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

颁布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
生效状态: 作废 所属类型: 部门规章
适用地区: 中国 适用领域: 生产安全
生效日期: 1995/10/01 颁布日期: 1995/10/01
颁布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
生效状态: 作废
所属类型: 部门规章
适用地区: 中国
适用领域: 生产安全
生效日期: 1995/10/01
颁布日期: 1995/10/01
劳部发[1995]322 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管理, 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 失的事故隐患。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组织和社会公共场所(以 下统称单位)。 第二章 评估和报告 第四条 重大事故隐患根据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可能导致事故损失的程度分为两级: 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 50 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 1000 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 10 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 500 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的具体分级标准和评估方法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五条 特别重大事故隐患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评估。重大事故隐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会同主管部门组织评估。 第六条 重大事故隐患评估费用由被评估单位支付。 第七条 单位一旦发现事故隐患,应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并申请对单位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初步评估和分级。 第八条 主管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对单位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进行初步评估和分级,确定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单位。重大事故隐患的初步评估结果报送省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并申请对重大事故隐患组织评估。 第九条 经省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评估,并确认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 单位应编写重大事故隐患报告书。 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报告书应报送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并应同时报送当地人民政府和劳动行政部门。 重大事故隐患报告书应报送省级劳动行政部门和主管,并应同时报送当地人民政 府和劳动行政部门。 第十条 重大事故隐患报告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事故隐患类别; (二)事故隐患等级; (三)影响范围; (四)影响程度; (五)整改措施; (六)整改资金来源及其保障措施; (七)整改目标。 第三章 组织管理 第十一条 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单位应成立隐患管理小组。小组由法定代表负责。 第十二条 隐患管理小组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掌握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的分布,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程度,负责重大 事故隐患的现场管理; (二)制定应急计划,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和劳动部门备案; (三)进行安全教育,组织模拟重大事故发生时应采取的紧急处置措施,必要时 组织救援设施、设备调配和人员疏散演习; (四)随时掌握重大事故隐患的动态变化; (五)保持消防器材、救护用品完好有效。 第十三条 省级以上主管部门负责督促单位对重大事故隐患的管理和组织整改。 第十四条 省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会同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评 估,监督和检查单位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整改。 第十五条 各级工会组织督促并协助单位对重大事故隐患的管理和整改。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应负责处理、协调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和整改中 的重大问题,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签发《重大事故隐患停产、停业整改通知书》。 第四章 整改 第十七条 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单位,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难以立即整改的单位应采取防范、监控措施。 第十八条 对在短时间内即可能发生重大事故的隐患,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可按有关法律规定查处;也可以报请当地人民政府批准,指令单位停产、停业进行整改。 第十九条 按到《重大事故隐患停产、停业通知书》的单位,应立即停产、停业进行整改。 第二十条 完成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的单位,应及时报告省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申请审查验收。 第二十一条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资金由单位筹集,必要时报请当地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给予支持。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二条 对及时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积极整改并有效防止事故发生的单位和 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三条 对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隐瞒不报的单位,应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 上报。 第二十四条 对重大事故隐患未进行整改或未来采取防范、监控措施的单位,由 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给予经济处罚或提请主管部门给予单位法定代 表人行政处分。 第二十五条 对接到《重大事故隐患停产、停业整改通知书》而未立即停产、停 业进行整改的单位,劳动行政部门可给予经济处罚或提请主管部门给予单位法定代表人 行政处分。 第十六条 对重大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致使发生重大事故,造成生命和财产损 失的,对责任人员比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对矿山事故隐患的查处按《矿山安全法》第七章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办法。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自 1995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相关文档 more+
  •  
登录合规网
解读×
加入清单×
加入 管理清单
系统提示×
很抱歉,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下载太过频繁,如继续下载,请输入验证码并点击继续下载
继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