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机化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
颁布机构: |
农业部 |
生效状态: |
在用 |
所属类型: |
规范性文件 |
适用地区: |
中国 |
适用领域: |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 |
生效日期: |
2010/07/12 |
颁布日期: |
2010/07/12 |
颁布机构: |
农业部 |
生效状态: |
在用 |
所属类型: |
规范性文件 |
适用地区: |
中国 |
适用领域: |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 |
生效日期: |
2010/07/12 |
颁布日期: |
2010/07/12 |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机化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机管理局(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机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机局:
近几年来,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推动下,我国农业装备水平快速提高,农业机械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农业机械节能减排的任务也日益繁重。为进一步做好农机化节能减排的各项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农机化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意义
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农业机械的技术状况、操作使用、维修保养以及耕作模式等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农机化技术直接关系到节肥、节药、节水、节种和秸秆综合利用等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是推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的载体和手段。做好农机化节能减排工作,不仅能够推进农机化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对整体推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农机化在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依靠科技进步,完善保障措施,搞好宣传教育,为完成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二、加快研发农机节能减排新产品
积极引导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农机生产企业等单位,通过科技支撑计划、行业科技、“948”计划及地方科研专项等项目,加快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机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加大国际先进农机化节能技术的引进力度,经过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机化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开发高效节能农机具,开展保护性耕作、机械化节水灌溉、高效施肥施药、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和日光温室等涉及能源、资源消耗方面的研究,研发简易智能化农机能耗检测装置,为农机化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农机推广鉴定管理,严格《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准入条件,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进入目录。
三、大力推广农机节能减排技术
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引导农民购买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产品,通过机械手段全面实现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捡拾打捆和机械化饲料、基料、燃料制备,形成适应不同区域以及农作物品种特点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实现秸秆的资源化、能源化、清洁化利用。组织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和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项目,推广现代农业耕作制度,减少能源消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广精量半精量机械化播种技术、旱作节水技术、化肥深施技术、高效低量植保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设施农业节能技术,提高化肥、农药、种子和水资源利用率。鼓励开展农业机械技术状态快速诊断试点工作。加强农机操作人员节能减排知识的培训,将农机化节能减排技术纳入全国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和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的重要内容。指导农民适时进行维护保养和修理,改善机具运行状态。继续做好《农机维修节能减排十项技术》的推广工作。
四、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淘汰高耗能机具是推进农机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农业生产节能减排的必然要求。要充分发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改善装备结构,引导农民购置使用先进适用、技术成熟、节能环保、安全可靠、服务周到的农业机械,积极发展大中型、高性能、多功能复式作业农机装备。因地制宜发展轻简型农业机械,指导农民合理配置农机具,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率。加快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降低单位作业能耗。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进一步开展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试点,建立报废更新补偿机制,健全和完善管理办法,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效率低的老旧农业机械。健全农机化节能减排技术法规,强化农业机械设备的能耗检测,制修订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技术标准、更新报废标准和维修标准,完善农机化节能标准体系。加强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年检、年审,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促进高能耗、高排放农业机械更新换代。
五、不断提高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管理水平
加强农机农艺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农艺标准和机械作业规范,减少耕作次数,优化耕作环节,实行少耕、免耕、精准作业和高效栽培,最大限度减少燃油消耗,降低单位作业能消水平。指导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健全油料管理制度,制订作业燃油消耗考核指标和节油奖励措施。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创新,引导农户统种统管和连片种植,通过代耕代种代管代收,逐渐实现标准化和规模化作业,减少机具作业空耗时间,提高农机使用效率。抓好跨区作业,加强信息引导,合理安排小麦、水稻和玉米机收、水稻插秧等跨区作业线路。支持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运用现代农机化技术改革传统农业耕作制度,开展试验、示范和技术集成配套,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引导维修单位使用高效清洗技术和溶剂,减少农机维修保养过程中的燃油使用。
六、切实加强农机化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把农机化节能减排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切实加强领导。紧紧围绕农业生产中影响节能减排的重点环节,统筹谋划,建立责任制和工作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广泛开展农机节能、低碳农业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农民的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加强调查研究,摸清农业生产耗能与节能减排现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节能减排工作方案和相关措施。要整合资源,落实责任,动员调动农机管理、推广、鉴定、培训、维修、安全监理、信息服务等各方面的力量,密切与农业生产相关部门合作,整体推进农机化节能减排工作。要深入实际,加强工作督导,及时总结推广农机化节能减排工作的先进经验,解决农机化节能减排工作发展中的新问题,不断取得推进农机化节能减排工作的新成效。
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本《通知》精神,结合实际提出落实意见,搞好监督检查,及时反馈工作情况,并于12月20日前向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报送全年工作总结。
农业部办公厅
二〇一〇年七月十二日