一般为60%?100%,保证生化池中污泥浓 度在3?6g/L;推流式反应池内循环回流比一般 为 200%?400%。 适用于食品发酵行业的 废水处理。 7 曝气生物流化床废 水深度处理技术 该技术在曝气生物流化床工艺中采用NC-5ppi型专用生物载体, 微生物与载体的自固定化技术将微生物固定在载体上,可同时 去除有机物和氨氮。 当进水 C0D& 200mg/L, BOD5 150 mg/L, SS 200mg/L,NH3-N 30mg/L 时;出水 COD& 低于 20mg/L,BOD5 低于 5mg/L,SS 低于 10mg/L,氨 氮低于1mg/L。 适用于化工、制药、电 镀、制革、煤化工、畜 禽养殖等行业废水深度 处理及城市中水回用。 8 机械压缩-离子交换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 术 该技术采用“机械压缩(MVC)-离子交换(DI)”工艺处理垃圾 渗滤液。应用降膜喷淋蒸发原理,通过热交换和蒸汽压缩实现 连续稳定蒸发。冷凝液的热量可回收用于预热。MVC产生的蒸 馏水经由离子交换除氨后可达标排放。 出水达到GB 16889-2008中表2或表3的限 值,浓缩液要求小于10%。 适用于垃圾渗滤液处 理。 9 高效节能汽提脱氨 技术 该技术在汽提精馏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利用两级汽提 脱氨塔,氨氮废水处理量的55%和45%分别送入I效汽提脱氨塔 和II效汽提脱氨塔气提脱氨,I效汽提脱氨塔塔顶冷凝器与II 效汽提脱氨塔塔底再沸器合二为一,可实现系统蒸汽热量的梯 级利用。 氨氮废水处理蒸汽单耗约100kg八废水,蒸汽单 耗降低40%?45%。可以将氨氮以15%?20%浓氨 水或90%以上浓氨气的形式或硫酸铵形式从氨 氮废水中回收。出水氨氮低于15mg/L (最低< 5mg/L)。 适用于石化、制药、农 药、轻工、冶金、煤化 工、垃圾处理等行业和 领域的氨氮废水处理。 10 焦化废水超磁树脂 净化深度处理技术 该技术将特种磁性树脂流动床工艺与超磁分离技术有机结合, 实现焦化生化尾水的深度处理。特种磁性树脂可催化加速水溶 性有机污染物吸附,吸附后的特种磁性树脂用超磁分离技术分 离后进行再生,并循环使用。 当进水COD彡150mg/L、色度80?100倍、总氮 40?60mg/L时,出水COD低于70mg/L、色度无 检出、总氮低于20mg/L,出水可稳定达到GB 8978-1996 要求。 适用于焦化行业低浓度 生化尾水中水溶性有机 污染物的深度处理,尤 其适用于现有焦化废水 处理系统的升级改造。 三、其他工业废水处理、回用与减排技术 序号 技术名称 工艺路线 主要技术指标 适用范围 11 新型人工分子筛水 处理技术 该技术使用粉煤灰制备的人工分子筛,可将污水中铵离子吸附 脱除并解吸回收,污水处理后可回用,氨经浓缩可作为化肥。 在相同工艺条件下,新型人工分子筛的铵离子交 换容量是天然分子筛的150倍,铵离子选择系数 达95%?99%,氨氮去除率达95%?99%,处理每 吨市政污水的运行成本不超过0.1元。 适用于低浓度(NH3-N彡 100mg/L)含氨氮污(废) 水的脱氮处理。 12 牛仔服洗磨污水净 化再生回用技术 该技术将吸附、精细过滤和固液分离3个工序合并设计在一个 一体化处理装置内,水力停留时间30min。 当原水C0D 200?400mg/L、色度50?250倍时, 处理后出水⑶D 30?50mg/L、色度低于10倍。 系统节水率可达80%。 适用于牛仔服洗磨加工 企业洗磨污水再生回 用。 13 氯碱化工废水处理 技术 该技术针对北方氯碱厂水质较硬、盐较高等特点,采用“调节 隔油+气浮+活性炭+反渗透”处理工艺,注重膜前预处理, 保证反渗透的运行效果,反渗透产水可达到脱盐水补水水质。 原水硬度1000mg/L时,出水可降至150mg/L; 出水可回用于氯碱工业生产,废水回用率达 80%。 适用于氯碱化工(无机 酸碱)废水处理。 14 膜法浓缩、回收氰化 钠技术 该技术采用膜分离工艺回收浓缩废水中的氰化钠等污染物,达 到一定浓度后回收使用。 氰化钠原液浓度2 g/L,透析后出水水质与自来 水相当,可供冷冻行业生产使用,浓缩液浓度为 10 g/L,浓缩倍数2.5?5倍。 适用于金属冶炼行业。 15 有毒有机工业废水 吸附法处理及回收 技术 该技术根据废水中污染物特性,设计了海绵状高分子吸附材料, 然后采用该海绵状高分子吸附材料处理含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工 业废水。 海绵状高分子吸附材料对高浓度疏水性有毒有 机物的吸附容量大于10g/g;吸附树脂重复使用 100次后,其吸附容量仍可达初期饱和吸附量的 70%以上。在工业废水中进行一次吸附处理的效 果:进水中苯乙烯浓度200ppm,苯酚浓度 200ppm,乙酸乙酯浓度4000ppm;经一次吸附处 理后苯乙烯浓度降至50ppm,苯酚浓度降至 30ppm,乙酸乙酯浓度降至200 ppm。 适用于化工等行业高浓 度有毒有机废水的处 理。 16 天然复合矿物在印 染废水处理中的应 用技术 该技术以天然矿物,如膨润土、硅藻土、稀土尾矿、沸石、铝 矾土、粉煤灰、麦饭石、电气石尾矿等为主要原料,按一定的 比例混合复配,制成粉末状天然复合矿物水处理剂和颗粒状天 然复合矿物颗粒滤料,该材料具有絮凝、吸附、离子交换等功 能,适用于印染废水的辅助处理。在印染废水中投加该水处理 剂处理后再用天然复合矿物颗粒滤料过滤。沉淀污泥经收集、 脱水、高温活化后可重复使用。 该技术可将纺织印染废水处理至生产回用要求。 水处理剂投加量约为1%。?3%。,反应时间为 0.5?1h,沉淀时间为2?4h。滤料粒径为4? 6mm,滤速为36m/min,反冲洗周期为7天。当 进水 C0D 2500?3500mg/L,SS 140?170mg/L, NH3-N 5?40mg/L 时;出水⑶D 30?50mg/L,SS 8?10mg/L,NH3-N 1?4mg/L mg/L。 适用于纺织染整废水处 理及回用等。 17 油田废水回收利用 该技术耦合了气动超声与气浮、磁吸附、平板超滤膜技术处理 可回收油田废水中约95%的石油,去除废水中约 适用于油田废水资源化 序号 技术名称 工艺路线 主要技术指标 适用范围   技术 油田废水,可实现油回收、水回注。气动超声波的振动、空化 和气体搅拌作用,使微米或纳米级磁性吸附剂很好地分散在含 油废水中,同时破乳与吸附的耦合使微米或纳米级磁性吸附剂 易于分散在污水中,使油易于回收。 90%的乳化油和分散油。当进水含油量为30? 120mg/L,SS为30mg/L时;出水含油量低于 2mg/L,SS 低于 1mg/L。 利用和钢铁、化工行业 中废水除油。 18 环保型循环冷却水 处理技术 该技术采用高级氧化还原技术,有效破坏生物膜,起到杀菌、 阻垢和缓蚀等作用,可替代传统化学药剂处理循环冷却水。 处理后污垢热阻小于3.44X10-4 ?mt/W,腐蚀 率小于0. 075 mm/a(碳钢),细菌总数低于1X103 个/mL,生物粘泥低于3 mL/m3,浊度低于5NTU, pH 7.0?9.0,总铁浓度低于1.0mg/L。 适用于敞开式工业循环 冷却水系统。 四、除尘、脱硫、脱硝技术 19 移动极板静电除尘 技术 该技术利用移动电极实现对高比电阻、超细粉尘的收集,并采 用钢丝刷等特殊清灰装置实现对容易二次扬尘、高黏度的粉尘 清灰。该技术前级电场采用固定式阳极板,振打清灰;末级电 场采用移动式阳极板,旋转刷清灰,防止产生反电晕、二次扬 尘,提高除尘效率。 处理后烟气出口粉尘浓度低于30mg/Nm3,除尘效 率达99.8%。 适用于大容量火电机组 长期稳定运行的情况。 20 镁质材料行业资源 循环利用技术 该技术采用先进浮选工艺实现低品位菱镁矿资源升级使用,滚 笼筛筛分技术结合炉窑工艺的系列改造实现粉矿碎矿的分级利 用;通过设立煤气站结合锻烧工艺升级、多管旋风子加脉冲布 袋等除尘综合措施,解决了菱镁矿煅烧过程中的粉尘/烟尘污染 问题,实现粉尘/烟尘的回收利用。 电熔炉烟尘排放低于200mg/m3,部分企业可达到 50mg/m3 以下。 适用于菱镁矿集中地区 及类似矿区污染治理。 21 湿式静电除雾技术 该技术将湿法脱硫后的烟气进入电场荷电区,烟气中的酸雾和 气溶胶颗粒荷电后在电场力作用下不断被驱向阳极后去除。 各种有害气体(SO3、SO2、HCl、HF、NH3等)、微 细粉尘和重金属等所形成的气溶胶的去除率达 99%,酸雾去除率达95%,水雾浓度低于10mg/Nm3。 适用于湿法脱硫烟气后 处理。 22 烧结机循环流化床 烟气脱硫技术 该技术采用干态消石灰粉脱硫剂,通过在脱硫反应塔中部喷水, 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脱硫后的烟气进入布袋除尘器中,脱 除颗粒物后排入大气,颗粒物经过再循环系统返回到脱硫反应 塔中循环利用。 钙硫比为1.2时,脱硫效率可达90%以上,粉尘 排放量低于30mg/m3。 适用于烧结机烟气脱 硫。 23 脱硝催化剂载体二 该技术以硫酸法钛白粉生产的偏钛酸为原料,制备脱硝用催化 生产的载体二氧化钛为锐钛型结晶度,比表面积 适用于电力、水泥、化 序号 技术名称 工艺路线 主要技术指标 适用范围   氧化钛产业化技术 剂载体。主要流程包括前处理、硫酸处理、载入活性组分、凝 胶化、过滤、干燥煅烧、超细粉碎、包装等环节。 控制在90±10 m2/g,晶粒尺寸小于20nm。 工、冶金、汽车等高温 燃烧烟气的氮氧化物处 理。 24 低氮燃烧与选择性 非催化还原脱硝 (SNCR)组合技术 在水泥窑分解炉采用分级燃烧方式降低氮氧化物(NOx)的基础 上,以分解炉膛为反应器,以液氨、氨水或尿素作为还原剂, 将其喷入分解炉内的高温区域(850°C?1100°C),还原剂迅速 热分解成NH3并与烟气中的NOx进行选择性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去除烟气中的NOx。 采用分级燃烧技术,NOx产生量减少20%以上, 组合采用SNCR技术后,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低 于500 mg/Nm3,综合氮氧化物减排效率大于50%, SNCR脱硝系统氨逃逸浓度应低于8mg/m3。 适用于新型干法水泥窑 的氮氧化物减排。 25 低氮燃烧与选择性 催化还原脱硝(SCR) 组合技术 在水泥窑分解炉采用分级燃烧以降低氮氧化物(NOx)的基础上, 将烟气引入SCR反应器,并在反应器入口喷入液氨、氨水或尿 素等作为还原剂,使之与烟气中的NOx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化合, 生成氮气和水,去除烟气中的NOx。 采用分级燃烧技术,NOx产生量减少20%以上, 组合采用SCR技术后,总体NOx减排效率大于 85%,烟气中NOx浓度低于200mg/Nm3,SCR脱硝 系统氨逃逸浓度应低于5mg/m3以下。 适用于新型干法水泥窑 的氮氧化物减排。 26 炉内射流组合低氮 燃烧技术 该技术通过炉内射流组合使相关区域三场(温度场、速度场和 浓度场)特性在空间和过程尺度上差异化,形成利于防渣、低 NOx、稳燃的燃烧状态。 对于燃用贫煤、烟煤、褐煤的机组,该技术可将 NOx排放量降低35%以上,在燃用烟煤时,能实 现NOx排放量小于300mg/Nm3,同时实现锅炉防 渣和高燃尽率。 适用于燃煤发电机组和 热电联产机组。 五、工业废气治理、净化及资源化技术 27 “醇性油墨+吸附回 收+溶剂分离” VOCs 治理技术 该技术使用醇性(无苯无酮)油墨,然后采用活性炭吸附回收装 置吸附回收废气中的有机物,吸附剂再生后,含水的混合溶剂 通过精馏装置进行分离得到高纯溶剂。 回收装置的回收率大于90%。 适用于采用凹版印刷工 艺的包装印刷行业VOCs 治理。 28 “漆雾净化+活性炭 吸附+回收利用” VOCs治理技术 该技术首先净化废气中的漆雾,再利用活性炭吸附回收废气中 的有机物,吸附饱和的活性炭床切换进行脱附,脱附下来的混 合气体经冷凝分离后回收有机溶剂。 回收装置的回收率大于90%。 适用于集装箱喷涂行业 中VOCs的治理。 29 家具行业有机废气 治理技术 当有机物浓度大于200mg/m3时,采用吸附浓缩工艺对有机物进 行浓缩,浓缩以后的高浓度有机物再进行催化燃烧处理;当有 机物浓度小于200mg/m3时,采用“水基吸收+低温等离子体”技 当有机物浓度大于200mg/m3时,吸附净化率达 到90%以上,催化燃烧效率达到95%以上;当有 机物浓度小于200mg/m3时,处理装置的净化效 率达70%以上。 适用家具生产企业的有 机废气治理。 序号 技术名称 工艺路线 主要技术指标 适用范围     术进行净化。     30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 有机废气净化技术 该技术中有机废气先经旋流除尘塔将大颗粒及溶于水的物质先 喷雾下来,再经除雾器将水雾分离后进入等离子净化器处理, 最后由引风系统抽出排放。 低浓度(小于300 mg/m3)有机废气的净化效率 大于70%,臭味净化效率大于80%。 适用于轻工、化工、制 药、印刷、皮革、家具、 汽车、喷涂等行业的有 机废气处理。 31 铝电解槽烟气除尘 脱硫脱氟一体化治 理技术 该技术针对同时治理电解铝行业烟气中SO2和氟化物的需要,在 氨法脱硫过程中,洗涤吸收塔吸收SO2的同时将r吸收后溶解在 系统内硫酸铵溶液中,r离子和NH4+形成氟化铵,硫铵工序中硫 酸铵晶粒稠厚分离,氟化铵溶解在分离出来的硫酸铵溶液中, 将硫酸铵稠厚分离的液体进行脱氟处理,脱氟产物冰晶石及氧 化铝粉尘一起过滤回收,送电解铝厂循环利用,脱硫产生的 (NH4)2SO3、NH4HSO3直接催化氧化得化肥硫酸铵,有效利用资源, 实现烟气SO2和氟化物一体化治理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当原始浓度SO2浓度400 mg/Nm3,氟化物浓度 5mg/Nm3时,治理后SO2低于50mg/Nm3,氟化物低 于3mg/Nm3。脱硫效率大于95%,脱氟效率大于 80%,烟气排放SO2浓度低于50mg/Nm3,F-浓度低 于3mg/Nm3。吨SO2 (含脱氟)处理成本低于420 夕元。 适用于铝电解行业烟气 治理。 六、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理处置及土壤修复技术 32 常压盐溶液法利用 钙基湿法副产品制 备《-半水石膏技术 该技术将脱硫石膏经计量后通过原浆制浆系统,与特制的Ca、、 Mg混合制成一定浓度的石膏原衆,送至反应釜内,以蒸汽外加 热的形式,控制反应釜反应温度在95C左右,当釜内石膏浆液 电导率达到一定数值后,得到a半水石膏浆液,经脱水后干燥 洗磨得成品。 产品符合GB 5483-85要求。 适用于脱硫石膏综合利 用。 33 脱硫石膏资源化利 用技术 该技术根据脱硫石膏综合利用要求,优化了电厂工艺参数:石 灰石纯度大于90%、烟气飞灰含量低于50mg/m3、pH 5. 5?6.5、 液气比11?15L/m3;不掺入添加剂、不干燥直接制成脱硫石膏, 用作水泥缓凝剂。采用双筒回转窑生产脱硫建筑石膏。 脱硫建筑石膏达到《建筑石膏》质量要求,生产 的粉刷石膏、石膏砌块也达到标准要求。 适用于脱硫石膏综合利 用。 34 电子废弃物处理及 资源化技术 该技术将电子废弃物经人工拆解、破碎分离后,利用磁选、风 选、电选等技术,有效回收和利用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有色金属、钢铁等材料。 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有色金属、钢铁等材 料回收率分别大于90%、95%、98%。 适用于电子废弃物处 理。 35 工业含盐固体废物 的处理技术 该技术将含盐固体废物中的易挥发或易降解的胺、酚、醚等有 机物高温分解去除,回收工业盐并用于氯碱生产。 分解温度470?490C;物料停留时间4?6h。 产品盐总氮小于20ppm,总磷小于5ppm,有机杂 适用于化工行业每年副 产1000?200000吨含盐 序号 技术名称 工艺路线 主要技术指标 适用范围       质总量小于0.5%。 固体废物的企业或地域 的工业含盐固体废物的 处理。 36 木薯渣饲料资源化 技术 该技术从细菌和真菌中筛选出能降解木薯渣中纤维素的菌株, 经过物理和化学等多种方式诱变处理后作为生产菌种,将木薯 渣转化为饲料原料。 处理后的木薯渣氨基酸含量提高,含赖氨酸约 0.9%、蛋氨酸约0.8%、苏氨酸约0.54%。 适用于农副产品加工的 糟渣处理。 37 危险废物新型回转 窑热解气化多段焚 烧处置技术 该技术采用回转窑为热解一燃室,尾部配置高温二燃室。回转 窑物料适应性广泛,预处理要求低,高温二燃室可以保证尾气 中的未燃尽的废气得以充分燃烧,同时二燃室中半流化旋转碎 渣系统可以使固体残渣中未燃尽的物料进一步破碎燃烧,降低 残渣的热灼减率。 残渣热灼减率低于1.5%,二噁英类物质排放浓 度低于 0. 1ngTEQ/Nm3。 适用于工业、医疗固体 危险废弃物焚烧处置。 38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 药剂稳定卫生填埋 技术 该技术将焚烧厂飞灰装入飞灰槽罐车后,直接运输至填埋坑, 用车载空气压缩机产生压缩空气,通过管道将飞灰送入专门设 计的混合器,混合器的另一入口联接药剂液管道,药剂由液压 泵提供一定的压力,灰、液经混合器喷射而出,利用二者速度 差,产生吸附作用,并起到充分混合效果,混合料直接进入填 埋坑,然后进行摊平、压实作业。 较传统飞灰处置技术可节约三分之一的填埋库 容。 适用于垃圾焚烧飞灰的 处理,配套装置处理能 力 20?40t/h。 39 沼气发酵废弃物处 理技术 该技术利用离心式固液分离机使沼气发酵废弃物固液分离,固 体部分沼渣可进行堆肥,液体部分沼液经沉淀后进入滴灌施肥 系统。通过三级过滤沉淀系统,解决管道阻塞问题,实现沼液 滴灌施肥。 污染物消减率达90%以上,其中BOD、⑶D、总氮、 总磷消纳率达90%以上。 适用于周边有蔬菜种植 园区的畜禽养殖场大中 型沼气站。 40 秸秆清洁制浆及其 废液资源化利用技 术 该技术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经切断、筛选除尘、置换蒸煮、 黑液提取、疏解+氧脱木素、洗涤筛选、无元素氯漂白或精制本 色的主要工艺过程制浆,制浆废液经蒸发浓缩、养分调配、喷 浆造粒制成木素有机肥料。 秸秆清洁制浆及其废液资源化利用。 适用于秸秆富产区。 41 农田土壤中残留农 药的微生物降解和 该技术采用在农药污染土壤中添加高效菌剂的方法,强化微生 物的降解作用,降低土壤中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品质。 对农田耕作层土壤(0?20cm)中农药(含滴滴涕 和六六六)的降解率约90%。使用该菌剂,每亩 适用于受农药污染的农 田土壤。 序号 技术名称 工艺路线 主要技术指标 适用范围   修复技术   成本约需100元,同时可减少农产品污染。   42 多氯联苯污染土壤 的生态修复技术 利用植物-微生物制剂联合修复技术,辅以调理剂和生态调控手 段,实现土壤中多氯联苯(PCBs)污染的原位修复。该技术工 艺包括:中和调控修复、土壤耕作修复、紫花苜蓿修复和苜蓿 放压绿肥修复四个阶段。 使污染土壤的pH值从4调节至6以上,基本满 足植物的生长要求;污染土壤中的PCBs总量可 从 0.5?1.0mg/kg 下降至 0.1mg/kg 以下,PCBs 平均去除率大于85%。以工程修复600亩计算, 工程费用约360万元。 适用于受多氯联苯污染 农田土壤。 43 土壤中挥发性有机 污染物的气相抽提 和生物通风修复技 术 该技术采用气相抽提+生物通风工艺原位修复工艺去除土壤中 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前期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较高时,采用气 相抽提,后期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较低时,采用生物通风。 抽提井深2m,抽提流量?=28m7h,中试单组份 污染物(正己烷)连续抽提操作90h,污染物浓 度可由450mg/m3下降至6.5mg/m3。抽出尾气中 的污染气体可通过化工吸附解析处理和活性碳 去除。在200m3处理规模上,投资约2万元,运 行费约为 5500 元。 适用于受挥发性有机污 染物污染的不饱和区砂 质土壤。 44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 生物堆修复技术 将受污染土壤经预处理后堆放成垛(条),然后通风、补水、提 供营养物和添加剂,强化土著微生物的好氧降解过程,加速土 壤中多环芳烃的降解。主要工艺过程包括:土壤破碎、筛分、 含水量调节、pH调节、碳氮比调节、孔隙度调节等。 运行周期3?6个月,土壤中典型多环芳烃化合 物苯并(a)芘浓度可从20mg/kg下降到1.3mg/kg 以下,降解率达到80%,单批处理量可达600m3。 修复后土壤可用于道路底基、工业用地土壤、垃 圾填埋场封场中层覆盖土资源化利用。处理 9600 m3污染土壤,投资成本约为160万元,运 行费用为 70 万元。 适用于受多环芳烃污染 的土壤。 七、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 45 砷污染地区饮用水 处理技术 该技术采用砂滤+吸附+纳滤组合工艺处理高砷饮用水,在去除 砷的同时,去除钙、镁等二价离子,降低饮用水的硬度。 出水砷含量低于10yg/L。投资成本约为1500 元/吨水,运行费用约1.7元/吨水。 适用于砷污染地区饮用 水除砷处理。 46 砷铜混合有色冶炼 废水处理技术 该技术可使重有色金属冶炼产生的含砷废水资源化,其创新点 为:二段中和除杂,回收石膏和重金属;可制备亚砷酸铜,并 用于铜电解液净化;可制备三氧化二砷产品;亚砷酸铜经SO2 还原、硫酸氧化浸出回收硫酸铜循环利用,有效去除废水中的 砷、铜。 产品三氧化二砷纯度可达95%,砷总回收率大于 85%。 铜、铅、锌、锑、金、 银等冶炼行业以及农 药、化工行业的含砷废 水处理。 47 膜法分离回收重金 电镀废水按镀种分别收集,通过投加碱性物质生成重金属(镍、 出水中各种重金属离子含量达到GB 18918-2002 适用于电子、电镀等行 序号 技术名称 工艺路线 主要技术指标 适用范围   属处理与资源化利 用技术 铬、铜、锌)碱式盐,直接采用高通量微滤膜,或采用超滤或 反渗透分离膜,回收重金属。 和GB 21900-2008的要求,回收的重金属纯度达 标。 业废水处理。 48 火法有色冶炼烟尘 中砷、铜、铅、锌及 稀贵重金属分离去 除资源化回收技术 该技术利用脱硫副产品液体SO2脱除有色冶炼烟尘中的砷,烟尘 脱砷后,再回收有价及稀贵金属。工艺流程:烟尘硫酸浸出一 电积脱铜一浓缩结晶粗硫酸锌一液体SO2还原沉砷一压滤除砷 (砷进一步提纯加工)一母液返浸出;浸出渣采用熔炼炉还原 熔炼,得到粗铅、铅冰铜等副产物;粗铅电解,产出电铅和铅 阳极泥,再进一步提取阳极泥中的金、银;采用湿法工艺提取 烟尘中的铟。 砷回收率大于60%,铜回收率大于75%,锌回收 率大于80%,铅富集率大于98%。 适用于处理铜铅锌等重 有色金属冶炼烟尘,回 收有价金属。 49 铜冶炼烟灰等废弃 物湿法处理技术 该技术以铜冶炼过程中产出的铜转炉烟灰、倾动炉高锌烟灰、 黑铜渣浸出渣和电解废酸等危险废物为原料,采用三段浸出、 萃取、溶液净化、合成、置换等全湿法处理工艺,得到硫酸铜 溶液、活性氧化锌、三盐基硫酸铅、精铟和氧化铋等产品,实 现了铜冶炼烟灰中铜、锌、铅、铟、铋的回收及砷的无害化处 理。 铜、锌、铅、铟、铋回收率分别达到93%、86%、 85%,60%、82%,砷固化率达80%;生产废水处 理达到GB 25467-2010,回用率达75%;可减少 约65%危险废物堆存。 适用于铜冶炼烟灰中重 金属的回收和砷的无害 化处理。 50 电解锰废渣混合重 金属离子碱性固化 稳定化技术 该技术采用化学固化/稳定化处理方法,通过添加石灰和添加 剂,将电解锰渣中的可溶性金属离子转化为不溶性物质,将渣 中铵盐转化为氨气并加以回收,实现电解锰渣的无害化。 处理后锰渣中可溶性锰离子的固化率为 97.47%,氨氮去除率达90%。其它16种元素(如 砷、镉、砸、铬、汞等)也均在《固体废物鉴别 标准-浸入毒性鉴别》(GB 5085.3-2007)限值以 下。 适用于电解锰行业。 51 废旧电池资源化利 用技术 该技术采用溶剂萃取-固相合成法处理废旧电池,包括预处理、 浸出、除杂、前驱体合成、电池材料制备等工序。通过采用高 效的废旧电池拆解及破碎技术、多技术复杂溶液分离和直接材 料化工艺,分离废旧电池中的钴、镍和其他杂质金属,得到高 纯度的钴镍化合物、硫酸盐溶液或镍合金产品,经深加工后制 备成镍钻锰裡等电池材料。 废旧电池中的钴、镍、锰的综合利用率大于98%。 适用于废旧电池及含铅 废物处理。 52 旋流电解回收镇铜 冶炼废渣中有价金 该技术以各种含铜废酸为浸出剂,对黑铜渣浸出,浸出液经两 次压滤、精密过滤,返旋流电解工序生产标准阴极铜,产品剪 电积后液含铜8g/L、砷10g/L,金属回收率达 98%。 适用于镍铜冶炼废渣中 有价金属资源化。 序号 技术名称 工艺路线 主要技术指标 适用范围   属技术 切、压平后入库。电积后液一部分返硫酸浸出工序回用。     53 镍、络重金属混合污 泥的镍铬分离与回 收技术 该技术采用酸浸出一沉淀一离子交换层析法回收不锈钢酸洗废 水污泥中的镍铬金属,其主要工艺路线为:废水站污泥一化浆 池一酸溶池一压滤机一碱反应池一沉淀池一离子交换系统一提 纯塔一硫酸镍。 铬的提取率大于78%,镍的提取率大于88%。 适用于冶金行业的不锈 钢酸洗废水污泥和电镀 行业电镀废水污泥的处 理。 54 砷氰混合金矿尾矿 浆处理技术 该技术采用Cotl’s酸氧化法砷氰分离去除与资源化循环利用工 艺。对黄金尾矿浆进行酸化曝气,将炼金尾矿中分离出的氰化 氢气体重新转化为氰化钠并加以回收和再利用,同时将尾矿浆 中的砷污染物进行转化回收。其技术关键是发生效率高的节能 型酸化氧化发生器。 硫氰酸去除率大于99%,再生氰化物回收率大于 91%,砷排放浓度低于0.5mg/L。 适用于黄金湿法冶炼行 业金矿尾矿的处理。 55 砷、铜、铼混合湿法 有色冶金污泥处理 技术 该技术对含砷硫化物采用加压氧化法进行浸出,控制温度和氧 分压,砷、铜、铼等元素浸出进入溶液,经SO2还原后,得到三 氧化二砷结晶,结晶后溶液进入铼酸铵、硫酸铜生产工序,富 集铋的浸出渣进入氧化铋生产工序。同时回收三氧化二砷、硫 酸铜、氧化铋及铼酸铵等产品。 砷、铜浸出率大于98%,浸出渣砷含量低于0.5%、 铜含量低于0.1%。 适用于含砷硫化物的无 害化处理。 56 萃取法铬渣清洁处 置与资源化金属回 收技术 含钒铬渣经无卤钠化焙烧、浸出、结晶分离、深度除杂、钒铬 萃取分离、沉钒等工段,实现废渣中钒和铬的分离和资源化。 钒、铬萃取回收率大于95%,98%以上铬渣可转 化为产品。 适用于冶金、化工等行 业含钒铬渣的综合利 用。 57 废弃线路板及含重 金属污泥(渣)的微 生物法重金属回收 技术 该技术将废弃线路板粉碎或含重金属污泥(渣)溶解预处理, 再经过微生物浸出,从非金属材料中回收环氧树脂和玻璃纤维, 浸出液进行金属提取,残渣为一般固体废弃物,可用作建材。 废弃线路板或含重金属污泥中金属回收率大于 98%,每吨废弃电路板处理成本1500?2000元。 适用于废弃电路板和含 重金属污泥(渣)处理。 58 新型氨性蚀刻液再 生循环技术 该技术采用溶剂萃取-电解还原法对蚀刻废液进行再生处理。该 工艺采用萃取剂对蚀刻液中的铜离子进行萃取,实现铜的无损 分离,萃余液经膜处理、组分调节,恢复蚀刻功能后返回蚀刻 生产线使用,最后利用电解法对萃取后的电解液进行电积,得 到高附加值的副产品-阴极铜,整体工艺能够实现闭路循环。 蚀刻液回收利用率达到100%,再生蚀刻液合格 率达到100%,阴极电解铜含铜量大于99.95%。 适用于蚀刻液的回收处 理。 59 控氧干馏法回收废 该技术利用活性炭焦化温度比氯化汞升华温度高的原理,设计 处理后触媒中氯化汞含量小于0.3%。 适用于电石法聚氯乙烯 序号 技术名称 工艺路线 主要技术指标 适用范围   触媒中氯化汞技术 了一套氮气保护干馏法废触媒回收氯化汞装置,工艺过程全封 闭。该技术将干燥的废触媒置于密闭的可旋转调温的炉中,物 料中的氯化汞变为蒸汽,经气体抽出装置抽出,强力冷却成固 体颗粒进行回收。水、气在系统内循环,氯化汞基本实现全部 回收。   (PVC)生产中废汞触媒 回收与再生。 60 金属涂装前处理技 术 该技术作为磷化物和低镀铬钝化剂的替代品,采用“无磷化成” 工艺,利用氟锆酸水解反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化学性质稳定 的氧化物,从而获得性能良好的金属皮膜,提高涂料附着力并 延长金属的耐蚀时间。主要工艺路线为:工件一脱脂一水洗一 “无磷化成”一水洗一水洗(纯水)一干燥一喷漆(粉)。 该皮膜剂中铅含量低于10mg/kg、镉含量低于 10mg/kg、汞含量低于10mg/kg、六价铬含量低 于10mg/kg,不含硝酸盐、磷酸盐。 适用于金属板材表面涂 装前处理。 61 稀土硫化物颜料的 制备技术 该技术利用稀土氧化物和硫源(包括气态或固态硫源)高温反 应,制备相应的稀土硫化物颜料。该技术包括固态硫源分解法 和完全固态硫源技术,前者通过分解法得到硫源气体,然后制 备稀土硫化物,后者完全无需气体参与,全程固态反应。 采用该技术生产的稀土硫化物颜料中铅含量低 于10mg/kg、镉含量低于10mg/kg、汞含量低于 10mg/kg、六价铬含量低于10mg/kg。 适用于颜料生产行业清 洁生产技术改造。 62 无氰无甲醛酸性镀 铜技术 该工艺可替代高污染、剧毒的氰化镀铜工艺,解决了传统酸性 镀铜工艺化学置换铜层影响结合力的技术难题,并突破了钢铁 管状工件不能镀酸铜的禁区。在酸性(pH 1.0?3.0)条件下, 可在钢铁、铜、锡基体上直接电镀铜,也可在非金属(塑料) 基体上进行化学镀铜,更适合于替代复合镀层电镀中的铜锡合 金和乳白铬工艺。该技术工艺稳定、操作简便、结合力好、电 流效率高、沉积速度快,质量可靠、电镀成本低。镀液中不含 氰化物、甲醛及强络合剂等有毒有害成分,生产中无有毒、有 害气体挥发逸散。 沉积速度:0.3?0.6ym/ min,结合力达到GB 5933和QJ 479-96要求,镀层硬度HV 200-240。 其他技术指标如深镀能力、抗蚀性能、电流效率 等均优于传统的氰化镀铜技术。 适用于在钢铁、铜、锡 等金属基质工件上直接 镀铜。 63 清洁镀金技术 该技术可完全替代传统氰化物镀金工艺,在镀金工艺中用一水 合柠檬酸一钾二(丙二腈合金[I])作为镀金或化学镀金的原料 替代剧毒品氰化亚金钾,采取新型化学结构,镀金液中不含有 氰化物、甲醛及强络合剂等有毒有害成分,生产中无有毒、有 害气体挥发。镀层牢固,镀液稳定,电流效率高,沉积速度快, 生产成本低。 使用新材料镀金后,排放废水的氰化物低于 0. 3mg/L,若再经次氯酸钠破氰,可低于 0.1mg/L。镀件产品符合航天QJ 479-96标准。 适用于化工、镀金工业 的清洁生产。 64 分子键合重金属污 该技术是一种重金属稳定化技术,分子键合稳定剂可以和存在 重金属的浸出削减率高于90%。 适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 序号 技术名称 工艺路线 主要技术指标 适用范围   染土壤修复技术 于污染物中的以不稳定形态存在的重金属反应,生成多种稳定 的化合物,降低了重金属的环境风险。该技术关键是分子键合 稳定剂和处理对象的原位或异位混合。   (污泥)的处理。 65 重金属污染农田的 超富集植物-经济作 物间作修复技术 该技术在砷、铅、镉等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上将超富集植物蜈 蚣草与经济作物(桑树、甘蔗或苎麻)进行间作。间作的超富集 植物可以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促进甘蔗、桑树和苎麻的生长, 减少其重金属积累,提高产量和品质。另一方面,间作的经济 作物可以促进蜈蚣草对重金属的吸收,提高修复效率。 收获后,桑树的桑叶用于养蚕、甘蔗用于制生物 汽油、苎麻可直接使用,蜈蚣草放入焚烧炉中焚 烧,焚烧温度控制在600?800C,焚烧处理量 为60kg/h,在焚烧过程中加入固砷剂,使烟气 达标排放。间作蜈蚣草使甘蔗体内As含量由 0. 99mg/kg下降到0. 65mg/kg;使桑叶As含量由 0.26mg/kg下降到0.22mg/kg;同时,增加蜈蚣 草体内的As含量,由25.5 mg/kg提高到30.9 mg/kg。 适用于重金属污染农田 修复。 八、工业清洁生产技术 66 氧化还原法铬盐清 洁生产技术 该技术通过铬铁矿与钾碱在气液固三相反应器中与空气反应, 使铬以铬酸钾形式得到分离,铬渣用于生产脱硫剂。铬酸钾用 氢气还原生产氧化铬,实现钾碱的循环回用。 铬回收率大于98%;资源综合利用率大于90%。 适用于生产规模大于1 万吨/年的铬盐生产。 67 色谱法提取柠檬酸 技术 该技术用热水作洗脱剂、以树脂色谱分离技术替代现行的钙盐 法生产柠檬酸,避免了二氧化碳废气、硫酸钙等废渣排放;废 糖水循环发酵,可循环回用200次以上。 柠檬酸收率大于98%,固定相利用率提高2?5 倍,降低生产成本10%?15%,产品浓度提高5%? 15%。 适用于有机酸生产行 业。 68 干法乙炔制备技术 该技术用略多于理论量的水,以雾态喷在电石粉上使之水解, 生产乙炔。提高了生产安全性,工艺水循环使用。生产密闭进 行,无废气排放。 反应温度气相为90?93C,固相为100?110C, 水与电石的比例约为1.2: 1,电石水解率大于 99%,电石渣含水率低,乙炔收率大于98%。无 须沉降和压滤处理,节省投资和占地面积,年产 10万t聚乙烯,节约成本约800万元。 适用于电石法聚氯乙烯 生产行业。 69 蛋白质纤维微悬浮 体染色技术 该技术采用特制的微悬浮体化助剂,使微悬浮体的染料颗粒达 到纳米级,可大大提高对纤维的吸附能力。 提高固色率10%?30%,缩短染色时间1/3? 1/2,减少染料用量10%左右。 适用于毛用活性染料、 酸性染料、中性染料及 酸性络合染料对蛋白质 纤维的染色加工。 序号 技术名称 工艺路线 主要技术指标 适用范围 70 涤纶织物的无助剂 免水洗染色技术 该技术使用微胶囊化分散染料,配合专用的染料萃取器,对传 统的高温高压染色工艺和设备实施改造,缩短了聚酯纤维制品 染色工艺流程。 染色用水单耗下降70%,热能消耗降低1/3。 适用于对疏水性纤维 (涤纶、锦纶)及涤/棉 等混纺织物的染色加 工。 71 氧化白液制备技术 该系统的反应器上部为二段填料塔,白液进入二段填料顶部, 通过反应器均匀喷洒在填料层,白液从上向下流动,氧气从氧 化白液连接部分向上流动,二者产生液相反应,生成氧化白液, 代替外购碱,降低碱的成本并更好地控制系统碱平衡。 成本仅为外购碱的50%,白液回收前硫化度为 20%?30%,氧化白液硫化钠含量低于1.5g/L。 适用于制浆造纸行业氧 化白液的制备。 72 煤矿井下采煤工作 面环保单体支柱防 锈技术 该技术采用多元素合金沉积法对煤矿采煤工作面用于支护的单 体液压支柱进行防锈处理,代替传统的乳化液防锈。工作介质 采用清水后,防止了乳化液在支柱回收时排入采空区而污染地 下水。 按全年生产120?150万根计算,采用该技术, 生产成本提高3600?4500万元,但节约乳化剂 费用1.4?2.1亿元。 适用于煤矿井下采煤工 作面用于支护的单体液 压支柱的防锈处理。 73 制革行业氨氮减排 技术 该技术通过在脱灰软化工序中采用无氨脱灰剂和无氨软化剂, 减少该工序废水中95%以上的氨氮;通过在复鞣加脂工序中采用 无氨氮或低氨氮材料,减少该工序废水中90%以上的氨氮;通过 对预浸水和浸灰工序废水进行吹脱处理,减少该工序废水中80% 以上的氨氮。 可以减少制革废水中80%以上的氨氮,使制革综 合废水中氨氮降到50mg/L以下。 适用于制革行业。 74 酸雾低排放电池化 成装置 该技术采用铅蓄电池内化成工艺,电池充电过程中,电解液在 系统内不断循环,把化成产生的热量和气体带走,可增大充电 电流,从而化成时间大大缩短,同时产生的酸雾可以在系统内 部处理。该化成工艺在封闭系统内进行,循环酸电解液和产生 的酸雾都保持在系统内而不会逸出到环境中。 排出气体含硫酸量不大于1mg/m3。 适用于铅蓄电池生产行 业。 75 铅蓄电池极板制造 清洁生产技术与装 备 该技术采用一体化铅炉将铅合金熔融后,用连铸连轧技术及设 备制造出连续铅带,然后将连续铅带制备成板栅,经连续涂膏、 干燥、分片码垛制造成极板。 产生的含铅污泥等铅量约为7.2g/kvAh,比传统 重力浇铸工艺减少约37%。 适用于铅蓄电池制造行 业。 76 环保型金属表面成 膜技术研究及推广 该技术在洁净的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类似磷化晶体的超薄有机涂 层替代传统的结晶型磷化保护层,能在金属表面形成分子间力 减少五金制造行业磷、锌、铬、硝酸根、亚硝酸、 氨氮和重金属排放。 适用于化工行业。 序号 技术名称 工艺路线 主要技术指标 适用范围   应用 很强的Si-O-Me共价键(Me=金属),与金属表面和塑粉、油漆 涂层形成很强的附着力。     九、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 77 阻尼弹簧浮置板轨 道隔振技术 该技术以阻尼弹簧隔振技术为基础,采用大荷载阻尼弹簧隔振 器和浮置板道床工艺技术相结合进行隔振处理。 阻尼弹簧浮置板轨道隔声装置的隔振效果大于 25dB,每个阻尼弹簧隔振器的承载能力为30? 80kN,隔振系统阻尼比为0.05?0.08。隔振效 果可达昼间70dB,夜间67dB的要求。采用该技 术的轨道隔振工程费约0.6?0.75万元/m。 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 隔振。 78 阵列式消声技术 该技术采用规格一致的柱状吸声主体和框架支撑结构组成的消 声器,吸声体可以在消声器的宽度和高度方面灵活调整,可有 效提升低频和高频段降噪效果、减小系统阻力损失,还可提高 生产效率,方便运输和贮存。 消声器从传统片式改为阵列式后,阻力系数从 4.1降为2.3,风机耗能显者减少。 适用于地铁隧道通风空 调和大型建筑风道的通 风消声。 十、监测检测技术 79 水体藻类原位荧光 快速监测技术 该技术根据藻类活体激发荧光光谱的特征对淡水藻类进行分 类,通过光谱的拟合实现对绿色藻、蓝色藻和棕色藻浓度的分 类测量,该方法集成了光信号调制技术、荧光信号检测技术和 计算机技术。 藻类测量种类为3种(绿藻、蓝藻、棕藻)、测量 范围为0?100yg/L、测量灵敏度为0.1yg/L。 适用于环境监测、饮用 水安全监测。 80 气态污染物傅立叶 红外自动/在线监测 技术 该技术利用傅里叶变换监测在红外光谱区具有吸收峰的气态污 染物,通过便携或在线,或者采集样品或开放光路进行监测分 析。 检测污染物10?20种,监测范围为50?500m, 动态范围响应为ppb级到ppm级,检测精度优于 5%,响应时间小于3min,分辨率小于4/cm。 适用于固定污染源监 测。 81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 气汞(气态)在线监 测技术 烟气经稀释探头采样、高温管线传输,在汞价态转换器中将离 子态的汞转化为元素汞,转换后的采样气进入汞荧光分析仪, 在汞荧光分析仪中通过冷蒸汽原子荧光光谱技术(CVAFS)测定 烟气中元素汞(Hg°)和气态总汞(HgT)的浓度。 监测成份:元素汞(Hg。)、离子汞(Hg2+)、气 态总汞(HgT);测量范围:0.1?500yg/m3;检 出限:0.1yg/m3量级;响应时间:180?360s; 伴热管线:温度180°C,PFA,最长100米;样 气接触材料:PTFE、PFA或者惰性不锈钢;工作 温度:-20?50°C。 适用于燃煤电厂、市政、 医疗废物焚烧炉,各类 金属熔炼炉、水泥厂等 烟气排放现场的元素汞 (Hg0)、离子汞(Hg2+)、 气态总汞(HgT)的在线 监测。 82 在线脱硝监测技术 该技术采用稀释抽取采样分析法,稀释后的样气通过采样管线 测量主要参数包括NO、NO2、NOx、NH3和O2,系 适用于电厂、供热、钢 序号 技术名称 工艺路线 主要技术指标 适用范围     正压传送到NOx自动监测仪器或NOX-NH3自动监测仪器测量浓度。 统稀释比为50?250,零点漂移小于 ±2.5%F.S.,量程漂移小于±2.5%F.S.,响应时 间小于200s,示值误差小于±5%F.S.。 铁、冶金、水泥和化工 等行业氮氧化物的在线 监测。 83 氮氧化物非分散红 外在线监测技术 该技术利用非分散红外检测原理,通过被测气体对红外光谱的 吸收,得出被测气体浓度。 量程50?2000ppm,重复性±0.5%F.S.,零点漂 移为±1.0%F.S“NH3测量量程为0?100mg/m3, 零点漂移小于±1% F.S.。 适用于电厂、供热、钢 铁、冶金、水泥和化工 等行业氮氧化物的在线 监测。 84 紫外差分法氮氧化 物在线监测技术 该技术利用紫外差分原理测NOx,利用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 原理测NH3。 紫外差分原理测NOx:量程(0?300?5000) ppm, 线性误差小于±1%F.S.,响应时间小于2s。半 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原理测NH3:量程(0?5? 10) ppm,响应时间小于1s,线性误差小于 ±1%F.S.,重复性误差小于±1%F.S.。 适用于电厂、供热、钢 铁、冶金、水泥和化工 等行业氮氧化物的在线 监测。 85 在线VOC监测技术 该技术运用气相色谱(GD/FID/PID)、气相色谱/质谱(GC/MS) 的原理,实现对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连续采样和测量,并进 行定性定量分析,形成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气中挥发性 有机物在线监测系统。 ⑶2量程0?1000ppm;零点漂移±0. 1ppm/d, 量程漂移±2.0%F.S./d。CH4量程0?100ppm或 0?1000ppm;线性小于 1%。O3线性 ±1. 0%F. S.; 零点漂移小于±1.0%F.S./d。 适用于环境空气质量监 狈J、污染源现场监测、 工况企业过程控制,以 及气象、科研、化工园 区、居住场所气体监测。 86 红外-紫外法在线温 室气体监测技术 该技术利用红外和紫外吸收测量原理,通过被测气体对红外或 紫外光谱的吸收,得到CO2、O3等气体的监测数据。 CO2量程0?1000ppm,零点漂移±0.1ppm/d,量 程漂移 ±2.0%F.S./d。CH4量程为(0?100) ppb 或(0?1000) ppb,线性小于1%。O3线性 ±1.0%F.S.,零点漂移小于±1.0%F.S./d。 适用于环境空气监测研 究、工业过程控制及各 种科研领域环境大气温 室气体的监控。 87 在线温室气体监测 技术 该技术采用半导体激光气体CO2分析仪测定CO2,气相色谱法CH4、 非CH总烃分析仪测定CH4、非CH总烃。 半导体激光气体CO2分析仪:量程(0?2000) ppm或0?100%VOL,响应时间小于1s,线性误 差小于±1%F.S.,重复性误差小于±1%F.S.;气 相色谱法弧、非弧总烃分析仪:检出限甲烷 0. 1ppm、非甲烷总烃50ppb ,可选量程甲烷 0.1?10ppm或0.1?1000ppm 、非甲烷总烃 0. 05?100ppm,分析周期30s,重现性±1%F.S.。 适用于排气管中CO2、 CH4、非CH4总烃分析,大 气中CH4、非CH4总烃分 析。 序号 技术名称 工艺路线 主要技术指标 适用范围 88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重金属检测技术 采用四极杆质谱技术,保留了被测物谱图的完美匹配性及定量 的稳定性;同时又克服了传统的GC/MS中真空泵对环境要求苛 刻的局限性,可检测纳克/升(ppt)范围的化学物质。 检测元素范围为Al?U,绝对检测下限为(0.1? 10)ng (铅、镉、汞、铬、镍、砷);浓度检测 下限为(0. 1?10 ) ng/m3 (元素同上,米样时 间小于1h);准确度Er为±20% (元素含 量>100ng);重复性小于4((浓度大于500ng/m3)。 适用于水体、土壤中重 金属的检测。 89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应急检测技术 采用离子阱质量分析器,具有时间串联多级质谱功能,能有效 地抵抗复杂基质的干扰;特有的低热容气相色谱(LTM-GC)技 术、电子压力控制模块(EPC)和多阶程序升温技术构建成具有 高稳定度和检测重复性的高性能小型色谱单元;实现色谱柱的 快速程序升温,缩短分析时间、改善分析性能;专门的脉冲式 内离子源技术(PIIS)提高质谱的灵敏度,自动增益控制(AGC) 功能使仪器具有6个数量级的动态范围。 最快扫描频率为10000Hz;质量范围为(15?55) amu;多级质谱:MSn,N大于3;单次分析时间 小于10s (单质谱模式),单次分析时间小于 15min (色谱-质谱联用模式)。 适用于环境应急监测、 公共安全、公安刑侦、 军队防化、食品安全现 场检测。 90 空气中重金属(颗粒 态)在线监测技术 该系统基于卷膜带采样方式,通过滤膜过滤、富集空气颗粒物 中的重金属污染物,采用XRF技术快速、无损分析滤膜中过滤 的重金属污染物含量M,用质量流量计记录通过滤膜的气体体积 V,将两者相除(C=M/V),即可得到大气中Pb、Cr、Hg (气态 Hg、颗粒态Hg)、Cd、As等26种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 测量范围:0?100yg/m3;检出限:ng/m3量级; 采样分析时间:10?300min可选。 适用于工业污染区、城市 居民区等大气颗粒物中的 重金属污染物在线监测。 91 烟气中重金属(颗粒 态)在线监测技术 烟气经过高温采样后,通过滤膜过滤,将颗粒态及所含金属元素富 集在滤膜上,用XRF分析仪检测滤膜上富集的金属污染物元素含量 M,同时用流量计记录通过滤膜的烟气体积V,两者相除(C=M/V) 即可得到烟气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信息(单位:yg/ m3)。 测量范围:0.1yg/m3?2000yg/m3;检出限: 0.1yg/m3量级;采样分析时间:10?120min可 选。 适用于燃煤电厂、水泥 厂、工业锅炉、垃圾焚 烧炉及各类金属熔炼炉 等烟气中重金属在线监 测。   附件二:2012年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 序号 技术名称 工艺路线 主要技术指标 适用范围 一、城镇污水、污泥处理及水体修复技术 1 A2/O城市污水处 理技术 该技术采用分离池型的反应池,单独设立缺氧池(除磷时还应设厌 氧池)及好氧池,并采取内部循环的混合液回流、鼓风微孔曝气或 射流曝气方式。 C0D去除率大于85%,B0D5去除率大于95%,氨氮 去除率大于90%,总氮去除率大于75%,SS去除率 大于 95%。 适用于5~150万m3/d 生活污水和与其水质 类似的工业废水处理。 2 氧化沟活性污泥 法污水处理技术 该技术采用环形廊道反应池和延时曝气,曝气设备可采用鼓风微孔 曝气方式,也可以米用表面曝气方式。 C0D去除率大于85%,B0D5去除率大于95%,氨氮 去除率大于90%,总氮去除率大于75%,SS去除率 大于 95%。 适用于大中型生活污 水和与其水质类似的 工业废水处理。 3 序批式活性污泥 法污水处理技术 该技术在一个或多个带有选择器、平行运行且在反应容积可变的池 子中完成生物降解和泥水分离过程。每次工艺操作按进水/曝气一 进水/沉淀一滗水一闲置(视具体运行条件而定)进行,在曝气阶 段完成生物降解,在非曝气阶段完成泥水分离,在滗水阶段出水并 排出剩余污泥。 C0D去除率大于85%,B0D5去除率大于95%,氨氮 去除率大于90%,总氮去除率大于75%,SS去除率 大于 95%。 适用于2?10万m3/d 生活污水和与其水质 类似的工业废水处理。 4 交替式活性污泥 法生活污水处理 技术 该技术采用UNITANK工艺,三池之间水力连通,每池都设有曝气系 统,边池设有出水堰及剩余污泥排放口,作为曝气池和沉淀池交替 运行。通过调整系统的运行,形成好氧、厌氧或缺氧条件,以适应 不同处理目标的要求。 C0D去除率80%?90%,氨氮去除率85%?90%,总 磷去除率大于80%。出水C0D低于60mg/L,氨氮 低于8mg/L。 适用于中小型城镇生 活污水和与其水质相 近的工业废水的处理。 5 好氧生物流化床 污水处理技术 该技术采用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工艺,填充高强度轻质载体以降 低流化过程的动力消耗,采用迷宫式载体分离器结构保证载体的年 流失率小于10%,进水有机负荷5?15kgC0D/kgMLSS。 C0D去除率80%?90%,出水C0D低于60mg/L,氨 氮低于8mg/L。 适用于工业园区集中 式污水处理和中小城 镇生活污水处理。 6 水解+生物流化 床污水处理技术 该技术采用“膨胀水解+生物流化床”,生物流化床分成厌氧、缺 氧和好氧三格,生物流化床中好氧工艺为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组 合工艺,好氧段添加悬浮填料。 C0D去除率大于85%,氨氮去除率大于85%,总氮 去除率大于70%,总磷去除率大于80%。 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 7 生物移动床深度 脱氮除磷技术 该技术中原水经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生化反应后进入沉淀池, 完成沉淀后排出。该技术兼备了活性污泥工艺和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两者的优点,在生化池中加入高效改性生物膜载体,通过搅拌或曝 C0D去除率大于85%,B0D5去除率大于95%,SS去 除率大于95%,氨氮去除率大于95%,总氮去除率 大于75%,总磷去除率大于80%。 适用于市政污水和与 其水质类似的工业废 水处理。 序号 技术名称 工艺路线 主要技术指标 适用范围     气使载体在水中均匀流动,载体上的微生物与水中的污染物充分接 触,分解污水中有机污染物。     8 膜生物反应器污 水处理技术 该技术采用内置超滤膜或微滤膜的生物反应器(曝气池),反应器 由生物单元和膜分离单元组成,在生物反应池和膜单元之间形成水 力循环,保证生物单元具有较高的污泥浓度。生物单元出水经膜的 高效截留作用,实现固液分离。 当进水C0D 1000mg/L,氨氮22mg/L时;出水C0D 低于50mg/L,氨氮低于5mg/L。⑶D去除率约95%, B0D5去除率约99%,浊度去除率约99%,氨氮去除 率约 75%。 适用于生活污水深度 处理、小区中水回用。 9 高效生物曝气滤 池用于污水回用 技术 污水进入生物絮凝池后,经沉淀去除大部分SS和有机污染物,再 经高效曝气生物滤池和消毒处理后排放。通过改善后续高效曝气生 物滤池的工况条件、降低负荷。 出水满足城镇杂用水或循环冷却系统补充水的水 质要求。 适用于城镇生活污水 处理及回用。 10 导流曝气滤池用 于污水回用技术 该技术通过合理设计,将接触氧化生物过滤区、污泥回流区和曝气 生物过滤区整合成一套装置,经预处理的污水先从顶部进入装置中 心的接触氧化生物过滤区完成一级处理,污泥依靠重力作用进入装 置底部的污泥回流区,清液自下而上通过装置四周的曝气生物过滤 区完成二级处理。 C0D去除率大于95%、B0D5去除率大于92%、氨氮 去除率大于93%、总磷去除率大于80%。 适用于城镇生活污水 处理及回用。 11 电吸附除盐污水 回用技术 该技术中原水通过提升泵进入精密过滤器去除10ym以上的残留 固体悬浮物和沉淀物后,进入电吸附(EST)模块,水中溶解性盐 类被吸附在电极上,从而净化水质。 原水电导率为1000?3000s/cm时,系统除盐率为 60%?90%,稳定产水率为75%?85%;使用寿命彡 10年;耗电量为1?2kWh/m3;制水成本<1元/ 吨。除了可以选择性除盐,同时对废水中的痕量 有机物和氨氮污染物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可根 据电压调节来控制除盐率在60%?90%范围内变 化。 适用于市政及工业(冶 金、化工、电子、电力、 制药、纺织、造纸)含 盐污水处理。 12 悬挂链曝气污水 处理成套技术 该技术采用经防渗处理的土地结构作为一体化生物处理反应器,悬 浮富氧曝气机或悬浮曝气链为充氧设备,形成曝气池中多级A/0交 错的污水处理单元,在保证脱氮除磷效果的前提下使能耗降到最 低。 与常规活性污泥工艺相比,可降低工程投资40% 以上,SS去除率大于87%,C0D去除率大于80%, B0D5去除率大于83%,总磷去除率大于65%,氨氮 去除率大于75%。用于城镇污水处理时,出水⑶D 低于 60mg/L,B0D5 低于 20 mg/L,SS 低于 20 mg/L, 氨氮低于8mg/L,总磷低于0.5 mg/L。 适用于城镇生活污水 及啤酒、食品加工等行 业废水的处理。 13 超磁分离水体净 化技术 该技术在废水中投加磁粉、混凝剂、助凝剂,形成以磁粉为核心的 絮体,再利用磁性材料将废水中的磁性絮体分离出来,实现水体的 净化。磁粉回收循环利用。 SS和总磷去除率大于95%。 适用于含悬浮物浓度 高的污水处理。 序号 技术名称 工艺路线 主要技术指标 适用范围 14 污泥高压隔膜压 滤脱水技术 该技术在浓缩后的污泥中加入化学药品使污泥改性,改性后的污泥 先打入高压隔膜压滤机过滤腔室内,然后用高压离心泵将水打入隔 膜滤板腔室,对污泥进行隔膜压榨。滤板压紧、过滤、隔膜压榨、 滤板拉开、卸料、滤布清洗等过程均实现了自动化控制。 当进料污泥含水率为90%?98%时,出料污泥含 水率低于60%,出料呈半干化状态。 适用于市政污泥,印 染、造纸、电镀、食品 等行业废水污泥的脱 水及处置。 15 污泥加钙干化深 度脱水技术 该技术将生石灰按一定比例与脱水泥饼均匀掺混形成碱性环境,结 合反应放出热量形成的高温环境,达到杀菌、降低含水率、钝化重 金属及改变污泥性质的效果。经加钙稳定干化处理后的污泥可作为 填埋场覆盖土、建筑材料或土壤改良剂。 污泥经处理后含水率低于60%、特征粒径?10mm 的比例大于80%、杀菌率大于99%、烧失量减少 30%。 适用于污水处理厂污 泥的稳定化处理。 16 污泥干化和清洁 焚烧技术 该技术采用低压余热蒸汽作为热源,通过螺旋回转式污泥干化机, 将污泥从含水率80%左右干化至含水率50%以下。干化后污泥通过 给料机送入污泥焚烧炉。采用石英砂作为炉内的惰性流化介质。污 泥焚烧后的飞灰通过尾部除尘装置收集。 实现污泥从含水率约80%干化至含水率50%以下。 适用于市政污水处理、 造纸、印染、制革过程 中产生的污泥处理。 17 污泥高温好氧发 酵与生态利用技 术 该技术采用好氧发酵技术,综合考虑污泥好氧发酵周期、腐熟度、 能耗、运行成本等指标,分别设定发酵初、中、后期三阶段的曝气 参数(曝气量、曝气时间、曝气频率),提高堆肥效率。 堆肥周期夏季10d、冬季15d以内;发酵后污泥含 水率低于35%,各项指标符合污泥稳定化和粪便无 害化要求,可用于园林绿化、植被恢复、回填土 等。 适用于污水处理厂污 泥资源化处理。 18 污泥自动化堆肥 综合利用技术 该技术采用自动控制生物堆肥工艺,对污泥好氧高温发酵过程温 度、氧气等参数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和计算机自动测控,优化了堆肥 过程中的温度和氧气调控,实现工业化自动生产有机肥产品或有机 -无机复合肥原料。 处理后污泥含水率为40%,减容1/3,堆肥过程始 终处于好氧状态,避免排放恶臭气体和招引蚊蝇, 利于厂区的清洁卫生和环境安全。处理后污泥可 用于园林绿化、植被恢复等。 适用于污水处理厂污 泥资源化处理。 19 水生植物法湖泊 生态修复技术 该技术通过水生植被种类筛选与定植技术,促使水生植物恢复,重 建湖泊生态系统。在高氮、高磷、低透明的条件下,逐步恢复以沉 水植物为主的水生植被。 当原水质总氮11.0mg/L,总磷1.6mg/L时,治理 后水中总氮6.0mg/L,总磷0.6mg/L,氮、磷去除 率分别大于 30%和 60%。 适用于城市景观水体 和自然湖泊生态系统 的恢复。 二、高) 氨氮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20 垃圾渗滤液处理 技术 该技术采用“厌氧预处理+膜生物反应器+膜深度处理(NF或R0)” 工艺,利用厌氧反应器去除渗滤液中的高浓度有机物,采用膜生物 反应器强化氨氮和可生化有机物的去除,最后利用反渗透或纳滤分 离无法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少量浓液返回系统。 出水达到GB 16889-2008中表2或表3的限值, 连续运行一年后反渗透回收率仍大于75%。 适用于垃圾填埋场和 焚烧厂渗滤液处理。 21 气流封闭循环法 处理氨氮废水技 该技术采用常温碱化吹脱脱氨技术,工艺流程为“废水预碱化+氨 吹脱+氨气吸收”。利用酸性吸收液对吹脱尾气进行氨吸收,设置 处理后氨氮低于15mg/L。 适用于石油化工、化 月巴、纺织等生产和使用 序号 技术名称 工艺路线 主要技术指标 适用范围   术 封闭式吹脱气体循环装置,将吸收过氨氮的吹脱尾气封闭循环到吹 脱塔,以有效
相关解决方案
相关文档 more+
  •  
登录合规网
解读×
加入清单×
加入 管理清单
系统提示×
很抱歉,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下载太过频繁,如继续下载,请输入验证码并点击继续下载
继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