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

颁布机构: 甘肃省政府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政府规章
适用地区: 甘肃省 适用领域: 薪酬福利和保险
生效日期: 2018/09/01 颁布日期: 2018/07/23
颁布机构: 甘肃省政府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政府规章
适用地区: 甘肃省
适用领域: 薪酬福利和保险
生效日期: 2018/09/01
颁布日期: 2018/07/23
甘肃省人民政府令 (第145号)   《甘肃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已经2018年7月16日十三届省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9月1日起施行。 省长:唐仁健 2018年7月23日   甘肃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了保障工伤保险制度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基金会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统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依照本办法参加工伤保险。   用人单位的职工均有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法律法规对工伤保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省的工伤保险工作。   市(州)、县(市、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事务。   第四条 用人单位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在所在市(州)、县(市、区)参加工伤保险。   在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用人单位,跨地区、生产流动性较大行业的用人单位,其工伤保险工作由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管理,工伤保险事务由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   第五条 用人单位注册地与工作生产经营地不在同一统筹地区的,原则上应当在注册地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未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可由用人单位在生产经营地为其参加工伤保险。   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实行实名制管理。   第六条 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建立统一规范的工伤保险信息管理系统。   各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加强工伤信息网络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第七条 工伤保险业务管理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部门预算。   第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以职工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第九条 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由省、市(州)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情况、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等因素,在所属行业费率档次内,确定用人单位缴费费率。   第十条 工伤预防费使用实行预算管理。在保证工伤保险待遇支付能力和储备金留存的前提下,工伤预防费的使用不得超过上年度工伤保险基金征缴收入的3%。   工伤预防费用于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   第十一条 工伤保险基金实行省级统筹,建立省级工伤保险调剂金制度。市(州)和省直行业(企业)按上年度缴费收入决算的10%上解至省级财政专户,全省统一调剂使用。市(州)和省直行业(企业)基金出现缺口时,可申请省级调剂。   第十二条 建立工伤保险省级储备金制度。按照当年上解省级调剂金的10%提取储备金,用于防范基金支付风险和参保地区重大事故的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储备金总额控制在基金累计结余的10%以内。   第十三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依照《工伤保险条例》和国家有关工伤认定的规定,在法定期限内及时作出是否属于工伤的认定决定。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   (一)申请人不具备申请资格的;   (二)工伤认定申请超过规定时限且无法定理由的;   (三)没有工伤认定管辖权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的,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共同进行,并出示执行公务的证件。   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和个人应当予以协助,如实提供情况和证明材料。   第十六条 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近亲属或者工会组织与用人单位对劳动关系有争议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以生效的劳动争议仲裁裁决或者法院判决、裁定为依据,确定劳动关系。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发生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情形的职工伤亡事件,应当从事故伤害发生或者发现之时起24小时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报送职工工伤事故快报,事故快报应当以电子邮件或者传真方式报送,特殊情况可以电话报送,但应在3日内补发电子邮件或者传真。   第十八条 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在参保地进行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   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在工作生产经营地进行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   第十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聘用关系,该职工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自诊断、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内,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向原用人单位所在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相关文档 more+
  •  
登录合规网
解读×
加入清单×
加入 管理清单
系统提示×
很抱歉,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下载太过频繁,如继续下载,请输入验证码并点击继续下载
继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